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講堂的法律知識
⑴ 看中央電視台12頻道《法律講堂》或中央電視台2的《經濟與法》欄目,寫一寫從中獲得的法律知識。(8K紙一張
我們都知道,公民在行使權利時,都有一定的限制,不得以自己享有權利為由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毫無限制地行使自己的權利,那麼,必然會導致對他人權利的侵犯。比方說公民開車在馬路上行進的時候,不得隨意在馬路上狂奔,必須符合交通規則,否則就有可能受到交通警察的阻攔並可能招致懲罰。那麼,權利行使的限制在憲法上是如何規定的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由於各自原因,不得不輟學回家或者外出打工。我們知道,完成義務教育是公民的義務,因此學生的家長或者監護人負有保障孩子受教育的義務。但是當父母強迫自己的孩子退學時,誰有義務來保證這些學生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呢?是否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來確定相關部門對此負責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第五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各項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依法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應當按照規定標准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由於現在的適齡服兵役的青年大多都是獨身子女,從小生活在相當優越的家庭環境中。因此,雖然很多人到了服兵役的年齡,卻因為部隊裡面艱苦的生活環境、嚴格的紀律以及嚴酷的訓練方式而選擇逃避。我們知道,依法服兵役是我國公民的義務,那麼如果逃避服兵役,會被判處刑罰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五條規定:「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同兵役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照本法的規定服兵役。」第六十一條規定:「有服兵役義務的公民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強制其履行兵役義務,並可以處以罰款:
(一)拒絕、逃避兵役登記和體格檢查的;
(二)應征公民拒絕、逃避徵集的;
(三)預備役人員拒絕、逃避參加軍事訓練和執行軍事勤務的。
有前款第(二)項行為,拒不改正的,在兩年內不得被錄取為國家公務員、國有企業職工,不得出國或者升學。
戰時有第一款第(二)、(三)項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條規定:「違反兵役法規。逃離部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戰時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之一。我國《憲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所謂依法納稅,是指公民必須履行的向國家繳納一定稅款的責任,其特點是具有強制性和無償性。為什麼公民要依法納稅,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為了保證國家安全,保證社會物質生產和公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必須維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第二,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以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論是從事物質文明建設還是精神文明建設,都必須有資金保證。諸如發展工農業生產,加強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都需要大量的投資。因此,公民所繳納的稅款可以說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第三,義務與權利是統一的。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一切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其中,依法納稅就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應盡的義務之一。
