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參議院否決最高法院法官提名

參議院否決最高法院法官提名

發布時間: 2021-02-16 06:47:25

⑴ 根據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最高法院可以

B 宣布總統法令違復憲制
美國實行三權分立,總統掌握行政權,國會掌握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總統可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但國會三分之二多數再次通過,即為有效。最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統提名,參議院批准。最高法院對法律擁有最高司法解釋權,可以宣布總統的行政命令、國會的立法違憲。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⑵ 參議院和眾議院在行使政治權力的時候有什麼區別啊

美國憲法第一條指明了國會的結構、權力和運作方式。國會的兩院制是康涅狄格妥協的結果,試圖在人口較多的州擁護的弗吉尼亞方案和人口較少的州擁護的新澤西方案之間達到一個平衡。兩院制也代表美國制憲會議代表對全民民主的不信任。在憲法第一條的第二款和第三款中,他們指定眾議院的眾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但是參議院的參議員由各州立法機構選舉(後一條款在1913年通過了憲法第十七條修正案之後改為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

憲法還規定眾議員的任期為兩年,每兩年全部改選一次,而參議員任期是六年(比美國總統的任期還長兩年)[1],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的議員。在總統選舉年的兩年之後進行的國會選舉稱為期中選舉。

美國憲法第一條第八款到第一條結束的條文賦予了國會在制定政策中所必需的權力包括征稅、貸款、規范州際和對外貿易、創建移民程序、立法規范破產、發行貨幣、規范度量衡、懲罰偽幣製造者、設立郵局和驛路、保護版權、建立法院系統、懲罰海盜、宣戰、募集、維持和規范陸軍、海軍和民兵、鎮壓叛亂和擊退侵略等等。其中比較重要的包括征稅、規范州際和對外貿易和宣戰。其它的憲法條款賦予國會規范其自身、規范選舉人團、推翻總統的否決的權力。國會也可以規范州際關系、最高法院復審案件的范圍,以及提出憲法修正案。

後續的憲法修正案增加了一些國會的權力,例如在總統選舉中沒有候選人獲得多數選票時選擇總統和副總統(第十二條)、徵收所得稅(第十六條)、在總統死亡或失去工作能力時決定代總統(第二十和第二十五條)和統治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第二十三條)。

一些權利被指定給國會的一個部分,例如

* 參議院:批准條約、批准或者拒絕批准總統提名的大使、最高法院法官,以及其他執行部門官員、在總統及下屬官員被彈劾時進行審判。
* 眾議院:提出和財政有關的動議、在總統選舉中沒有候選人獲得多數選票時選擇總統和副總統、彈劾總統及下屬官員

美國憲法也規定了國會受到的憲法約束。國會受到的限制包括不得立法確立國教(指導思想);不得區別對待各種理論與言論,限制宗教與言論自由;(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一條)不得通過任何允許缺席審判的議案;不得通過任何剝奪公民權利、沒收財產、具有追溯效力的議案;不得通過任何徵收出境稅的議案等。最高法院負責判斷國會的行為和法律是否合乎憲法。

美國國會由兩院組成:參議院又稱為上院; 眾議院又稱為下院,兩院之間並無從屬關系。雖然參議院和眾議院是同一個立法機構的兩個部分,但是它們之間的區別也不少。
參議院和眾議院最明顯的差別是它們的大小。眾議院中有各州眾議院議員435名,以及華盛頓特區、關島、美屬維爾京群島、美屬薩摩亞和波多黎各的無投票權代表[4],而參議員來自50個州,為數100名。這也使得眾議院需要更多的法案來規范議院的辯論行為。

參議院通常允許針對所有問題進行無限制的演講,但是也允許參議員通過投票來終止冗長的辯論。眾議院有專門的法案委員會,對幾乎每個提案的討論都加以時間限制。這使得眾議院在機構比參議院更加龐大的情況下仍舊可以以比參議院更快的速度通過議案。

因為數目原因,參議員通常比眾議員具有更多的媒體曝光度,以及在政黨內具有更高的地位,而眾議員則可能逐漸成為制定某個方面的政策的專家,例如財務、稅務、環境或者教育政策等。

