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費計算器
『壹』 法院的強制執行費怎麼算
強制執行的收費標准:
1、申請執行無需預先繳納申請執行費,但人民法院在版執行到位的首批執權行款扣除人民法院依法應收取的執行費。
2、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收取執行中產生的實際支出費用,如交通、住宿等費用。
具體標准:
1、沒有執行數目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元至500
2、執行金額或者價額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
3、超過1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超過5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超過¥1000萬元標準的部分,按照0.1%交納。
4、符合民事訴訟執行法第五十五條第四款條件要求未參加記名的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的標准交納申請費,不再收取案件受理費用。
『貳』 法院強制執行的收費標准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申請人不繳納執行費用。
執行費用由被執行人承擔: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定:
第二十九條訴訟費用由敗訴方負擔,勝訴方自願承擔的除外。
部分勝訴、部分敗訴的,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當事人各自負擔的訴訟費用數額。
共同訴訟當事人敗訴的,人民法院根據其對訴訟標的的利害關系,決定當事人各自負擔的訴訟費用數額。
第三十八條本辦法第十條第(一)項、第(八)項規定的申請費由被執行人負擔。
另對案件受理費有以下規定:
第十三條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准交納。
(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50元。
(六)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
(2)法院執行費計算器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243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在執行實踐中,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經常使用的一種執行措施。扣留和提取是緊密相聯的兩個執行措施,扣留是臨時性措施,是將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暫扣下。
仍留在原來的單位,不準其動用和轉移,促使其在限定的期限內履行義務。如超過期限仍不履行的,即可提取該項收入交付申請執行人。
參考資料: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網路
『叄』 申請法院執行中執行款和遲延履行金的計算
二、計算公式
1、債務利息=債務本金×利息計算天數(判決確定的應當給付日始~判決確定的履行日止)×同期銀行貸款年利率/360天
2、遲延履行利息=(債務本金+訴訟費+保全費等)×利息計算天數(判決確定的履行日始~實際履行日止)×同期銀行貸款最高年利率×2倍/360天
3、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年利率=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年利率×逾期還款上浮幅度(如現行的幅度為150%)
計算期限的確定。
遲延履行期間的起算日,最高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民訴法適用意見》)第293條有明確規定: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或遲延履行金自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的次日起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截止日,法律未加規定,一般認為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一是法院控制日,即以執行法院實際控制被執行財產的日期為截止日。二是當事人兌現日,即以執行申請人領取執行款物的日期為截止日。按照第一種方案操作,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如果法院在案件審理期間曾採取過保全措施且保全到位,則將不存在遲延履行金。對此可以這樣看待,法律設定與司法政策重申遲延履行金制度的初衷是促使敗訴當事人及時履行義務,使勝訴當事人的訴訟成果有所保障。在勝訴當事人權利有保障的情況下,再賦予其享有遲延履行金的意義已不大,畢竟這不是訴訟福利與補貼。與此同時,保全到位的案件中,敗訴當事人的履行或法院的執行不會過分遲延,即使有所遲延也是法院處理保全財產所必需的合理期限。按照第二種方案操作,可能帶來的問題是,從執行法院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財產到兌現給執行申請人之間,還有一個必要的期限,如評估拍賣查封財產所需的時間等。期間,被執行人已主動提供或被動喪失了財產的佔有控制權,再讓其承擔遲延履行金,則不當加重其責任,有失公正。另一方面,待到執行申請人兌現執行款物時再計算遲延履行金,很可能導致執行財產金額的不足,影響到案件的順利執結。考慮到遲延履行金是按照銀行貸款利息的雙倍來計算,本身已相當之高且足以彌補執行申請人資金時間效益損失,為被執行人留下必要的財產處理期限不予計算遲延履行金,也是合理的。綜上,筆者傾向於以法院控制被執行財產之日為遲延履行期間的截止日期。
2.利率標準的確定。《民訴法適用意見》第294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的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是指在按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計付的債務利息上增加一倍。該規定明確了遲延履行金的基準利率是貸款利率而不是存款利率。但是,這不足以解決利率確定中的所有問題。原因很簡單:利率根據期限長短而各不相同,半年期、1至3年期或更長期限貸款的利率呈逐步遞增狀態。對於具體利率檔次的確定,筆者以為,可以參照銀行發放貸款時的通行做法,按照就近向上靠檔的原則加以確定。即遲延履行期限不足6個月的,按照6個月期貸款利率計算;超過6個月不足1年的,按照1年期的貸款利率計算,依次類推。這樣做可以盡可能保證遲延履行金與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計算保持一致,使得《民訴法適用意見》第294條得以准確執行。
