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辯護詞
1、開庭前,律師將辯護詞給法院是正常的。
2、有時候被告人數過多,法院也會回要求律師在庭前先行提交答辯護詞,方便法院進行審理。
3、其實,如但當事人或親屬對律師庭前提交辯護詞,可以在開庭前向律師提出意見,或待律師擬好辯護詞後,要求律師供自己過目,如對辯護詞有意見的,可以向律師提出,才由律師說明該不該聽取修改意見,或闡明該意見的利弊。
B. 辯護詞和辯護意見的區別,主要想知道區別在哪
辯護詞是一來種口頭發言,沒源有固定的格式,內容因案情內容而異。一般情況下有前言、辯護理由、結束語三個部分,其中辯護理由是核心部分。
一、前言。即申明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出庭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和參加庭審的情況。如「我接受被告人**的委託,出庭為他辯護。我查閱了案卷資料,會見了被告。剛才又聽了庭審調查。我認為,**不構成***罪,……」
二、辯護理由。
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是否正確進行辯護。
2、對起訴書引用的法律條文是否恰當進行辯護。
3、從情理上進行辯護。
三、結束語。是辯護詞的小結,可以概括一下整個辯護詞的基本觀點,有的還就定罪量刑提出建議。代理意見(詞)的寫法:;這是當庭發表的綜合性發言,一般要事先寫成發言稿或發言提綱。
代理意見(詞)與辯護詞一樣因案而異,沒有固定的格式,也可分為前言、代理理由、結束語三個部分,重點是代理理由部門,要從事實、法律、程序三個方面發表意見,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協助法院弄清案情,正確適用法律
C. 民事訴訟案件,辯護詞需要交到法院嗎
民事訴訟案件立案後,對於被告(被上訴人)的辯護詞(答辯狀)有何沒有,交不交回到法院並不影響案件答審理的。如果是我的案件那麼辯護詞(答辯狀)一定會不予交法院,理由就是沒有必要讓對方當事人事先了解自己的想法和證據,然而可以在法庭審理、辯護中予以突然襲擊,爭取勝訴。
被告(被上訴人)的辯護詞(答辯狀)交不交到法院並不影響案件審理的依據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D. 辯護人的辯護詞
辯護詞是辯護人向法庭發表的為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的演說詞,是辯護人對所辯護的案件的結論性意見,是辯護人在刑事訴訟中實現其辯護職能的重要手段。辯護人接受委託之後依法所進行的一切活動,包括研究起訴書、查閱案卷材料、會見被告人、進行調查和收集證據,其目的都是為了全面、深入、細致地收集和分析一切有利於被告人的證據材料,而這些工作都是為了准備辯護詞。所以,寫好辯護詞是辯護人的一項重要工作。 1.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辯護詞必須有事實依據,任何情況下都不得歪曲事實;辯護詞中引用法律條文務必准確無誤,任何情況下都不得曲解法律。
2.辯護詞作為針對性、辯駁性的法律文書,應當從維護被告人合法權益出發,全面提出無罪、罪輕或者從輕、減輕、免除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意見,不能把辯護詞變成對被告人的控訴書。
3.辯護詞中的論點要明確,論證應當充分、全面,提出重點。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用語應當流暢,用詞准確、簡潔,爭取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辯護論點是在全面綜合分析研究案件材料的基礎上形成的為被告人進行辯護,維護其合法權益的基本觀點。寫好辯護詞,必須首先確立辯護論點。由於每個案件的具體情況不同,確立的辯護論點也不一樣。一般而言,確立辯護論點有如下幾種情況:
1.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證據證明存在,行為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或者指控被告人犯罪事實不清楚,證據不充分,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應當作無罪辯護。
2.對起訴書指控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如果構成犯罪,但依法應當從輕、減輕或免除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從輕、減輕或免除刑事責任的辯護。
3.對被告人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但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辯護。
4.對部分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可作減輕刑事責任的辯護。
5.對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定性不準、適用法律不當的,應當從案件性質方面進行辯護。 辯護詞一般包括首部、正文、結束語三部分。
1.首部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標題、對審判人員的稱呼和前言。前言部分應當說明:第一,辯護人出庭的合法性,即是受被告人的委託還是受人民法院指定。實踐中,還說明是受律師事務所的指派。第二,辯護人在開庭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會見被告人,調查了案情等,以便向法庭表明,自己的辯護意見是有根據的。第三,也可在前言部分開門見山地提出關於辦案的基本觀點,對法庭調查作簡要交代。這樣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度,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為進入正文部分做好准備。