國會選舉

參議院由各州自行選舉,每州不論大小各選出兩名任期六年的參議員,每兩年有三分之一的參議院改選,但是選舉過程受到美國憲法和聯邦法律約束(憲法第一條第四款)。1913年憲法第十七條修正案通過之後,各州的兩個參議員不再是由各州議會選出,而是由各州普選選出。

憲法規定每兩年各州需要舉行一次眾議員選舉,而每州的眾議員數目和每個眾議員的選區由每十年經過人口普查得到的數據決定(對於不足一個選區人口的小州,則規定由一位眾議員代表)。

除了各州之外,其他美國地區,例如華盛頓特區、關島、美屬維爾京群島、美屬薩摩亞和波多黎各,也選舉它們的國會代表。這些代表不參與投票,但是可以參與其他活動,例如調查和辯論。

選舉候選人

參議員的資格是在就職時必須年滿30周歲,具有美國國籍必須超過9年,選舉時必須是選舉州的居民。眾議員在就職時必須年滿25周歲,具有美國國籍必須超過7年,而選舉時必須是選區的居民。

有黨派的國會候選人通常需要通過一次黨內初選,決定該政黨在普選中提名的候選人。由於黨派在美國選舉中的統治地位,大部分候選人都需要經過這一程序。在初選中,候選人可能在某些問題上採取激進態度以吸引當地的黨內選票,但是在普選中,候選人可能採取中庸的態度以吸引中間派的選票。

燕尾效應

大部分國會議員都在重新選舉中取得勝利。這歸因與他們作為議員享有的權利和義務,例如調查選民和媒體報道等等。作為黨派的一員,他們也會在競選中幫助同一黨派的候選人,使其所在黨保持或者增強對選區的控制,這被稱為燕尾效應。但是,選民也會根據總統的政績來在中期選舉中改變自己的投票目標。

由於每個眾議員的選區是由根據人口密度劃分的,所以在議會中占據多數地位的政黨會在每十年進行的基於人口普查數據重新劃分選區的過程中加強自身的地位。在一些時候,重新劃分選區的結果使得各區選民人口差別很大,或者種族差異很大。在1962年,最高法院引用了平等保護條款,開始禁止了這類行為。

盡管最高法院保護每人一票的權利,但是政黨仍舊在重新劃分選區上嘗試加強政黨的優勢,例如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將反對黨的支持者劃到盡可能少的選區,或者劃到盡可能多的控制穩固的選區。

議員權利

國會具有自己的信息部門,為議員提供信息服務,另外,議員也具有遠高於一般民眾的工資、自己的辦公室,以及數十雇員。根據憲法第一條第六款,議員也具有較少引用的特免權,在參與議會時的行為較公民有較少限制。議員的職務所需的辯論和演講也不會被以誹謗罪起訴。

國會中存在大量的核心會議。最有影響力的是各黨派的核心會議,通知議員該黨派的投票策略和其他信息。其他核心會議則多數和各種利益集團有關,例如阿爾巴尼亞問題核心會議、土豆問題核心會議、運動員核心會議等等,提供給議員關於某些特定問題的信息。

國會結構

根據美國憲法,參議院名義上由美國副總統主持,但是副總統甚少引用此權利,而且他只是主持會議,沒有投票權,只有當投票結果為雙方相等時,他才有權將自己的一票投到自己認為合適的一方。在副總統缺席時,參議院會選舉一個臨時議長來主持會議。在實踐中,這個禮儀性職位由參議院的多數派的資深議員輪流擔任。

參議院的實際權力掌握在兩大黨派的核心會議選出的領導人和黨督手中。領導人具有首先發言、設立辯論日程、指定委員會任務和成員等權利,而黨督負責輔助領導人以及黨員交流。多數派領導人是參議院的發言人。

眾議院的結構基本和參議院類似,但是在會議開始時選出的眾議院發言人具有和參議院多數派領導人類似的權利,而眾議院多數派領導人是發言人的助手以及黨派的發言人。

委員會

國會的大部分立法工作由各種各樣的委員會及下屬委員會進行。一般議案提出後,都是先經專業委員會研究審核,再付諸表決。委員會的成員通常是由處理的提案方面的專家。國會立法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這些委員會的效率。

由於國會指派委員會處理專門的議案,而委員會成員一般是相關事務的專家,國會甚少投票反對委員會的行為。委員會負責轉交議案到下屬委員會、針對議案舉行的聽證會日程,以及決定是否將議案提供給全體議員來投票。

