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葯葯害法律責任
㈠ 農葯監管部門使用農葯對農作物產生葯害該誰負責
一、農葯葯害事故鑒定機構
農葯葯害的認定和處理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為了規范、公正和及時處理農葯葯害事故糾紛,市農業局成立由農葯檢定所、植物保護站、果樹站、蔬菜辦公室、農技站等相關專業專家組成的農葯葯害事故鑒定專家委員會,開展葯害事故的鑒定及損失評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農葯檢定所,主持日常葯害鑒定及損失評估受理工作。
二、葯害事故鑒定的工作程序
1、遇有重大葯害事件,告知葯害事故發生地政府有關部門和領導,必要時要求政府給予協助。
2、葯害事故的受理
由申請鑒定的單位(或個人)向市農葯檢定所提出申請,農葯檢定所派員進行實地查看,對造成葯害的農葯進行抽樣檢驗保存,作調查筆錄,確定受害的原因,決定是否受理。受理的,申請人應繳納有關鑒定費用。
3、葯害事故的鑒定
(1)根據調查人員初步了解的情況,選派相關專業的專家組成農葯葯害鑒定小組。
(2)鑒定小組進行實地勘驗,對受害作物的生長過程開展調查,對受損作物的受害症狀進行描述認定,並製作葯害現場勘驗記錄。對葯劑來源、施葯時間、方法、劑量等做調查筆錄,對受害作物受害症狀進行特寫拍照、取樣、測算受害程度,並做出產量損失評估。對不能直接進行產量評估的,鑒定小組可進一步地調查測算,再做出損失評估。
(3)鑒定小組可根據葯害事故情況,安排重復性田間農葯試驗或委託有關單位進行質量鑒定。
4、葯害鑒定意見的形成
鑒定小組根據葯害現場勘驗、田間農葯試驗、農葯鑒定等結果做出分析評估和定性,形成綜合鑒定意見。
5、葯害鑒定意見的告知
農葯檢定所將葯害事故綜合鑒定意見以書面形式告知當地政府,送達申請事故鑒定單位(人),並將葯害鑒定意見和調查檔案整理成卷,歸檔備查。
三、葯害事故糾紛的處理
農葯葯害事故糾紛的處理要以事實為依據,以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為原則,一般按照行政調解制度進行調解處理。
1、組織農戶和廠商雙方當事人按照自願調解的原則進行調解。由於農業生產有季節性比較強的特點,一般在形成鑒定意見之日起一個月內結束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終止調解。
2、達成調解協議後,製作葯害糾紛調解協議書,寫明葯害調查過程、鑒定結果、調解事項及達成協議的結果。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字,並送達當事人雙方。
3、經調解不成而終止調解的或調解協議書生效後無法執行的,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農葯經銷單位制售假冒偽劣或嚴重違規農葯造成嚴重葯害的,除應負賠償責任外,還應給予行政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移交公安部門處理。(完)
㈡ 用列性農葯把鄰家地產生葯害國家法律法規是
涉嫌故意來毀壞公私財物源罪。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三十三條:「[故意毀壞財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因此,故意毀壞財物案,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就要追訴刑事責任。
如果達不到刑事追訴標准,派出所依法是可以調解的。
㈢ 國家對於農作物葯害事故處理有沒有規定
一、農葯葯害事故鑒定機構
農葯葯害的認定和處理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為了規范、公正和及時處理農葯葯害事故糾紛,市農業局成立由農葯檢定所、植物保護站、果樹站、蔬菜辦公室、農技站等相關專業專家組成的農葯葯害事故鑒定專家委員會,開展葯害事故的鑒定及損失評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農葯檢定所,主持日常葯害鑒定及損失評估受理工作。
二、葯害事故鑒定的工作程序
1、遇有重大葯害事件,告知葯害事故發生地政府有關部門和領導,必要時要求政府給予協助。
2、葯害事故的受理
由申請鑒定的單位(或個人)向市農葯檢定所提出申請,農葯檢定所派員進行實地查看,對造成葯害的農葯進行抽樣檢驗保存,作調查筆錄,確定受害的原因,決定是否受理。受理的,申請人應繳納有關鑒定費用。
3、葯害事故的鑒定
(1)根據調查人員初步了解的情況,選派相關專業的專家組成農葯葯害鑒定小組。
(2)鑒定小組進行實地勘驗,對受害作物的生長過程開展調查,對受損作物的受害症狀進行描述認定,並製作葯害現場勘驗記錄。對葯劑來源、施葯時間、方法、劑量等做調查筆錄,對受害作物受害症狀進行特寫拍照、取樣、測算受害程度,並做出產量損失評估。對不能直接進行產量評估的,鑒定小組可進一步地調查測算,再做出損失評估。
(3)鑒定小組可根據葯害事故情況,安排重復性田間農葯試驗或委託有關單位進行質量鑒定。
4、葯害鑒定意見的形成
鑒定小組根據葯害現場勘驗、田間農葯試驗、農葯鑒定等結果做出分析評估和定性,形成綜合鑒定意見。
5、葯害鑒定意見的告知
農葯檢定所將葯害事故綜合鑒定意見以書面形式告知當地政府,送達申請事故鑒定單位(人),並將葯害鑒定意見和調查檔案整理成卷,歸檔備查。
三、葯害事故糾紛的處理
農葯葯害事故糾紛的處理要以事實為依據,以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為原則,一般按照行政調解制度進行調解處理。
1、組織農戶和廠商雙方當事人按照自願調解的原則進行調解。由於農業生產有季節性比較強的特點,一般在形成鑒定意見之日起一個月內結束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終止調解。
2、達成調解協議後,製作葯害糾紛調解協議書,寫明葯害調查過程、鑒定結果、調解事項及達成協議的結果。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字,並送達當事人雙方。
3、經調解不成而終止調解的或調解協議書生效後無法執行的,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農葯經銷單位制售假冒偽劣或嚴重違規農葯造成嚴重葯害的,除應負賠償責任外,還應給予行政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㈣ 農民使用農葯受葯害該怎麼辦
得先確定葯害產生的原因才好判斷下一步怎麼辦:
1.
