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上市的對賭協議的法律效力

上市的對賭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5-07-24 13:33:30

① 對賭協議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一、何為對賭實際上就是期權的一種形式。通過條款的設計,對賭協議可以有效保護投資人利益。在國外投行對國內企業的投資中,對賭協議已經應用。對賭協議就是收購方(包括投資方)與出讓方(包括融資方)在達成並購(或者融資)協議時,對於未來不確定的情況進行一種約定。如果約定的條件出現,融資方可以行使一種權利;如果約定的條件不出現,投資方則行使一種權利。所以,對賭協議實際上就是期權的一種形式。二、法院對對賭協議效力的判決最高人民法院在被稱為「對賭協議第一案」中認定了無效情形僅限於以目標公司為主體的回購和補償條款,而對於股東與投資方簽訂的補償承諾,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屬有效。所以法院不承認投資方與融資方(目標企業)之間的對賭協議,該類對賭無效;但投資方與目標企業股東和其他方的對賭是有效的。當然對於對賭賠償還需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最高法院的有關解釋。認定對賭協議效力的主要依據是民法典和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規。對賭協議中有關公司財務業績、公司上市、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等回購公司股份的約定如未違反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構成認定合同無效的要素。三、對賭協議中補償的利息條款無效對賭協議中一般約定,若無法上市或達到對賭目標,目標企業股東等要賠償投資方的利息損失,其實質就是一種借貸合同。最高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根據新司法解釋,民間借貸年利率超36%的,超過部分法院可認定為無效。因此,若對賭協議中明確是補償對方的本金利息,那麼就應該遵循上述條款。當然若約定其他與利息無關的賠償條款,根據最高法院的判決案例分析,仍然對賭有效。看來,以後,對賭協議不能再約定利息補償了。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② 對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認定了無效對賭協議的情形僅限於以目標公司為主體的回購和補償條款,股東與投資方簽訂的補償承諾,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是當事人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

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③ 對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對賭協議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其法律效力在不同情況下有所差異:

1、投資方與目標公司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對賭

此類對賭協議通常被認為是有效的,並在法律實踐中得到支持。

2、投資方與目標公司對賭

這類對賭協議的效力存在爭議。如果對賭協議不存在法定無效事由,目標公司僅以存在股權回購或金錢補償約定為由主張對賭協議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當投資方主張實際履行時,人民法院需要審查是否符合公司法關於「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及股份回購的強制性規定。

3、涉及金融機構作為投資方的對賭協議

對於金融機構作為投資人以對賭協議等交易安排確定的固定收益投資回報,應在合法范圍內予以支持,但畸高的部分不再支持。

4、以上市為條件的估值調整協議

這類協議通常被認為是有效的,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5、業績目標設定過高的對賭協議

如果業績目標設定過高,法院可能會認為該協議違反公平原則。

對賭協議存在的風險如下:

1、履約風險

如果目標企業因財務狀況不佳無法實現預設目標,就會面臨嚴重的履約風險。

2、損害目標公司長期利益

過度的業績壓力可能導致企業管理層短視,忽略長遠發展。

3、企業控制權的獨立性受影響

投資方可能會影響企業管理的獨立性,甚至左右企業的決策過程。

4、企業控制權轉移

對賭協議失敗後,投資者可能要求企業回購股份或者進行管理層重組,可能導致企業控制權的轉移。

5、企業間糾紛引發訴訟

對賭協議條款復雜且涉及法律層面較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難免會產生糾紛和訴訟。

6、市場環境變幻莫測

未來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是影響對賭協議中企業估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7、投資者與融資者之間的信息差異

信息不對稱是投融資雙方面臨的普遍問題,融資方可能為了達成對賭目標提供虛假信息或隱瞞真實情況。

對賭協議的核心要素如下:

1、財務業績

這是對賭協議中最常見的條款之一。協議中會約定被投公司在一定期限內需要實現的業績目標,通常以凈利潤為指標。如果被投公司未能實現承諾的業績,投資方有權要求賠償,形式包括現金補償或股權補償。

2、上市時間

投資方可能會設定一個時間期限,要求被投公司在該期限內實現上市。如果未能如期上市,投資方通常會要求回購股份或獲得現金賠償。

3、非財務業績

除了財務指標,對賭協議也可能包括非財務業績,如用戶數量、產品銷售量等。這類條款給予投資方更多的靈活性,以全面評估被投公司的表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二條

公司的資本劃分為股份。公司的全部股份,根據公司章程的規定擇一採用面額股或者無面額股。採用面額股的,每一股的金額相等。

公司可以根據公司章程的規定將已發行的面額股全部轉換為無面額股或者將無面額股全部轉換為面額股。

採用無面額股的,應當將發行股份所得股款的二分之一以上計入注冊資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六十二條

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減少公司注冊資本;

(二)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並;

(三)將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

(四)股東因對股東會作出的公司合並、分立決議持異議,要求公司收購其股份;

(五)將股份用於轉換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

(六)上市公司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

④ 對賭協議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以目標公司為主體的回購和補償條款無效,股東與投資方簽訂的補償承諾,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屬有效。對賭協議,又稱估值調整協議,是私募股權投資中常用的一種價值調整機制與合同安排。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5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法》第53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熱點內容
刑法390 發布:2025-07-26 03:00:46 瀏覽:244
湖南新聞中國法治違法 發布:2025-07-26 02:54:14 瀏覽:879
請律師價格 發布:2025-07-26 02:49:09 瀏覽:356
中國勞動法的誕生 發布:2025-07-26 02:47:35 瀏覽:763
青島開發區法律咨詢處 發布:2025-07-26 02:46:40 瀏覽:625
北京企業拆遷律師 發布:2025-07-26 02:40:50 瀏覽:202
根據紀律處分條例下列 發布:2025-07-26 02:40:13 瀏覽:456
法學考試本科 發布:2025-07-26 02:40:08 瀏覽:109
offer具備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26 02:13:23 瀏覽:703
刑事訴訟法送達起訴書 發布:2025-07-26 02:13:22 瀏覽: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