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舉行法律知識講座
⑴ 初中學生法制課講座講義急急
年輕的心
——法制講座心得體會
微051 居嫻靜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行動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
當我們漸漸長大,才發現,年輕的心是那麼脆弱,那麼容易沖動。那所謂的成熟不是成熟,是自以為的成熟。我們渴望生活在一個充滿和諧而又充滿愛的社會,然而,總有一些不如意,總有些傷心的事發生。也許,在我們審視別人的時候,更多的是需要問問自己的心:在生活中,你學會寬容了嗎?在生活中,你學會尊重了嗎?
也許,是年輕的心太過單純了,缺乏細膩的情感,也許,是不曾經歷過生離死別的痛苦,才忽視了生命的寶貴。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生命,因為你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更是為你所有愛你的人活著。「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那麼,這世界更多了一份和諧,多了一份安寧。
偶爾去圖書館,翻看幾本戰爭年代的故事書,那些為了和平而犧牲的人們感動著我們,那些為光榮的事業而獻身的事跡觸動著我我們,我想:那是凈化心靈的一種方式,是提高自身覺悟的一種方式,年輕的我們有必要去試試。
年輕的心,要學會堅強,風雨過後,眼前會是鷗翔魚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荊棘,前面就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登上山頂,腳下便是積翠如雲的空濛山色。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你有心,就一定可以找到想要的風景!
年輕的心,應該是充滿愛的,像一輪太陽,能給人無限的溫暖;像一泓清泉,給人絲絲甘甜;像一陣春風,給人帶來無限的美好。
當法制意識占據了我們年輕的心時,我希望每個人都用心對待,這世界一定更加美好!
別說自己不幸福,知識你還沒感悟到,出生是一種幸福,品位人生五味是一種幸福。用年輕的心去感悟幸福吧,你會發現幸福真的不是遠在雲端的小鳥,她句跳躍在你身旁,你甚至可以一數身上的翎毛——只要用心,用心去感悟。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愉快安度暑期
——豫園街道「法律進社區」法制講座活動通訊稿
隨著法治社會進程的不斷推進,各級政法紛紛開展社區居民普法活動,以增強居民的法律意識,豫園街道也不例外。8月7日下午,在光明初級中學禮堂舉辦了豫園街道「法律進社區」法制講座活動。
來自豫園街道20個居委的100餘名中小學生和文教幹部參加了這次講座活動。豫園街道有幸邀請了黃浦區司法局蔡志雄老師為社區青少年獻上了一場主題為「青少年自我保護」的講座,講座中蔡老師以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案例,強調了暑期中青少年自我保護的要點,使在座的各位學生受益匪淺。講座結束後,街道又向在座的中小學生播放了一場愛國主義主題教育電影。
暑期法律宣傳活動主要針對社區青少年群體,從他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出發,安排講座主題,滿足青少年對於基本法律知識的需求。
普法宣傳活動一直是豫園街道社區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法律進社區」系列講座活動,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幫助居民懂法、守法,並且在必要的時候通過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錦州開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為萬餘人次解法律困惑
作者:本報記者 孟錦陽報道 (2008年3月24日)
本報訊 3月21日,記者從錦州市司法局獲悉,錦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大力開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作了大量扶弱濟貧工作,取得了喜人成果。
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關——錦州市司法局法律服務窗口的作用,認真接待來電來訪、法律咨詢,耐心聽取來電來訪咨詢群眾的問題,熱情細致的解答。特別是老百姓咨詢的民生問題,法援律師的解答一定讓其聽懂、滿意。近年來,平均每年都接待解答來電來訪11000多人次。
同時,不辭辛苦,盡力辦理涉及民生問題的法援案件。對於老百姓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基本生活保障待遇;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請求給付工傷待遇;請求國家賠償;請求給付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盲、聾、啞等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受到傷害請求賠償的;因家庭暴力婦女受到侵害引起婚姻家庭糾紛的;因假種子、假化肥等坑農事件引起糾紛的;征地、拆遷侵犯居民、農民合法權益的;其他大量與公民基本生存或生活條件密切相關確實需要提供法援的民生方面的案件,法援中心及時立案,及時指派律師給予辦理,伸張正義,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近年來,中心每年都辦理民生法援案件100多件。
除此,錦州市法援中心與錦州市司法局基層處聯動,依託基層司法所,大力做好民間糾紛的預防和調解,使涉及民生問題的糾紛調解解決在訴訟或矛盾激化之前,通過法援調解服務,促使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盡快化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注重引導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徵,調解自己的情緒,加強自己抗挫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上各種環境的考驗。因為,未成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期,他們已開始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不想事事依賴成人,想獨立去處理一些問題,但是,他們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又跟不上獨立意識的發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執使自己的行動帶有很大盲目性,這就需要我們成人對他們進行整體引導,逐步提高他們能分析和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⑵ 初中作文《法制教育講座聽後感》的開頭,內容是慎重交友,學會自我保護的。
這是我在寫的時候經常會用到的幾個開頭,可以參考下。
一、人的一生就像一盤版棋,你所權走的每一步都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取得成功,反之,一步錯則步步錯,你的人生就是一片暗淡。
