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負罪
『壹』 如果法官判錯案,需不需要負責任為什麼
刑法第來三百九十九條
【徇私枉法源罪】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是故意斷錯案的處罰,對於過失也有相應處罰
『貳』 一起去盜竊一個人在車上沒有做盜竊的事情,是盜竊罪嗎
是的!一樣有罪,不過比較輕。過說還有一起去盜竊一個這種事啊,真有意思
『叄』 法官嚴重不負責任作出裁判定什麼罪
提出法官涉嫌職務犯罪 的當事人 最好謹慎的使用舉報權利
舉報對方 必須有內確實充分的容 足以反映對方涉嫌枉法裁判、貪污受賄、徇私枉法等職務犯罪的客觀證據
如果當事人認為自己手中的客觀證據 足以支持自己的主張可以向當地檢察機關
申訴控告科提出控告
『肆』 日本侵華犯下的罪行你有什麼感想
我還想問樓主,如果日本侵華成功,那現在的日本戰犯是不是就變成了中國的祖先和民族英雄?
參考我們是怎麼對待當年比日本更殘暴地侵略中國的蒙元和滿清的吧!
『伍』 我想離婚,雖然不愛他,可是有負罪感怎麼辦
如果你真的要一些人性角抄度的意見,那麼就請參考我的意見。
一,你說你不能永遠維持表面的和諧去生活,那樣太可怕,太虛偽了。 可是在我看來,你這句話已經非常虛偽了。 如果沒有你這個男朋友,我想你也會暫時繼續維持這個和諧的表面的。 所以,如果要不虛偽,首先就承認,你要和這個你愛的男人在一起,所以要離婚。
二,從來不覺得有了婚姻有了小孩,就一定要委曲求全的維持家庭完整。 貌合神離的家庭對夫妻,對孩子的傷害更嚴重。有了問題,一定要解決,像你的問題似乎是解決不了了,那麼就一定要離婚。
三,要批評你的過錯了。 首先,如果不愛,就請離婚。 不要等有了愛人再決定分手,這樣對你的新男朋友和你現在的老公都是不公平的。 甚至對你自己也是非常不理智的。本來離婚天經地義,可是你這樣做,就讓你自己的處境非常不利。離婚的時候,你也沒有權利去爭取一些本來屬於自己的權益了。
四,是時候面對你的過錯,也是時候爭取你自己要的生活了。 不過無論哪一項,都是需要勇氣去承認和承擔的。意見,不要再傷害你現在的老公了。不要為了離婚對他說出一些不實或者自私的言論。 如果有指責就認了,畢竟你現在是兩個人承擔的。 如果那個男朋友是真的愛你的話。
『陸』 阿加莎的無人生還難道就不能是其他的兇手嗎其他人是兇手說不通嗎
我覺得的疑點
1我倒覺得拿走小人才能讓維拉自殺,拿走小人說明兇手另有其人,可在維拉眼中人都死光了,怎麼還沒結束,而且這時就她一人,想想都恐怖的要死,肯定崩潰,即使不上吊也拿槍自爆
相反留下小人讓她覺得真的把兇手除掉了,這樣應該安心等救援啊,難道費那麼大盡活到最後殺死真凶就為了自殺,感覺不合邏輯
2
別人的日記都有記錄法官的死亡地點(假死)在大廳椅子上
然而他最後在自己房間開槍自殺 可他只是對槍做了處理 其他例如炸葯殘留 血跡噴濺等等都無法掩飾 可以使人很容易的判斷出他的第一死亡現場
感覺這點處理的有些草率
3韋拉當家庭教師時,那個孩子的死其實在她的潛意識里是刻意的.那樣,她所愛的人就可以繼承他兄弟留下的大筆遺產.後來,她沒有及時阻止孩子去深海游泳.其實也算不上犯罪,只是麻痹了一下.但意識里責怪自己,一直有負罪感.(注意:心理學)
後來,當島上只留下兩個人時(實際上包括法官共3人活人),由於她認定自己無罪,當機立斷判定那個男的是兇手,打死了他.很多人看到這里便認為她是兇手,因為看起來可以.
而佯死的法官在一開始就知曉每個人都有罪.最後便在韋拉的房間里放了上吊繩.
其實韋拉回到房間里可能意識到了,兇手活著,但她無法判斷是誰,因為除了她自己,每個人都有死了的證明.她精神崩潰,上吊而死.