兩院中有一些常設委員的委員會,處理一些諸如預算之類的長期問題。這些常任委員會的機構一般比其他委員會更為龐雜,而職位競爭更激烈,成員一般由兩黨的決策委員會指派。另外,兩院也會針對專門的問題和議案成立特別委員會。盡管一些特別委員會可能是常設的,但是大部分特別委員會是臨時的。另外,眾議院有專門用來規范法規產生過程的法規委員會。

除了這樣的院內委員會之外,面向國會整體的委員會,例如國會圖書館聯合委員會這樣的聯合委員會和確定議案最終版本的會議委員會,由兩院議員組成。

委員會主席通常由多數黨年資最深者擔任,但是近年來有在委員會內民主選舉的趨勢。

法律的產生

國會和總統下屬的執行機關都可以提出議案。通常議案都是在兩院同時被提出,除非涉及到某個議院獨有的權利,例如財政或者條約。之後,議院會把議案轉給專門的委員會,在那裡進行研究、辯論、聽證和改進。在委員會完成議案工作,向議院報告時,參議院多數派領導人或者眾議院法規委員會需要計劃公開辯論的時間。如果在全體投票中議案獲得通過,如果議案在兩院被通過的版本不同,那麼兩員會成立一個會議委員會來解決分歧。如果會議委員會向議院報告的版本在兩院都得到通過,那麼議案會被提交總統,除非議案是憲法修正案,這時候議案會被提交各州進行批准。

如果總統簽署了議案,那麼議案就具有了法律效力,成為法律。如果總統否決議案,那麼議院可能會修改議案以獲得總統的支持,或者以2/3多數推翻總統的否決(不能投棄權票),使議案自動成為法律。

任何一個議案的表決,只要有出席人數的1/5要求,就要將投票人姓名和所投結果在院報上公布,以便選民監督。

⑶ (22分)美國參議院以78票贊成、22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准由布希總統提名的羅伯茨出任首席大法官,以填補

①美國抄聯邦襲最高法院是美國最高國家審判機關,在美國政治生活中居於重要地位。
②美國實行三權分立制,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批准後任命,大法官實行終身制。
③美國實行兩黨制,在國家的具體政策、人事任命等方面存在分歧。

⑷ 美國聯邦法院大法官怎樣產生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們的任命規則,不論是美國首席大法官還是其他最高法院大法官,都是相同的。根據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包括美國首席大法官在內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們由總統提名,參議院批准,總統任命。

1、提名

一般來說,當新總統選舉後,他的團隊就要開始准備可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候選人的檔案了。因為美國憲法和法律並沒有規定最高法院大法官們有什麼任職資格,因此他們准備的候選人不僅僅是法官,還可能是政治家,甚至是其他人。這個名單不僅包括全美周知的全國性人物,也還會包括不那麼知名的。

他們通過分析這些候選者的裁決結果、公開文章、演講以及其他相關材料,來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對憲法的認知。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年齡、健康情況、種族、性別,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能為參議院接受等因素。

一旦最高法院大法官出現空缺,就比如說2018年6月27日,已81歲高齡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尼·肯尼迪宣布7月31日辭職,大法官出缺,總統就開始與其幕僚討論候選人問題,當然參議員也可以像總統提出建議。反過來,白宮也會游說關鍵參議員投贊成票。

當初步名單被擬定後,總統會聯系可能的候選人,並詢問他(她)對在最高法院任職的意願。總統的幕僚們會給候選人們發一份表格進行填寫。他們也會拜訪候選人以審查他的稅務記錄和僱傭記錄。而聯邦調查局則會對候選人進行全面的調查。在總統會見候選人之前,如果某個候選人從未見過總統那麼首先由白宮官員對其進行面試。

當然,這個候選人名單通常會提交給美國律師協會徵求意見。美國律師協會的聯邦司法委員會則對候選人的司法能力進行調查,並給出評估,評估結果為「突出合格」、「很合格」、「合格」以及「不合格」四等,向司法部提出報告。

這一報告是總統據以提名的重要參考。一般來說,美國律師協會聯邦司法委員會對下級法院的法官候選人有時候會做出不合格的評價,但對大法官候選人,不論多麼不合格,都不會做出不合格的評價。總統所在黨的領袖、在職大法官都可以對總統的提名產生影響。

