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審判汪
① 法院變相的偏袒原告方判決,如何處理
你完全可以上訴。
你描述的比較詳細,思路也比較清楚。
但是你在第回2條中,寫到「這個一調查下答就應該很清楚的了?」,看來你的證據是不全的。你要法院為你的案子做調查,這顯然是不合理的。舉證是你的責任,不是法院的。法院是根據雙方的證據來判決的。你不能要求法院明察秋毫之末。
當然了,我也只是聽你的一面之詞,也許對方也有很多確鑿的證據,以至於法院更相信他們,而不是你們。
你可以好好准備一下證據,然後在二審中,再和對方一較高下。
但是,你要明白,法院只是裁判,不是偵探。
② 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訴訟程序上存在哪些問題並說明
1、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條的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法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所以被告人如果認為審判人員有法定應該迴避的情形,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本案中,三被告人在法庭開庭審理本案時,發現審判員李某的兒子曾被他們打過,並為此事被公安機關拘留和罰款,認為由李某參與處理本案,可能出現不公正的情況,有思想顧慮,為此向法庭提出讓審判員李某迴避的申請是符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的。
而某區人民法院合議庭在法庭審理中對於三被告人提出的迴避申請不予認真考慮,也未向法院院長報請批准,即草率予以駁回的做法是違反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迴避制度的。其正確做法是休庭後,將三被告人的迴避申請報請院長決定是否讓審判員李某迴避。
2、根據我國憲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有權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在刑事案件的審判過程中,人民檢察院具有雙重身份、承擔雙重職能:一方面,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承擔控訴犯罪的職能;
另一方面,又以法律監督者的身份擔負對審判活動進行監督的職能。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9條還特別詳細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
這里規定的是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程序是否合法而進行的監督,這種監督的主要內容是:法庭組成人員是否合法;審理案件是否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
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是否得到保障;審理過程中就程序問題所作的決定是否合法等。本案中,某區人民檢察院出庭支持公訴的公訴人宋某發現合議庭駁回三被告人的迴避申請違反了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迴避制度,即向法庭提出糾正意見是合法的,正確地履行了自己的法定職責。合議庭對公訴人的意見不予採納,決定繼續開庭是非常錯誤的。
3、法庭工作人員拒絕接收被告人許傑的辯護人金鋒律師的辯護詞是錯誤的:
其一,辯護律師的職責,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被告人無罪、罪輕、減輕或免除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辯護律師依法辯護,既不受被告人意志的約束,也不受審判人員意志和觀點的左右。
合議庭組成人員不能要求辯護人的意見必須與自己的意見或觀點吻合接近。律師辯護,是被告人行使辯護權的重要方式。對於辯護律師的意見,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充分考慮。
其二,根據《關於律師參加訴訟的幾項補充規定》的規定,對於律師提供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自行查證核實;律師向人民法院正式提出的書面證據、辯護詞、代理詞,人民法院必須人卷。
可見,本案被告人許傑的辯護人金鋒律師向法庭提交辯護詞是依法進行,人民法院可以有理由地對辯護意見不予採納,但法庭工作人員拒收辯護詞卻是不合法的,相反,應當按規定收人案卷。
4、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3條規定,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 5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由此可見,宣告判決可以當庭進行,也可以定期進行,但宣判後,判決書應依法送達。
本案中,某區人民法院對三被告人作出有罪處刑判決,並選擇了定期公開宣判方式,這些都是合法的。但在宣判後第3日才將判決書送達三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卻是錯誤的。因為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定期宣判的,應當立即送達。
5、某區人民法院審理本案從受理到宣判共歷時兩個月零八天,超出了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審辦案期限。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8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1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
有本法第126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應當指出,審判期限的計算是從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第二天算起;
改變管轄和補充偵查的公訴案件應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對於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從收到發回案件之日起,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本案中某區人民法院審理三被告人的故意傷害一案,從受理到宣判共兩個月零八天,其間未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也不屬於改變管轄和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情況,因此,本案的審理期限不符合法律規定。
6、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上訴後,由審判員王某某、朱某某和人民陪審員李某某組成合議庭,這是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的。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47條第4款規定:「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3人至5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本案系二審案件,依法只能由審判員組成的合議庭進行審理,不適用陪審制度。因此,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由審判員與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審理上訴案件的做法是違法的。
