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指南

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指南

發布時間: 2021-02-10 06:30:39

㈠ 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和一審一樣,法院一份,再加被告人數;
一份再加按照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人數提交再審申請書副本。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受理審查民事申請再審案件的若干意見
第一條當事人或案外人申請再審,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並按照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人數提交再審申請書副本。
第二條人民法院應當審查再審申請書是否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再審人、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是自然人的,應列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及有效聯系電話、郵寄地址;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列明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及有效聯系電話、郵寄地址;
(二)原審法院名稱,原判決、裁定、調解文書案號;
(三)具體的再審請求;
(四)申請再審的法定事由及具體事實、理由;
(五)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名稱;
(六)申請再審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第三條申請再審人申請再審,除應提交符合前條規定的再審申請書外,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再審人是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申請再審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
(二)申請再審的生效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生效裁判系二審、再審裁判的,應同時提交一審、二審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
(三)在原審訴訟過程中提交的主要證據復印件;
(四)支持申請再審事由和再審訴訟請求的證據材料。
第四條申請再審人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的同時,應提交材料清單一式兩份,並可附申請再審材料的電子文本,同時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

㈡ 如何向高級法院申請再審

一,申請再審的時效;

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二,回再審(人)的主體

1,本答院,2,最高人民法院,3,上級人民法院,4,當事人5,最高人民檢察院,6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7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

三,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條件和程序;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四。不可以提出再審的案件;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

引用法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一百九十九條,第二百零二條;第二百零三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八條.

㈢ 不服省高院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方式

按實際情況及相關的法律規定,對於再審的方式: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相關的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3)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指南擴展閱讀

1、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2、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3、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4、 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5、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6、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㈣ 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案件要走哪些過程

「要有三份以上的新證據」?有根據嗎?
申請再審人提出的再審申請符合以下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1)申請再審人是生效裁判文書列明的當事人,或者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案外人。
(2)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是作出生效裁判的法院的上一級法院。
(3)申請再審的裁判屬於法律和司法解釋允許申請再審的生效裁判。
(4)申請再審的事由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情形。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2)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3)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4)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5)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6)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7)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8)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9)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10)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11)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12)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13)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14)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
(15)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申請再審,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再審申請書
申請再審人應當按照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人數提交再審申請書副本。
2、當事人身份證明
申請再審人是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
申請再審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
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
3、申請再審的生效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生效裁判系二審、再審裁判的,應同時提交一審、二審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
4、在原審訴訟過程中提交的主要證據復印件。
5、支持申請再審事由和再審訴訟請求的證據材料。
6、材料清單一式兩份。
7、附申請再審材料的電子文本。

再審申請書應載明下列事項:
(1)申請再審人、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當事人是自然人的,應列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及有效聯系電話、郵寄地址;
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列明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及有效聯系電話、郵寄地址;
(2)原審人民法院的名稱,原判決、裁定、調解文書案號;
(3)具體的再審請求;
再審請求是指申請再審人希望通過再審審查以及再審審理解決的問題,也就是申請再審人希望通過申請再審達到的目的。
(4)申請再審的法定事由及具體事實、理由;
(5)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名稱;
(6)申請再審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㈤ 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相關材料應如何提交

您好,具體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當事人申請再審須知》:
為便利當事人申請再審,提高人民法院審查民事申請再審案件工作效率,現將申請再審的有關注意事項告知如下:
1、當事人不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可以依法向作出該法律文書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
2、申請再審的當事人為申請再審人,其對方當事人為被申請人。
3、申請再審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應當屬於法律和司法解釋允許申請再審的生效法律文書。
4、申請再審應當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列舉的事由提出。
5、申請再審人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一式兩份,並按照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人數提交再審申請書副本。
6、再審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申請再審人、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是自然人的,應列明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民族、職業(或工作單位及職務)、住所及有效聯系電話(包括固定電話或行動電話號碼);郵寄地址;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列明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及有效聯系電話(包括固定電話或行動電話號碼)、郵寄地址;
(2)作出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名稱,判決、裁定、調解文書案號;
(3)具體的再審請求;
(4)申請再審所依據的法定情形(須列明所依據的民事訴訟法的具體條、款、項)及具體事實、理由;
(5)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明確表述;
(6)申請再審人的簽名或者蓋章,並寫明提交法院的日期。
7、申請再審人除應提交符合前條規定的再審申請書外,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申請再審人是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申請再審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委託他人代為申請,委託代理人是律師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律師事務所函和律師執業證復印件;委託代理人是自然人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2)申請再審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判決、裁定、調解書系二審裁判的,應同時提交一審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判決、裁定、調解書系再審裁判的,應同時提交一審、二審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
(3)在原審訴訟過程中提交的主要證據復印件;
(4)支持申請再審所依據的法定情形和再審請求的證據材料。
提交以上(1)至(4)材料均為一式一份。
8、申請再審人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應使用A4型紙,同時應當附與書面材料內容一致的、可編輯的一審、二審、再審裁判文書和再審申請書的電子版文檔(以2003版word格式刻錄成光碟)。並填寫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申請再審訴訟材料收取清單和送達地址確認書。
9、申請再審人提交的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不符合上述要求,或者有人身攻擊等內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應當補充或改正。
此外,申請再審人還需提供被申請人和其他各方當事人的法律文書送達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

