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法官怎麼區分
1、區別主來要體現在「源法院」和「法官」上;
2、法院是一個機構、而法官是一個個人;
3、法院有可能獨立,只是法院外的力量均不得干涉法院的審判,而法院內部,比如審委會、院長有可能進行干涉;
4、法官獨立,法官以外的人均不得干涉,包括法院的領導和審委會。
『貳』 法官和主審法官有什麼區別
法官和主審法官的抄區別在於,法官是對普通法官和主審法官的統一的職務稱呼;主審法官是在法庭上對某個案件主理法官的稱呼,在案件中,主審法官是可以申請更換的,但是必須提供法定理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
(2)法院法官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主審法官是為了提高辦案效率而在合議庭內部進行分工的產物,主審法官的主要職責如下:
1、與其他法庭上的成員(普通法官等)平等地參與案件的審理、評議和裁判等審判活動;
2、負責處理該案件辦案過程中產生的某些具體事務,比如主要包括保管案卷材料、調查收集證據、委託鑒定或審計、組織庭外調解、製作法律文書等輔助性事務;
注意事項:主審法官在處理具體事務時,是以合議庭的「代理人」角色出現的,只能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合議庭的名義行事,要接受審判長的指導和其他成員的監督並做好通報工作,當然行為後果也由合議庭承擔。
『叄』 審判長,審判員和法官,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審判長,審判員和法官,有什麼區別:
1,審判長就有兩種意思:
第一就是在審理具體案件的合議庭中擔任主要審判職責,對該案審理負責的法官,就叫審判長,而其他合議庭成員就是審判員或者人民陪審員。
第二,審判長是法院系統內部的一種職稱,只有被任命為審判員兩年以上才能競爭上崗審判長。
2,審判員,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人員的一種職稱。
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23歲且又沒有被剝奪過政治權利的公民,經業務考核有能力擔任審判工作的,可以被任命為審判員。
除在省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員由省和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外,其他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員均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審判員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各類案件的審判工作。除簡單案件依法可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外,一般應由審判員或審判員和陪審員依法組成合議庭審判案件。
3,法官是對從事審判工作的人員的稱呼,也就是一種職業名稱,和檢察官、警官等等是一樣的。
審判長,審判員和法官,有什麼聯系:
審判員,審判長是就一個具體的個案審理過程中而言的,也就是組成合議庭或獨任庭的.
法官是國家公務員系列,是分級別的.
在一個法院中,主體是法官.
在一個個案審理中,由法官與陪審員組成合議庭,由法官擔任審判長進行審理.
一個法官在這個案子中可能是審判長,在另外一個案子中可能是審判員.
(3)法院法官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審判員的設立
設立審判員的根本目的就是完成人民法院的工作職責,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基層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中級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高級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簡單的民事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上訴和抗訴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二十三歲的公民,可以被選舉為人民法院院長,或者被任命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但是被剝奪過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審判員有兩種:第一種是由同級人大常委會任命的;第二種是由其所在法院院長任命的,又稱助理審判員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審判員
『肆』 中國 各級法院各級法官對應的行政級別是什麼
法院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長:首席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大法官至二級大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員:一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高級人民法院
院長:二級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員:二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中級人民法院
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審判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二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基層人民法院
院長:三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三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省高院的行政級別主要如下:
院長,行政副省級
副院長,黨組人員,政治部主任等,行政正廳級
審判庭庭長,副廳級
目前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屬法律職務,暫未與行政級別掛鉤
縣級法院審判員對應級別如下:
法官的行政級別參照公務員基層法院院長,副處
副院長,正科或副科
庭長,科員或副科或享受正科待遇
審判員相當於股級、副科。
『伍』 法院法官是什麼級別