7、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原審判決對被告人萬得勝、許傑量刑過輕為由,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並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判處加重未上訴被告人刑罰的做法違反了兩審終審制。第二審人民法院將案件發回重審後,對案件重新進行實體審理的是第一審法院,因此,對案件的判決,只能建立在依法對事實和證據進行重新審查的基礎之上,由第一審法定審判組織依法作出。
如果在此之前,第二審法院即對案件的第一審判決的具體結論作出指示,這不僅超越了職權,而且影響和干涉了第一審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使兩審終審制變成了實質上的一審終審制,從而使案件判決後的上訴或抗訴形同虛設。同時這種作法也違反了上訴不加刑原則。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90條第1款明確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本案中,只有被告方單方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沒有提出抗訴,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審法院以量刑過輕為由,借發回重審之名,行加重被告人刑罰之實,與第二審法院直接加刑並無本質區別。這顯然是在故意規避法律。
8、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情形只有兩種:一是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二是原判決有嚴重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情形的。這既是對第二審的要求,也是對第二審的約束。本案中,原判決並沒有出現上述兩種情形之一,而僅僅是量刑不當,則不具備發回重審的法定條件。
9、該案發回重審後,某縣人民法院由同一審判組織。
③ 寫作主題2012年6月2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汪x東故意殺人一案。擬寫一份第一審刑事判決書
刑事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審理終結後,依據查明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對被告人所犯罪行作出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判決。刑事判決書應當寫明:①被告人的基本情況,包括被告人的姓名、性別、年齡、 籍貫、住址、職務、以前是否受過刑事處罰、是否被逮捕、羈押日期等;②辯護人和公訴人的情況;③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④判決結果和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刑事判決一經發生法律效力,就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對一審判決,被告人可以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
範文:
××××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一審公訴案件用)
(××××)×刑初字第××號
公訴機關××××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寫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職業或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強制措施情況等,現在何處)。
辯護人……(寫明姓名、性別、工作單位和職務)。
××××人民檢察院於××××年××月××日以被告人×××犯××罪,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或依法由審判員×××獨任審判),公開(或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及其辯護人×××、證人×××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首先概述檢察院指控的基本內容,其次寫明被告人的供述、辯解和辯護人辯護的要點)。
經審理查明,……(詳寫法院認定的事實、情節和證據。如果控、辯雙方對事實、情節、證據有異議,應予分析否定。在這里,不僅要列舉證據,而且要通過對主要證據的分析論證,來說明本判決認定的事實是正確無誤的。必須堅決改變用空洞的「證據確鑿」幾個字來代替認定犯罪事實的具體證據的公式化的寫法)。
本院認為,……〔根據查證屬實的事實、情節和法律規定,論證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麼罪(一案多人的還應分清各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和刑事責任),應否從寬或從嚴處理。對於控、辯雙方關於適用法律方面的意見和理由,應當有分析地表示採納或予以批駁〕。依照……(寫明判決所依據的法律條款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寫明判決結果。分三種情況:
第一、定罪判刑的,表述為:
「一、被告人×××犯××罪,判處……(寫明主刑、附加刑);
二、被告人×××……(寫明追繳、退賠或沒收財物的決定,以及這些財物的種類和數額。沒有的不寫此項)。」
第二、定罪免刑的表述為:
「被告人×××犯××罪,免予刑事處分(如有追繳、退賠或沒收財物的,續寫為第二項)。」
第三、宣告無罪的,表述為:
「被告人×××無罪。」〕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份。
審判長×××
審判員×××
審判員×××
××××年××月××日
(院印)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記員 ×××
④ 漣水縣人民法院對汪獻群的判決書
2014年以後的生效判決可以在最高院的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查詢,2014年以前的判決需版要到做出判決的權法院查詢。
2014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正式實施。該司法解釋明確,最高法在互聯網設立中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中西部地區基層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時間進度由高級人民法院決定,並報最高法備案。
中國裁判文書網:http://www.court.gov.cn/zgcpwsw/
⑤ 2013年畢節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汪某犯毒一案判決書
需求正確答案
⑥ 法院判決生效兩年後,檢察院抗訴的案例!
