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職業病的法律責任
『壹』 國家的相關法律有沒有對職業病的規定
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並妥善安置。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
職業病病人的診斷、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社會保險的規定執行。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
1、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2、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發現職業病病人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確診為職業病的,用人單位還應當向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
3、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
4、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社會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5、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後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後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
6、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對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斷;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7、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
8、職業病病人變動工作單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變。
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並、解散、破產等情形的,應當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
『貳』 用人單位防止職業病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職業病防治法》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條 建設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責令停建、關閉:
(一)未按照規定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或者未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或者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未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核同意,開工建設的;
(二)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未按照規定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的;
(三)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其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未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或者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施工的;
(四)未按照規定對職業病防護設施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未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七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結果沒有存檔、上報、公布的;
(二)未採取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的;
(三)未按照規定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的;
(四)未按照規定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或者未對勞動者個人職業病防護採取指導、督促措施的;
(五)國內首次使用或者首次進口與職業病危害有關的化學材料,未按照規定報送毒性鑒定資料以及經有關部門登記注冊或者批准進口的文件的。
第七十二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報產生職業病危害的項目的;
(二)未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或者監測系統不能正常監測的;
(三)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時,未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真實情況的;
(四)未按照規定組織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或者未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的;
(五)未依照本法規定在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提供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的。
第七十三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責令關閉:
(一)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
(二)未提供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或者提供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
(三)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未按照規定進行維護、檢修、檢測,或者不能保持正常運行、使用狀態的;
(四)未按照規定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的;
(五)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經治理仍然達不到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時,未停止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的;
(六)未按照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治的;
(七)發生或者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時,未立即採取應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規定及時報告的;
(八)未按照規定在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的;
(九)拒絕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監督檢查的;
(十)隱瞞、偽造、篡改、毀損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結果等相關資料,或者拒不提供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資料的;
(十一)未按照規定承擔職業病診斷、鑒定費用和職業病病人的醫療、生活保障費用的。
第七十四條 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材料,未按照規定提供中文說明書或者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五條 用人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規定報告職業病、疑似職業病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弄虛作假的,並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
第七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治理,並處五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責令關閉:
(一)隱瞞技術、工藝、設備、材料所產生的職業病危害而採用的;
(二)隱瞞本單位職業衛生真實情況的;
(三)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放射工作場所或者放射性同位素的運輸、貯存不符合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
(四)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或者材料的;
(五)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給沒有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或者沒有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接受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
(六)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或者應急救援設施的;
(七)安排未經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未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職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禁忌作業的;
(八)違章指揮和強令勞動者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的。
第七十七條 生產、經營或者進口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或者材料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七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已經對勞動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責令關閉,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造成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叄』 法律規定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五十五條 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告知勞動者本人並及時通知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對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斷;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第五十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
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並妥善安置。
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
第五十七條 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第五十八條 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第五十九條 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該用人單位承擔。
第六十條 職業病病人變動工作單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變。
用人單位在發生分立、合並、解散、破產等情形時,應當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
第六十一條 用人單位已經不存在或者無法確認勞動關系的職業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醫療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採取其他措施,使前款規定的職業病病人獲得醫療救治。
『肆』 有哪條法律條文明確規定只有在職業病目錄里的才算職業病
當然有規定了,要不稍微有病就當做職業病了,職業病的規定和嚴格的。職業病是特殊意版義上的工傷,享權受的就業補助賠償等待遇會多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二條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職業病防治活動。
本法所稱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調整並公布。
『伍』 我國國家級和部級以上與職業病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法律:專業法——《職業病防治法》、相關法——《勞動法》、《工會法》、《礦山安全法》、《婦女權益保障法》、《鄉鎮企業法》、《刑法》、《民法通則》、《建築法》、《執業醫師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
法規:《塵肺病防治條例》、《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工傷保險條例》
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國家職業衛生標准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20號)、《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21號)、《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49號)、《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23號)、《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24號)、《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衛生部令第25號)、《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31號)、《深海石油作業職業衛生管理辦法》(衛監督〔2005〕40號)、《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審查規定》(衛監督發〔2006〕375號)《放射防護器材與含放射性產品衛生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18號)、《放射事故管理規定》(衛生部、公安部令第16號)、《核設施放射衛生防護管理規定》(衛生部令第25號)、《放射診療管理規定》(衛生部令第46號)、《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規定》 (衛生部令第55號)、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衛法監發[2002] 63號)、《職業病目錄》(衛生部、勞動保障部 衛法監發[2002 ]108號文)、《衛生部關於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審定工作的通知》 (衛法監發[2002] 309號)、《衛生部關於開展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審查有關問題的通知》(衛法監發 [2003]135號)、《高毒物品目錄》衛法監發 [2003]142號、《衛生部關於開展建設項目放射衛生審查工作的通知》(衛法監發 [2003]239號)《衛生部關於進一步加強職業病診斷鑒定工作的通知》、衛法監發 [2003]350號、《衛生部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審定工作程序》(衛監督發〔2005〕318 號)、《衛生部關於加強放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衛監督發〔2005〕318 號)、《衛生部關於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責分工意見的通知》(衛監督發〔2005〕31 號)、《衛生部關於實施〈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衛監督發〔2006〕415號、衛生部關於印發《關於加強衛生監督技術支持能力建設的意見》的通知 衛監督發〔2008〕9號、《關於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調整意見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03〕15號)、《關於放射源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分工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03〕17號)
『陸』 職業病的法律法規
《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鑒定管理辦法》(衛生部91號令)
『柒』 關於員工因職業病危害進行調崗的法律規定
你是要處罰規定嗎?
第五十七條屬於,調崗規定。
第七十八、七十九條,符合版處罰規定,如發現權職業病不及時調離工作崗位可能會對勞動者生命健康造成重大損害(即將會違法78、79條).
另外,職業病屬於工傷,同樣適用工傷方面的勞動法律法規,建議詳閱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以及當地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職工被鑒定或診斷為職業病的,應當及時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否則單位可能要承擔相應的工傷責任。
『捌』 根據法律法規被鑒定為職業病,職業病屬於工傷。現請問職業病屬於事故嗎單位要負刑事責任嗎
工傷問題屬於民事糾紛,不需要負刑事責任。
另外,凡被確診患有職業病的職工,職內業病診斷機構須發給《容職業病診斷證明書》,只有職業病診斷機構出具的職業病診斷書,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才予以承認,並享受國家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玖』 關於職業病的相關法律規定
矽肺屬於《職業病目錄》中的「塵肺」。根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回等級GB/T 16180-2006》塵肺Ⅲ期伴答肺功能重度損傷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aO2<5.3kPa(<40mmHg)]屬於一級傷殘;塵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損傷及/或中度低氧血症是二級傷殘......;即使最輕的「塵肺Ⅰ期,肺功能正常」也夠上七級傷殘。你可以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等法規申請工傷認定(縣級勞動局)和勞動能力鑒定(設區的市級勞動局),這事不能急,按照程序一步一步來,現在國家法律對勞動者保護越來越有力,不要怕老闆忽悠。一定走正規程序,不要一次性了結!
『拾』 法律上關於容易得職業病的工作體檢方面的規定
【職業危害 健康檢查】《職業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號第三十二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專害的作業屬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並妥善安置;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職業危害 健康檔案】《職業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號第三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有權索取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用人單位應當如實、無償提供,並在所提供的復印件上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