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責任相關法律法規
⑴ 企業安全責任書簽訂的相關法律規定是什麼
企業安全責任書簽訂的相關法律規定是企業單位必須在保證作業環境安全的情況下同意員工施工,並且及時換掉老化器械。開發商在聘請員工從事高危工作之後,需要幫員工購買醫療保險,以便員工出事後可以補貼費用。一、企業安全責任書簽訂的相關法律規定是什麼
企業安全責任書簽訂的相關法律規定是企業要在保證作業環境是否達到安全標准,才可以讓同意員工進行施工,而且定時更換老化器械。施工安全是各個行業工程建設中所遇到的安全問題。施工安全涵蓋了在作業過程中所有的安全問題並且涉及管理、財務及後勤保障等相關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企業對安全生產負主體責任。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第五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第六條: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依法獲得安全生產保障的權利,並應當依法履行安全生產方面的義務。
二、安全責任書範本
甲方:
乙方: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管理「的方針,保障施工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護企業財產免遭損失,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及行政法規,經甲方和乙方協商制定安全職責如下:
1、乙方在入場前三天建立本單位與甲方相應配套的安全管理體系,由乙方項目經理組織落實《建築企業安全生產職責制》根據施工規模及職工人數,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和群從安全員組織督促安全生產工作。
2、乙方應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條例》貫徹執行國家、行業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和消防工作的法規、條例、規定,遵守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施工中嚴格遵守《北京市建築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將安全生產納入施工生產全過程。
3、乙方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臨電安全管理、機械安全管理、機械安全管理負全責。
4、乙方施工前,乙方必須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乙方施工人員進場必須佩帶胸卡,特種作業人員還必須佩帶胸卡,特種作業人員還必須攜帶特種作業操作證。甲方人員有權隨時檢查。
5、乙方應在施工區域設置明顯標志,對於時間較長的集中性施工
6、乙方施工隊伍的安全防護器材必須配置到位,安全措施得力,否則將不得開工作業。
7、乙方在施工過程中如需使用水、電等,乙方必須填寫申請單,經甲方同意,由專業人員指定接水、電地點,電氣線路和管路連接規范,並由安裝合格計量儀表後方可使用。所需費用由乙方負擔。乙方在施工現場使用臨時用電時,甲乙雙方必須簽訂「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管理協議」。
8、施工過程中如需動火作業,經乙方安全管理人員批准並確認到達動火條件、落實安全防範措施後方可進行動火作業。甲方人員有權隨時檢查。
9、乙方在施工現場施工時,提前向甲方上報施工地點申請單及作業人員人數。乙方材料出場時,提前向物資部上報,並開據出門條。乙方施工車輛進場,車速不得大於5Kmh,出場必須經門崗值班人員檢查。
10、施工過程中甲方有權隨時進行檢查,有權制止違章作業,有權對違反站安全規定的行為進行處罰或責令乙方施工隊伍停工整頓。
11、乙方在施工過程中當天產生的垃圾盡量當日清理干凈。施工結束後,乙方應對施工現場徹底清理,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清理出的垃圾不能隨意堆放在甲方管理的場地內,否則可根據現實情景進行罰款,對外發生的污染、交通等意外事故由乙方負責。
12、因在本施工現場施工,乙方安全生產、禮貌施工、環境保護(包括土方及渣土外運)未達標被開發方、監理及政府執法部門處罰的,一切損失費用均有乙方承擔,甲方有權在原基礎上加倍處罰。
13、甲方有依據《項目部分包管理手冊》《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北京市相關文件和項目處罰規定(附後),對違反本協議書的乙方單位進行處罰。
14、本協議將貫穿整個施工全過程,未包含資料按國家相關標准執行,若有最新法令法規按新法令法規執行。
甲方(簽字蓋章): 乙方(簽字蓋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施工安全是相關部門必須對員工的基本承諾,在從事高危作業時,承包方必須准備好各種安全措施准備,而且要准備合格的施工器械。工人可以參加工作後申請繳納醫療保險費用,若發生工傷的話,員工可以申請醫療的各種津貼。
⑵ 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 《安全生產法》: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條件,明確了安全生產的責任和義務,保障了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
2. 《消防法》:明確了消防工作的責任主體和消防管理的基本原則,加強了對火災預防工作的管理,確保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3. 《職業病防治法》:確定了職業病防治的基本制度,保護了勞動者的健康和相關權益,促進了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發展。
4.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5. 《水污染防治法》:確立了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制度,加強了對水污染的防治,保護了水資源和生態環境。
6.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了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制度,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7. 《食品安全法》:建立了食品安全的基本制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促進了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8. 《突發事件應對法》:明確了突發事件的預防、應對和救援工作,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9. 《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了傳染病防治的基本制度,加強了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和治療,保護了人民健康。
10. 《婦女權益保護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保障了婦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了性別平等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發展。
11. 《節約能源法》:確立了節約能源的基本制度,促進了對能源的合理利用,保護了環境。
12.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保障了危險化學品的安全使用和環境保護。
13.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和《工傷保險條例》: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了勞動保障監察和工傷保險工作的發展。