艱難的勝訴之路
——解讀中抑公司訴華路公司投資款糾紛案
歷時近6年,歷經一審、2次再審、2次申訴、抗訴及發回重審,歷經被告人華路公司法人資格的注銷、撤銷注銷、行政復議及確認其訴訟主體資格,原告中抑公司終於贏得了200萬元投資款官司。
一、中抑公司訴訟大事記。
1、1998年3月,中抑公司向海南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華路公司(附件一),華路公司提起反訴(附件二)。
2、1998年8月,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做出(1998)海南民二初字第15號《民事判決書》(附件三)判決:①合同無效。②華路公司返還中抑公司86.368萬元。
3、1998年11月,中抑公司沒有上訴,而在判決生效後,向海南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附件四)。
4、1999年6月,海南中級人民法院以(1999)海民監字第2號通知書駁回中抑公司的再審申請(附件五)。
5、1999年6月,中抑公司繼續向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附件六、七)。
6、2000年5月,省高級人民法院以(1999)瓊高法民申字第154號《民事裁定書》指令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再審(附件八)。
7、2000年12月,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做出(2000)海南民再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書》,維持原海南中級人民法院(1998)海南民二初字第15號《民事判決書》(附件九)。
8、2000年12月,華路公司在儋州市工商局未經清算即注銷。
9、2001年1月,中抑公司不服,仍未上訴,而是在判決生效後,向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訴,申訴書同第5項。
10、2001年11月,省高級人民法院以(2001)瓊高法民申字第47號《駁回再審申請通知書》駁回了中抑公司的申訴(附件十)。
11、2001年12月,中抑公司仍不服,向省檢察院申訴,申訴書同第5項。
12、2002年2月4日,省檢察院以瓊檢民行抗字[2002]11號《民事抗訴書》(附件十一),向省高級人民法院就本案提起抗訴。
13、2002年2月25日,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2002)瓊民抗字第13號《民事裁定書》,提審本案,並中止海南中級人民法院(2000)海南民再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書》的執行(附件十二)。
14、2002年6月,經中抑公司投訴,儋州市工商局撤銷對華路公司的注銷登記,決定恢復華路公司(附件十三)。
15、2002年6月28日,華路公司法人代表陳某以其個人名義,向儋州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請求撤銷儋州市工商局恢復華路公司的決定(附件十四)。
16、2002年10月18日,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審期間,以華路公司注銷、恢復登記並行政復議為由,做出(2002)瓊民抗字第13號《民事裁定書》(附件十五),裁定中止本案訴訟。
17、2003年7月10日,省高級人民法院做出(2002)瓊民抗字第13號《民事裁定書》,撤銷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原來作出的兩份判決即15號及3號《民事判決書》,發回海南中級人民法院重審(附件十六)。
18、2003年12月12日,海南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03)海南民再初字第7號《民事判決書》,終於判決中抑公司勝訴(附件十七)。判令華路公司返還中抑公司192.668萬元投資款及利息,訴訟費用6.064萬元,均由華路公司承擔。歷時近六年的馬拉松訴訟,暫時劃上了句號。因華路公司拒不領取法律文書,下落不明,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已公告送達判決書,此案將於2004年3月8日上訴期滿。如華路公司不上訴,該判決生效。
二、本訴與反訴
1、簽約。
1993年1月10日,中抑公司與華路公司簽訂一份《聯營協議書》,合作開發華路別墅苑項目,合作期限23個月,華路公司出儋州美扶開發區36畝土地,中抑公司出全部建設資金,合作建設36棟別墅。
1993年4月8日,雙方簽訂聯營儋州市華路公寓項目協議書一份。該協議因故未履行。
1993年4月13日,雙方簽訂聯營儋州市木棠開發區80畝土地的《合作協議書》一份。雙方約定,華路公司出資600萬,中抑公司出資200萬,合作購買80畝土地。後又分別於1994年4月10日、1996年4月12日分別簽訂了兩份《補充協議》。
