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詞彙第一責任人

法律詞彙第一責任人

發布時間: 2025-05-08 22:52:38

『壹』 第一責任人,主要責任人,直接責任人的區別,當出現事故時,他們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輕重如何

主要責任人和第一責任人意思差不多,第一責任人非法律術語,當出現事故時會先處理直接責任人,再處理第一責任人,第一責任人是直接責任人的擋箭牌。第一責任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具體部門或者從事該項工作的人第一責任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法律分析】
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如有的黨員領導幹部即使是重要黨員領導幹部,如果直接參與研究、決定某一具體問題或者某一事項由其拍板決策,則該黨員領導幹部為直接責任者,而非領導責任者。從責任者的范圍看,這里的直接責任者,既包括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職責的黨員,也包括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職責的黨員領導幹部。第一責任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第一責任人非法律術語,但適用於各種合同;主要負責人指的是一個單位或組織主持本單位全面工作具有最高決策權並對本單位承擔主要責任的單位主要領導,所以,主要負責人和第一負責人意思應該大致相同;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具體部門或者從事該項工作的人。直接責任者:使本次錯誤導致的直接人員。主要責任者:導致本次錯誤產生的主要負責人員。次要責任者:導致本次錯誤產生的間接或次要人員。管理責任者:導致本次錯誤產生的直接人員的直接管理人員。領導責任者:導致本次錯誤產生的直接人員的直接管理人員的管理者。出現事故承擔責任時,直接責任人是第一責任人的擋箭牌,先處理直接責任人,再處理第一責任人。往往二者之間還有分管領導的責任(一般為分管的副職)。
【法律依據】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十七條違紀行為有關責任人員的區分:(一)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二)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三)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本條例所稱領導責任者,包括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

『貳』 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的區別

主要責任人也就是主要負責人。
第一責任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第一責任人非法律術語,但適用於各種合同。主要負責人的具體表現形式很多,根據習慣,凡是在單位負主要責任的領導在法律上統稱為主要負責人。不過,如何理解主要負責人的涵義,只能從本單位的性質,以及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上來具體確定主要負責人。
這個名詞具體所指的對象會因所在的行業的差異有細微的區別,所以應該參照該領域的法律和行業不成文的規則或是本單位的規定。
第一責任人責任,顧名思義為各級黨組織一把手落實主體責任時應當承擔的責任,也就是一個體人承擔的履行統籌推進工作,監督管理組織內各項工作的示範引領責任。
一崗雙責,這個概念記憶中最規范的是出現在「黨風廉政建設制度」的要求中,也就是對各級班子成員,也就是一個單位的領導層的副職講的。副職在對分管單位的業務具有領導、引領運用的同時,也應當對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如從嚴治黨、黨風廉政等負有領導責任,履行統籌落實、管理監督、示範引領的責任。這也屬於個體人的責任。
所謂主體責任,根據黨內各大責任辦法,暫且先將主體責任理解為各級黨組織主要體現承擔管黨治黨的責任,是一個寬泛的、籠統的概念。它包括但不限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落實機構改革主體責任等等。其實個人認為目前最大的從嚴治黨的責任就可以包含一切管黨的責任了,其他衍生的一些名詞都可以是為了開展具體工作而設出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五十條
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

『叄』 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的區別

法律分析:一般需要確定責任人的情況是發生安全事故需要追究責任的情況。責任人就是需要承擔的人員,一般來說是單位的主管人員,也有可能是分管人員。第一責任人一般是主要負責人,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從事該項工作的人。第一責任人和主要責任人可能有從屬關系,當然也有可能是同一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九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給予撤職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依照前款規定受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重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負有責任的,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肆』 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

法律分析:黨政主要負責人作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

法律依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第四條 黨政主要負責人作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應當切實履行依法治國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的職責,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法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對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把本地區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伍』 第一責任人,主要責任人,直接責任人

法律分析:第一責任是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一把手),第一責任人非法律術語,但適用於各種合同。

主要負責人指的是一個單位或組織主持本單位全面工作具有最高決策權並對本單位承擔主要責任的單位主要領導。

所以,主要負責人和第一負責人意思應該大致相同。

直接責任人是直接負有責任的具體部門或者從事該項工作的人。

承擔責任時,直接責任人是第一責任人的「擋箭牌」,先處理直接責任人,再處理第一責任人。往往二者之間還有分管領導的責任(一般為分管的副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一條 國家實行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熱點內容
醫療律師咨詢 發布:2025-05-09 02:20:52 瀏覽:212
勞動法關於退休 發布:2025-05-09 02:16:29 瀏覽:101
民法通則借款 發布:2025-05-09 02:10:33 瀏覽:411
怎樣理解誠信及道德力量 發布:2025-05-09 02:08:23 瀏覽:207
勞動法不能注冊公司 發布:2025-05-09 02:04:06 瀏覽:986
勞動法關於請假扣錢 發布:2025-05-09 02:03:30 瀏覽:694
勞動法與加班雙倍工資 發布:2025-05-09 01:26:34 瀏覽:853
合同法235條理解 發布:2025-05-09 01:23:25 瀏覽:165
法院法官姓名 發布:2025-05-09 01:18:30 瀏覽:209
胡曼法學 發布:2025-05-09 01:17:00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