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軍法官
A. 美國大法官的樹立權威的經典案例
最高法院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力是最高法院大法官自己賦予自己的。1803年,最高法院大法官馬歇爾通過對馬伯里訴麥迪遜一案(Marburyv.Madison,1803年)的判決,正式確立了最高法院在美國政治生活中至高無上、一槌定音的權力和權威。 威廉馬伯里(WilliamMarbury)是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市喬治城鎮的一位家財萬貫的庄園主,詹姆斯麥迪遜(JamesMadison)是當時美國政府的國務卿。馬伯里為啥要起訴麥迪遜呢?這個案子要從當時美國政壇中的黨派斗爭從頭開侃。
美國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並無只言片語提及政黨和多黨派制度。其中的道理很簡單,美國的天下是靠槍桿子打出來的,跟黨的英明領導、黨的組織建設和多黨派合作沒啥關系。
大多數美國制憲先賢認為,政黨就是結黨營私、惡性競爭的代名詞。軍人出身的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在位期間,對內閣中以國務卿托馬斯·傑弗遜和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為首的兩派爭斗深惡痛絕。華盛頓總統在1796年的總統告別演說中,語重心長地警告後人,一定要防止黨派爭斗的弊端。
警告歸警告,現實歸現實。開國老總統一下台,說過話就被人當耳旁風了。德高望重的華盛頓回老家種地後,美國政壇的兩大政黨終於還是正式形成了。擁護漢米爾頓的一派正式組成了聯邦黨,擁護傑弗遜的一派自稱民主共和黨。聯邦黨人約翰·亞當斯在總統選舉中獲勝,當選為第二任總統。
誰知聯邦黨好運不長,在1800年的總統大選和國會選舉中都遭到慘敗,民主共和黨的傑弗遜當選為第三任總統。因行政權和立法權都已喪失,聯邦黨人在下一屆政府中唯一能保住的地盤,只剩下了不受選舉直接影響的司法權。因此,亞當斯總統在即將卸任時,任命自己內閣的國務卿、聯邦黨人約翰·馬歇爾(JohnMarshall)出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代理國務卿職務。又利用聯邦黨人控制國會的最後機會,通過了《哥倫比亞特區組織法》 ,任命四十二位聯邦黨人出任治安法官。庄園主馬伯里和馬歇爾大法官的弟弟詹姆斯·馬歇爾都在任命名單之中。
參議院在亞當斯總統離職的當天深夜匆匆忙忙地批准了四十二位法官的任命,但所有的委任令必須要在午夜之前由總統簽署、國務院蓋印發出後才能生效。大法官、代理國務卿馬歇爾在權力交接之夜忙得團團轉,他在確認四十二份法官委任令已全部簽署、蓋印後,便將送出委任令的小事全權委託給弟弟詹姆斯·馬歇爾去處理。
俗話說,朝中無小事。誰都沒想到,詹姆斯·馬歇爾竟然把這件小事給辦砸了。他本人的那份委任令倒是及時無誤地送出去了,但因疏忽和忙亂,竟然還有十七份委任令在午夜之前沒能及時發送,而馬伯里先生恰好身列這十七個倒霉蛋之中。
新上任的傑弗遜總統早就對聯邦黨人在權力交接前夜以黨劃線、「突擊提干」的損招兒極為不滿,當他聽說滯留的十七份聯邦黨人法官委任令一事後,立刻命令新任國務卿麥迪遜扣押了這批委任令。
這樣,馬伯里不明不白地丟失了法官要職。此公覺得自己太冤,非要討個說法不可,遂聘請曾任亞當斯總統內閣司法部長的查爾斯·李(CharlesLee)為律師,一張狀紙把麥迪遜國務卿告到了最高法院。
麥迪遜一看對手來頭不小,立馬聘請傑弗遜總統內閣司法部長萊維林肯(LeviLincoln)出任辯護律師。這位萊維。林肯先生真不愧是現職司法部長,辦案派頭十足,接了案子以後竟然連法院都懶得去,只是寫了一份書面爭辯送交最高法院,聲稱馬伯里訴麥迪遜案是一個涉及黨派權力斗爭的政治問題,跟法律壓根兒就不沾邊,最高法院就是管天管地也管不著這種根本就扯不清的黨派斗爭破事。
馬歇爾大法官接到控方律師的起訴狀和辯方律師寄來的書面爭辯後,以最高法院的名義致函國務卿麥迪遜,要求他對扣押委任令的原因做出個合理的解釋。誰料想,麥迪遜對馬歇爾的信函根本就不予理睬。 麥迪遜國務卿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在當時是件稀鬆平常的事。當時的美國最高法院,是一個根本就沒啥權威的法院。美國的立憲先賢漢米爾頓曾評論說:「司法部門既無軍權,又無財權,不能支配社會力量與財富,不能採取任何主動行動」,是「分立的三權中最弱的一個」。
1789年的美國憲法雖然規定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和制衡的格局,但這部憲法以及後來增添的憲法修正案,對於憲法最終解釋權的歸屬問題,從未作出任何明確的規定。憲法並未賦予最高法院向最高行政當局和立法機構指手畫腳、發號施令的特權,更別提強迫總統、國務卿和國會服從最高法院的判決了。
這樣一來,馬歇爾便處在一種極為尷尬的兩難困境,他當然可以正式簽發一項執行令,強令麥迪遜發出十七份委任令。但麥迪遜背後有總統兼美軍總司令撐腰,他很有可能對最高法院下達的命令置若罔聞。既無錢又無劍的馬歇爾大法官若向麥迪遜國務卿強行發號施令,只會讓人笑掉大牙。但是,如果馬歇爾拒絕馬伯里合理的訴訟要求,那麼最高法院和聯邦黨人則顏面掃地。
面臨這種無論是審理還是不審理此案都必輸無疑的兩難困境,馬歇爾苦思冥想了半個月,終於琢磨出了一個令人稱奇的絕妙高招,既表現出最高法院的權力高於行政當局和國會,又避免與行政當局和國會迎頭相撞、直接沖突。馬歇爾稱此判決為自己「法官生涯中最明智的判決」。
