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是
❶ 從法官獨立,法院獨立的角度說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是不是司法獨立
司法獨立應該是制度上規定的才算
❷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怎麼理解
黨的十五大以來,中共中央推進的歷次司法改革,都將落實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這一憲法版原則作為重要內容。黨權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決定,更是推出多項重大改革舉措,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
一是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和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打破訴訟「主客場」現象,杜絕地方因素對司法公正的影響。
二是完善司法人員履職保障機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規定》規定:「法官、檢察官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受法律保護。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法官、檢察官調離、免職、辭退或者作出降級、撤職等處分。」
三是健全司法責任制,建立法官懲戒制度,在省一級設立法官懲戒委員會。法官非因故意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有重大過失導致錯案並造成嚴重後果的,不承擔錯案責任。法官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非經法官懲戒委員會審議不受錯案責任追究。
四是建立法官單獨職務序列和薪酬制度,推動實現法官等級與行政職級脫鉤,確保法官薪酬高於普通公務員一定比例,並據此完善法官退休、培訓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❸ 人民法院的獨立審判是指
中國憲法、人民法院組織法及三大訴訟法也都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干涉。」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外部獨立,二是內部獨立,三是精神獨立。 外部獨立。外部獨立指司法系統相對於司法系統之外的權力、影響的獨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司法職能的獨立。司法職能屬於居中裁判、適用法律的職能,而非制定規則、管理職能。政治理論和法律理論的發展已經將幾種國家職能完全分開,而且各國的實踐基本上都達到這點。二是司法機構的獨立。這一點與司法職能的獨立相輔相成。我國從古代司法行政合一的模式發展為人民法院作為一個獨立機構存在、法官作為獨立的一支職業化隊伍,表明我國早已完成了這一發展過程。 內部獨立。進入本世紀以來,內部獨立逐漸引起普遍關注。它是指司法系統內部作出裁判的法官、法官合議體(比如我國的獨任制、合議庭、審判委員會等)之間以及它們所屬機構之間的相互獨立。內部獨立的內容主要包括三項內容:一是不同法院之間的獨立,即同級法院之間、上下級法院之間在各自的管轄范圍內的相互獨立。二是法官合議體之間的獨立,即合議庭、審判委員會之間的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相互獨立。一些帶有咨詢性質的組織如審判長聯席會議、庭務會等不屬於法官合議體,也不得干預法官的獨立裁判。三是法官之間的獨立,即法官裁判案件時不受其他法官的影響。這種情況既包括同一合議體之內的法官之間,也包括擔任司法行政職務與不擔任司法行政職務的法官之間、資深法官與非資深法官之間。當然,承擔不同職責的法官之間可能會存在行政關系、指導關系,但這些關系最終不應當影響法官的獨立決策。 精神獨立。精神獨立實質上就是指法官個人人格方面的獨立。法官應當具備獨立思考的精神,有獨立承擔責任的勇氣,有獨立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這一要求不容易衡量或量化,但這是法官個人魅力的核心,自然也應當成為司法獨立理念的重要部分。
❹ 獨立行使審判權,是指A人民法院整體獨立行使B合議庭獨立行使C審判長獨...
A,肯定的告訴你,因為上下級法院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如果換成檢察院就不一樣了。
❺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怎麼理解是不是除了法律以外
人民法復院獨立行使制審判權,即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 行使審理和判決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經濟案件、行政案件的權利, 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均不得干涉。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包括外部獨立和內部獨立:
外部獨立主要是對行政機關、政黨、人大及其領導人的獨立。
內部獨立分為兩部分,一是各級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下級法院不受上級法院影響,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不能在其進行具體審判活動時進行干涉, 而只能在其裁決作出後, 依法定程序進行監督、加以變更;二是同一法院法官之間相互獨立, 不受其他法官包括擔任法院領導職務的法官的干涉, 法官享有按照自己對事實和法律的見解, 通過法律規定的審判組織形式作出裁決的權利。
❻ 如何理解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依據憲法規定,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即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 行使審理和判決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經濟案件、行政案件的權利, 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均不得干涉。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包括外部獨立和內部獨立。外部獨立主要是對行政機關、政黨、人大及其領導人的獨立。內部獨立分為兩部分: 一是各級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下級法院不受上級法院影響,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不能在其進行具體審判活動時進行干涉, 而只能在其裁決作出後, 依法定程序進行監督、加以變更; 二是同一法院法官之間相互獨立, 不受其他法官包括擔任法院領導職務的法官的干涉, 法官享有按照自己對事實和法律的見解, 通過法律規定的審判組織形式作出裁決的權利。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從根本上說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實現由「人治」向「法治」的轉變的需要, 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在制度上的保障, 也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權利在法律上的保障, 其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具體表現在: 第一, 只有尊重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 才符合憲法關於立法權和司法權的正確分工。根據憲法的精神,司法權由權力機關行使, 行政權由行政機關行使, 司法權由司法機關行使。一個機關不能代替另—個機關行使權力, 憲法規定的國家權力的合理分工, 也是審判獨立的重要依據。第二, 只有尊重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 才能實現國家權力的相互制衡。防止權力腐敗的最好辦法是以權力制約權力, 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 國家權力的合理分工本身是對國家機器進行良好的、科學的管理方式。第三, 只有
充分尊重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 才能實現司法的公正。審判獨立首先是嚴格執法的前提, 因為只有使法官依法獨立審判, 不屈從於任何權勢和誘惑, 超然獨立於任何一方當事人, 才能真正作到嚴格執法, 公正裁判。
❼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有什麼不同嗎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體現司法獨立是原則性要求,這樣才能保障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嚴肅性,維護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尊嚴。法院獨立是相對於政府機關的,而法官獨立則相對於上、下級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