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被法院拘留

被法院拘留

發布時間: 2021-03-06 23:08:22

『壹』 被法院布控會拘留嗎一般拘留多久

第一,不履行法院的判決,法院可以對被執行人進行拘留。最多拘留15天。
第二,法院不會對被執行人進行布控。布控是公安機關對重大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所採取的措施。

『貳』 法院強制執行拘留最多幾天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專規定》,屬申請執行的期限是2年,可以說法院強制執行二年後過期。進入執行程序後一般是6個月執行完畢。《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叄』 在什麼情況下法院才會拘留被執行人

在法院執行階段,對被執行人進行司拘留,主要是因為不如實申報財產、有能力拒不執行判決回、裁定答的。

相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肆』 法院己對被執行人拘留了,但是出來之後該怎麼樣

積極向法院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同時可要求法院對被執行人進行拘留,促其履行賠償。
以下為具體規定:
第一,被執行人財產報告制度。法院發通知,責令被執行人如實報告財產。
第二,執行審計制度。執行法院組織對被執行人財產情況進行審計。
第三,被執行人名錄公示制度。最高法院在策劃建立執行社會信用系統,也叫做執行社會威懾機制,把每年執行的案件全部上網,網上公示,並和銀行系統連接,達到資源共享,形成社會監督,促使被執行人履行債務。該系統功能在於:如果被執行人有債不還,卻另外投資成立新的公司,在登記過程中工商機關查出來,將不給他注冊登記;銀行在網上看到其欠債不還就不給他貸款;等等。威懾機制非常理想,最高法院執行辦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正在操作中。
第四,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制。債務人不能高消費,寶馬車、賓士車開著、洋樓住著,這個不能允許。很早以前,深圳法院就這么做:他們召開了一次債務人大會,全市債務人都來了,債務人開著大奔、寶馬來的,散會時候鑰匙被全留下,而且不能再擁有這樣的車,有力地促進債務人主動償債。這在許多國家都有這個規定,我國立法上應當肯定下來,債務人不能有高消費,要形成社會監督。
第五,財產舉報制度。很多地方很靈驗,重賞下面必有勇夫,獎金有的由債權人支付。
第六,財產調查權。債權人的律師可執執行法院的調查令調查被執行人的財產。
第七,預立案登記制。這是深圳中院創造出來的,這個做法很好,四川執行局局長也表示要這么做。債權人防止超期限喪失申請執行權,可在申請執行期限內,在沒有被執行人財產線索情況下,申請預立案登記;什麼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財產了再交申請執行費,法院才正式立案,當事人減少了訴累,法院也節省了司法資源,減少不必要的勞動。
第八,輪候查封制度。
第九,制發債權憑證制度。

『伍』 法院執行拘留條件

拘留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被執行人依法採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民事制裁措施。司法拘留的條件是:
1、需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這是執行人員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條件,如果被拘留人沒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就不能進行拘留,這是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
2、需經院長批准。司法拘留作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項強制措施,屬於執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項,應當經過三名以上執行員討論,報本院院長批准。
3、異地拘留應當符合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對不在本轄區的被拘留人,作出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派人到被拘留人所在法院,請該院協助執行。
4、告知被拘留人法定權利。對被拘留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5條的規定,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陸』 法院強制執行拘留

1,對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被執行人,可以進行司法拘留,一次可拘留15天,特殊情況的版經院長批准可以連續權拘留30天;
2,一年當中可以對被執行人重復拘留,但累計天數不得超過60天;
3,原告不承擔拘留費用,相關費用由被執行人自己承擔。
如有幫助請採納!

『柒』 法院拘留人都需要什麼條件

合理與否是根據當事人是否滿足下面條件:

根據我國《法律》第一百零二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 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2. 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3. 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4. 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5. 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6.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零四條規定:

  1. 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千元以下。

  2. 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

  3. 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4.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

  5. 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所以拘留只有在上述情況下才能適用,如果經查實,當事人如果確實無力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的,不能拘留。

(7)被法院拘留擴展閱讀:

拘留,是指扣留,拘禁。公安機關在緊急時刻對需要受偵查的人依法暫時扣押;行政拘留指將違反治安管理的人關在公安機關拘留所內,一般不超過十五天,合並處罰最長不超過二十天 。

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行政處罰。被處罰人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捌』 法院有權利拘留人不