2、本訴。
中抑公司根據1993年4月13日的《合作協議書》投資200萬,華路公司已還7.332萬元,故請求華路公司返還192.668萬元投資款及利息。這本是一樁簡單的民事,但因華路公司的反訴,變得復雜了起來。
3、反訴。
華路公司根據1993年1月10日及1993年4月13日兩份協議提出反訴,請求中抑公司退還其多支付給中抑公司的8332元。理由是,根據2份合同,中抑公司共付給華路公司402.5萬元,而華路公司共付給中抑公司403.332萬元,多付8332元,中抑公司應退還此款。
針對中抑公司根據1993年4月13日合同投資200萬元的主張,華路公司反訴稱,這200萬元是中抑公司根據1993年1月10日第1份《聯營協議書》投資的,根本不是依據1993年4月13日第3份《合作協議書》投入的。根據第1份《聯營協議書》,這200萬中只有80萬是投資第3份《合作協議書》的。
中抑公司認為,根據第1、3份協議,中抑公司都負有投資200萬元的義務,中抑公司都依約投資了,不可將二者混淆。中抑公司根據第1份《聯營協議》投資200萬元,並投入36萬土方工程款、7.2萬元土地平整款及1萬元規劃費,合計244.2萬元。華路公司在1993年3月31日及4月1日分別支付中抑公司8萬及308萬合計316萬元土地款,其中200萬元是返還投資款,44.2萬元是返還土方工程、土地平整及規劃費,71.8萬元是支付中抑公司違約金和賠償損失的,因為華路公司違約將此項目轉讓了。華路公司支付中抑公司316萬元,了結了第1份《聯營協議書》的權利義務關系,與第3份《合作協議書》根本就沒有關系。
4、一審判決。
海南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認為:「1993年1月10日,華路公司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情況下,與中抑公司簽訂的名為土地聯營開發實為土地轉讓的《聯營協議書》違反法律規定,系無效合同。同年4月13日,華路公司與中抑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書》,約定由中抑公司提供合作的20畝土地,亦未取得土地使用權,且雙方約定以租賃方式收取固定利潤,實際上是名為聯營實為借貸,違反了國家金融管理法規,應當確認協議無效。當事人根據上述無效合同收取對方的款項應各自返還。根據雙方當事人舉證表明,華路公司共收取中抑公司409.7萬元,扣除已返還323.332萬元,余之86.368萬元應予返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第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一款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四條第二款之規定,判決如下:(一)、海南儋州華路住宅開發建設公司與海南中抑房地產實業公司於1993年1月10日簽訂的《聯營協議書》;同年4月13日簽訂的《合作協議書》及兩份補充協議書無效。(二)、海南儋州華路住宅開發建設公司返還海南中抑房地產實業公司86.368萬元。上述款項限華路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付清,逾期履行,則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點評]
1、什麼是反訴?什麼是反駁?遭遇起訴之後是反駁,還是在反駁的同時再提起反訴?應如何提起反訴?這是每一位訴訟當事人都要遇到的問題,也是在訴訟實踐中經常出現錯誤的問題。
反駁只能起到減少甚至駁回對方訴訟請求的作用,必須對方有訴,才有反駁。但反駁不能起到提出新的訴訟請求的作用,要在對方的訴訟請求之外,提出新的訴訟請求,只能通過反訴。
反訴是一種被動的訴,是在原告提起本訴之後,才由被告被動提出的,是建立在本訴前提之下的。因此,反訴必定受到本訴的約束,不能無條件地隨意提出。依照現行法律規定,反訴的提出,受三個條件限制:其一,必須針對本訴提出,超出本訴范圍之外,只能另行起訴,不能提起反訴。其二,必須在第一次開庭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其三,不能超過訴訟時效。
2、就本案而言,華路公司對反訴有誤解,不符合反訴法律規定。
其一,華路公司反訴沒有針對中抑公司本訴提出。中抑公司是依據雙方1993年4月13日《合作協議書》提起本訴的,華路公司也只能就此協議提出反訴,不能將雙方於1993年1月10日的《聯營協議書》牽連進來。如果華路公司認為中抑公司違反了雙方1993年1月10日的《聯營協議書》,應另行起訴,不能在本案中就此協議提起反訴。海南中級人民法院(1998)海南民二初字第15號《民事判決書》及(2000)海南民再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書》,均認定華路公司有權針對這兩份協議書提起反訴,明顯錯誤。正因此,這兩份判決被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02)瓊民抗字第13號《民事裁定書》撤銷,並由海南中級人民法院(2003)海南民再初字第7號《民事判決書》改判。