馬歇爾在判決書中判定,第一,參議院已批准了這些法官的任命,總統簽了字,國務院蓋了印,從法律角度上看,委任令是合法的任命公文,麥迪遜拒發公文顯然是違法的。因此,這是一個法律問題,不是黨派斗爭的政治問題。第二,既然扣押公文是違法的,那麼馬伯里當然有權請求法院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第三,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是一個法治政府的首要責任。因此,法院有責任幫助馬伯里獲得法官委任書。
那麼,按照這個路子推論下去,馬歇爾下一步理所當然地就該向麥迪遜發出強制令了。誰料想,馬歇爾筆鋒突然一轉,他引證美國憲法第三條第二款說,當一個案子涉及大使、其他使節和領事以及以州為訴訟當事人時,其初審權屬於最高法院。對於其它案件,最高法院只有上訴審理權。如果把馬歇爾這段咬文嚼字的引證換成一句通俗易懂、直截了當的大白話,那就是說,馬伯里一案的訴訟當事人既不是大使、領事,也不是州政府,最高法院對這種小民告官府的案子沒有初審權,馬伯里告狀告錯地兒了。他應當去下級法院控告麥迪遜,如果案子最後從下級法院一級一級地上訴到最高法院,那時最高法院才有權開庭審理。
可是,馬伯里高薪聘請的律師、前司法部長查爾斯。李並非不懂訴訟程序的法盲,他之所以一開始就把狀子直接遞到了最高法院,依據的是國會1789年通過的《司法法》第十三款。根據這款法律,最高法院對這類案子擁有初審權。
但馬歇爾斬釘截鐵地指出,《司法法》第十三款是與憲法相沖突的,它實際上是非法地擴大了最高法院的許可權。馬歇爾強調:「憲法構成國家的根本法和最高的法律」,「違反憲法的法律是無效的」。而「解釋法律顯然是司法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和責任」。據此,馬歇爾正式宣布,1789年《司法法》第十三款因違憲而被取消。這是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一次宣布聯邦法律違憲。
馬伯里一看當個法官竟然這么費勁,連總統簽了字、國務院蓋了戳兒的委任狀都成了白條,若要從基層法院一級一級地上訴到最高法院,還不知要上訴到哪個猴年馬月,他只好灰心喪氣地撤回了起訴。此公後來一直不安心務農,最終改行當了一家大銀行的總裁,比當法官實惠多了。
從表面上看,聯邦黨人馬伯里沒當成法官,麥迪遜也沒送出扣押的十七份法官委任令,馬歇爾似乎輸了這個官司。但實際上,馬歇爾是此案真正的大贏家。
首先,馬歇爾向政府的立法機構國會宣布,不僅憲法高於一切法律,而且判定法律本身是否合法這個至關重要的權力與立法部門無關。換句話說,立法機構不得隨意立法,只有最高法院才是一切與法律有關問題的最終仲裁者。
其次,馬歇爾通過此案向政府的行政部門宣布,憲法的最終解釋權屬於司法部門。因此,司法部門有權判定行政當局的行為和命令是否違反憲法,有權對行政當局的違憲行為和命令予以制裁。
這樣,雖然憲法規定任何法律都應由國會和總統決定和通過,但最高法院擁有解釋法律的最終權力,有權判定法律是否違憲。而最高法院的裁決一經做出,即成為憲法慣例,政府各部門和各州必須遵守。實際上,最高法院不僅擁有了司法審查權(JudicialReview),而且在某種意義上擁有了「最終立法權」。 馬歇爾的高明之處在於,他雖然公開宣布經國會通過、總統批準的《司法法》第十三款因違憲而被取消,但取消這款法律實際上是限制了最高法院自身的許可權,所以國會找不出什麼借口與最高法院對抗,也沒啥特別的理由彈劾最高法院大法官。另外,馬歇爾雖然宣布司法部門有權對行政當局的違法行為予以制裁,但他並沒有向麥迪遜國務卿發出強制令,只是建議馬伯里去下級法院控告麥迪遜。所以,行政當局同樣找不出任何借口與最高法院過不去,也根本無法挑戰馬歇爾大法官的裁決。
美國的法律體系是成文法與案例法的結合,既然國會和行政當局無法推翻最高法院對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的判決,那麼此判決將作為憲法慣例被後人永遠引用。司法審查權和最高法院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就這樣歷史性地確立了。司法從此真正開始與立法和行政兩部門鼎足而立。可以說,這是美國政治制度史和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1789年的美國憲法一直被認為是人類政治制度設計的偉大典範,其實這個評價有點過高了。原因在於,在權大還是法大這個關鍵性問題上,1789年美國憲法並無開創性的建樹。這部憲法並未明確規定最高法院擁有司法審查權,結果使司法在三權中處於最弱的一方。按照這種憲法設計,美國最高法院實際上可有可無。
由於馬歇爾大法官在司法實踐中超乎尋常的智慧和努力,加上英國普通法傳統對北美殖民地的深厚影響以及當時和後來的美國政治家們對法律和政治規則的尊重以及善於妥協讓步的特點,才使美國政治制度第一次真正具有了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特點,並且使司法審查權成為美國政治制度有別於英、法等西方民主國家政體的重大特點之一。