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來保障稅收的實現,刑法中規定了涉稅的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⑵ 法律講堂案件! 急!
《招財進寶》春節前夕,村民倪大寶承包同村馬曉光家魚池,在清理池塘淤泥時挖出一銅鼎,本想放在家中作為「招財進寶」的吉祥物,但在兒子的催促下到文物部門驗證為國家一級文物後上交國家並獲得4萬元獎金後,先遭到村民馬曉光上門要分得獎金,後又被自稱文物所有者的後代告上法庭討要所有權。通過本案例講解地下埋藏文物的歸屬等法律知識。
《一隻小花豬》村民老韓家的豬下了一窩豬崽,在做「去勢」(絕育手術)這天,其中一隻小花豬趁主人未注意時跑出門鑽到鄰居老顧家,被剛好買了一隻公豬的老顧藏在自家圈中,後被老韓發現上門討要不還,老韓一氣之下告到法院,法院判決老顧歸還小花豬,但老顧因對方沒有支付飼養費而遲遲不願執行從而遭到法庭強制執行。後來老韓家小花豬懷孕生仔,老顧又上門討要小豬,認為花豬是在他家飼養期間由他家公豬配種而致,但遭到老韓反對,二人又打到法院,法院判決老顧敗訴。通過本案例講解天然孳息等法律知識。
《我的男友是大廚》為了讓全家人在家裡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又不用自己家人動手,女青年安靜出點子在大年三十請了一位五星飯店的廚師趙航到家裡做年夜飯,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廚師卻是安靜的男友,當她趁機把趙航介紹給家人時卻遭到了父母的反對,因為趙航沒有滿足他們的標准。兩個年輕戀人並不氣餒,但第二次登門時卻發生意外,趙航不小心碰翻油鍋被嚴重燙傷,治療期間他情緒發生嚴重波折,女友忍無可忍提出分手後他一怒之下將安家告上法庭索要賠償。但是在贏下官司以後他並沒有索要賠償,而是重新登門卻又贏得了愛情。通過本案例講解幫工關系等法律知識。
《分家的團圓飯》王大爺有一兒兩女,但嚴重重男輕女,理由是兒子考上了大學找到了好工作為家裡光宗耀祖了,所以遺囑中將自己全部財產留給兒子。這件事引起了兩個女兒的強烈不滿,尤其大女兒,離婚以後一直留在父親身邊照顧他,一氣之下出走,臨走前將老爺子送到兒子家,但終因與兒子兒媳諸多不和又返回老家,此時他才如夢初醒,又在春節年夜飯重分財產。但是老爺子去世後又因拆遷補償等問題產生糾紛,最終大家各退一步實現調解。通過本案例講解錄音遺囑和遺產分割協議等法律知識。
《無愛的婚姻》一個在城市打工大齡男青年為了應付父母「催婚」,春節期間回鄉時租了個女友回家過年,巧合的是,他租的女友是個獨身主義者,每逢年關也面臨同樣的壓力。為了長時間解決問題,二人協議領證結婚,實為形式婚姻。但是後來男青年最終找到了真正的女友,有了真正的愛情,當他提出結束名存實亡的婚姻時卻遭遇麻煩,不得不走上法庭。通過本案例講解無效婚姻等法律知識。
《隱婚風波》 高大帥氣的男青年王宇為了是自己在社會上做事時多一些機會,與妻子商量好隱瞞自己的婚姻,再加上他工作認真、勤懇、忠誠,結果招致公司女老闆陳菲的青睞和好感,並在與丈夫離婚後打算一身相許。後來王宇妻子發現苗頭不對,逼著丈夫公開婚姻時,卻意外導致陳菲流產,從而導致一場法律糾紛。通過本案例講解勞動者的告知義務和侵權責任等法律知識。
《戴鑽戒的裸婚》一個離婚的男和一個帶著一個女兒的離婚女人組成了一個三口家庭,巧合的是,不久女兒帶回自己的男友卻是繼父的兒子,兩人的婚姻遭到了母親的強烈反對,原因是兩個年輕人打算「裸婚」。幾經波折,繼母提出房、車可以不要,但必須給女兒買個大戒指。父親為了成全兒子好事,無奈之下偷拿了繼母的5萬元給兒子買戒指,但不久被發現,從而導致一場家庭內部的法律糾紛。結果因為女兒的堅持,繼子的真誠、母親的回心轉意使姻緣終成。通過本案例講解附義務的贈與等法律知識。
《惹禍的禮物》男青年王占林為了滿足女友提出的條件,通過女友的考驗,千方百計終於找錢為女友買了個一萬多元的新年禮物:訂婚戒指。但是不久女友發現自己放在家中的銀行卡中兩萬元前神秘消失,立即報警,經過調查,發現正是王占林所為,隨後二人感情破裂對簿公堂。通過本案例講解盜竊數額較大,多次盜竊等法律知識。
《失竊的秘密》女孩吳敏研究生畢業時為了得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受誘惑而從導師那裡竊取一些科研資料送給應聘公司,結果導致導師正在研究的指紋加密技術泄露,合作單位上門問責並威脅訴諸法律。得知造成嚴重後果的吳敏為了挽救自己的錯誤,給導師一個交代,又潛回公司尋找相關證據,最後幫助合作公司贏下知識產權官司、討回科研技術。通過本案例講解商業秘密等法律知識。
⑶ 法侓講堂生活版張美娜蘇濤事件告訴我們什麼
法律講堂生活版張美娜蘇濤事件告訴舉差我們要遵守正毀皮法律。《法律講堂》是CCTV12的一檔法律知識類欄目,通過專家主題講座加背景簡介的形式,寓法理和觀點於故事中,貼近生活、貼近百姓。張美娜蘇濤事件警示人們要遵守法律,不能進余衡行詐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