其二,華路公司未在法定期間,即第一次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依法不能成立。
其三,華路公司對反訴標的有誤解。華路公司認為反訴標的為8332元,事實是,其反訴標的應為其主張的根據第一份協議所謂多付的100餘萬元。省檢察院在其《民事抗訴書》里,對此問題有詳細的正確闡述,此不重復。
其四,華路公司已超過反訴時效,喪失了勝訴權。對已過訴訟時效的當事人,喪失的是何種權利,學界有爭議。一說認為喪失的是程序權利,即起訴權,不能提起訴訟。二說認為喪失的是實體權利,即能起訴但不能勝訴。通說認為,不管什麼權利,已過訴訟時效,喪失的是受法律保護的權利。
華路公司依據1993年1月10日《聯營協議書》反訴,但沒有舉證其一直向中抑公司主張多付出的100餘萬元款項的證據,因此,反訴時效已過,不再受法律保護。
三、再審、申訴與抗訴
中抑公司對一審判決不服,奇怪的是,中抑公司並不依法定程序上訴,而是等待判決生效後,仍然向一審海南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筆者帶著疑問,采訪了中抑公司胡某副總經理。「經與律師研究,我們認為一審程序違法。」「程序違法的表現呢?」「主要表現在反訴問題上,共有四項錯誤:其一,華路公司的反訴沒有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其二,沒有針對本訴提出。其三,一審法院超出反訴請求審理本案。其四,反訴超過訴訟時效,不應受法律保護。」「程序違法與你們公司上訴有什麼關系?」「根據法律規定,程序違法案件上訴後,只能是發回重審,二審法院不能直接改判。這樣,反而浪費時間,還莫不如直接向一審法院申請再審。」
1998年11月,中抑公司向海南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1999年6月28日,海南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中抑公司的再審申請。海南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復查結果表明原判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方面是正確的。你公司與儋州華路住宅開發建設公司於1993年1月10日簽訂的《聯營協議書》和1993年4月13日簽訂的《合作協議書》均屬無效,原判將兩個訴訟一並審理,按無效合同的處理原則,判決雙方相互返還財產,符合法律規定。你公司對該案的申訴理由不能成立,原判決應予維持。」
中抑公司不服,向省高級人民法院繼續申請再審。此次中抑公司申請再審的結果是,省高級人民法院指令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再審。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再審維持了原判。基於與第一次申請再審相同的理由,中抑公司仍未上訴,而是在判決生效後,向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此次申訴的結果是,中抑公司被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中抑公司仍不服,向省檢察院提出申訴,依法申請省檢察院抗訴。省檢察院依法受理,就本案向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省檢察院《民事抗訴書》認為:「一、再審判決認為反訴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一審、再審時中抑公司均主張華路公司多付給該公司的107.8萬元系華路公司當時不願履行《聯營協議》的違約補償金;而華路公司一審時主張該款多付是由於過失造成,中抑公司屬不當得利;再審時,華路公司卻主張該款為該公司應中抑公司要求借給該公司使用的。由於該筆多付的107.8萬元款項的性質沒有其他證據予以證實,故只宜認定為華路公司因疏忽而多支付給中抑公司。中抑公司取得的107.8萬元屬不當得利,華路公司有權要求返還。但華路公司向中抑公司追索或主張抵銷該款,均應在其付款後兩年之內,即1995年4月1日之前;否則,即超過訴訟時效。而華路公司在訴訟時效內向中抑公司主張返還或抵銷該筆款項的事實無證據予以證實。因此,華路公司於1998年7月本案審理時才提出反訴,主張以該筆債權抵銷其所欠中抑公司的債務,已超過《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訴訟時效,依法不應予以支持。二、再審法院審理華路公司的反訴請求時,擴大了審查范圍,支持了其反訴請求范圍之外的訴訟請求。華路公司的反訴請求為判令中抑公司返還多收取的款項8332元,華路公司向海南中院交納了相應的訴訟費343元。