中國法官等級法官的等級確認,以法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業務水平內、審判工作容實績和工作年限為依據。大法官和一級、二級高級法官和最高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及所轄法院的三級、四級高級法官和一級、二級法官,以及高級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中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法院的三級、四級、五級法官的等級,由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陸』 法庭上法官怎麼判斷哪方勝訴
在民事事訴訟中,所謂的勝訴就是說一方當事人得到了有利於自己的判決。
如果法院專的判決支持了原屬告的訴訟請求,那麼就是原告勝訴,如果法院的判決不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那麼就是被告勝訴。
對於當事人或者律師來說,追求勝訴,使判決結果盡可能符合自己的預期,是一個合理的目標,但是影響民事訴訟結果的變數很多,當事人,律師往往難以完全如願。並不是說哪一方的律師在法庭辯論中占據了上風,他就勝訴了。
在訴訟中,要精準分析各種法律關系,檢索相關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以及判決的案例。要充分的利用其中責任分配的原則,評估雙方的舉證責任。
要對各種物證,書證,鑒定意見,證人證言等給予積極有效的回應。代理意見應該邏輯排序嚴謹,條理分明。
總結起來勝訴的關鍵還是在於學會保存證據,收集證據,因為打官司就是打證據,這句話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未必做得到
。
『柒』 裁判官和法官的區別
在香港地區,裁判官與法官的確是區別的,這一稱謂,因應於香港地區針對刑事審判所專設的裁判法院。
關於香港的裁判法院,樓上的回答已了作為較為詳細的介紹,而裁判官即特指在裁判法院從事審判的法官。需要補充的是,因部分裁判法院已經停用,目前在香港地區共有七所裁判法院。包括:位於香港島的東區裁判法院,位於九龍的九龍城裁判法院,位於新界東的粉嶺裁判法院和沙田裁判法院,以及位於新界西的荃灣裁判法院和屯門裁判法院。
而目前香港的總裁判官為唐文先生,主任裁判官共有六位,特委裁判官共有10位,其他為普通的常任裁判官。
此外,香港還有專門的《裁判官條例》,裁判官包括常任裁判官和特委裁判官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根據令狀予以委任。
還需指出的是,在香港回歸以前,法官被稱作按察司,而裁判官被稱為裁判司。因此法官與裁判官的區別在香港回歸以前即已經存在。
關於裁判官和法官的誰的權力更大,這一問題很難回答,因香港地區奉行司法獨立原則,因此所有裁判官和法官的權力都應當是平等的,但如果考慮到裁判法院為香港最初級的刑事法院,判刑上限為監禁兩年和罰款10萬港元,而區域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原訟法庭相較裁判法院管轄更為嚴重的罪行,且針對裁判法院的判決,還可上訴至高等法院的原訟法庭,而區域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審判人員均被稱作法官,按照非司法專業人士的理解,單就刑事審判領域而言,法官又似乎較之裁判官有更大的權力。
『捌』 法官與律師的區別。
1、兩者的工作目的不同,法官為國家工作,律師為錢也就是為自己而工作
2、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法官是站在公正的角度思維的,而律師是站在自己當事人的角度思維的,哪怕是惡人,也要站在惡人的角度思維
3、兩者的性格不同,法官是穩重內斂的性格,而律師則是張揚外顯的性格
律師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8)法院法官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中國《律師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了律師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內容和范圍:
(一)擔任法律顧問;
(二)擔任訴訟代理人;
(三)擔任刑事辯護人;
(四)擔任非訴訟代理,參與調解和仲裁;
(五)解答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等,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
『玖』 檢查官和法官的區別是什麼檢查院和法院的區別又是什麼
一、主體不同。檢察官是指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檢內察院、地方各級容人民檢察院、鐵路運輸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委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二、范圍不同。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法官對民事和刑事案件都握有一定的許可權;而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官只能對刑事案件的訴訟階段握有一定的許可權。人民法院的刑事審判權只適用於審判階段,而檢察官的檢察權從刑事案件的立案,逮捕,起訴和執行全過程都使用。
職業要求當然是法官的高一些,因為只有他才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罪與非罪!
『拾』 法官與審判員的區別
法官助理不是法定稱謂,按字面理解就是法官辦案的輔助人員,應該回是書記員之類的答。以上是關於法官助理和助理審判員的解答。
審判員,審判長是就一個具體的個案審理過程中而言的,也就是組成合議庭或獨任庭的.法官是國家公務員系列,是分級別的.在一個法院中,主體是法官.在一個個案審理中,由法官與陪審員組成合議庭,由法官擔任審判長進行審理.一個法官在這個案子中可能是審判長,在另外一個案子中可能是審判員。
現在法院招錄公務員都不會直接招法官,考進去先當法警或書記員,也就是審判輔助人員。過幾年等法院有法官名額空缺了才會提升一人或幾人擔任助理審判員,也就是五級法官。
拓展資料
嚴格意義上的法官是被任命為助理審判員以上的人才叫法官。所以法官包括助理審判員和審判員。法官是一種通稱,助理審判員和審判員是法律術語稱謂。
助理審判員在審理案件中裁判時的稱謂叫代理審判員,即代行審判員的職責。
當然在合議庭中的表決權是一樣的,沒有大小之分,但在合議庭中,有審判員時,助理審判員是不能擔任審判長的,正如有庭長時,審判員不能擔任審判長,有院長時,庭長又不能擔任審判長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