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外資產當事人法律責任
① 會計前輩進啊,請問什麼是內賬,什麼是外賬,做內賬是不是犯法的啊,有沒有什麼風險啊
就是通常所說的兩抄本帳,外帳是給稅務、審計看的,如果有貸款,還要給銀行准備一份報表,如果是上市公司,要做的還多了去了,內帳才是真正的帳,做內帳當然有風險,因為既然要做內帳,就肯定想要搞貓膩,一旦被查到,就等於把老底揭了,下場嘛,作為財務人員首當其沖是替罪羊!雖然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還是要謹慎入「市」啊!自己要留一手,謹防萬一出事時,證明自己是因為老闆交代,迫於生計,被逼無奈,不負主要責任。或者事關重大,提前開溜!?
② 賬外資產違反什麼規定
法律分析:1.賬外資產多表現為新上的固定資產如設備、廠房、土地不在賬目上反映。2.盤虧。盤虧做為賬外資產存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比如產成品出售後不計收入,一方面是產成品盤虧,而另一方面則是收入的隱瞞。3.賬外資產的存在具有周期循環性。一般情況講當企業的賬外資產足夠多時,造成實際經營規模與賬目反映情況相距甚遠,此時,企業有可能採取再次注資等其它合法的形式將賬外資產轉為賬內資產,所以賬外資產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時限性,同時,企業如重復以往的偷稅行為,則會又出現新的賬外資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第二百零三條 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採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