根據法律的規定,反訴的請求是為了抵銷本訴的請求。應該指出的是,本案反訴審查的《聯營協議》涉及標的為316萬元,在履行該協議時,中抑公司向華路公司支付的款項為208.2萬元,華路公司向中抑公司返還款項為316萬元。因此,在該協議中華路公司可以主張其向中抑公司多支付了107.8萬元。本案中華路公司若反訴請求法院審理《聯營協議》中雙方的債權債務,並且以其在該協議中對中抑公司享有的上述107.8萬元的債權抵銷本訴中華路公司所欠中抑公司的債務194.168萬元,則華路公司應向法院請求應為107.8萬元,其訴訟費應為1萬余元。然而,反訴中,華路公司只請求法院判令中抑公司返還8332元,其所交納的訴訟費也僅為343元,故一審法院依法只能審查《聯營協議》的部分內容。一審法院審查《聯營協議》的全部內容,並支持了華路公司在該協議中對中抑公司所享有的債權107.8萬元,並以該債權抵銷中抑公司在《合作協議》中對華路公司所享有的債權194.168萬元,最終僅判令華路公司向中抑公司返還購地款86.368萬元,明顯擴大了反訴的審查范圍,支持了反訴請求之外的主張,違反了民事訴訟法關於不告不理的基本原則,沒有法律依據。三、再審法院判決未依雙方的過錯程度劃分各自所應承擔的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錯誤。《聯營協議》、《合作協議》既然已經無效,則應各自返還取得的對方財產,此外,還要根據雙方對造成合同無效的過錯程度向對方賠償損失。本案中,再審法院未對雙方的過錯進行認定,也未判令華路公司對中抑公司資金被其佔用長達5年而造成的利息損失予以賠償,明顯違反了《民法通則》第61條第1款之規定,屬適用法律錯誤。」
[點評]
1、關於再審與申訴。二者有相同點,也有質的區別。二者相同點是:(1)都必須在判決、裁定生效後提出。(2)都認為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錯誤。(3)都必須向原審或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4)申請再審、申訴期間,都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二者的區別是:(1)申請再審應當符合法定條件,符合條件的必然引起再審的法律後果。而申訴,則沒有法定條件限制,只要當事人認為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就可以提出。(2)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在判決、裁定生效後兩年內提出,而申訴則無此限制。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的規定,五種情形當事人可以申請再審:(1)有新證據,定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2)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錯誤的。(4)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的正確判決、裁定的。(5)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2、當事人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也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實踐中,慣例是,一般由作出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再審,對再審結果不服的,才能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本案即是如此,對海南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生效判決,中抑公司首先向海南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被駁回後才向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3、同是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的判決,為何對一審判決即(1998)海南民二初字第15號《民事判決書》,中抑公司可以申請再審,而中抑公司對海南高級人民法院發回重審後,由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的(2000)海南民再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書》不服,不能申請再審,只能申訴呢?這緣於一項司法解釋,即《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07條的規定,根據該條規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後維持原判的案件,當事人不得申請再審。