歷任大法官一覽 順序 姓名 任期 任命人 1 約翰·傑伊 1789年10月19日-1795年6月29日 喬治·華盛頓 2 約翰·拉特利奇 1795年8月12日-1795年12月15日 喬治·華盛頓 3 奧利弗·埃爾斯沃思 1796年3月8日-1800年12月15日 喬治·華盛頓 4 約翰·馬歇爾 1801年2月4日-1835年7月6日 約翰·亞當斯 5 羅傑·B·托尼 1836年3月28日-1864年10月12日 安德魯·傑克遜 6 薩蒙·P·蔡斯 1864年12月15日-1873年5月7日 亞伯拉罕·林肯 7 莫里森·韋特 1874年3月4日-1888年3月23日 尤利塞斯·S·格蘭特 8 梅爾維爾·富勒 1888年10月8日-1910年7月4日 格羅弗·克利夫蘭 9 愛德華·道格拉斯·懷特 1910年12月19日-1921年5月19日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10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1921年7月11日-1930年2月3日 沃倫·G·哈定 11 查爾斯·埃文斯·休斯 1930年2月24日-1941年6月30日 赫伯特·胡佛 12 哈倫·菲斯克·斯通 1941年7月3日-1946年4月22日 富蘭克林·D·羅斯福 13 弗雷德·M·文森 1946年6月24日-1953年9月8日 哈利·S·杜魯門 14 厄爾·沃倫 1953年10月5日-1969年6月23日 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 15 沃倫·E·伯格 1969年6月23日-1986年9月26日 理查德·尼克松 16 威廉·倫奎斯特 1986年9月26日-2005年9月3日 羅納德·里根 17 約翰·羅伯茨 2005年9月29日至今 喬治·W·布希
B. 審判張學良的法官是誰
1936年12月31日,張學良被交軍事委員會高等軍事法庭審判。李烈鈞任審判長,鹿鍾麟、朱培德為審判官。
人員組成
李烈鈞為辛亥元老,曾發起過反袁的二次革命。當時,他只是在國民政府掛虛職,沒有負責什麼實際事務,賦閑在家。之所以選他當審判長,很重要的原因是需要一個軍階比張學良高,或者至少平級的人當審判長,而當時符合條件的只有蔣介石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李烈鈞因為資格老,跟張學良同為陸軍上將,故而入選。後馬上就有人質疑李為二級上將,張為一級,仍然不合法律。於是國民政府連夜給李烈鈞補授一級上將。兩位審判員鹿鍾麟和朱培德也是有勢力、有地位、有影響的軍界人物。
審判過程
開庭當日,法庭戒備森嚴,張學良被押解上庭,臉上還帶著微笑。李烈鈞念其是陸軍上將,且「犯罪未遂」,於是叫張坐下,但張學良仍然筆挺地站著。李烈鈞問,你知道自己犯的什麼罪行嗎?張學良回答說不知道。李烈鈞於是把陸軍刑法拿給張學良看,指著前面幾條說,你犯了這幾條。但張學良仍然面不改色,侃侃而談,出言無忌。李烈鈞不禁心裡暗暗佩服,真不愧是張作霖的兒子。
李烈鈞接著問,你這次脅迫領袖,是受人指示,還是自己謀劃。張學良回答:是我自己策劃的。我自己做的事情,責任自己承當。我這個人任何人都不可能指使我。此時,張學良突然反戈一擊,詰問起了李烈鈞:我有一件事情,想問一下審判長,可以嗎?李烈鈞說可以。張學良說:民國二年,您在江西起義討伐袁世凱,有這事嗎?李答曰,有。張學良接馬上接過話頭說:我在西安的行動,就是對中央的獨斷專行,希望能夠以兵諫方式加以阻止。張學良剛說了這幾句,李烈鈞立刻大聲呵斥,打斷了他:「胡說,蔣委員長人格高尚,事業偉大,袁世凱豈能望其項背。你一點都不自我反省,魯莽地發動西安事變,自尋末路,還能歸咎於別人?」鹿鍾麟和朱培德看到李烈鈞情緒激動了,急忙建議休庭。庭審遂告一段落。
隨後又開庭,但總共持續了一個小時,就草草結束。最後,張學良被判處有期徒刑10 年,褫奪公民權利 5年。隨即蔣介石又提請國民政府特赦張學良,交由軍委會「嚴加管束」。自此張學良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軟禁生涯。其實張學良的命運,並不是李烈鈞能決定的。開庭前,李烈鈞曾面見蔣介石,以齊桓公不記管仲前嫌為例,建議蔣介石赦免張學良。但蔣介石陰沉著臉,沒有說話。李烈鈞只好說我將依法行事。蔣才說吐出兩個字:慎重。張學良的命運就此決定了。
C. 找一部電影,港片,有張衛健、劉德華、張學友等等,講的是一群未來的警察回到1993年保護一個法官
是1993年拍的《超級學校霸王》
將軍是盧惠光演的 http://ke..com/view/302251.htm?fr=ala0_1_1
電影網址:
(粵語)http://www.56.com/u53/v_MzMwMTM1MDY.html
(國語)http://v.ku6.com/show/ZMVa1mjs2nrlymZ3.html
《超級學校霸王》(Future Cops),是王晶執導與製作的喜劇動作片,取自於流行格鬥游戲街頭霸王II改編。全劇藉街頭霸王角色化身成劇中人物,營造出一項英雄救美的故事。
2043年7月1日,犯罪大王將軍被捕,一星期後由鐵面無私的法官余鐵雄主審。將軍特派其黑社會爪牙健返回五十年前尋找鐵雄,並替其洗腦,使他無法進行審判。政府知情後,特派飛龍特警鐵面,掃把頭和發達星三人返回1993年去保護余鐵雄。大雄為93年一中學長期留班生,常遭同學余忌安作弄及毒打,只有女友采妮對他真心。飛龍三特警混進學校,掃把頭當上老師,鐵面做大雄同學,發達星則任大雄跟班,幫大雄打贏忌安,並向他套取鐵雄下落,但大雄卻表示校內並無鐵雄此人。阿健亦在這時扮成老師混入學校,並向鐵面放射毒針,後經掃把頭動之以誠,才取得解葯。這時,大雄母親宣布改嫁Richard余,大雄遂改名余鐵雄,特警立即保護鐵雄,而將軍則要殺鐵雄,並以采妮性命作要脅。阿健看透將軍真面目,倒戈相向,協助變成街頭霸王人物的眾人與將軍大戰。結果將軍被殺,而特警們亦接下另一宗在九三年進行的任務,使他們不用與剛相識的女朋友們分別。
D. 求《東京審判》觀後感1000字左右~~!!!急啊~~!!
《東京審判》觀後感
不見了往日的城市的喧嘩、沒有了爾虞我詐,我懷著悲壯的心情看完了《東京審判》本部電影梅汝傲法官出色的表現令在場的每一個同學贊嘆不已。其中的幾個場景令我記憶由心。
「啪」的一聲,梅法官毅然地發一個裝滿水的玻璃杯砸在地上,水花濺了一地,破碎的玻璃片分散在四周的角落裡,永遠也無法重合,這個舉動震撼了在場的各國法官、也震驚了我們每一個觀眾,他用自己的決心表達了為中國人民討回公道、非將戰犯置於死地的決心。試問今天,有多少人有這種勇氣,智慧敢於和強大的外國勢力抗衡。
