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官員任職
❶ 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的任職資格
行政長官的任職資格和產生方式
1.香港行政區行政長官的任職資格:年滿40周歲,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滿20年並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任職條件有:國籍條件、居住年限條件、年齡限制、有無外國居留權的限制。
澳門行政長官無「在外國無居留權」的規定,無外國居留權不是參選條件,而是行政長官任職條件。
除以上外,還必須:(1)依法宣誓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2)廉潔奉公、盡忠職守;
(3)就任時應向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申報財產,記錄在案;
(4)澳門特別行 政區長官在任職期內不得從事私人贏利活動。
2.產生方式:
(1)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
(2)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第二、三任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方式是 選舉委員會選舉。
三、行政長官的任期、辭職和代理
行政長官任期為5年,可以連任一次。如有以下情況之一者必須辭:
(1)因嚴重疾病或其他原因無力履行職務;
(2)因兩次拒絕簽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而解散立法會,重選的立法會仍以全體議員2/3多數通過所爭議的原案,而行政長官仍拒絕簽署;
(3)因立法會拒絕通過財政預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會,重選的立法會繼續拒絕通過所爭議的原案。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短期不能履行職務時,由政務司長、財政司長、律政司長依次臨時代理其職務,香港應在6個月內產生新的行政長官,澳門應在120日內產生。
❷ 舊政府的官員在新政府任職怎麼稱呼
如果是同輩,就稱呼「同志」
如果是上級,就稱呼「職稱」
如果是下級,就稱呼「名字」
望採納
❸ 什麼是黨政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制度
黨政來領導幹部任職前公源示制度是指提拔擔任地(廳)級、司(局)級以下領導職務的,除特殊崗位和在換屆考察時已進行過公示的人選外,在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後、下發任職通知前,在一定范圍進行公示的制度。公示期一般為七至十五天。公示內容一般包括:公示對象的姓名、性別、政治面貌、出生年月、籍貫、學歷、學位、現任職務等自然情況和工作簡歷。黨政領導班子及黨政工作部門領導成員的選拔任用,應向社會公示;內設機構領導幹部的選拔任用,原則上在其所在單位或系統內進行公示,也可根據崗位特點在更大范圍內公示;異地交流提拔的幹部在原工作所在地或單位公示。需要向社會公示的,一般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發布公告;在部門、單位或系統內公示的,可採取發公示通知,或召開會議公布、張榜公告等形式。公示期間群眾反映的問題,由組織(人事)部門受理調查核實後,要向署名或當面反映問題的群眾反饋調查核實結果,並根據調查核實的情況提出處理意見。公示結果不影響任用的,辦理任職手續。
❹ 我今年29,由縣政法委班子成員,政治部主任,調任鎮委副書記。是把我當做後備幹部,還是要搞我呀
縣委的意思是什麼?組織部的意思是什麼,不能妄加猜測。
但就現實的情況看:
1,這專次調動是一次由虛轉實的屬職務安排,是好事。縣政法委的政治部主任是一個按副科級管理的職位,對於不帶括弧的任職者並不屬於實職副科級職位,還不能列入科級領導幹部范圍。而轉任鄉鎮黨委副書記就變為實職副科級了,成為科級領導幹部了。
2,年輕後備幹部的培養和使用,必須要有基層工作經歷,這是非常重要的任職履歷,而在政法委機關工作並不屬於基層工作履歷范疇,因此,要想成為很有發展潛力的後備幹部,就必須補上基層工作任職的履歷空白。這次到鄉鎮任職意義重大,對於未來發展不可或缺。
3,在副科級職位上任職滿三年就具備了轉正條件,到那時是否會順利的變身為鎮長成為正科級幹部,才會顯現出是否屬於後備幹部的端倪。
其實,在這個敏感時期,沒必要想得太多,踏踏實實的干好工作,抓緊後半年的時間,干出成績來,以實際行動拿出一份漂亮的年度述職報告,贏得縣委和組織部門的充分肯定,那才是最關鍵的。
❺ 官員的任職時間
5年一屆
5年,憲法修正案把以前鄉鎮的任期由3年變為5年後,所有的任期都統一了。
❻ 縣級地方公安機關領導幹部任職條件是全部都要符合才行嗎
一、地方公安機關領導幹部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和資格