省高級人民法院第一次將本案發回重審後,海南中級人民法院適用的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本案。審判監督程序不是每個案件的必經程序,也不是一般的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而是一種審判救濟程序,是第一審和第二審程序之外的、不增加審級的一種特殊程序。海南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重審判決維持了原一審判決,根據上述司法解釋,對維持原判的重審判決不服,只能上訴或申訴,不能申請再審。
4、對於再審與申訴的區別,審判實踐中往往不注意區分,造成誤解,在本案中也存在此種情況。中抑公司第一次向海南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而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在駁回中抑公司的通知中,卻使用了申訴一詞,明顯混淆概念。中抑公司對海南中級人民法院的重審判決不服向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訴時,省高級人民法院卻以中抑公司不得在此種情況下申請再審為由予以駁回,也明顯混淆了概念。正是因為中抑公司知道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第207條司法解釋的規定,中抑公司向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是申訴,而不是申請再審。這貌似玩文字游戲,實則是中抑公司嚴格遵守了現行法律關於審判監督程序的法律規定。中抑公司在此種情況下的確不能申請再審,但只要對生效判決、裁定不服,卻可以申訴。
5、抗訴是檢察機關對審判機關實施審判監督的一種形式,抗訴與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最大不同是,檢察機關抗訴,審判機關必須再審,同時作出中執執行原判決、裁定執行的裁定。檢察機關抗訴的情形,與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情形,除「新證據」情形外,其它四種情形是一致的。需說明的是,同級檢察機關不能對同級審判機關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提出抗訴,必須通過其上級檢察機關抗訴。就本案而言,本案的生效判決是由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的,海南檢察分院不能對此判決提出抗訴,而應由海南省檢察院抗訴。
⑦ 劉亦峰受賄罪判決書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4年至2013年間,劉亦峰利用其擔任上述職務之便,先後收受錢物共計人民幣內693400元容、美元5000元、港幣17476元。其中,安徽省濱江路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某為感謝被告人劉亦峰在其承建望江縣望江大道A、C、E標段工程上給予的支持和關照,以及其後來在承建張家壩橋改建工程、寶塔河北岸道路連接線工程過程中,劉亦峰為其幫忙打招呼,先後多次給劉亦峰送錢送物,共計人民幣499000元、美元5000元,劉亦峰均予以收受。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劉亦峰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鑒於劉亦峰主動交代辦案機關未掌握的受賄犯罪事實,具有自首情節,且認罪態度較好,法院決定對被告人劉亦峰減輕處罰,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10萬元,對在案扣押的贓款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⑧ 汪茜茜的審判結果
據報導,2010年來9月份,施正源贊、葉長鋒、吳正查還7次在浙江省蒼南縣靈溪鎮、平陽縣蕭江鎮、福建省福鼎市前岐鎮等地預謀和實施搶劫,其中4次預謀搶劫因故沒有實施,3次搶劫3名婦女並強奸其中2人、殺害1人。
溫州市中級法院宣判,奸殺蒼南女警察的三名劫匪施正贊、葉長鋒、吳正查死刑,3名歹徒分別犯有故意殺人罪、強奸罪、搶劫罪、盜竊罪,數罪並罰。
⑨ 山東省日照市汪照明的法院判決書
可以去法院官網找,現在都公布在網上
⑩ 牛埠汪國玉最近判刑
想知道基本的案件情況,裡面會有基本案情介紹、同案犯的追查等事宜,由於涉及到案件的偵查是否逮捕的消息,判決書是公開的。
一般不會對外公布,可以等法院的判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