14.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基本制度,保障了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5.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明確了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責任和義務,保障了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
這些法律法規為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加強了安全生產責任的法制化管理,指導和推動安全生產工作的發展,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同時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保證企業效益的實現和國家經濟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
⑶ 依照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誰的法律責任
依照《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的主體主要包括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人、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單位及其負責人,以及未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
一、安全生產事故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安全生產事故責任人是指在安全生產事故中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包括事故現場的負責人、操作人員等。依照《安全生產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對於安全生產事故責任人,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或民事責任。具體追究何種責任,應根據事故的性質、後果以及責任人的過錯程度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
二、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單位及其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單位是指對安全生產負有管理職責的單位,包括生產經營單位、項目建設單位等。其負責人則是指對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有直接管理職責的人員。當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時,應依法追究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單位及其負責人的法律責任。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對於未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或履行職責不當的單位和負責人,應給予行政處罰,如罰款、吊銷執照等;構成犯罪的,還應追究刑事責任。
三、未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
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安全生產監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於未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還應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所述:
依照《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的主體涵蓋了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人、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單位及其負責人,以及未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通過依法追究這些主體的法律責任,可以有效推動安全生產工作的落實,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九十二條規定: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給予撤職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一百零九條規定: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對負有責任的生產經營單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等責任外,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五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一千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
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⑷ 交通安全法第90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條的規定是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出了交通事故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1、對事故後果負直接責任的駕駛員,駕駛員本身就是車主,就由駕駛員負責賠償;
2、駕駛員在執行職務中發生交通事故,負有交通事故責任的,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
3、駕駛員在執行機動車所有人交付的交通運輸任務時,因違章行駛引發事故,那麼駕駛員一般只承擔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不承擔賠償責任;
4、賠償責任應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機動車所有人賠償,但是道路交通事故是由於駕駛員違章駕駛而造成的,由於違章行為的違法性以及駕駛員的主觀過錯,所以規定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所有人在賠償損失後,可以向駕駛員追償部分或全部費用;
5、機動車轉賣後未過戶,機動車所有權的轉移必須經過汽車交易市場並由所有人或車輛所屬單位及時向當地車輛管理機關辦理過戶登記手續,否則,視為無效,如果機動車已經轉賣但是尚未辦理過戶時發生交通事故,由事故責任者和車輛所有人或所屬單位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電動車醉駕怎麼辦
1。如果駕駛的電動車,其技術指標屬於機動車,醉酒駕駛電動車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1)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
(2)醉酒駕駛機動車的;
(3)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
(4)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2。如果駕駛的電動車沒有達到機動車標准,醉酒駕駛電動車的,不承擔刑事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條「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的規定。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條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