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民事案件中偽造證據的法律責任

民事案件中偽造證據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7 02:37:04

⑴ 民事偽造證據去起訴什麼罪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可以知道民事訴訟中偽造證據需要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

1、行政責任:拘留、罰款。

2、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三百零六條,「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偽造證據,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證人證言或者其他證據失實,不是有意偽造的,不屬於偽造證據。」偽證罪的處罰視犯罪情節而定: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⑵ 民事訴訟原告偽造證據負什麼責任

同樣會涉嫌偽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妨害作證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七條 【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民事案件中偽造證據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所謂幫助,是指為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准備工具、掃除障礙、出謀劃策、提供條件、撐腰打氣、堅定其毀滅、偽造證據信心等。其既可以表現為體力上的、物質上的幫助,也可以表現為精神上的、心理上的支持。

既可以是在訴訟中,有時也可以是在訴訟前。所謂毀滅,是指湮滅、消滅證據,既包括使現在證據從形態上完全予以消失,如將證據燒毀、撕壞、浸爛、丟棄等,又包括雖保存證據形態但使得其喪失或部分喪失其證明力,如砧污、塗劃證據使其無法反映其證明的事實等。所謂偽造,是指編造、制定實際根本不存在的證據或者將現存證據加以篡改、歪曲、加工、整理以違背事實真相。本罪為情節犯。

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能構成本罪。雖有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的行為,但如不屬於情節嚴重,也不能以本罪論處。所渭情節嚴重,則主要是指動機卑劣的:多次進行幫助的;幫助重大案件的當事人的;因其幫助行為導致訴訟活動無法進行、中止的;造成錯案的;影響惡劣的;等等。

⑶ 民事訴訟中故意提供虛假證據屬於什麼犯罪

民事訴訟中故意提供虛假證據涉嫌偽造證據,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民事案件中偽造證據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刑法第十四條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由偽證引起的司法不公正的後果是什麼,我想大家都知道。

最高人民檢察院2002年10月24日發布的司法解釋《關於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佔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佔有他人財物的行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審判活動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作出處理,不宜以詐騙罪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如果行為人偽造證據時,實施了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以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有指使他人作偽證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妨害作證罪追究刑事責任。

由此可見,妨害作證罪可以存在於民事訴訟中,那麼,與妨害作證罪處在同一條但不同款的幫助毀滅證據罪和幫助偽造證據罪當然也能存在於民事訴訟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⑷ 偽造民事證據是否構成犯罪

根據偽造民事證據的情況,可能會進行罰款拘留,如果情節嚴重構成犯罪,還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通過暴力威脅等手段讓他人作偽證的話會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

【妨害作證罪】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 之一:

【虛假訴訟罪】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第一款行為,非法佔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從重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4)民事案件中偽造證據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八十條:

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偽造、毀滅證據、提供假證據、阻止證人作證,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或者對證人、鑒定人、勘驗人打擊報復……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11條的規定處理。

二、民事證據:

民事證據,是指在民事訴訟中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各種資料。民事證據是民事訴訟中法院認定案件事實作出裁判的根據。

當事人要證明自己提出的主張,需要向法院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這些證據材料可以表現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這七種形式。

這幾種證據表現形式也是當事人證明自己主張的幾種證據方法,即以某種證據形式來證明自己主張的方法。

從證據的特徵來看,證據必須與要證明的案件事實具有關聯性,並且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具有其合法性。另外,按照證據客觀性的觀點,證據還應當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證據不僅是當事人證明自己主張的證據材料,也是法院認定爭議的案件事實,作出裁判的根據。只有經過質證和認證的證據,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和裁判的根據。

⑸ 民事訴訟法中偽造證據判什麼刑

法律規定偽造、毀滅重要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嚴重的會追究刑事責任。請參考以下法律資料: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

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5)民事案件中偽造證據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認定毀滅證據罪:

成立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以情節嚴重為前提。

對於幫助毀滅、偽造重大案件證據的,幫助毀滅、偽造重要證據的,幫助毀滅、偽造多項證據的,多次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的,幫助多個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的,毀滅、偽造證據造成嚴重後果的,都可以認定為情節嚴重。

對於情節輕微的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的行為,不應認定為犯罪。

本罪屬於危險犯,不要求產生已經妨害司法活動的客觀公正性的侵害結果,只要求具有妨害司法活動的客觀公正性的現實危險。

從理論上說,本罪也可能存在未遂形態。但是,由於本罪以情節嚴重為前提,如果行為人已經著手實施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的行為,但由於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毀滅、偽造證據的,很難認定為情節嚴重。

舊刑法沒有規定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故以往的刑法理論認為,消滅罪跡與毀滅罪證的行為構成包庇罪。這一解釋在舊刑法中是合理的。新刑法增設了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之後,也有人認為包庇罪包括幫助湮滅罪跡和毀滅罪證的行為。

熱點內容
司法局福田 發布:2025-05-15 01:15:12 瀏覽:888
婚姻法一女兩夫2018 發布:2025-05-15 01:13:44 瀏覽:620
建設項目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5 01:04:22 瀏覽:926
民法通則第120條 發布:2025-05-15 01:03:35 瀏覽:430
戛灑鎮法院 發布:2025-05-15 00:53:06 瀏覽:798
無人機法院 發布:2025-05-15 00:34:29 瀏覽:851
程司法廳長 發布:2025-05-15 00:34:27 瀏覽:627
路易斯安那州的婚姻法 發布:2025-05-15 00:20:23 瀏覽:550
ji階級刑法 發布:2025-05-15 00:06:16 瀏覽:101
道德類尺度 發布:2025-05-15 00:00:37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