各國的出場順序本無關緊要,梅法官竟為此爭論不休,甚至以辭去法官職務為代價,最終使外國法官妥協。試問今天,已經有多少人能在國際場合為了這種所謂的「小事」和別人發生沖突,敢於站出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曾智偉飾演的日本兵也很使我感動。國家正處兵荒馬亂之際——長島原子彈事件剛使日本人民損失慘重,國家首領又被送上軍事法庭。每一個日本青年都對外國勢力充滿了無限憎恨,而他,得知事情的原委後已下跪、切腹、甚至大罵日本軍國主義,殺死自己的兄弟,與另一個日本青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種明辨是非的精神在當今的社會中幾乎銷聲匿跡。
有這么一個場景特別震撼人心:在一個小酒館,當美麗的老闆娘輕輕哼著日本民歌,帶著對戰後的憧憬,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帶著她天性中的純良翩然起舞時,一顆不知從何而來的子彈射穿了她的身體,她於是那樣倒下去,燦爛的笑容還未來得及綻放便萎謝了,春花在戰爭所帶來的陰郁中隨風飄零,她那樣倒下去了,滿地的鮮血,她的眼中還有不甘,還有迷惑。這些,真實而客觀,戰爭不僅害了中國人,同樣也對他們的本國人民造成了莫大的傷害。所以這一場審判就更為重要。要向那些罪人們討回血債的不僅是中國人,他們更應該向自己的國人有一個交代。在這場審判中,我們不僅要懲罰戰犯,我們更應藉此敲響警鍾,要遠離戰爭,珍視和平。
看了電影《東京審判》,好像給我們喝了一杯烈酒,燃燒起我們的愛國之心,又像給我們打了一針清醒劑,促使我們對法西斯陰魂永遠保持清醒頭腦。我想,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對於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行徑有了更直觀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體會今天的來之不易。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別是沒有經歷過這段歷史的青少年們。
愛國主義在各類教科書、媒體上已無數次反問,共鳴。什麼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我很迷茫。記得小學去春遊,同學看到路邊一群說著似乎是日本話的孩子破口大罵,又記得在網上看到無數侮辱日本的帖子,感覺很悲哀。試問,這就是愛國主義精神嗎?我們身處和平年代的孩子,從未親生體驗過被別國人侮辱、殘害的悲痛,上一代的是是非非似乎已離我們很遙遠。而今,我們懷著悲憤的心情去指責外國那些對過去發生的事同樣很迷茫的新生代,倘若我們是他們,會怎麼想呢?怨怨相報何時了,上代的恩怨需要有一個了結,但決不是新生代的我們,我們不應生活在滲透仇恨的時代,我們應以健康向上的面貌來迎接每一天,這是國家所期望的。
相信看完這部影片,很多觀眾會重燃愛國之情,也相信很多觀眾也增加對日本人民的仇恨,但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決不是影片所期望的結果。
愛國主義絕對不是無盡的仇恨,對他國的鄙視,而是要我們學習影片中梅汝傲法官在和外國勢力交接中不卑不亢,堅決維護國家尊嚴,在關鍵時刻站起來,大喝一聲:「我不是鬥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E. 男方當庭對法官說承認出軌,法官會判離婚不
不一定。法院判決離婚的標準是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如達到這一標準的,應會判內離。
根據《最高容法院關於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若干具體意見》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准予或不準離婚應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作為區分的界限。判斷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應當從婚姻基礎、婚後感情、離婚原因、夫妻關系的現狀和有無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綜合分析。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凡屬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一方堅決要求離婚,經調解無效,可依法判決准予離婚。
8 一方與他人通姦、非法同居,經教育仍無悔改表現,無過錯一方起訴離婚,或者過錯方起訴離婚,對方不同意離婚,經批評教育,處分,或在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過錯方又起訴離婚,確無和好可能的。
F. 審判張學良的法官是誰
1936年月30日,國民政府任命李烈鈞為審判長,對張學良軍法會審。12月31日,軍法會審結果,張被高等軍事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
李烈鈞(1882年2月23日-1946年2月20日)字協和,號俠黃,江西省南昌府武寧縣羅溪人。清末及中華民國軍事將領、政治家。中國同盟會、中國國民黨成員,孫文(孫中山)的親信。
1908年(光緒34年),自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歸國後,任江西新軍第二十七混成協第54標第1營管帶