4
1樓
為了能找出兇手 ,法官假死 要醫生來配合自己.我很奇怪醫生竟然能夠答應法官的這一要求 因為站在配合者醫生的立場下只要分析一下 這個假死計劃有明顯破綻:
1:假設法官不是兇手.那樣真正的兇手必然察覺法官和醫生在連手演戲.兇手有2個選擇:一是當場揭穿法官假死的內幕再聯系被偷的窗簾和線,使別人想當然誤認為法官和醫生是兇手,直接抓起來.(有2個身強力壯的人幫助下 很容易做到).二:兇手不揭穿 但法官和醫生必然是兇手重點監視的目標換句話說法官根本不可能象自己所說的那樣可以在別墅里四齣活動,更別說暗中監視了.
2:假設法官是兇手.醫生就更不可能與他合作或者還一起到海邊(第6個受害者的提示就是喂魚)
所以 醫生無論基於何種考慮 都不會與法官合作.
另外 法官假死,可能檢查"屍體"的有2人 一是醫生 另外一位當然是前警長 而且前警長破案需要 更可能進行屍體檢查.
有著縝密思維的法官提出這種荒謬的合作計劃 ,反而引起懷疑才是.
5
醫生想的是活命.當時他們已經知道了,兇手就是他們中的一個.要記得,他們互相都不認識的。所以,完全的孤立的個人.之後,如果按照LZ說的.假設法官不是兇手,他們聯合被拆穿,那麼.這就是個否命題.除了醫生會判斷一個人是死是活之外,外人要是能這么輕易看穿的話,那麼如果法官不是兇手,那個人就是,這是很容易的,設想,2個人說話力度大些還是1個人說話力度大.再者,應該站在醫生立場考慮.醫生知道自己不是兇手.剩下.4個人都有可能是兇手,但是,但是法官主動要求和他合作,而且,法官怎麼看都不是個身強力壯的人,所以,他會和法官合作.畢竟如果法官不是兇手,那麼法官假死,必定真正的兇手會無法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這樣看來,每個人在醫生看來,可能是兇手的機會都是1/4.那麼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找人合作.所以才會和法官合作,只不過,法官真的是兇手,而且他也在不防備的情況下被推下海的.其實這個故事真的很棒.看完後我找了相關評論,都說這個故事殺人詭計不好,.真是受名偵探柯南影響頗深啊,殺人必須要用很復雜的機器和很完美的不在場證明?甲在眾目睽睽之下用刀殺了乙也叫殺人..真正的推理小說不是在和讀者探討物理問題,而是在和讀者做心理游戲.這才是最重要的,而她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在做心理游戲,.兇手有兇手的心思.證人有證人的心思.偵探有偵探的心思,死人也有自己的心思,.而真正懂得這些的人,往往不是什麼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盡管這對一個合格的偵探來說很重要,.但是,偵探更應該是個心理學家,總之,這個故事,很好很精彩~
『柒』 法官隱瞞證據應負什麼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九十九條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內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容、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
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貪贓枉法,有前兩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捌』 怎樣從一個人的眼神分辨出【他】或【她】說的真話還是假話
