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辯狀法官會看嗎
① 開庭後答辯狀是直接交給法官還是等他問你要
應該是你主動交給法官,如果你不主動交,法官一般是不會向你要的。
② 在開庭前給的答辯狀是否有效
關於裝修引起的糾紛,應該是天花板損壞的一方提起的訴訟吧?應該稱起訴狀,(不是上訴)那麼這一方(也就是你叫原告)樓上的裝修一方是被告,他所提交的答辯狀是針對原告的起訴狀的。被告方如果一直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開庭審理,如果被告開庭時不到庭,那他自己就等於放棄了一切答辯的請求,法庭將會缺席判決。但如果被告已經提交過答辯狀或者開庭前又提交答辯狀,那後一份答辯狀合法有效,不但開庭前提交的答辯狀合法有效,即使在一審判決前被告所提出的一切答辯,甚至是反訴(指對原告的某些事情提出要求)都有效。
但一審判決後再提什麼都遲了,如果再提那就不是答辯,而要進入上訴程序,這時,無論原、被告雙方對判決有異議,都可以提出,這時提出的訴訟請求稱之為上訴請求。
③ 答辯狀必須要交給法院嗎
答辯狀必須要交給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 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 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④ 《民事答辯狀》有個重要的地方律師沒有寫,我會因此失去法庭辯論主動權嗎
答辯狀只是初步的比較系統的答辯意見。
法庭上主要依據的是證據和庭上的陳述,只要關鍵意見在庭上說了就可以,到時候都會被記錄在案。
⑤ 提交答辯狀後法院會把答辯狀發給原告嗎
作為被告的一方,法院在送達傳票時有一份應訴通知書,有一條「在收到起訴版狀副本權後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並按當事人人數提供副本。如不按時提出答辯狀,不影響本案的審理。」答辯狀是提交給法院,再由法院送達給其他當事人。被告是在收到起訴書狀副本後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⑥ 提交完答辯狀是不是就等待開庭就好了
如果案件不是復雜案件,一般會直接安排開庭時間,如果案件復雜法官認為有必要會安排庭前證據交換和質證。作為被告能做的就是根據原告起訴和自己的反駁意見准備證據。
⑦ 被告的答辯狀開庭前法庭要送給原告看嗎
被告的答辯狀,法庭要送給原告看。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回院應當在立案之答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⑧ 起訴離婚本月15號開庭 我怕我在開庭說不了太多 可以寫一份答辯狀給法官嗎法官會看嗎
可以寫了自己念,離婚這種小案子審判長沒什麼時間的,更不可能看你寫的東西
⑨ 被告答辯狀什麼時候提交法院
分以下兩種情況:
1、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住所的,被告答辯狀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
2、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被告答辯狀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三十日內提交答辯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分別如下:
一、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1、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2、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3、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二、 第一百六十七規定: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三、第二百六十八條規定: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並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後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
被告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四、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有權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後,應當在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
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或者提出答辯狀,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9)答辯狀法官會看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關於答辯狀的其他規定如下:
1、第一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2、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