1909年(宣統元年),赴昆明,任雲南陸軍講武堂教官
1911年(宣統3年)10月17日,為呼應武昌起義,李烈鈞應江西省的革命派的邀請而回到江西。
1912年(民國元年),江西省議會選舉李烈鈞為江西都督。李烈鈞在江西任都督期間曾被江西各商會以違法殃民恣睢暴戾等罪名控訴
1913年6月9日,袁世凱下令將其免職。民國2年(1913年),李烈鈞同孫文策劃發動二次革命。
1915年(民國4年),李烈鈞加入中華革命黨。同年12月,奉孫文的指示赴雲南省開始爭取西南各省都督的活動參與護國戰爭
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李烈鈞軍的存在意義消失。討伐完龍濟光後,李烈鈞隻身赴香港、上海隱退。
1917年(民國6年)8月至9月,孫文在廣州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李烈鈞任大元帥府總參謀長。10月,護法戰爭開始。
1919年(民國8年)10月,孫文在上海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李烈鈞被任命為代理大元帥,負責管理廣州的事務。
1920年(民國9年)12月,孫文為北伐而設立大本營,李烈鈞任大本營總參謀長。
1924年(民國13年)1月,李烈鈞參加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中央~執行~委員。
1927年(民國16年)4月,蔣中正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李烈鈞支持並參加
1928年(民國17年)後,李烈鈞離開南京,在上海養病。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正寓居上海的李烈鈞同反蔣人士如馮玉祥、方振武、張知本、陳嘉佑等人來往密切。
1933年,他數次致電蔣中正,支持蔣領導抗日戰爭。他的立場已由反蔣抗日變為支持蔣介石領導抗日。
1936年西安事變後,李烈鈞被委派為審判張學良的高等軍事法庭審判長。
1937年(民國26年)2月的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上,李烈鈞同宋慶齡、馮玉祥聯名提出同中國共產黨合作,共同抗擊日本。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李烈鈞將身邊達到服役年齡的五個兒子都送入軍隊
1946年(民國35年)2月20日,李烈鈞在重慶逝世。享年65歲(滿63歳)。國民政府給予國葬。中共中央發來唁電,並派周恩來、董必武親往弔唁。
G. 全國人大出的初任法官的書
、國家司法考試簡介
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
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2001年6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通過《法官法》、《檢察官法》修正案,規定「國家對初任法官、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實行統一的司法考試制度。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制定司法考試實施辦法,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實施」,標志著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制度正式確立。國家司法考試制度在我國的設立和實行,是實踐黨中央「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對提高和保障法律職業人員的隊伍素質,完善司法體制、確保司法公正都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司法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制定了《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試行)》。辦法規定,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也可以說,國家司法考試是評測從事初任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等特定法律職業工作所應具備的職業基本知識、能力水平的國家考試。
從2002年起,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都需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另外司法部發出通知要求,公證員也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國家司法考試每年舉行一次。每年的司法考試時間將固定在每年9月第三周的周六、周日舉行。
2、報名條件
(一)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符合《法官法》、《檢察官法》和《律師法》規定的學歷、專業條件;
5、品行良好。
前述第4項關於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學歷、專業條件,依據《法官法》第九條、《檢察官法》第十條、《律師法》第六條有關法官、檢察官任職和取得律師資格的規定及《司法部關於確定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的意見》為:
第一,具有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者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第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自治縣(旗),各自治區所轄縣(旗),各自治州所轄縣;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西藏自治區所轄市、地區、縣、縣級市、市轄區,可以將報名的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
前述高等院校,依據《高等教育法》第68條的規定,是指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和高等專科學校,其中包括高等職業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報名參加考試,已經辦理報名手續的,報名無效:
1、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曾被國家機關開除公職的;
3、曾被吊銷律師執業證的;
4、依照《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試行)》第十八條規定,被處以2年內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期限未滿的;或被處以終身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
註:每年情況如有變化以當年信息為准!
3、報名材料
報名人員報名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國家司法考試報名表。
2.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原件及復印件。
3.本人學歷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持港澳台地區和外國高等院校學歷的人員報名時,須同時提交教育部留學生服務中心出具的學歷學位認證證明。
4.本人近期同一底片1寸彩色免冠證件用照片3張。
具備條件的地方,可以在報名時採用數碼照相的方式攝取照片。
5.報名人員報名時,應當交納報名費。
上述報名材料真實、齊全,經審驗符合報名條件的,由司法行政機關發給准考證。
4、報名方式、時間及地點
國家司法考試的報名方式分為網上預報名和現場報名。
1.國家司法考試網上預報名時間一般為6月初至6月中旬。實行網上預報名地區的報名人員可在上述期間內登錄司法部網站(網址:http://www.legalinfo.gov.cn)進行網上預報名。各地是否實行網上預報名,由省一級司法行政機關確定並公告。
2.國家司法考試現場報名時間為7月初至7月中旬。已網上預報名的人員須在上述期間內到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確認;不實行網上預報名地區的報名人員應當在上述期間內,由本人到戶籍所在市(地)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現場報名。
在戶籍所在地以外工作、學習的人員,可以在工作、學習地報名。戶籍在放寬地區的法律專業專科畢業學歷人員,在非放寬地區或其他放寬地區報名、考試的,考試成績達到放寬合格分數線,應當在戶籍所在地申領《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可以根據本地區報名工作的實際需要,在上述規定的期限內確定具體的現場報名時間,並向社會公布。
5、考試內容
國家司法考試作為一種資格考試,與法律職業相銜接,從職業准入的角度出發,除了要考查應試人員的法學理論知識、對現行法律法規的理解和運用水平外,還要考察應試人員是否具備從事法律職業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因此,辦法第七條明確規定了國家司法考試主要測試應試人員所應具備的法律專業知識和法律職業能力。考試內容從結構上由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五部分組成。國家司法考試採用閉卷筆試的方式進行。
國家司法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6、試卷結構
國家司法考試,在總體上將試卷分為共四卷,具體內容如下: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法理學、憲法、法制史、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與職業責任;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前述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題;試卷四為筆答式實例(案例)分析題(含法律文書寫作)。
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命題范圍以每年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國家司法考試大綱》為准。
註:每年情況如有變化以當年信息為准!