(一)具有堅強的黨性,堅定的政治立場,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法律。
(二)具有牢固的大局意識和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堅決執行黨委、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指示,確保政令、警令暢通。
(三)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指揮能力,能夠及時、果斷、依法處理復雜的社會治安問題和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四)具有牢固的群眾意識,堅持執法為民,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善於做群眾工作。
(五)具有履行職責所需要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法律知識。
(六)作風正派,求真務實,廉潔奉公,知人善任,團結同志,有較高的群眾威信。
(七)身體健康,能夠適應公安工作的要求。
二、省(區、市)公安機關領導幹部應具備的條件和資格
(一)能夠全面理解、正確貫徹執行黨的政法工作的方針、政策和上級指示精神,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結合實際,領導、指揮本地公安機關開展工作。
(二)政治敏感性強,具備駕馭復雜局面、科學判斷形勢和研究對策的能力。
(三)具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熟悉政法、公安業務和公安隊伍,善於運用科學、民主的方法,妥善處理復雜社會治安問題。
(四)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和協調能力,能夠准確掌握、熟練運用與公安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
三、市(地)公安機關領導幹部應具備的條件和資格
(一)能夠全面理解、正確貫徹執行黨的政法工作的方針、政策和上級指示精神,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組織領導本地公安機關有效地開展工作。
(二)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法律知識,能夠准確掌握、熟練運用各項公安工作法律、法規和政策。
(三)熟悉公安業務,有較豐富的公安工作經驗。
(四)具有處理復雜社會治安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應具有處理各種治安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的經驗和能力。
(五)確因工作需要從公安機關以外交流到市(地)公安機關擔任正職領導職務的,一般應具有從事政法、公安工作的經歷。
四、縣(市、區)公安機關領導幹部應具備的條件和資格
(一)能夠准確掌握、熟練運用政法工作法律、法規和政策,堅決貫徹執行上級指示。
(二)熟悉公安業務,具有豐富的公安實際工作經驗。
(三)具備現場組織指揮能力,能夠及時、果斷、依法妥善處理復雜社會治安問題。
(四)擔任正職領導職務的,一般應具有政法、公安工作經驗;擔任副局長的,應具有在公安機關基層所隊領導崗位任職三年以上的經歷。
初次擔任地方各級公安機關領導幹部的,在任職一年內必須參加上級公安機關組織的任職培訓。
本任職條件所指的公安機關領導幹部包括省(區、市)、市(地)、縣(市、區)公安機關廳長、副廳長,局長、副局長,黨委書記、副書記,紀委書記,政治部(處)主任;縣(市、區)公安機關政治委員、副政治委員。
本任職條件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公安部黨委負責解釋。
❼ 我國政府官員職位名稱和任職人員。
職位分類通常是根據職位的工作性質、責任輕重、難易程度和所需資格條件等進行分類,劃分為若干種類和等級,以便對從事不同性質工作的人,用不同的要求和方法治理,對同類同級的人員用統一的標准治理,以實現人事治理的科學化,做到「適才適所」,勞動報酬公平合理,是現代人事分類的一種類型。與品位分類相對。職位分類是以「事」為中心的分類,側重職位的職務、職責與職權。在組織裡面,最常用的職位分類便是部門分類和等級分類,例如人事部司理,就涵蓋了兩方面的分類。職位分類制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劃分職位類型,二是職位設置。可以說公務員法規定的分類制度是一種以職位分類為主,職位分類和品位分類相結合的分類制度職位分類的特徵從職位分類的涵義中我們可以看出,職位分類具有以下幾個特徵:第一,職位分類是以「事」為中心的分類,即「因事擇人」;第二,職位分類所依據的根本要素是職位的工作性質、難易程度、責任大小及所需資格條件;第三,職位分類並不是硬性規定何類職位應辦什麼事,而是對各個職位所乾的事舉行客觀分析與評價,由此確定職位在職位分類布局中所處的位置,從而達到分類治理的目的;第四,職位分類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隨著職位工作的變化而變化,但不因工作人員的變動而變動;第五,職位分類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人事治理的一種科學方法。