如果是自己隨意加大農葯的版使用量,或者施葯權時間、施葯方法不當,產生的葯害就是自己負責;
2.
如果農技員或者農葯店主給你推薦的農葯不能在這種作物上施用,產生的葯害他們得負責;
3.
如果農葯質量有問題,那就農葯店主及農葯生產廠家負責;
如果你沒法判斷,可以向當地的農業執法大隊或者農業局申述,讓他們介入,判斷原因,然後按章處理。
㈤ 銷售無證農葯造成葯害責任誰來負
生產、銷售無證農葯屬非法經營,銷售點和中間商均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銷售點不能免除賠償責任,建議銷售點和中間商聯合對用戶進行賠償,迅速解決糾紛。
農葯這個行業對於證件要求非常嚴格,用戶毫無疑問是找銷售點的麻煩啊,關鍵是怎麼賠的問題,因為是銷售點直接銷售給他的啊,如果金額小的話,銷售點就直接認了吧;關於銷售點和中間商之間的關系通常是這樣的:
一般行業內潛規則是中間商批發給銷售點貨物的時候,如果是不合格/高毒/三無產品,通常中間商會告知銷售點,讓銷售點不要擺在櫃台賣,或者明說這個產品出了問題中間商不會承認的,這種情況下銷售點堅持賣出了問題中間商是不管的;但是如果中間商未告知銷售點這個產品有問題,而是為了賺錢或者因為銷售點不懂而銷售給銷售點的話,這種情況下除了問題銷售點可以要求中間商出面賠償,當然也不能全部讓中間商賠,銷售點還是要給點錢的。
而中間商的處理方法通常有:
1、不予理睬(金額太小或金額要求過大過於離譜),他不會承認銷售點是從他那裡進的貨;
2、推給中間商的上游(如省級批發商或廠家),這種情況是由於葯害發生過大超出銷售點和中間商的賠付能力,但是通常廠家也不會承認;
3、主動賠付,怕事情鬧大或者農業執法大隊過問;
總之一句話,這個三無的東西只要誰賣了就誰理虧,誰承認誰受傷,金額不大銷售點和中間商一人出一點把事情解決為好,避免用戶把事情鬧大會讓中間商和銷售點損失更多,金額過大銷售點只有推給中間商或者中間商的上游來處理,如果金額過大而中間商又不予處理不予理睬的話,那麼千萬不能自己扛,寧願把事情鬧到農業執法隊去也不能自己認,那麼中間商自然會去處理,這時中間商肯定會恨銷售點,以後你都不用考慮在他那裡進貨了,而且這也是中間商不負責任,建議更換進貨渠道。
㈥ 銷售無證農葯造成葯害責任有多大
那的看出現什麼樣的後果了,嚴重的話,是要受到刑事責任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㈦ 無證經營者造成葯害所承擔的責任
除行政處罰外,還得賠償農民的經濟損失。
㈧ 農作物出現了除草劑葯害,賣農資的要承擔責任嗎
農村種地的時候自然就要使用一些除草劑,因為以前是沒有這些農葯就只能靠手工,農民很累,能種植的土地非常有限,現在接觸的這些現在的葯物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了,但是有的時候這些葯物由於本身的問題或者因為使用的問題就會出現葯害。
買葯還是建議從正規的渠道買,不要貪小便宜貪小便宜吃大虧小的時候父母就告訴我們,但是真正能夠堅持不貪婪的卻是少數,畢竟農村種地本來能夠掙到的錢就十分有限,自然是希望,在可能的范圍之內,盡最大的可能性來提高自己的利潤空間,在農資這方面投入要是少一點,掙的錢可能就會多一點。
㈨ 銷售無證農葯造成葯害責任誰來負
生產、銷售無證農葯屬非法經營,A和B均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
A不能免除賠償責任,建議A和B聯合對C進行賠償,迅速解決糾紛。
㈩ 農葯出了葯害的責任
像你這種情況你應該有和A公司簽訂生產合同,既然A公司叫你用B公司的三證總應該專也有手續開給你吧屬,拿這這兩點證據去律師事務所咨詢下。如果這兩點你都沒有,全是口頭協議的話那隻能說你太大意了,想讓他們承擔的機會就小了,。畢竟主要包裝是你自己印刷的。如果能找到證據你和A公司也都需要承擔,因為你自己印包裝都屬於不合法的經營
復印件沒多大用,復印件是應付工商的,你沒合同怎麼證明是A給你提供的呢,我想他們給你提供的復印件應該是B公司的把,能告訴A公司的名字嗎,我可以幫你了解下A公司的實力,需要全稱
有什麼具體問題可以具體聯系
祝您一生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