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強險未繳納法律責任
A. 沒有交強險上路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無「交強險」上路行駛,是一種屬於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
這一違法行為,只有交管部門才能追究。
樓主決定自行解決,且負全責,因此對方沒有責任。樓主也無法投訴。
B. 車輛未投保交強險 出了事故責任如何承擔
車輛抄未投保交強險,發生事故後,襲肇事車輛應當先按照交強險限額進行賠償。超過交強險的部分,再按照責任比例進行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C. 如果車輛未交交強險,上路造成交通事故的,責任該怎麼劃分
車輛未交交強險,上路造成交通事故的,其事故責任也是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來劃分的。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3)交強險未繳納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九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接到交通事故報警,應當及時趕赴現場,對未造成人身傷亡,事實清楚,並且機動車可以移動的,應當在記錄事故情況後責令當事人撤離現場,恢復交通。對拒不撤離現場的,予以強制撤離。
對屬於前款規定情況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處理,並當場出具事故認定書。當事人共同請求調解的,交通警察可以當場對損害賠償爭議進行調解。對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需要勘驗、檢查現場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勘查現場工作規范進行。現場勘查完畢,應當組織清理現場,恢復交通。
D. 未繳納交強險如何處罰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過期後在家停著不會有處罰,但是不能上路。回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答強制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在未續保期間行駛被交管部門查出交強險過期,當場扣留機動車,並處罰其依照規定投保最低責任限額應繳納的保險費的2倍罰款,補齊手續後退還其車輛。若此期間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
E. 借用未購買交強險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責任如何承擔
機動車所有人、管抄理人依照規定補辦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應當及時退還機動車。該規定非常明確: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未購買交強險的,機動車不允許上路行駛。這是強制性規定。購買交強險是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的法定義務。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六十五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按照傷情和實際損失先行賠償。機動車未參加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相當於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按照傷情和實際損失先行賠償。在國家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實施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該規定明確責任:未購買交強險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由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相當於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按照傷情和實際損失先行賠償。即使是借用車輛,也應當先由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相當於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責任,此規定是對受害人的保護,更是對未購買交強險的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處罰
F. 雙方都未交交強險,要怎麼賠付,有法律依據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司法解釋第十九的規定:
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版機動車發權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是同一人,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此,受害方可以起訴車輛所有人或者駕駛員,也可以將車輛所有人和駕駛員一並起訴。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超出交強險部分的損失依法按照雙方事故責任來進行劃分和賠償
G. 未交納交強險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應如何處理
機動車輛沒有投保交強險,直接給受害人的經濟造成損失,該部分損失依法應當由過錯方全部承擔,而且因為沒有交強險,車輛會被扣留機動車,還會對保額的2倍進行罰款。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條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保險公司支付搶救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保險公司。搶救受傷人員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墊付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條道路機動車懸掛機動車號牌,未檢驗合格標志的,保險,或車載許可證,駕駛執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扣留機動車,通知當事人提供相應的牌證、標志或者填補相應手續,並可以依照本法第九十條的規定將受到懲罰。當事人提供相應車牌號、標志或者辦理相應手續的,應當及時歸還機動車。
第98條機動車的所有人或經營人未能拿出第三方責任強制保險按照國家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扣留機動車,直到被保險人依照規定,並處罰款金額的兩倍應付保險費按照最低責任限額。依照前款規定繳納的罰款,全部納入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7)交強險未繳納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及時搶救交通事故中的傷者,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耽誤搶救。造成事故的車輛投保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應當在責任限額內支付搶險費用;
如果搶救費用超過賠償責任限制的規定,失敗的人參與第三方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或事故發生後,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支付部分或全部提前救援費用,和行政機關的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有權提出索賠的人負責交通事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H. 車主未入交強險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車主未按照法律的規定交納交強險,由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在相當於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按照損失先行賠償。
在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險的責任限額內實行無過錯賠付責任,超出保險責任限額的部分實行過錯責任原則,即被告應當按照交強險的保險責任限額予以賠償,超出部分再按責任比例賠償。
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機動車,通知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規定投保,處依照規定投保最低責任限額應繳納的保險費的2倍罰款。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規定補辦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應當及時退還機動車。
(8)交強險未繳納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