辨別謊言 第一,笑時只運用大顴骨部位的肌肉,只是嘴動了動。眼睛周圍的輪匝肌和面頰拉長,這就是假笑。因此假笑時面頰的肌肉鬆弛,眼睛不會眯起。狡猾的撒謊者將大顴骨部位的肌肉層層皺起來補償這些缺憾,這一動作會影響到眼輪匝肌和鬆弛的面頰並能使眼睛眯起,從而使假笑看起來更加真實可信。 第二,假笑保持的時間能特別長。真實的微笑持續的時間只能在2/3秒到4秒鍾之間,其時間長短主要取決於感情的強烈程度。而假笑則不同,它就像聚會後仍然不肯離去的客人一樣讓人感到別扭。這主要是因為假笑缺乏真實情感的內在激勵,所以我們就不知道何時將其結束。其實,任何一種表情如果持續的時間超過10秒鍾或5秒鍾,大部分都可能是假的。只有一些強烈情感的展現如憤怒、狂喜和抑鬱屬例外,而這些表情持續的時間常常更為短暫。 第三,當看到他人有感情的真笑自然褪去時,假笑也會隨之而去。對於絕大部分表情來說,突然的開始和結束就表明我們在有意識地運用這種表情。而只有驚奇是例外,它一閃即過,從開始、保持到停止總的時間不會超過一秒,如果持續時間更長,他的驚奇就是裝出來的很多人能模仿驚奇的表情動作——眼眉上挑,嘴巴張大——但很少人能模仿驚奇的突然開始和結束。 第四,假笑時,面孔兩邊的表情常常會有些許的不對稱。習慣於用右手的人,假笑時左嘴角挑得更高,習慣於用左手的人,右嘴角挑得更高。 笑容來得太早或太遲都可能表明是一個欺騙的表情。例如,如果一個人說,「我不是已經和你說過這件事了嗎?」然後才勃然大怒,這多半是在欺騙,他的表情是矯揉造作出來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應該同時發生,而不是在它們之後才發生。又如,一個人砰砰砰地敲打桌面之後才表現出憤怒的樣子,這實際上是裝腔作勢,是在演戲。 最後,假笑能掩飾無情和殘忍。德拉庫拉伯爵微笑著說他只想一個人獨居倫敦時,喬納森·哈克感到他的笑里隱藏著什麼,「他所說的話和笑容怎麼有點不協調,說話時的臉形使笑容看起來充滿了敵意和譏諷。」 隱藏的情感常常會在臉的上部暴露出來。詩人托馬斯·懷特(1503~1545)說,「眼睛是心靈的叛徒」。眼睛、眉毛、前額及其周圍的肌肉都會暴露你的心理。在人們當中,匹諾曹的鼻子是真實存在的。當一個人試著用微笑來掩飾他內心的痛苦時,泄密的往往是眼睛,從他的眼裡我們能讀出難過和悲涼。這正如最近所進行的一項研究所發現的,當來自嘴和眼的線索發生沖突時,眼睛會占優勢並獲勝。 前額是這些肌肉的中心。例如,當一個人悲哀、苦惱、痛苦和有負罪感時,眉毛的內角挑起,前額向中間皺起。不到15%的人能假裝出這種表情。要裝出恐懼和難過的表情甚至更難,這些表情為:眉毛挑起,雙眉皺在一起。它們很易將秘密泄露,並且只有10%的人能裝出這種表情。 肌肉不自然地出現在面孔的其他部位也能很好地將秘密揭露。例如,當痛苦和悲哀時,唇角拉向下,而下巴的肌肉卻不動。不到10%的人能隨意做出這個動作。綳緊的雙唇是憤怒可靠的標志。這常常將一個人的內心情感揭露,從根本上說,它是一種警告。嘴唇不是向里拉或相當明顯地壓在一起,而只是向里稍稍抿了抿便形成了相當嚴厲的表情。人們能夠學會並模仿這些表情,但那得花數百小時的時間。 精明的撒謊者常常利用像憤怒這樣強烈的感情來掩飾他們內心的恐懼和負罪感。1960年,審問阿道夫·艾希曼(AdolfEich-mann,德國納粹戰犯———譯者注)的法官很快就了解到,無論艾希曼什麼時候大叫著說,「不!不!從來就沒有,豪普特曼閣下!」或「決不!決不!」這時他就是在撒謊。在對托馬斯·希爾的聽證會上,安尼塔·希爾所說的話聽起來相當悅耳且發音清晰,而托馬斯卻怒不可遏。雖然我們很難覺察出他的憤怒表情是為了掩飾其內心的虛偽,而這或許真的為他掩蓋了許多謊言。 幾乎沒有人知道,極細微的表情展現常常是我們識別謊言的關鍵之所在。有時在一瞬間,面部會突然冒出所隱藏的真實情感。通過對伊朗門事件聽證會的錄像進行分析,可以顯示約翰·波因德克斯撒了謊。當有人問及約翰·波因德克斯同美國中央情報局頭目威廉·凱西會見的情況時,他的面孔因憤怒而紅白相間,就像圖畫書一樣,這一表情只持續了1/4秒。很明顯,沉著冷靜的波因德克斯隱藏了有關會見的重要事實。而審問者則錯過了這一機會,並沒有追根求源,把事實真相弄清。 以表情的細微變化作為識別謊言的證據相當不易。一個更為復雜也更為普遍的現象是:說大話唬人。當一個人感到他那偽裝的表情失敗了,通常情況下,他還會用微笑迅速將其掩蓋。而有些人則通過說大話唬對方來隱藏其內心的真實情感,它保持的時間比表情發生細微變化持續的時間要長。。
『玖』 不必為誠實負罪賞析
這篇文章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我與堂哥班迪之間的故事,用堂哥班迪的做錯事故意隱瞞和作者的誠實進行鮮明的對比,突出不管是什麼年紀什麼時候在哪裡誠實的重要性。