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朋友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自我保護同樣重要......」老師在講台上鄭重地說著。無獨有偶,就在不久前,學校舉辦了一次法制教育講座,同樣為我們講解了慎重交友和學會自我保護這兩個方面。
三、我們的人生就像一張紙,而朋友和自我保護意識就像一支支畫筆。最後,留在這張紙上的情況就只有兩種——或色彩斑斕,或灰暗一片,朋友和自我保護意識就在這個過程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純手打,望採納。
⑶ 今天下午、我們聆聽了李華老師關於如何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做合格中學生的專題報吿和講座.是否有語病
是個病句 你應該把專題報告或者是講座去除一個
⑷ 求一份中學生法制講座課件
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來研究和探討一下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關問題,希望通過本次學習,使同學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如何預防自我犯罪,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學生,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長,將來做一名建設偉大祖國的棟梁之材。
今天,我們要講三個問題,一是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關法律問題給大家作一下簡要解釋,使大家明確本人及其監護人應該如何遵紀守法。第二,向大家通報一下,某縣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情況,並分析一下犯罪的原因,使大家引以為戒。第三,要向同學們提出一點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立志成材。
一、與未成年人犯罪法有關的法律
黨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的戰略決策,十六大又提出了依法治國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結合,這就是說,只有依*法律,依*崇高品德的人才能治理好國家。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每時每刻都生活在法制的氛圍中。
如我們每天的上課下課,每天的交通安全等等都是由法來決定的,所有能夠判斷的各種行為的條件只有法,那麼,究竟什麼是法?首先我們要清楚法的概念。
法:是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判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准則的總稱。
自建國以來,我國不斷地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各種法律法規相繼出台。尤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完善了各種法律法規,教育法律法規也基本得到了完善,先後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又於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於1999年11月1日起實施。
這部法律的頒布,預示著我國把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納入到法制化的軌道,今天我講第一個問題就是針對這部法律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和大家進行探討。
第十四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1.曠課,夜不歸宿(偷錢,在游戲廳,網吧過夜現象)
2.攜帶管理刀具(如帶匕首等)
3.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4.強行向別人索要財物(在學生身上發生非常多,以大欺小)
5.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6.參與賭博或變相賭博。
7.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
8.進入法律法規規定的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9.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第十五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煙、酗酒。任何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第十六條:中小學生曠課,學校應及時與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取得聯系。
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歸宿的,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其所在寄宿制學校應及時查找,或向公安機關請示幫助。收留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同意,或在24小時內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所在學校或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第十八條: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及學校發現有人教唆、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後,應當及時依法處理,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時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其人身安全。
第十九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得讓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第二十二條:繼父母、養父母對其撫養的未成年人的繼子女、養子女,應當履行在法律真憑實據父母對未成年人子女在預防犯罪方面的職責。
第二十六條:禁止在中小學附近開設營業性的歌舞廳、營業性電子游戲廳。
以上,我講的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7條,這部法律共8章57條,都和同學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關系,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學習這些法律條文。
⑸ 開展中學生健康知識講座的小故事
一塊鋼板的價值
在經濟學上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希爾頓價值說,大意是,一塊普通的鋼板值5美元,如果把這塊鋼板製成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鋼針,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錶的指針,價值就可以攀升到25萬美元。
那麼,一塊鋼板值多少錢呢?
