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重整案件

法院重整案件

發布時間: 2021-02-02 09:17:18

法院受理企業破產重整期間的訴訟可以繼續審理嗎

法院受理企業破產重整期間的訴訟應當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債務人財產後,訴訟繼續進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二十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已經開始而尚未終結的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或者仲裁應當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後,該訴訟或者仲裁繼續進行。

第二十一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只能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

(1)法院重整案件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十七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債務人的債務人或者財產持有人應當向管理人清償債務或者交付財產。

債務人的債務人或者財產持有人故意違反前款規定向債務人清償債務或者交付財產,使債權人受到損失的,不免除其清償債務或者交付財產的義務。

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管理人對破產申請受理前成立而債務人和對方當事人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有權決定解除或者繼續履行,並通知對方當事人。管理人自破產申請受理之日起二個月內未通知對方當事人,或者自收到對方當事人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未答復的,視為解除合同。

管理人決定繼續履行合同的,對方當事人應當履行;但是,對方當事人有權要求管理人提供擔保。管理人不提供擔保的,視為解除合同。

第十九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有關債務人財產的保全措施應當解除,執行程序應當中止。

㈡ 破產重整對法院已判決的經濟案還有効嗎

在民事訴訟中,已經依法被人民法院判決的案件,不存在所謂的訴訟期問題,

㈢ 破產重整階段執行案件如何處理

一、關於受理破產案件後執行案件的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民訴意見》)第244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對債務人的其他民事執行程序、財產保全程序必須中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執行規定》)第10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訴法》)第234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裁定中止執行;」其中第(1)項規定: 「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從以上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實行的是受理開始主義,破產程序的開始不以提出破產申請為標志而是以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為標志。因此,民事案件執行過程中,遇到一些被執行人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而進入破產程序的情況時,在受理破產案件的法院發出破產案件受理通知書後,執行機構即可對債務人的民事執行程序中止執行。

二、關於破產程序中止後執行案件的處理。執行過程中,對一些債權人申請破產的案件,人民法院受理以後,有時債務人可能會與債權人團體達成和解協議,經人民法院認可生效後,破產程序就會中止。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兩種後果。第一,破產宣告受到阻卻。據此,清算組成立和接管財產的情況無從發生,債務人享有繼續佔有、使用和處分財產的權利。第二,企業財產繼續受破產法的保護,個別債權人不得向企業追索債務,個別請求企業給付財產的民事訴訟、民事執行程序以及相關的訴訟保全措施均不得進行。由此看來,如果執行機構在此階段才知道被執行人進入破產程序的情況時,正確的做法應是對債務人的民事執行程序裁定中止執行。

三、關於宣告破產後執行案件的處理。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後,可能有兩種結局,一是宣告破產;二是不宣告破產。而執行機構也會根據破產案件不同的結局做出不同的處理,一是恢復執行;二是終結執行。不宣告破產的,執行機構可以依據《民訴法》第234條2款和《執行規定》第104條之規定,依職權恢復執行。而終結執行的條件是在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經審查債務人符合破產條件,做出宣告破產的裁定。此時所有的債權人都應當參加破產清算程序,執行機構原來因為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而中止執行的程序,因為破產的宣告而確定性地不可能恢復執行了,因此,執行機構就應當依據《執行規定》第105條、《民訴法》第235 條第六項的規定,裁定案件終結執行。在債權人(申請執行人)的債權是別除權(抵押權、留置權等)或取回權(如寄存的財產,其他人擁有所有權的財產)的情況下,債權人(申請執行人)並不喪失對財產享有的權利,但在程序的處理上還是應當終結執行;然後,由權利人自行向受理破產案件的人民法院主張權利。

㈣ 法院對於破產重整法院的要求都有哪

破產重整提出的流程
債務人或者債權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對債務人進行重專整。
債權屬人申請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宣告債務人破產前,債務人或者出資額占債務人注冊資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資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
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重整申請符合本法規定的,應當裁定債務人重整,並予以公告。
程序比較簡單,沒有規定特別的條件。
以上是為您提供的關於破產重整法院的要求的相關回答,望採納。

