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人大建議法律效力

人大建議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5-07-22 13:34:04

1. 人大代表建議和議案的區別

法律分析:人大代表建議是指人大代表向人大提出的對有關國家機關工作的評價、建設性意見或批評。議案所涉及的問題必須是本級人大職權范圍內的重大事項;建議則屬於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法定單位和人數上的區別。一、反映的內容範圍不同。代表議案的內容範圍必須是屬於本級人大職權范圍內的事項。而代表建議的內容範圍既包括本級人大職權范圍內的事項,又包括不能用議案提出的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二、辦理機關不同。代表議案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辦理。代表建議的辦理則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對人大工作的建議,由人大主席團或本級人大常委會辦理並負責答復;二是對政府及其部門的建議,由人大主席團或人大常委會交辦,政府及其相關單位研究辦理並負責答復。
三、提出的人數要求不同。代表提出議案需要符合法定人數。建議則沒有人數的限制,代表可聯名提出建議,也可以單獨提出。
四、提出的時間不同。代表議案只能在大會會議期間提出,並且要在規定時間內提出。而代表提出建議沒有時間限制,既可以在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提出,也可以在閉會期間提出。
五、撰寫的格式不同。議案要求有案由、案據和方案;而建議的形式沒有法律規定。
六、處理的程序不同。議案提交本級代表大會會議審查表決,建議交有關機關組織處理答復。
七、撤回的程序不同。議案的提案人要求撤回的,須經主席團的同意。大會作出決定後不能撤回。而代表建議可隨時要求撤回。
八、法律後果不同。議案表決通過就產生法律效力,成為人大決議、決定,必須執行。建議不能成為人大決議、決定。建議由承辦單位根據條件,研究辦理並答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第一條 為保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行使代表的職權,履行代表的義務,發揮代表作用,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照法律規定選舉產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
第三條 代表享有下列權利:
(一)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參加審議各項議案、報告和其他議題,發表意見;
(二)依法聯名提出議案、質詢案、罷免案等;
(三)提出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四)參加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選舉;
(五)參加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表決;
(六)獲得依法執行代表職務所需的信息和各項保障;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四條 代表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二)按時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認真審議各項議案、報告和其他議題,發表意見,做好會議期間的各項工作;
(三)積極參加統一組織的視察、專題調研、執法檢查等履職活動;
(四)加強履職學習和調查研究,不斷提高執行代表職務的能力;
(五)與原選區選民或者原選舉單位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
(六)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廉潔自律,公道正派,勤勉盡責;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2. 人大議案與政協提案有什麼區別

人大議案與政協提案的主要區別如下

  1. 來源與法律效力

    • 人大議案:源於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議案一經通過即具法律效力。
    • 政協提案:作為統一戰線組織內的民主監督形式,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2. 提出時間與方式

    • 人大議案:在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提出,由代表或相關部門向大會提出,經過一系列程序後由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
    • 政協提案:不受會議時間限制,可隨時提出,內容廣泛,人數不限,可以個人、聯名、小組或團體名義提出。
  3. 處理與答復

    • 人大議案:經過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並經過全體代表的表決。
    • 政協提案:由專門機構負責辦理,確保每件提案都能得到明確的答復。

綜上所述,人大議案與政協提案雖同為政治議程的組成部分,但在來源、法律效力、提出時間與方式以及處理與答復等方面存在本質區別。

3. 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嗎

沒有法律效力。
沒有法律效力。提案只是兩會的政協委員提出的建議,不具備法律效力。提案的寫作主體是個人,作為政協委員和企事業單位的職工、股份制企業的股東具有向同級權力機關提出自己意見和建議的權利,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只能用提案而不能用議案。

4. 人大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權與提議權的區別高中政治

人大代表提出的批評和建議,直接針對具體的建議對象,對方可以採納也可不採納,一般沒有什麼法律效力。

人大代表一旦提出議案,是提案權的行使,這樣的成文提案,會將由全體人大代表討論並作出處理意見,交由行政部門落實。具有相當的法律效力。

如果是人大代表就有關問題向行政機關提出質詢,則比批評和建議更加嚴肅和嚴厲,要求有關行政部門作出解釋與說明。

5. 部委對全國人大建議的答復法律效力么

不具有
國家部委指導意見不具有法律法規性質,屬於行政指導。行政指導可以分為以助成、促進對方為目的的助成指導和以限制對方的行為為目的的限制指導。

6. 全國人大與常委會指定的法律哪個效力更高

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最高立法權,常委會是其常設機關,全國人大的高

7. 人大代表建議和議案的區別

1. 人大代表建議與議案的定義及區別
人大代表建議是指人大代表在人大會議上對各項工作提出的建設性意見、批評或建議。而議案所涉及的問題必須是屬於人大職權范圍內的重大事項。建議則可以是對各方面工作的意見、批評,不限於人大職權范圍內的事項。
2. 反映的內容範圍不同
人大代表議案的內容必須屬於本級人大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代表建議的內容範圍更廣泛,既包括本級人大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也包括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3. 辦理機關不同
人大代表議案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辦理,而代表建議的辦理分為兩種情況:對人大工作的建議由人大主席團或常委會辦理並負責答復;對政府及其部門的工作建議,由人大主席團或常委會交辦,政府及其相關單位研究辦理並負責答復。
4. 提出的人數要求不同
人大代表提出議案需要符合法定人數,而建議沒有人數的限制,代表可聯名提出建議,也可以單獨提出。
5. 提出的時間不同
人大代表議案只能在大會會議期間提出,並且要在規定時間內提出。代表提出建議沒有時間限制,既可以在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提出,也可以在閉會期間提出。
6. 撰寫的格式不同
議案要求有案由、案據和方案,而建議的形式沒有法律規定。
7. 處理的程序不同
議案提交本級代表大會會議審查表決,建議交有關機關組織處理答復。
8. 撤回的程序不同
人大代表議案的提案人要求撤回的,須經主席團的同意,且大會作出決定後不能撤回。代表建議可隨時要求撤回。
9. 法律後果不同
人大代表議案表決通過就產生法律效力,成為人大決議、決定,必須執行。而建議不能成為人大決議、決定,建議由承辦單位根據條件,研究辦理並答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第一條至第四條。

熱點內容
法院1起訴 發布:2025-07-22 20:29:40 瀏覽:392
殘疾人四條例 發布:2025-07-22 20:28:37 瀏覽:930
堅守道德的名人事例 發布:2025-07-22 20:18:50 瀏覽:93
銅禁用條例 發布:2025-07-22 20:18:46 瀏覽:193
森林防火條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2 20:17:02 瀏覽:220
民法材料分析題及答案 發布:2025-07-22 20:05:43 瀏覽:267
中石油單位卡套票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2 19:56:02 瀏覽:68
學生離校安全承諾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2 19:55:24 瀏覽:995
曾國平法院 發布:2025-07-22 19:48:44 瀏覽:516
環境監理法規依據 發布:2025-07-22 19:48:44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