7、錄取分數線
國家司法考試通過的數額及合格分數線,需要根據法官、檢察官和律師隊伍發展的實際需要來確定。每年度的數額及合格分數線將由司法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協商確定,司法部公布。達到合格分數的應考人員,通過一定的程序,獲得司法部統一頒發的《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擔任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執業律師需從獲得此證書者中擇優錄用。
國家司法考試歷年錄取分數線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試卷總分 400分 400分 600分 600分 600分
錄取分數線 240分 240分 360分 360分 360分
放寬地區錄取分數線 235分 225分 335分 335分 325分
再給你推薦一個好網站bbs.xuefa.com學法網,從上面你可以免費下到幾乎所有輔導班的MP3和其他資料,我就是靠它才通過的司法考試,希望對你也能有所幫
H. 巴黎聖母院中法官的特點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法語: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正式名稱巴黎聖母主教座堂,是一座位於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築,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3月24日[1],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2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它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義上的哥特式教堂。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3~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徵。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2019年4月15日晚18時50分許,巴黎聖母院屋頂起火,一小時後火情迅速蔓延(4·15巴黎聖母院火災事故)[2][3][4]。當地時間4月16日上午,大火撲滅,火災持續14小時。[4]5月10日,法國國民議會開始審議巴黎聖母院重建法案,各界承諾為重建巴黎聖母院捐款的金額已近10億歐元。[5]當地時間8月6日,巴黎聖母院屋頂設計大賽(非官方賽事),中國旅美建築師提出的「巴黎心跳」方案獲得冠軍。[6]11月6日,中法雙方在北京簽署合作文件,就巴黎聖母院修復開展合作,中國專家將參與巴黎聖母院修復工作。[7]
中文名
巴黎聖母院
外文名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地理位置
法國巴黎第四區 西岱島(Cite)的東南端
氣候條件
溫帶海洋性氣候
開放時間
火災原因暫停開放
巴黎聖母院-數字博物館
該內容由網路博物館計劃提供
馬上參觀
快速
導航
建築師
歷史事件
結構外觀
內部構造
文學著作
游覽信息
火災事故
歷史沿革
前期歷史
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不是指別人,正是意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聖母院大教堂並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棟宗教性建築,根據教堂地底下挖掘出來的一些文物,該地點被作為宗教用途的歷史,可以回溯到羅馬的提庇留大帝(Emperor Tiberius)時代,在西堤島的東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來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祇的神殿。
共19張
巴黎聖母院照片
至於在此地址上所修築的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則眾說紛紜,聖母院的舊址有著曲折的歷史,4世紀時是一座用來祭拜聖史蒂芬的基督教教堂,6世紀時又成為一座羅馬式教堂,而這座教堂有12塊基石取自原先羅馬神殿的遺址。也有說法認為大教堂是在墨洛溫王朝(Mérovingiens)的希爾德貝爾特一世(Childebert I)在528年時,以先前已經存在的教堂為基礎進一步改建。
到了12世紀路易七世時期,原有的羅馬式教堂已經毀損不堪,在1160年被選任為巴黎主教的莫里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決定在這個地方建造一座可以和聖坦尼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St. Etienne)媲美的宏偉教堂。也有史料顯示,在這里曾有兩個教堂,一個是聖坦尼大教堂,另一個是聖母瑪利亞教堂。聖坦尼大教堂早在10世紀時,就已經成為巴黎、或整個法國的宗教中心。但是,也正因為這樣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發現原有的聖史蒂芬教堂與其所承擔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經隨著時間而老舊,而開始思索重新修築教堂。
巴黎聖母院大火:很多來日方長,都成了後會無期
ONE有影力
贊5
閱讀687
開始建造
1160年時,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教堂的重建計劃,教皇亞歷山大三世(Pope Alexander III)在1163年親自奠基(也有說是主教蘇利奠基),開啟了這座法國哥特式建築代表作的建造工程。
共12張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在1345年建成,建築總高度約超過130米,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座完全哥特式的教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是巴黎歷史悠久最具代表性的古跡[4] 。該教堂曾經是全歐洲工匠組織和教育組織集會的地方。
I. 急急急!!!!!!!!!中國法官培訓網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以下分別簡稱《法官法》、《檢察官法》、《律師法》、《公證法》)及《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現就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報名
(一)報名條件。
1.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具有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者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5)品行良好。
依據《司法部關於確定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的意見》(司發通[2007]38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中部六省比照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范圍的通知》(國辦函[2007]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自治縣(旗),各自治區所轄縣(旗),各自治州所轄縣;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級市、區);中部六省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的縣(市、區)(不屬於國家或省扶貧開發重點的縣級市、區除外);西部地區(除西藏外)11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縣(包括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級市、區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的縣級市、區);西藏自治區所轄市、地區、縣、縣級市、市轄區,可以將報名的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這一政策的適用期限截至2011年12月31日。
普通高等學校2009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外國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書的人員,其學歷(學位)證書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後,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已經辦理報名手續的,報名無效:
(1)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曾被國家機關開除公職的;
(3)曾被吊銷律師或公證員執業證的;
(4)依照《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試行)》第十八條規定,被處以2年內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期限未滿的;或被處以終身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