我國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治理需要,劃分為綜合治理類、專業 技能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本法,對於具有職位特殊性,需要單獨治理的,可以增設其他職位類別。各職位類別的適用范圍由國家另行規定。我國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創建,迫切需要創建一套完整的國家公務員分類制度與之相適應。因此我國國家公務員的分類制度必須適合我國國情,是對國外公務員分類制度「揚棄」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務員分類制度。職位分類首創於美國,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許多發達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科學人事治理方式和人事分類制度。1895年「科學治理之父」泰勒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對動作與工作時間關系的研究,提出了「工作分析」、「時間和動作研究」的治理方法,這種方法很快流行於政府部門。1923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了美國第一個《聯邦政府職位分類法案》。職位分類的最大特點是「因事設人」,它強調的是公務員的職權和責任,而非擔任該職位的公務員本人。職位,與強調一個人的專業技能、學術水平的職稱不同,是「分配給一個官員或職員包含有職務與責任的工作」。(美國《聯邦政府職位分類法案》)。它是職位分類布局的底子,由它構成形形色色的職系和高低不等的職級,職位分類是將用人單位的全部職位安照其業務性質和內容劃分出若干職系,然後再按每一職位的責任輕重、難易程度、勞動強度、工作環境及所要求的知識技能和履歷水平,將其劃分為若乾等級,並通過職位說明書加以明確而具體的規定,最後將各個職位歸於適當的職級、職等。我國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的主要內容第一,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職位類別劃分的依據標准,綜合治理類、專業技能類、行政執法類三類職位的特點,各單位舉行職位設置的依據與要求。 第二,職務設置的主要內容。包括職務序列設置的依據和有關職務類型、職務層次、職務名稱的規定。 第三,級別設置的主要內容。包括級別內涵、作用,級別確定與提升的依據,職務與級別對應的原則。職位分類的優點在於:①因事設人而避免了因人設事濫竽充數現象;②可以使考試和考核標准客觀,有利於事得其人,人盡其才;③便於實行公平合理的工資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員的培訓籌劃;④可以做到職責分明,淘汰不必要的推諉糾紛,有利於獲得職位的最美人選,辦理機構重疊、層次過多、授權不清、人浮於事等問題,提高組織機構的科學化、系統化水平,使組織機構每每處於合理高效的狀態。5、 有一套嚴格的法規文件;6、 以工作決定報酬,實行同工同酬;7、 為考試錄用,考核獎懲,升遷等各項管理提供客觀依據。職位分類的缺點主要表現在:①在適用范圍上,職位分類較適用於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和職位,而對高級行政職位、秘密性職位,臨時性職位和通用性較強的職位,則不太適用;②實施職位分類的程序繁瑣
❽ 政法委幹部的出路一般是什麼
政法委是地方黨委的綜合部門之一,其幹部既有專業性,熟悉法律、信訪、社會內管理方面專業知識容,也熟悉黨政機關管理的一般知識。其出路還是很廣的。可以交流到其他黨政機關工作、可以到公、檢、法、司機關任領導職務(但法院、檢察院不宜擔任業務領導,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宜任黨內職務),還可以到下一級黨委、政府任職。
❾ 科級、處級、廳級、省部級幹部晉升任職年限是多少謝謝!
國家級正副職 省部正副職 廳局正副職 縣處正副職 科級正副職
沒有局級 , 局 嚴格專說來不是行政屬級別。
區縣的局長為正科級,地級市局長為正處,副省級城市的局長為副廳級(注,其副局長為副局級,副局是副省級城市特有的行政級別,至於使用起來的話 好像是當做副廳級使用),省級城市即直轄市的局長為廳級,中央的局為副部級,中央的總局為正部級。
現在有的地方會說 局級幹部,那就得看他是在哪個城市說的咯。但是,局,並不是一個行政級別。
每個級別一般是三、五年一升職
❿ 省政法委幹部可以到公安廳任職嗎
您好!省政法委幹部經省委組織部批准,可以到省公安廳任職。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