㈥ 給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材料要幾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接受和審查再審案件民事申請的若干意見:

1.再審申請。 (若干方必須支付一些副本,並將其自行計算。例如,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必須支付三份。所有必須是原件。)

2.一審判決書有效。 (一份,你可以。)

3.二審判決書有效。 (一份,你可以。)

4.重新審查有效判決文件。 (如果是,請提交。一份副本可用。)

5.申請人身份證明。 (適用於申請人為自然人的情況。如果該人親自到辦公室,他/她必須提交身份證復印件並將原件送交法官檢查;如果是委託律師, 當事人只需要提交身份證復印件,並由法官核實律師卡。原件可以。)

6.營業執照。 (適用於申請人是法人或其他單位的情況。一份,公司的公章。)

7.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 (適用於申請人是法人的情況。一份副本,原件是必需的。證明上寫著:「XXX是我單位的XX職位,是我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特此證明。」 把單位的公章。)

8.確定主要負責人。 (適用於申請人是非法人團體的情況,例如合夥企業。一,原件是必需的。內容類似於法定代表人的身份。)

9.授權書。 (一,請求原件。)

10.代理人的身份證明。 (要求代理人提交身份證復印件或律師證明(律師證書復印件和律師事務所公章),並攜帶原始身份證或原律師證明書供法官核實。)

11.律師事務所的來信。 (適用於律師的情況。一份,原件是必需的。)

12.原訴訟期間提交的主要證據。 (一份,你可以。)

13.支持重審申請的相關證據。 (一份,你可以。)

14.提供CD-ROM。 (提供重審申請的電子申請,一審判決文件和二審判決文件,並要求WORD格式,一份,必須製作成CD-ROM。 審查,復審復審,復審判決等也應當製成電子文件。

這里提到的Word格式是指掃描後通過特殊軟體手動輸入或轉換。 簡而言之,它必須能夠編輯,修改,復制和粘貼文本表單,然後將這些Word文件刻錄到CD。 如果您掃描或判斷照片並將其放入Word中,則不符合要求。

特別說明:上述材料可按上述順序排列(否則法官必須讓您按此順序重新排序),以便您可以直接交給法官。 由於上述材料項目和安排順序嚴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再審訴訟材料收集清單」進行。

另外,不要將第一實例和第二實例判斷文件綁定在證據材料手冊中(因為一審判決文件需要按照我上面寫的順序單獨列出),否則,遇到嚴格的法官可能會讓你打開它。 如果您必須使用裁判的文件作為證據,除證據外還要准備一名裁判。

一件材料就足夠了,另一方可能不會提交書面意見。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和其他材料。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將復審申請書副本送交另一方。

另一方應在收到重審申請書之日起15日內提交書面意見; 如果沒有提交書面意見,不會影響人民法院的審查。 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補充相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擴展數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重審民事案件的若干意見」:

第二百零四條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對申請進行審查,如果符合本法規定的,應當予以重審; 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 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將由醫院院長批准。

(6)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指南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重審民事案件的若干意見」:

第二百零四條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對申請進行審查,如果符合本法規定的,應當予以重審; 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 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將由醫院院長批准。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但當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選擇向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百零五條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㈦ 最高法院申訴再審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怎麼走再審程序

按實際情況及相關的法律規定,對於再審的方式: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相關的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二百零一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二百零二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
第二百零三條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第二百零四條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但當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選擇向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百零五條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㈧ 如何向省高院申請再審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准備好材料以證明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的相關情況。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8)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指南擴展閱讀:

再審案件的受理

第一條當事人或案外人申請再審,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並按照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人數提交再審申請書副本。

第二條人民法院應當審查再審申請書是否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再審人、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是自然人的,應列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及有效聯系電話、郵寄地址;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列明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及有效聯系電話、郵寄地址;

(二)原審法院名稱,原判決、裁定、調解文書案號;

(三)具體的再審請求;

(四)申請再審的法定事由及具體事實、理由;

(五)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名稱;

(六)申請再審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