文中的對話描寫,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每個人的態度和立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文章最後伯父對作者說的話點明了主題,也告訴我們:只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問心無愧,就沒有人有機會把自己推上絞刑架上;只要誠實地做自己,不做違背道德、法律的事,就不心為自己的誠實而負罪。
(9)法官負罪擴展閱讀
《不必為誠實負罪》原文:
我的祖父在他32歲的時候創辦了考伯茲百貨公司。在我8歲的時候,祖父已經很老了。有一次,他在公司舉辦酒會宣布退休,並且把總裁的位置傳給我的伯父。當然,我的父親也適當地升了職,他成了高級總經理。
大人們都在喝酒,可是沒有我和班迪的什麼事兒。班迪是伯父的兒子,他比我大一歲,是我的堂哥。班迪帶我去到地下貨倉里玩,我們在那裡看到了一些新式的火柴,班迪用那些火柴點燃了一堆廢紙,那堆廢紙很快燒了起來。我們想把火滅掉,但火越燒越大,班迪就拉著我逃出了倉庫。濃煙從地下冒出,人們都大聲叫喊,大樓里的人也都跑了出來,消防車很快趕了過來,他們把火撲滅了。祖父說,必須要查清楚為什麼會著火。
班迪悄悄警告我說:「你一定不能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否則我就天天揍你。」我對他點頭,但是我知道我不會答應他。第二天上午,祖父和伯父以及我的父親在樓上開會,我走了進去向祖父道歉,然後我告訴了他們這件事情。祖父問我:「班迪叫你不要告訴我們,你為什麼還要告訴我們?」
我說:「這是我們的錯,我改變不了已經發生了的事情,但是我可以做到誠實。」祖父並沒有責怪我,他對我的父親和我的伯父說,以後誰都不要提這件事,否則班迪就一定會拿我出氣。
在那之後,我和班迪依舊是好兄弟。中學畢業後我就去了考伯茲百貨公司上班,而班迪考進了哈佛商學院讀書。大學畢業以後,班迪也來到了考伯茲百貨公司工作。幾年以後,我發現班迪挪用了公司的錢去炒股。當我知道他的秘密時,他開了一張20萬美元的支票給我,讓我不要把這個秘密說出去。我拒絕了他,不過我很為難,我不想成為一個出賣兄弟的人。
我終究還是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伯父。在我40歲的時候,伯父也已經很老了,他決定由我來繼任總裁之職。班迪大聲地對他的父親喊:「為什麼會是他?他連大學都沒有讀,而我是從哈佛商學院畢業的,我哪裡比不上他?」
「一個人如果沒有文憑,但只要是一個誠實的人,就會有很多人去幫助他做事;但一個人如果不誠實,知識再多也只會用來做壞事,我不能把我父親建立的公司敗在我的兒子手裡,所以我把總裁的位置傳給穆爾。」我的伯父說。
「原來是你出賣了我!」班迪盯著我說,他沖過來往我腦袋上狠狠揍了一拳。
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解釋,我的伯父拍著桌子站起來說:「一個願意改變自己的人是不會責怪別人出賣他的,原本我只是不讓你做總裁,但還是希望你能為公司效力。不過,我現在改變主意了,從明天開始,你不必再來上班。」
從此,班迪再也沒有出現過,聽說他去了德國。
伯父越來越老,他很想念他的兒子班迪,在我上任總裁的第10年,我去到德國想找到班迪並叫他回來。我在德國待了兩個月,最後我在監獄里找到了他,他因為犯了嚴重的金融詐騙罪而被判了終身監禁。
我覺得很對不起他,也很對不起我的伯父。當我打越洋電話對伯父說「對不起」的時候,伯父對我說:「孩子,不必為你的誠實而負罪,就像是一個判處犯人死刑的法官,也不必因為自己的公正而道歉,把犯人推上絞刑架的不是法官,而是這個犯人自己。」
『拾』 假笑時人的面部表情有什麼不一樣
第一,笑時只運用大顴骨部位的肌肉,只是嘴動了動。眼睛周圍的輪匝肌和面頰拉長,這就是假笑。因此假笑時面頰的肌肉鬆弛,眼睛不會眯起。狡猾的撒謊者將大顴骨部位的肌肉層層皺起來補償這些缺憾,這一動作會影響到眼輪匝肌和鬆弛的面頰並能使眼睛眯起,從而使假笑看起來更加真實可信。
