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41條賠償內容細則
Ⅰ 勞動法賠償細則的規定有哪些
勞動法賠償細則的規定有,用人單位按照規定解除勞動關系,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工作年限,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按一年計算,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支付雙倍賠償金,工作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
一、勞動法賠償細則的規定有哪些?
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3、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二、怎樣計算經濟補償中的工作年限
1、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應從勞動者向該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如果由於各種原因,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及時簽訂勞動合同的,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如果勞動者連續為同一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但先後簽訂了幾份勞動合同的,工作年限應從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
2、如勞動者甲自在某企業工作,期間勞動合同一年一簽,一直工作到年。最後一份勞動合同期滿後終止,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時,計算的工作年限應從算起,共四年。如果勞動者為同一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多年,但間隔了一段時間,也先後簽訂了幾份勞動合同,工作年限原則上應從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已經支付經濟補償的除外。
3、總之,本條「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的規定,不能理解為連續幾個合同的最後一個合同期限,原則上應連續計算。當然,隨著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用人單位利用短期勞動長期用工的現象將會減少,這主要是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兩個措施,一是連續簽訂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是勞動合同期滿終止的,用人單位也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
綜上所述,從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在單位工作的年限,連續為單位提供勞動,工作年限應從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簽訂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可以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合同期滿終止,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Ⅱ 勞動法第41條規定經濟補償細則
你好,很高興回答問題
一、《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襪答攔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告胡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希望對你有舉喚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