在做出最終決定後,總統會通知候選人為總統正式宣布而做好在媒體面前公開露面的聲明。候選人隨後將會與參議員們會面,並准備聽證會。

2、確認與任命

參議院接到總統的提名後,由司法委員會舉行聽證會,並邀請各方人士就被提名者是否適合大法官工作提出意見。一般美國律師協會聯邦司法委員會主席會到會作證。按照慣例,被提名者要避免透漏太多他在有關最高法院可能面臨的案件上的態度。在聽證會結束時,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會就是否同意將候選人提交參議院大會全院投票。

一旦司法委員會通過提名,並提交給參議院全體大會,參議院就需要對候選人進行投票了。參議院是否接受總統的提名只要參議院全院大會以簡單多數票批准或者否決總統的提名即可。

當然,總統在國會參議院全院大會實際確認投票開始之前,是可以撤回提名的。通常總統在這一階段撤回提名是因為參議院很顯然會否決他的提名。

從1975年到今天,從提名到參議院到最終投票的平均天數是67天。其原因一是因為國會認為大法官現在在美國政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了;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候選人的選擇的政治化傾向越來越大。1925年以前,候選人從來都沒接受過質詢,而從1955年以來,每位被提名人的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時間變得越來越長。

3、總結

總體來說一旦參議院投票確認通過某位候選人的提名,參議院的秘書就會確認這一決議並將其轉交給白宮。總統在接到參議院的結果後就會簽署任命文件,並在新的大法官上任前蓋上司法部印璽。文件的時間決定了大法官在最高法院的席次。接下來就是候任大法官宣誓就職儀式。

只有在宣誓後,新任大法官才能正式開始履行其職務。

(4)參議院否決最高法院法官提名擴展閱讀:

大法官特定職責

《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規定: 首席大法官在總統被彈劾過程中主持參議院。共有三位大法官使用過此項權利,分別是1868年安德魯·約翰遜彈劾案中的薩蒙·P·蔡斯;1999年比爾·柯林頓彈劾案中的威廉·哈布斯·倫奎斯特和2019年唐納德·特朗普彈劾案中的小約翰·羅伯茨。

同時,根據《美國憲法第二十五修正案》 ,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因此首席大法官在副總統彈劾過程中同樣主持參議院。但是,迄今為止,還未有副總統被彈劾過。

首席大法官被認為是最有資歷的法官。因此,他總是在各種案件討論或投票會議中任主席、首先發言並對整個討論產生重要影響。

此外,首席大法官還主持美國總統就職儀式,雖然這一傳統已超出了美國憲法對大法官的職責規定。首席大法官是美國最高法院的掌權人。

⑸ 如何解釋三權分立中三權之間的制約和平衡

簡單的說國會抄吧要求總統,如(批准總統對外締結的條約,建議和批准總統對其所屬行政官員的任命,通過彈劾案撤換總統,有權建議和批准總統對聯邦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宣告懲治叛國罪,彈劾審判最高法院法官),相反總統 對國會通過的法案擁有有限的否決權,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總統還擁有特赦權、對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和任命權;最高法院法官在總統因彈劾案受審時擔任審判庭主席。此外,根據慣例,最高法院有權解釋法律,宣布國會制定的法律違憲無效。實行總統制的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採用這種形式。 相互制約唄

⑹ 美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是否通過對戈薩奇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

當地時間4月3日,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對戈薩奇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進行了投票,結果以11比9通過。按照程序,戈薩奇的大法官提名將在4月7日被提交到參議院全體大會上進行投票表決。

⑺ 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的數量是幾位

根據聯邦法規,法院通常由一位首席大法官和八位大法官組成。

法官均是由美國總統提名,並且需在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後方可任命。一旦獲參議院確認任命,法官享有終身任期,他們就無需再服從其原先的政黨、總統、參議院的意志來審判。法官保留他們的職位直到去世、辭職、退休或彈劾(不過至今未出現法官被罷免的情況)。

每位法官都有一票投票權,一票之差(五比四),判決透露了法官的政治思想信仰及背後的哲學或政治類比。

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美國最高法院大樓辦公。

(7)參議院否決最高法院法官提名擴展閱讀:

