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協議和遺囑哪個法律效力大
⑴ 離婚協議書和遺囑有沖突。。那個法律效益大。。。急。。求專家解答
這個問題的確非常麻煩,盡管麻煩也只能依法處理。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你父母離婚時的離婚協議具有法律效力,約定你爺爺的房子分給你爸那份全部給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你爸與另外一個人結婚,你父親立下遺囑寫分給他的那份全部給新配偶,以上具有法律效力的,並且這個遺囑在後,這個法律效力高於前面的協議。
現在的辦法就是,你爺爺的遺產應當有你4個姑姑和你父親,你父親只佔五分之一,你4個姑姑將她們的五分之四給你,你父親的五分之一給他新配偶繼承,這就是上上策。
⑵ 私人間簽訂的房產繼承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就具備法律效力。
為了避免風險,購房人可以申請公證,但公證不是必經程序。
根據司法部、建設部聯合發布的《關於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中規定,只有下列幾類事項才必須辦理公證:
1、繼承房產,應當辦理"繼承權公證書";
2、遺囑人為處分房產而設立的遺囑,應當辦理公證。
處分房產的遺囑未經公證,在遺囑生效後其法定繼承人或遺囑受益人應根據遺囑內容協商簽訂遺產分割協議,經公證證明後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3、贈與房產,應當辦理贈與人的"贈與合同公證書";
4、有關房產所有權轉移的涉外和港澳台的法律事務,必須辦理公證證明。
在權屬公證的過程中,公證員要審查當事人的主體資格材料、房產的合法性、真實性。
只有合法的、真實的才能給予公證。
公證可以使買賣方放心,提高相互信任,另外,一旦出現糾紛,公證書具備法律效力。
(2)繼承協議和遺囑哪個法律效力大擴展閱讀:
辦理房地產繼承過戶有一些費用發生,主要是房地產繼承權公證費用、房屋估價費用及房地產過戶的稅費:
1、繼承權公證費用;
繼承權公證費按照繼承人所繼承的房地產的評估價的2%來收取,最低不低於200元。
2、房地產價值評估費用;
根據滬價房(1996)第088號文評估費用根據房地產價值的高低不同採用差額定律累進方式來計算,
房地產價格總額(萬元)累進計費率‰
100以下(含100)5
101以上至1000部分2.5
1001以上至2000部分1.5
2001以上至5000部分0.8
5001以上至8000部分0.4
8001以上至10000部分0.2
10000以上部分0.1
3、房地產繼承過戶稅費。
由房屋評估價0.05%的合同印花稅、100元的登記費、5元的權證印花稅組成。
4、契稅
法定繼承人繼承房地產,免契稅,對非法定繼承人根據遺囑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需要繳納契稅1.5%。
如一套100萬的房子辦理繼承過戶,要承擔5000元的房屋評估費用+2萬元的公證費用+500元合同印花稅+100元的登記費+5元的權證印花稅=25605元,費用可觀,所以有的人在購買房地產的時候直接將房屋登記在子女名下。
但如果雙方申報的房屋價值符合市場價的,一般可以免掉評估費用、而且公證費用如果只公證簽名的,僅需要數百元,這樣費用就大大的節省了
⑶ 簽訂房產繼承協議,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繼承法》,遺囑需要符合法律形式
第十七條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回。答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並不需要雙方簽字
⑷ 遺產繼承協議是否需要公正才有法律效力
放棄遺來產沒有強源制公證的法律要求,是否公證全憑繼承人的自願。但是為了避免以後的糾紛,辦理公證可能更有法律效力。 公證是採取自願原則的,也就是做出放棄遺產的意思表示,自己通過書面表述明示出來,就可以發生效力。但是為了避免以後的糾紛,辦理公證可能更有法律效力。 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所以,公民申請辦理放棄繼承權公證,有很強的時間性,一定要在被繼承人死亡後,遺產處理前這段時間提出。過了這段時間,公證處均不予受理。 如果繼承人不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則視其為接受繼承,但在遺產分割前,一旦繼承人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則溯及其自繼承開始不為繼承人。當繼承人要求只繼承部分遺產時,公證機構應當為當事人先辦理繼承權公證,再為其辦理遺產的析產協議或放棄遺產的公證
⑸ 繼承人之間簽定遺產繼承協議是否有效
只要遺產抄繼承協議書(合襲同)沒有違背法律規定,沒有漏項,是全體法定繼承人真實意思並一致同意達成的協議,該協議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不得在遺產繼承完畢後,對該協議書及所帶來的結果提出異議。
《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的法定繼承人之間,可以就按法定繼承處理的遺產分配自願達成協議,該協議只要沒有違反法律規定就是合法有效的。
⑹ 遺產繼承協議書是否有效
遺產繼承是指生前享有財產因死亡而轉移給他人的死者為被繼承人;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財產為遺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被繼承人的合法遺囑承接被繼承人遺產的人為繼承人;繼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遺囑享有的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就是繼承權。互不繼承遺產的協議,一般是老年人再婚,考慮到房屋財產繼承的問題,怕子女不同意結婚而簽訂的。根據婚姻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夫妻之間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這種權利是法定的,是不可剝奪的。但是夫或妻生存一方繼承死亡妻或夫一方遺產的權利,不是因被他人剝奪而失去,而是通過生前夫妻之間的協議放棄的。公民有權處分自己的權利,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對婚姻婚內婚前財產作出約定,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這里的約定也應包括對死後遺產處理的約定。因此互不繼承遺產的協議是有效的,沒有違反法律的規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⑺ 遺囑和遺贈撫養協議(假如都存在)哪個法律效力更高
遺贈撫養協議具有優先於遺囑的效力。
遺贈撫養協議是一種受扶專養人與扶養人之間訂屬立的、以遺贈和撫養為內容的協議。
我國《繼承法》第5條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條規定:「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扶養協議,同時又訂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後,如果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抵觸,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
綜上所述:
遺贈扶養協議具有優先於遺囑和遺贈的效力。即在財產繼承中,應首先執行遺贈扶養協議,如果沒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才可執行遺囑和遺贈,最後才是法定繼承。
⑻ 遺產繼承協議書是否需要公證
應該公證。
公證遺囑法律效力最高且不得撤銷和變更。
《繼承法》
第二十條 遺囑人可專以撤銷、變屬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准。
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