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冒名簽訂合同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冒名簽訂合同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5-15 05:29:58

1. 冒充別人在合同書簽名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民法典規定,冒名頂替簽訂合同時,合同是虛假意思的表示,所以簽訂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情節嚴重還會構成合同詐騙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2. 冒名訴訟的法律後果

法律主觀:
一、冒簽名法律後果
冒用他人簽名承擔所簽名合同或其它文件的後果,需賠償被冒充人及簽名對方人的損失。此行為可能觸犯詐騙罪。若利用職務之便冒充簽名,同樣需承擔法律責任。
二、偽造他人簽名罪責
偽造他人簽名構成詐騙罪。若用以製造偽證,則構成偽證罪;若用以偽造政府公文,情節將更為嚴重。簽名具有法律效力,偽造簽字需負法律責任。是否構成刑事犯罪需結合具體行為、社會危害性、危害後果等判斷。
三、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等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利用經濟合同詐騙財物數額較大者,構成詐騙罪。
四、法律後果及量刑
行為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應認定其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1. 明知無履行能力或有效擔保,採取欺騙手段簽訂合同。
2. 簽訂合同後攜帶對方交付的貨物、貨款等逃跑。
3. 揮霍對方交付的貨物、貨款等,無法返還。
4. 使用對方交付的貨物、貨款等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無法返還。
5. 隱匿合同貨物、貨款等,拒不返還。
6. 以支付部分貨款為誘餌,騙取全部貨物,拒不支付其餘貨款。
綜上,冒簽名及偽造簽名行為均需承擔法律責任。了解相關法律後果,有助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有疑問,可咨詢專業律師

熱點內容
湖南省法律服務所條例 發布:2025-05-15 10:46:57 瀏覽:868
咨詢勞動法電話 發布:2025-05-15 10:32:30 瀏覽:62
司法行政人員包括哪些 發布:2025-05-15 10:05:53 瀏覽:156
中國新婚姻法2014 發布:2025-05-15 10:05:44 瀏覽:345
新化縣律師 發布:2025-05-15 10:00:33 瀏覽:683
法官公務員考試 發布:2025-05-15 09:40:04 瀏覽:739
兒媳是法官 發布:2025-05-15 09:35:52 瀏覽:748
勞動法什麼時候產生賠償金 發布:2025-05-15 09:35:41 瀏覽:832
北師大刑法學作業 發布:2025-05-15 09:28:40 瀏覽:579
公司法律專業訂什麼報紙 發布:2025-05-15 09:22:37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