㈤ 人民法院對債務人重整的裁定是否應該公告

人民法院對債務人重整的裁定應該進行公告。根據規定,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重整申回請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答當裁定債務人重整,並予以公告。
債務人的重整,不僅涉及到債務人的利益,而且涉及各個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包括各個已知和未知的債權人的利益,債務人的出資人的利益等。為了使社會公眾能夠普遍的知曉,使各個利害關系人都有機會獲知債務人已被人民法院裁定重整的信息,從而能夠依法行使自己的各項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債務人重整的裁定應該公告。
公告的方式有:張貼在公告欄中,刊登在報紙或者公開發行的刊物上,在廣播、電視中播放等。

㈥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

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還債的情況下,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二條 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照本法規定清理債務。

企業法人有前款規定情形,或者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進行重整。

第七條 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規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

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申請。

企業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畢,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依法負有清算責任的人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6)法院重整案件擴展閱讀

破產清算的受理程序:

1、成立清算組

法院應當自宣告債務企業破產之日起15日內成立清算組,接管破產企業。清算組由法院從公司的主管部門、政府有關部門和專業人員中指定,也可以聘請中國注冊會計師和律師參加。清算組負責破產財產的保管、清理、估價、處理和分配。

清算組應對人民法院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法院的監督。我國《公司法》規定,清算組在清算期間行使下列職權:

(1)清理公司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2)通知或者公告債權人;

(3)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公司未了結的業務;

(4)清繳所欠稅款;

(5)清理債權、債務;

(6)處理公司清償債務後的剩餘財產;

(7)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2、通知債權人申報債權

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並於60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公告和通知中應當規定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的日期。

3、召開債權人會議

所有債權人均為債權人會議成員。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由人民法院召集,應當在債權申請期限屆滿後15日內召開。以後的債權人會議在人民法院或者會議主席認為必要時召開,也可以在清算組或占無財產擔保債權總額的1/4以上的債權人要求時召開。

4、確認破產財產

破產財產指用以清償債務的全部財產,主要包括:

(1)宣告破產時破產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部財產;

(2)破產企業在破產宣告後至破產程式終結前所取得的財產;

(3)應當由破產企業行使的其他財產權利。已作為擔保物所擔保的債務數額的,超過部分屬於破產財產。破產企業內屬於他人的財產,應由該財產的權利人通過清算組取回。

5、確認破產債權

破產債權指宣告破產前就已成立的、對破產人發生的、依法申報確認並從破產財產中獲得公開清償的可強制性執行的財產清求權。主要包括:

(1)宣告破產前成立的無財產擔保的債權和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的有財產擔保的債權;

(2)宣告破產時未到期的債權,視為已到期債權,但是應當減去至期日的利息;

(3)宣告破產前成立的有關財產擔保的債權,債權人享有就該擔保物優先受償的權利。如果該項債權數額超過擔保物的價款的,未受清償的部分作為破產債權。債權人參加破產程式的費用不得作為破產債權。

6、撥付破產費用

破產費用指在破產程式中為破產債權人的共同利益而由破產財產中支付的費用,主要包括:

(1)破產財產的管理、變賣和分配所需要的費用,包括聘任工作人員的費用;

(2)破產案件的訴訟費用;

(3)為債權人的共同利益而在破產程式中支付的其他費用。破產費用應當從破產財產中優先撥付。

7、破產財產清償順序

破產財產在優先撥付破產費用後,按照下列順序清償:

(1)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

(2)破產企業所欠稅款;

(3)破產債權。破產財產不足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8、破產清算的結束

經過上述破產清算程式後,清算組應當編制破產清算結束報告,並出具清算期內的各種報表連同各種財務賬冊,經中國注冊會計師驗證後,報授權部門審批。

9、登報聲明

經批准後再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稅務部門注銷登記並在省級或者市級以上報紙上刊登公告。

㈦ 法院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受理出具破產重整裁定。法院出具破產重整裁定書需要開庭嗎都須有哪些人參加。請