紐約州第一任黑人州長羅傑·羅爾斯的故事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羅爾斯出生在紐約州的一個貧民窟,這里的孩子逃學、打架成風,有的還偷竊、吸毒,非常難管,長大了也鮮有能找到體面工作的。而羅爾斯則幸運地遇到了皮爾·保羅――他的小學校長。皮爾·保羅想盡辦法勸孩子們回到課堂,勸他們不要打架,勸他們要有理想,但都無濟於事。最後他想到了給孩子們看手相。當羅爾斯伸著小手走向講台時,皮爾·保羅展開他的小手,說:「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是紐約州的州長。」這句話在羅爾斯幼小的心靈里發生了一次大爆炸。因為從小到大,只有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有一天奶奶說他可以成為一艘五噸重的船的船長。從此後,羅爾斯記下了這句話,並堅信它。他的衣服不再沾滿泥土,他不再產污言穢語,他總是挺直腰桿走路,他成了班長。在以後的四十多年裡,他沒有一天不是按照一個州長的規范要求自己。五十一歲時,他真的成了州長。
一塊鋼板值多少錢呢?就看你把它看成什麼,馬蹄掌還是指針。
還有一個故事。是我上課時老師給我講的,有一個學校請來了著名教育學家來學校指導工作。這個教育學家非常厲害的就是他指導過的學生都很有出息。被教育界奉若神明。學生也以見他一面為榮。這所學校有一個班以問題學生和學困生出名。學校很頭疼。就對這個教育學家說,您來看看這個班的學生怎麼辦吧。
於是教育學家就來到這個班,見了一班的學生。摸摸這個頭對所有人說,這小伙不錯一定可以成為大企業家。看一個小女孩安靜坐在哪說你可是個好公關的料。以此他誇講了許多學生。這幾個學生在他走後高興極了。連教育學家都這么說那我一定是塊好料。從此真的越來越好了。許多年以後,他又來。校長說,你真是神了你說的那幾個孩子差不多都成才了。他們可都是差生呢你是怎麼看出來的。結果教育學家說,我什麼也沒看出來呀。我甚至沒有好好看他們。我只是故意這么說的。
其實,這兩個故事,就是我要說的所謂的「貼標簽效應。」
它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要經常對孩子說你真行,是個聰明的,有主見的,有能力的,可愛的孩子。讓他覺得他就是這樣的孩子在心裡上認可自己。就會在心理上按這樣的標准要求自己讓自己做這樣的孩子。其實這和我們現在所說的賞識教育有點象。如果你總說一個孩子笨、是個淘氣的搗亂的不關心集體的。長了他也會覺得自己真的是這樣的,反正也這樣了,那就這樣吧。而讓孩子失去了進步的機會。我沒當過班主任,對於班主任怎樣教育學生我是沒有發言權的。但,我曾是學生,就說說作為一個學生的感受吧。我記得我上學時最愛學的是語文課,而且我的作文幾乎是滿分,常做為泛文在年級中傳閱。語文成績也總是數一數二的。這並不是我一開始就這么好,是因為的語文老師曾在我寫的一篇作文上寫過這樣一句評語「這是一篇很有見地的議論文,觀點獨特論據充分語言流暢。。其實這幾句點評很平常,這不算什麼,很多老師都這樣點評過作文。重要的是接下來還有一句話。他說「澤,溪之水也,如能匯入大海必能乘風破浪到達理想之彼」。這個作文本我一直保留著。這句話讓我如沐春風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很有文學潛力的學生所以對語文我一直就自信。我甚至現在都用這句話鼓勵我自己。其實在影響學生方面老師的力量是大於家長的。有時一句話就是孩子的一生。所以我想說無論對於我們自己的孩子還是我們的學生一定要給它們貼好標簽。每個班都有所謂的差生,這些差生是一開始就那麼差嗎?是智力不行嗎?為什麼好學生會越來越好,差生會越來越差,什麼都差。他臉上貼的就是差的標簽。誰都認為他差,連他自己都這么認為。他能不差嗎?
