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簡訊通知交樓具有法律效力嗎
⑴ 手機簡訊在法院能做為證據嗎
可以的,手機簡訊可以作為法院證據,但是此類電子數據內容易遭到篡改,須符合一定的形式要件,以破除其作為證據使用的真實性障礙與關聯性障礙,單獨使用證明力不大,仍有一些限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調查人員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
視聽資料是指利用圖像、音響及電腦等貯存的數據資料等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證據形式。從以上可以推斷,手機簡訊可以作為一種視聽資料,作為一種證據,只要符合證據的三大特徵,同時又能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證據之間形成相對完整的證據鏈,就應當作為證據採信。
證據三大特徵:
1、具備證據的客觀性。手機簡訊的客觀性要求手機簡訊必須真實的反映案件事實,手機簡訊的內容應當未曾受到過任何篡改或者不存在被偽造的情況。
2、具備證據的關聯性。手機簡訊的收發表現為發送簡訊者佔主動地位而收簡訊者處被動地位,手機簡訊的收和發是一種對應關系。每一個手機號碼均對應一個唯一的用戶,手機簡訊的收發只能在特定的兩個手機號碼間進行,在沒有其他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兩個特定的手機號碼間的簡訊收發,可以認定為兩個特定的用戶之間在特定的時間發生的通信行為,可以認定該手機簡訊內容與案件具有關聯性。
3、具備證據的合法性。法院須從以下三方面對手機簡訊進行審查:一是手機簡訊證據是否是客觀真實的存在。二是手機簡訊證據收集的主體、時間、地點、對象等是否符合法律的相關規定。三是手機簡訊證據是否被他人非法輸入和控制。
從手機簡訊的合法性來看,要通過合法的入網手續後,合法使用手機,手機收到的簡訊是合法的證據。因此,符合下列情況,法院還是有依據將簡訊作為有效證據的。
1、保證手機簡訊不被刪除,在手機儲存空間或儲存卡總保存。
2、將手機簡訊內容固定,可以請公證處的人員公證一下,摘成書面文字,進行公證,使其具有較強的證明效力。在公證時,公證機關應當機庫手機的品牌,和型號,以便以後核查。這樣提交的證據,對方要提供更強效力的證據才恩呢該推翻。多數情況下,公證機關的公證材料會被法院採納。
3、提起訴訟後,將公證文書或將固定的手機簡訊證據交給法院,或有法官對手機內容進行檢驗,並當場製成筆錄。做筆錄時,同樣應著名手機型號與品牌。除極少數款型的手機簡訊內容可以修改外,目前對大多數市面上出售的收集簡訊內容是不可修改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⑵ 簡訊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當事人採用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鑒於電子送達是採用網路、無線電波等媒介,實現點對點之間不同時空的數據互換和傳輸,與傳統信函的同時性具有較大不同,雙方當事人對電子送達方式的合意,有利於甄別受送達人用於接收通知的終端設備、風險責任的承擔和送達效力等預先進行約定,避免日後產生糾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七條 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該條文以列舉的方式規定了電子送達的載體,但實踐中能否使用手機簡訊平台的方式進行送達,筆者持否定意見。
⑶ 什麼叫書面通知哪些具有法律效應
郵件、簡訊、信函、通知、告示都算書面通知,而且都有法律效力。
拓展資料:
相關書面內通知需要及容時通知對方,大概有如下方式
1、在合同中約定送達地址。一般現在雙方可以合同中約定送達的地址,相關送達材料以合同約定送達的進行送達,不管對方是否收到,以寄出為送達;
2、當面簽收,這個是最直觀、清楚的送達方式;
3、郵寄送達,普通的郵寄送達,根據對方的經驗地址或住所地進行郵寄送達,送達日期以郵件簽收為准;
4、當然還有其他送達方式,比如傳真送達、電子郵件送達等。
書面形式,是指以文字表現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訂立合同的合同形式。合同書以及任何記載當事人要約、承諾和權利義務內容的文件,都是合同的書面形式的具體表現。《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書面形式的最大優點是合同有據可查,發生糾紛時容易舉證,便於分清責任。因此,對於關系復雜的合同、重要的合同,最好採取書面形式。但雙方當事人均承認的口頭合同,已經履行了主要義務的口頭合同,法律認可的其他口頭合同有效。
⑷ 簡訊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簡訊通知也視為書面通知,具備法律效力。
所有的通知形式都只是作為一種證據,法律效力看證據證明力決定,簡訊有效力,但是不會很高,最好是用書面通知讓對方簽字表示收到,其次是快遞並以快遞回執作為證據,簡訊為下策,因為這只能證明你給他發過通知,但如果對方把收到的簡訊刪掉,他完全可以說自己從來沒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