一、企業被人民法院宣告破產
當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導致嚴重虧損,無力清回償到期債務,答經和解整頓仍不能實現和解協議約定的清償義務,由人民法院裁定後,宣告破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宣告債務人破產:
1、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與債權人不能達成和解協議的;
2、債務人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和解協議;
3、債務人在整頓期間有企業破產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情形的;
4、債務人在整頓期滿後有《企業破產法》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情形的。

㈧ 司法重整與破產重整的區別

司法重整與破產重整的區別?1、具體的目的不同
從實質上說,和解制度與破產清算制度一樣,其目的重在清償,和解制度只能消極地避免債務人受破產宣告或受破產分配的結果。而重整的目的在於積極拯救,特點是對社會經濟有重大影響的企業債務人,可以防止破產造成的失業以及資源浪費,減少社會震盪;
2、適用對象有所不同
和解程序既適用於自然人,也適用於法人及合夥等。而重整的適用對象主要對社會經濟有重大影響的債務人及有再建價值的企業;
3、申請人與利害關系人不同
和解申請權只能由債務人行使,債權人不能申請,法院也不能依職權開始和解程序。而重整程序開始的申請人的范圍則比較廣泛,不僅債務人而且債權人、債務人的股東也可提出;
4、效力范圍不同
根據各國的和解制度,和解協議經法院認可後,僅對無擔保的債權人產生效力,而對於別除權人則一般不生效力。而重整則不同,對所有的債權人,包括有擔保物權的債權人產生效力,擔保權人不得依一般的民事程序行使擔保物權,必須依法申報債權並參加重整程序,其擔保物權的行使或債權的受償必須按重整計劃的規定。此外,重整程序的成本和程序時間也要超過和解程序。
破產和解與破產重整之間既有一定的聯系,雙方又有一定的區別之處,我國的相關法律中也對這些內容有著比較全面准確的解釋。在公司由於一些原因需要執行破產和解與破產重整的動作時都需要公司的決策層進行投票表決,而不能單方面決定。

㈨ 法院裁定重整的法律效力

該裁定對各利害關系人產生一系列效力,直至重整程序終止。

㈩ 破產重整怎麼確定管轄法院

破產整頓,是破產程序中的一環,是指被申請破產的企業為了扭轉虧損、清償債務,避免破產宣告,根據已生效的和解協議,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整頓計劃和方案,在法院和債務人會議的監督下開展的調整事務、改善經營管理、恢復償債能力的活動。對於破產案件的管轄,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地域管轄。

破產法第3條規定,企業破產案件由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所謂債務人住所地,根據司法解釋,指企業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因此,當企業的注冊地與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不一致時,應當以後者為准。債務人無辦事機構的,由其注冊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級別管轄。

破產法未規定破產案件的級別管轄。根據司法解釋,破產案件的級別管轄,按如下原則確定:(1)基層人民法院一般管轄縣、縣級市或者區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企業的破產案件。(2)中級人民法院一般管轄地區、地級市(含本級)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企業的破產案件。(3)納入國家計劃調整的企業破產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三、移送管轄。

根據司法解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企業破產案件,或者將本院管轄的企業破產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以及下級人民法院需要將自己管轄的企業破產案件交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38條的規定辦理;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因特殊情況需對個別企業破產案件的地域管轄作調整的,須經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熱點內容
南通山水律師 發布:2025-08-21 12:54:28 瀏覽:168
關於孕婦的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8-21 12:53:28 瀏覽:661
民事訴訟法第257條第一項 發布:2025-08-21 12:42:24 瀏覽:714
公訴條例 發布:2025-08-21 12:42:18 瀏覽:297
民法典離婚後彩禮 發布:2025-08-21 12:36:24 瀏覽:435
無工商登記的二手房中介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12:29:19 瀏覽:237
奉化司法鑒定 發布:2025-08-21 12:26:52 瀏覽:168
店面上班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12:26:19 瀏覽:284
濟南婚姻律師 發布:2025-08-21 12:26:15 瀏覽:890
佛法治療腫瘤 發布:2025-08-21 12:21:16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