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交通有法律責任刑事責任

交通有法律責任刑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5-07 11:58:23

⑴ 對道路交通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依法追究誰的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違反交通規則犯罪,發生交通事故的話,那麼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且一句具體的情節,駕駛員還會被罰款、扣分甚至吊銷駕駛證。如果逃逸的話,吊銷駕駛證且終身不能重新取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⑵ 發生交通事故肇事者具體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發生交通事故後,肇事者需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及刑事責任。
首先,肇事者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肇事者應對傷者承擔賠償義務,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若傷者致殘,還需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若致死,則還需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其次,如果肇事是因違法行為導致的,肇事者還需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此責任的實施取決於違法行為的具體類型。例如,酒駕、超速駕駛、無證駕駛等違法行為可能招致罰款、扣分或吊銷駕照等處罰。
最後,若肇事者在事故中承擔主要責任,並造成人員死亡,根據法律規定,肇事者還需承擔刑事責任。這意味著肇事者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受到相應的刑事處罰。
綜上所述,發生交通事故後,肇事者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責任以及在特定情況下刑事責任。這些法律責任旨在保護受害人權益,同時規范道路交通行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

⑶ 交通事故負了刑事責任還要負民事賠償金嗎

交通肇事者承擔了刑事責任還需要承擔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被害人對交通肇事者提起刑事訴訟時,可以一並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交通肇事者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在法律中,這兩種責任其實是相互依存的。不存在承擔了一種責任即可免除另一種責任的說法,但如果承擔了民事責任的,並且可以得到被害人的諒解的,或許能減輕刑事處罰。交通事故負刑事責任也要負民事賠償責任。在法律中,這兩種責任其實是相互依存的。不存在承擔了一種責任即可免除另一種責任的說法,但如果承擔了民事責任的,並且可以得到被害人的諒解的,或許能減輕刑事處罰。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對於交通事故的責任承擔方面,主要有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兩種。而民事責任中的處罰方式往往是道歉並且進行事故損失的相關賠償。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
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⑷ 交通事故導致植物人會有刑事責任嗎

一、交通事故導致植物人會有刑事責任嗎
1、交通事故導致植物人,會有刑事責任。交通事故導致植物人,構成交通肇事罪,犯罪嫌疑人會被人民法院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有什麼
1、交通肇事罪的客體。是指所保護的重大交通運輸安全。因為只有交通肇事並產生重大後果的,才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僅僅是交通肇事而沒有造成重大後果的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同樣也不是所保護的社會關系,不能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客體;
2、交通肇事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3、交通肇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實踐中主要是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對於未滿16周歲,已滿14周歲的人駕駛機動車肇事,並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件中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
4、交通肇事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既成立疏忽大意的過失,也成立過於自信的過失。交通肇事罪所強調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於發生事故的嚴重後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至於對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規定的注意義務,則既可能是明知故犯,也可以是過失,不影響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對於其行為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持一種故意的心理態度,那麼該行為應當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以及其他相關犯罪論處,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熱點內容
子公司有關的法律條文 發布:2025-05-08 02:23:35 瀏覽:648
條例准則頒布時間 發布:2025-05-08 02:12:06 瀏覽:47
道德上的錯誤的是 發布:2025-05-08 02:11:31 瀏覽:492
法院光碟要求 發布:2025-05-08 02:11:30 瀏覽:113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如此愛上 發布:2025-05-08 01:56:27 瀏覽:927
職業道德規范制度 發布:2025-05-08 01:50:54 瀏覽:298
法治推薦詞 發布:2025-05-08 01:47:47 瀏覽:764
合同法第119條救濟 發布:2025-05-08 01:29:55 瀏覽:96
經濟法反壟斷證人證言 發布:2025-05-08 01:29:54 瀏覽:854
中級經濟法椰子導圖 發布:2025-05-08 01:12:04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