對於學困生的問題本不是我今天想說的主要的問題即然提到了就多說兩句,對不對的大家多提意見。我也許太理論話,太理想話了。因為我沒真正做過,也許沒有說話的權力但我總認為學困生還有救。造成學困的原因是長期的過程主要應該是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行,學習動機不明確或肯本不有動機。使成績慢慢排在班級的後面。然後學生會瞧不起他,他自己沒有在這方面了找不到成就感所以失去興趣然後越來越差。學習不好,精力用在其它上了,所以紀律也不好。最後導致失去自信。如果能讓他們找到自信,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用好的學習方法。給他們貼好標簽我想會有效果的。大家不防回憶回憶咱們學校的好學生和學困生是不是我說的標簽效應還有點道理。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的孩子和學生最常見的問題那就是馬虎。我們總說的是這孩子不是不會就是馬虎。這話聽起來其實沒有太多責備的意味。我們雖然知道馬虎不好,但並不認為他有多嚴重,以為大了就好了。學習這么久之後我才知道馬虎不是小事,它是一種習慣,當一個毛病成為習慣就比較可怕了。什麼是馬虎?不認真是馬虎!為什麼不認真?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馬虎即然是習慣那就可以養成不馬虎的習慣。
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必須養成作題或作業後檢查的習慣,在學校如此在家也必須如此。自己先檢查然後老師家長再檢查有錯時不告訴他具體錯哪了。劃定范圍讓他自己的再查。另外在學習時不能讓孩子有分心的因素。由其在家別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邊。別開電視,小聲說話別有事沒事地問一句餓嗎?渴嗎?難嗎?心理學上說一個習慣的養成最少要六天。可這個習慣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除此之外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這表現在上課時有時不注意聽講,常做小動作,老走神。注意力有專門的訓練方法如果大有有興趣我就說說我知道的。
一、聽覺集中訓練法:
閉上眼睛,用心來聽鬧鍾的滴嗒聲,並要求他伴隨著這種聲音默念「嘀嗒。。。嘀嗒。」要求:環境安靜,可以是一兩個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組。每天五次每次兩分鍾左右,堅持六天。
二、視覺想像訓練:
要求環境安靜,閉目靜坐,先在頭腦中想像出一個黑點,再想像由這個點向右無限延長的黑線。每天練習三次。每次五分鍾。隔兩天後再想像,由黑點起無限旋轉的螺旋線形。療程為7天。然後減少量堅持2周。(鞏固)
怎樣克服「走神兒」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幾張小卡片,上面寫專心聽講、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時常看得見的地證詞如文具合時書桌上,家裡的寫字台上牆上等這樣無論上課聽講還是回家做作業都可以提醒自己別走神。
2、記錄法:准備一個小本,專門用來記錄走神兒的內容。比如,今天數學課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賽來著,那就要在本上記錄:數學課足球賽約2分鍾。。這樣記錄幾天後認真看一遍會發現自己胡思亂想的東西多無聊,浪費了多少時間。想信用
不過多久本上的記錄會越來越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