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監護責任的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5-05-25 04:02:34
❶ 如果孩子讀寄宿制初中,學校應擔承擔監護職責出自那條法律
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第三十二條規定沒有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人由民政部門擔任,也可以由具備履行監護職責條件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擔任。」我國關於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規定主要是這兩條法規,不管是普通走讀式學校還是寄宿制學校,學校都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也不會因學生在校期間未與父母在一起而將監護人轉變為學校。但寄宿制學校的管理保護責任要明顯高於普通走讀式學校的責任。
❷ 民法典監護人與學校責任的分擔是如何規定的
監護人與學校責任的分擔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條
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