3.已經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A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以及已經取得B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但尚未取得高等院校本科以上畢業學歷的人員,不得再次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二)報名方式、時間與地點。
1.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的報名方式分為網上預報名和現場報名。
2.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網上預報名時間為6月11日至25日。報名人員應在上述期間內登錄司法部網站(即中國普法網,網址:http://www.legalinfo.gov.cn)進行網上預報名。
3.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現場報名時間為7月1日至20日。網上預報名的人員須在上述期間內到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確認;未網上預報名的報名人員可在上述期間內,由本人到戶籍所在地市(地)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現場報名。
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可以根據本地區報名工作的實際需要,在上述規定的期限內確定具體的現場報名時間,並向社會公布。
4.報名人員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由本人到戶籍所在市(地)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現場報名或確認。在戶籍所在地以外工作、學習的人員,持工作、學習單位開具的證明可以在工作、學習地報名。
(三)報名材料。報名人員報名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原件及復印件。
持護照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報名時須同時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證明或戶籍證明。
2.本人學歷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普通高等學校2009年應屆本科畢業生憑所在院校出具的證明(格式證明可在司法部網站下載)報名。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外國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書的人員報名時,須同時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學歷(學位)認證證明。
3.戶籍在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的報名人員,須提交戶籍證明復印件(列印版);報名表中所填寫的戶籍代碼應與戶籍地一致。
4.報名人員報名時,應當交納報名費。
上述報名材料真實、齊全,符合報名條件的,由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發給准考證主證。經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復審合格,生成准考證副證,由報名人員自行從司法部網站下載。
二、考試
(一)考試時間。
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時間為9月20日、21日。具體為:
試卷一:9月20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9月20日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三:9月21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四:9月21日下午14:00———17:30,考試時間210分鍾。
(二)考試內容、方式和科目。
國家司法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命題范圍以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大綱》為准。
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採用閉卷、筆試的方式。考試分為四張試卷,每張試卷分值為150分,四卷總分為600分。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試題,試卷四為筆答式實例(案例)分析試題。各卷的具體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包括: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使用漢文、哈薩克文、維吾爾文、蒙古文、藏文和朝鮮文等文字印刷,新疆、內蒙古、西藏自治區和吉林省報名人員在報名時可以根據本人情況選擇使用少數民族文字試卷。
(三)考試紀律。
應試人員應當認真閱讀《國家司法考試應試規則》和《國家司法考試違紀行為處理辦法》,自覺遵守考試紀律,自覺維護考場秩序。
(四)試題參考答案異議。
為確保國家司法考試公平、公正,進一步增加國家司法考試的透明度,司法部將在9月22日上午8時向社會公布考試試題,在9月25日上午8時公布考試試題參考答案。應試人員對試題參考答案有異議的,可在9月25日至30日期間登錄司法部網站,在該網站「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試題參考答案異議專區」中對試題參考答案提出異議並說明理由。司法部將組織專人收集、整理各方面對試題參考答案提出的意見,並在試卷正式評閱工作開始前提交「試題參考答案審查專家組」研究、論證。經「試題參考答案審查專家組」論證的參考答案為試卷評閱的依據。
三、考試成績與資格授予
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評卷。評卷工作結束後,考試成績由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
根據《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試行)》的規定,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的合格分數線,待考試結束後,由司法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公布。
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戶籍在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的法律專業專科學歷畢業人員,在非放寬地區或其他放寬地區報名、考試的,考試成績達到合格分數線,應當在戶籍所在地申請授予法律職業資格。
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成績合格的普通高等學校2009年應屆本科畢業生,應在2009年7月31日前,持考試合格成績通知書和畢業證書向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申請授予法律職業資格。
考試合格並獲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擔任法官、檢察官,申請律師執業和擔任公證員,應當符合《法官法》、《檢察官法》、《律師法》和《公證法》規定的其他條件。
四、考試的復習與輔導
根據《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試行)》的規定,司法部已制定出版《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大綱》,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可依據該大綱進行復習、備考。
司法部不舉辦考前培訓班,也不委託任何單位進行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考前培訓輔導。
五、其他
根據四川汶川地震災情,四川省成都市、德陽市、綿陽市、廣元市、雅安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等6個市(州)62個縣(市、區)延期舉行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具體安排另行公告。四川其它地區及受地震災害影響的甘肅、陝西、重慶、雲南等省(市)報名時間延長至7月31日,報名方式由各地考試機構自行安排,公告發布。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參加國家司法考試若干規定》,司法部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設立考區,舉行國家司法考試。根據《台灣居民參加國家司法考試若干規定》,自2008年起,台灣地區居民可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上述具體事項由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另行公告,應試人員可登錄司法部網站查詢。
現役軍人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事宜,仍按司法部與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發布的《關於組織軍隊現役人員參加2002年國家司法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2002]政辦字第5號)辦理。
二○○八年六月六日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806/13/3072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