法院有權利拘留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8)被法院拘留擴展閱讀

法院拘留的條件

1、法院拘留需經院長批准。司法拘留作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項強制措施,屬於執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項,應當經過三名以上執行員討論,報本院院長批准。實踐中,對某人是否適用拘留往往由承辦人個人決定,法律規定的程序如同虛設。同時執行人員「先斬後奏」的情形也屢屢出現,人已經拘留,但院長還沒有簽字批准。

2、異地拘留應當符合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對不在本轄區的被拘留人,作出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派人到被拘留人所在法院,請該院協助執行。這是對異地拘留的限制性規定。

實踐中,有的法院可能出於避免地方保護主義的考慮,往往自己徑行到異地進行拘留,如果稍有不慎,會激化矛盾,遭到圍攻,執行人員身體、裝備將遭到不法侵害,因此在異地拘留前,要充分考慮可能會發生的情況,積極爭取當地法院配合和協助。

3、告知被拘留人法定權利。對被拘留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5條的規定,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執行人員應當明確告知被拘留人上述權利。另一方面,雖然目前的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應當通知被拘留人家屬,但將被執行人拘留的原因和理由及關押的處所告之其家屬,應有現實的意義。而這一點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玖』 如果被法院拘留15天這15天會讓你幹嘛

拘留期間主要是對一些法律法規,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的學習,會適當的有一些談話教育,在課余時間可以有一些休閑娛樂的活動等。

根據《拘留所條例實施辦法》中第八章:

第五十九條、拘留所應當建立教育制度,對被拘留人進行法律、道德、文化、時事、政策、所規、行為養成、技能培訓、心理健康等教育。

第六十條、對被拘留人的教育,可以採取集體教育、分類教育、個別教育、心理矯治、親友規勸、社會幫教、現身說法等形式進行。

拘留所應當在被拘留人入所24小時以內進行第一次談話教育,在解除拘留前進行一次談話教育。

對被拘留人的集體教育每周不少於10個課時。

第六十一條、拘留所應當每日組織被拘留人開展適當的文化、體育活動。

第六十二條、拘留所應當開展所內文化建設活動,營造有益於被拘留人身心健康,促進被拘留人知錯、認錯、改錯的文化環境和氛圍。

第六十三條、拘留所在確保安全和被拘留人自願的前提下,可以組織被拘留人在所內開展適當的勞動教育或者職業技能培訓。

拘留所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被拘留人從事生產勞動。

(9)被法院拘留擴展閱讀

拘留的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拘留所的設置和管理,懲戒和教育被拘留人,保護被拘留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拘留的順利執行,根據《拘留所條例》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公安部主管全國拘留所的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主管本行政區域拘留所的管理工作。鐵路、交通、森林系統公安機關和公安邊防部門主管本系統拘留所的管理工作。

第三條、拘留所應當堅持依法、科學、文明管理,依法保障被拘留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尊重被拘留人的人格,不得侮辱、體罰、虐待被拘留人,或者指使、縱容他人侮辱、體罰、虐待被拘留人。

被拘留人應當服從管理,接受教育。

第四條、拘留所應當執法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第五條、對下列人員的拘留在拘留所執行:

(一)、被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依法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人;

(二)、被人民法院依法決定拘留的人;

(三)、被公安機關依法給予現場行政強制措施性質拘留的人。

被公安機關依法決定拘留審查的人,以及被依法決定、判處驅逐出境或者被依法決定遣送出境但不能立即執行的人,可以在拘留所拘押。

熱點內容
光谷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5 00:21:17 瀏覽:322
經濟法專業必讀書目 發布:2025-08-15 00:20:18 瀏覽:894
廣東法官員額 發布:2025-08-15 00:14:41 瀏覽:887
法院能否當被告 發布:2025-08-15 00:12:06 瀏覽:628
歐米伽3立法 發布:2025-08-15 00:02:39 瀏覽:844
民法典飼養 發布:2025-08-15 00:00:56 瀏覽:943
行政法的淵源判例 發布:2025-08-14 23:57:40 瀏覽:203
贛江新區條例 發布:2025-08-14 23:52:45 瀏覽:657
中國人民法律刑事責任 發布:2025-08-14 23:52:02 瀏覽:844
柘城法院法官 發布:2025-08-14 23:51:54 瀏覽: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