第二,假笑保持的時間能特別長。真實的微笑持續的時間只能在2/3秒到4秒鍾之間,其時間長短主要取決於感情的強烈程度。而假笑則不同,它就像聚會後仍然不肯離去的客人一樣讓人感到別扭。這主要是因為假笑缺乏真實情感的內在激勵,所以我們就不知道何時將其結束。其實,任何一種表情如果持續的時間超過10秒鍾或5秒鍾,大部分都可能是假的。只有一些強烈情感的展現如憤怒、狂喜和抑鬱屬例外,而這些表情持續的時間常常更為短暫。
第三,當看到他人有感情的真笑自然褪去時,假笑也會隨之而去。對於絕大部分表情來說,突然的開始和結束就表明我們在有意識地運用這種表情。而只有驚奇是例外,它一閃即過,從開始、保持到停止總的時間不會超過一秒,如果持續時間更長,他的驚奇就是裝出來的。很多人能模仿驚奇的表情動作——眼眉上挑,嘴巴張大——但很少人能模仿驚奇的突然開始和結束。
第四,假笑時,面孔兩邊的表情常常會有些許的不對稱。習慣於用右手的人,假笑時左嘴角挑得更高,習慣於用左手的人,右嘴角挑得更高。
笑容來得太早或太遲都可能表明是一個欺騙的表情。例如,如果一個人說,「我不是已經和你說過這件事了嗎?」然後才勃然大怒,這多半是在欺騙,他的表情是矯揉造作出來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應該同時發生,而不是在它們之後才發生。又如,一個人砰砰砰地敲打桌面之後才表現出憤怒的樣子,這實際上是裝腔作勢,是在演戲。
最後,假笑能掩飾無情和殘忍。德拉庫拉伯爵微笑著說他只想一個人獨居倫敦時,喬納森·哈克感到他的笑里隱藏著什麼,「他所說的話和笑容怎麼有點不協調,說話時的臉形使笑容看起來充滿了敵意和譏諷。」
隱藏的情感常常會在臉的上部暴露出來。詩人托馬斯·懷特(1503~1545)說,「眼睛是心靈的叛徒」。眼睛、眉毛、前額及其周圍的肌肉都會暴露你的心理。在人們當中,匹諾曹的鼻子是真實存在的。當一個人試著用微笑來掩飾他內心的痛苦時,泄密的往往是眼睛,從他的眼裡我們能讀出難過和悲涼。這正如最近所進行的一項研究所發現的,當來自嘴和眼的線索發生沖突時,眼睛會占優勢並獲勝。
前額是這些肌肉的中心。例如,當一個人悲哀、苦惱、痛苦和有負罪感時,眉毛的內角挑起,前額向中間皺起。不到15%的人能假裝出這種表情。要裝出恐懼和難過的表情甚至更難,這些表情為:眉毛挑起,雙眉皺在一起。它們很易將秘密泄露,並且只有10%的人能裝出這種表情。
肌肉不自然地出現在面孔的其他部位也能很好地將秘密揭露。例如,當痛苦和悲哀時,唇角拉向下,而下巴的肌肉卻不動。不到10%的人能隨意做出這個動作。綳緊的雙唇是憤怒可靠的標志。這常常將一個人的內心情感揭露,從根本上說,它是一種警告。嘴唇不是向里拉或相當明顯地壓在一起,而只是向里稍稍抿了抿便形成了相當嚴厲的表情。人們能夠學會並模仿這些表情,但那得花數百小時的時間。
精明的撒謊者常常利用像憤怒這樣強烈的感情來掩飾他們內心的恐懼和負罪感。1960年,審問阿道夫·艾希曼(AdolfEich-mann,德國納粹戰犯———譯者注)的法官很快就了解到,無論艾希曼什麼時候大叫著說,「不!不!從來就沒有,豪普特曼閣下!」或「決不!決不!」這時他就是在撒謊。在對托馬斯·希爾的聽證會上,安尼塔·希爾所說的話聽起來相當悅耳且發音清晰,而托馬斯卻怒不可遏。雖然我們很難覺察出他的憤怒表情是為了掩飾其內心的虛偽,而這或許真的為他掩蓋了許多謊言。
幾乎沒有人知道,極細微的表情展現常常是我們識別謊言的關鍵之所在。有時在一瞬間,面部會突然冒出所隱藏的真實情感。通過對伊朗門事件聽證會的錄像進行分析,可以顯示約翰·波因德克斯撒了謊。當有人問及約翰·波因德克斯同美國中央情報局頭目威廉·凱西會見的情況時,他的面孔因憤怒而紅白相間,就像圖畫書一樣,這一表情只持續了1/4秒。很明顯,沉著冷靜的波因德克斯隱藏了有關會見的重要事實。而審問者則錯過了這一機會,並沒有追根求源,把事實真相弄清。
以表情的細微變化作為識別謊言的證據相當不易。一個更為復雜也更為普遍的現象是:說大話唬人。當一個人感到他那偽裝的表情失敗了,通常情況下,他還會用微笑迅速將其掩蓋。而有些人則通過說大話唬對方來隱藏其內心的真實情感,它保持的時間比表情發生細微變化持續的時間要長。在這期間,我們甚至不能明了說話者的真實情感,而能察覺到的常常只有大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