需要指出,當前各商業銀行發放貸款實行浮動利率制,可以在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30%或下浮一定比例。具體的浮動幅度根據借款人的資信狀況確定。嚴格理解《民訴法適用意見》第294條之規定,似乎應當是先將人民銀行基準利率上浮30%,確定出同期貸款最高利率後,再計算遲延履行金。即計算遲延履行金需要將利率浮動的因素考慮在內。我們認為,這甚不合理,應當直接按照人民銀行同期基準利率計算遲延履行金。因為銀行放貸時實行利率上浮,是對資信等級不高借款人的風險防範措施。理論上來講,被執行人均屬資信等級不高的主體,但是其承擔的遲延履行金已是按照人民銀行基準利率所計算出的利息的2倍,已遠遠超過30%這一最高的利率上浮比例。也就是說,利息的加倍計算己將利率上浮30%的因素包含在內。如果實行利率上浮後再加倍,無疑將對被執行人科以過重的不利後果。
3.計算程式的確定。為表述方便,本文姑且將執行標的分為生效裁判所確定的標的(以下簡稱裁判標的)和遲延履行金兩個部分。如果裁判標的能夠一次性執行到位,根據前述方法確定的遲延期限和相應利率標准,可以很方便地計算出遲延履行金的數額,進而確定出總的執行標的。但是,執行實踐表明,大多數執行案件並不能一次性執行到位。於是,對於一次次執行到的財產則產生了一個問題:是先作為裁判標的,後作為遲延履行金,還是與之相反。用通俗的話來表述就是,被執行人的一次次「還款」,是先還本後付息,還是先付息後還本。按照先本後息原則兌現執行款不僅計算上對被執行人有利,而且執行到最後,特別是在僅剩遲延履行金未執行時,容易造成遲延履行金的不了了之。按照先息後本原則兌現執行款,則必然存在對被執行人計算復利的因素在內,不僅有失公平,同時也極易引發被執行人的抵觸情緒。為此,對於分批次執行到的執行款,建議採用折中方案進行兌現。即仍參照銀行劃款扣貸時的通行做法,按照利隨本清的原則來加以兌現。
『肆』 法院受理費計算器
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十三條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准交納。
(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50元。
(六)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本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規定的幅度內制定具體交納標准。
(4)法院執行費計算器擴展閱讀:
第二十條案件受理費由原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上訴人預交。被告提起反訴,依照本辦法規定需要交納案件受理費的,由被告預交。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可以不預交案件受理費。
申請費由申請人預交。但是,本辦法第十條第(一)項、第(六)項規定的申請費不由申請人預交,執行申請費執行後交納,破產申請費清算後交納。
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費用,待實際發生後交納。
第二十一條當事人在訴訟中變更訴訟請求數額,案件受理費依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數額的,按照增加後的訴訟請求數額計算補交;
(二)當事人在法庭調查終結前提出減少訴訟請求數額的,按照減少後的訴訟請求數額計算退還。
第二十二條原告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納訴訟費用通知次日起7日內交納案件受理費;反訴案件由提起反訴的當事人自提起反訴次日起7日內交納案件受理費。
上訴案件的案件受理費由上訴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訴狀時預交。雙方當事人都提起上訴的,分別預交。上訴人在上訴期內未預交訴訟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在7日內預交。
申請費由申請人在提出申請時或者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預交。
當事人逾期不交納訴訟費用又未提出司法救助申請,或者申請司法救助未獲批准,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內仍未交納訴訟費用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三條依照本辦法第九條規定需要交納案件受理費的再審案件,由申請再審的當事人預交。雙方當事人都申請再審的,分別預交。
第二十四條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規定移送、移交的案件,原受理人民法院應當將當事人預交的訴訟費用隨案移交接收案件的人民法院。
第二十五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發現涉嫌刑事犯罪並將案件移送有關部門處理的,當事人交納的案件受理費予以退還;移送後民事案件需要繼續審理的,當事人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不予退還。
第二十六條中止訴訟、中止執行的案件,已交納的案件受理費、申請費不予退還。中止訴訟、中止執行的原因消除,恢復訴訟、執行的,不再交納案件受理費、申請費。
第二十七條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將案件發回重審的,應當退還上訴人已交納的第二審案件受理費。
『伍』 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利息如何計算
具體情況要根據判決書上說明,利息還需要加上同期貸款基準率一同計算,公式如下:
具體計算方法:
(1)執行款=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2)清償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清償的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同期貸款基準利率×2×遲延履行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5)法院執行費計算器擴展閱讀:
強制交付
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以及應由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指定一方當事人交付財物或者票證的,執行人員應在做好被申請執行人思想工作的基礎上,傳喚雙方當事人到庭或到指定場所,由被申請執行人將法律文書交付的財物或票證應當直接交付申請執行人簽收。被申請執行人不願當面交付的,也可以將應付的財物或票證先交給執行人員,由執行人員轉交。