提名和確認

美國《憲法》規定,美國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任命最高法院法官。」雖然大法官的判定最終可能與總統的期望相違背,大多數提名總統候選人都會宣揚其意識形態觀點。美國《憲法》未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任職資格作任何規定,總統可提名任何人擔任這一職務,但須經參議院批准。

近代,參議院批準的過程引起了新聞界和宣傳組的高度重視,游說參議員批准或拒絕提名候選人取決於其檔案是否符合黨派觀點。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就提名是否應以正、負或中立報告提交參議院全體議員提出聽證和投票。委員會親自面試候選人是較新的做法。

在1925年,哈倫·菲斯克·斯通是第一位提名候選人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出現的提名候選人。斯通試圖消除關於他與華爾街關聯的擔憂,而近代的質疑做法在1955年出現始於約翰·馬歇爾·哈蘭二世。

一旦委員會將提名法案提交全院會議並附審查報告,參議院全體議員將進行審查。反對相對來說是不常見的;參議院已明確地反對了十二名最高法院的提名人,最近一次的反對提名是在1987年的羅伯特·博克。

盡管參議院的明文規定並不一定認可在司法委員會中投反對票來阻止提名,但在2017年之前,一旦參議院全體議員的辯論開始,阻撓議事的議員將可能阻撓提名。

林登·約翰遜總統提名擔任大法官的亞伯拉罕·亞伯·方特斯於1968年接任厄爾·沃倫為首席大法官,這是阻撓最高法院提名的第一個成功案例。這包括了共和黨和民主黨參議員所關注的方特斯的倫理觀。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提名尼爾·戈薩奇填補安東寧·斯卡利亞的空缺席位,這是第二個經阻撓成功提名的案例。

然而,與福塔斯的阻撓者不同,只有民主黨參議員投票反對戈薩奇的提名,因為他們對戈薩奇保守的司法哲學表示懷疑。此前共和黨多數派曾反對接受奧巴馬總統提名的梅域·加蘭填補空缺。這導致共和黨多數派取消規定以消除對最高法院提名的阻撓。

並非每個最高法院的被提名人都可獲得參議院投票。總統可以在任命投票發生之前撤回提名,撤回通常是因為參議院明確反對提名人;最近撤回提名的是在2006年的哈里特·米爾斯。參議院也可能無法按提名行事,屆時將在會議結束時終止。

例如,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在1954年11月第一次提名約翰·馬歇爾·哈蘭二世時,沒有參議員採取行動;艾森豪威爾總統在1955年1月重新提名哈蘭,參議院在2個月後批准了其提名。

最近,如前所述,參議院未對在2016年3月提名梅域·加蘭的提名有任何動作;該提名於2017年1月份到期,而該空缺後來由特朗普總統任命的尼爾·戈薩奇填補。

一旦參議院確認大法官提名,總統必須在新法官任職前簽署一份帶有司法部印章的委任狀。大法官的資歷是基於任命日期而不是確認或宣誓日期。

1981年以前,大法官的審批程序通常很快。從杜魯門到尼克松政府,大法官的任命通常在一個月內得到批准。

然而,從里根政府到現在,這個過程需要更長的時間。一些人認為這是因為國會認為法官比過去更具政治色彩的作用。根據國會研究機構統計,自1975年以來提名至參議院投票的平均天數為67天(2.2個月),而其中值為71天(或2.3個月)。

熱點內容
社區法律知識培訓計劃 發布:2025-08-18 20:31:03 瀏覽:395
校園法律顧問考核 發布:2025-08-18 20:26:56 瀏覽:847
怎麼寫刑政訴訟法 發布:2025-08-18 20:09:19 瀏覽:766
健身房私教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8 19:55:35 瀏覽:713
勞動法出差補貼 發布:2025-08-18 19:49:53 瀏覽:10
刑事訴訟法中的偵查主義如何理解 發布:2025-08-18 19:47:25 瀏覽:273
行政訴訟法司法考試案例題 發布:2025-08-18 19:32:28 瀏覽:1000
上虞法律咨詢在哪裡 發布:2025-08-18 19:15:35 瀏覽:508
擺脫道德綁架 發布:2025-08-18 18:49:18 瀏覽:947
司法確認收費 發布:2025-08-18 18:36:38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