對當事人以外的公民個人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交出。經教育仍不交出的,人民法院就依法強制執行並可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的規定予以罰款,還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建議,給予其紀律處分。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向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由有關單位轉交。
有關單位和個人持有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因其過失被毀損或滅失的,人民法院可責令持有人賠償。拒不賠償的,人民法院可按被申請執行財物的實際價值或者票據的實有價值裁定強制執行。
網路-法院強制執行
『陸』 求高手寫一個案件執行費計算公式 EXCEL
B2輸入
=50+MAX(0,MIN((A2-10000)*0.015,7350))+MAX(0,MIN((A2-500000)*0.01,45000))+MAX(0,MIN((A2-5000000)*0.005,25000))+MAX(0,(A2-10000000)*0.001)
公式下拉專屬
『柒』 強制執行執行費怎麼計算
強制執行的收費標准:
1、申請執行無需預先繳納申請執行費,但人民法版院在執行到位的首批執權行款扣除人民法院依法應收取的執行費。
2、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收取執行中產生的實際支出費用,如交通、住宿等費用。
具體標准:
1、沒有執行數目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元至500
2、執行金額或者價額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
3、超過1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超過5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超過¥1000萬元標準的部分,按照0.1%交納。
4、符合民事訴訟執行法第五十五條第四款條件要求未參加記名的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的標准交納申請費,不再收取案件受理費用。
『捌』 法院執行款怎麼計算
根據《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的規定,法院執行費用按以下標准收取:
第八條 申請執行等費用按下列標准交納:
(一)申請執行案件,執行金額或者價額在1萬元以下的,每件交納50元;超過1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0.5%交納;超過50萬元的部分,按0. 1%交納。
(二)申請訴訟保全措施,保全財產的金額或者價額不滿1000元的,每件交納30元;超過1000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0.5%交納。
(三)海事海商案件,申請扣押船舶的,每件交納1000元至5000元;申請債權登記的,每件交納500元;申請留置貨物、燃料的,每件交納500元;申請船東責任限制的,按申請限制數額的0.1%交納,但最低不少於500元。
(8)法院執行費計算器擴展閱讀:
交納范圍
案件受理費包括:
(一)第一審案件受理費;
(二)第二審案件受理費;
(三)再審案件中,依照本辦法規定需要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下列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
(一)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
(二)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上訴的案件;
(三)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案件;
(四)行政賠償案件。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不交納案件受理費。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當事人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再審的案件;
(二)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訴,第一審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又申請再審,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再審的案件。
當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下列事項,應當交納申請費:
(一)申請執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仲裁機構依法作出的裁決和調解書,公證機構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二)申請保全措施;
(三)申請支付令;
(四)申請公示催告;
(五)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或者認定仲裁協議效力;
(六)申請破產;
(七)申請海事強制令、共同海損理算、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海事債權登記、船舶優先權催告;
(八)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和國外仲裁機構裁決。
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由人民法院按照國家規定標准代為收取。
當事人復制案件卷宗材料和法律文書應當按實際成本向人民法院交納工本費。
訴訟過程中因鑒定、公告、勘驗、翻譯、評估、拍賣、變賣、倉儲、保管、運輸、船舶監管等發生的依法應當由當事人負擔的費用,人民法院根據誰主張、誰負擔的原則,決定由當事人直接支付給有關機構或者單位,人民法院不得代收代付。
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提供當地民族通用語言、文字翻譯的,不收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