2.正文部分。正文包括辯護理由和辯護意見。這一部分是辯護詞的核心部分,是辯護人對案件的基本觀點和看法全面、系統的論證。要重點說明和論證提出的辯護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引用事實和法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反駁起訴書的指控。具體內容因案而異。概況起來辯護詞的具體內容和范圍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起訴書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實能否成立;被告人是否已經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有無不負刑事責任的其他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情形;起訴書對案件定性和認定的罪名是否准確,適用的法律條文是否恰當;被告人有無法律規定的從輕、減輕或者免除刑罰的情節;有無酌情考慮的從輕或者減輕判處的情節;證據與證據之間,證據與被告人口供之間是否存在矛盾;被告人主觀上是故意還是過失,是否屬於意外事件;被告人的行為是否屬於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險;共同犯罪案件中,對首犯、主犯、從犯、脅從犯的劃分是否清楚;訴訟程序是否合法等。也有的案件需要同時從幾個方面來辯護。
3.結束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自己的發言作一小結,提出結論性的意見,以加深法庭對自己辯護觀點的印象;二是對被告人如何定罪量刑,適用刑法的什麼條款,向法庭提出意見和建議。結束語要求簡明扼要,觀點明確,切忌拖泥帶水,模稜兩可。這一部分應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E. 法律的辯護詞
從以下來角度進行辯護:
1、如果源事實成立,對事實無異議。反正則對有異議的地方進行辯解。
2、是否未成年,如是未成年應當依照應當對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被告人是否是在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是否屬於從犯,如果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4、是否有自首或立功的情節。如有則具有法定的從輕或減輕情節,應減輕處罰。
5、被告人有無悔罪表現。認罪態度較好,主觀惡性較小,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6、是否對傷者積極賠付。
7、行為沒有造成嚴重的社會後果。
綜上所述:被告人構成犯罪,但其主觀惡性不大,具有自首情節,確有悔改行為,具備刑法關於緩刑的條件。因此,對被告人應減輕處罰,並建議宣告緩刑,給被告人一個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
F. 律師在法庭上的代理詞及辯護詞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刑事辯護律師在法庭上最好做到以下幾點:
一、給各位出庭人員展現最佳的精神狀態。「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人認為,作為一個律師,有必要在邁入法庭時就給眾人營造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這不僅包括衣著整潔得體,符合律師形象,還應適時搭配以恰當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忌無精打采,目光膽怯。在正式開庭前最好是保持微笑,給自己和委託人以信心,同時也是表示對法官和公訴人的尊重。
二、模範的遵守刑事訴訟程序規定,聽從法官的合理安排。該質證的時候就質證,該辯論的時候就辯論。在這次控辯賽上,本人有幸見到鄭*劍*民老師正是參賽選手之一。為什麼稱鄭*劍*民律師為老師呢?前幾天本人參加了深圳市2008年實習律師集中培訓,鄭律師為主講人之一,他主講的題目是刑事訴訟實務,在課堂上,本人首先被鄭律師機智幽默的語言表達所吸引,後又為鄭律師推心置腹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教誨而生敬佩之情。在模擬法庭上,鄭老師依舊機智不失幽默,熟練援引各項法律規定,語言簡潔但句句正中要害。而且與其他的參賽律師相比,鄭老師的普通話是難得的相對標准。但是,鄭老師犯了簡單的錯誤,他不應當在質證時就主張各項證據之間無關聯性。按照比賽規則,律師在質證時只須承認或否認證據的合法性和真實性。鄭老師的實力無疑是雄厚的,但正因為這些簡單的錯誤,倒致鄭老師雖進入十佳刑辯律師之列但得分不高。
三、發言有理有度,抑揚頓挫,忌語速過快過慢。所謂有理有度,是指律師在據理力爭時要言簡意賅,不重復羅嗦。為突出重點,可以適當的採用疑問句和反問句,同時調整至恰當的語氣語調。在刑事法庭上,公訴人與律師互為對手,兩人針鋒相對,但目的不是大吵一架決一雌雄,而是通過辯論說服法官採納自己的意見。這次控辯賽上有對參賽選手很顯眼,入場後經雙方首次發表控辯意見,兩人就不停的在掐架。公訴人即控方每出示一項證據,辯方即律師都要對該證據的關聯性駁斥一番。這種情況下如果控方是個聰明人,他會說辯方剛才的發言與證據的真實性與合法性無關,待到辯論階段他會作詳細闡述以回應。但這位檢察官沒這樣做,他不甘示弱,立即對律師的發言進行反駁。當時的比賽規則是,在質證階段,律師的發言時間為五分鍾,公訴人的發言時間為15分鍾。直到這位律師把五分鍾都用完了,主持人禁止她再講話時,她仍顯得意猶未盡,只能眼睜睜看著控方繼續出示證據。公訴人證據還未出示完,主持人又說控方時間也到了,公訴人的半句話只得卡在那裡。在辯論階段和總結階段,兩人仍然是互相咬住不放,都是只到主持人說時間到了喊停時,才不甘心的閉嘴。其實他們的發言說來說去都是差不多基本相同的意思,看上去滔滔不絕,只是讓人費勁去抓住重點。
四、不卑不亢。本人總結了一下,這次參賽的檢察官們總體上是年紀輕輕、朝氣蓬勃,有些人可說是後生可畏。與之相比,參賽的刑辯律師整體上年紀偏大,資格老,經驗豐富。當一位年長的律師在控辯賽上的對手是初出茅廬的檢察官時,本人猜想那位律師根本沒把他的控方對手放在眼裡。不知是因為經驗不足還是一時的疏忽大意或是緊張,年輕的檢察官竟犯了個低級的法律運用錯誤,這就使年長的律師更加得意忘形,辯論時是越來越亢奮,講話是越來越不講究措辭,不僅直白的貶斥控方對手的專業水準,甚至情緒激昂到對公安、檢察院兩大司法機關挨個進行了抨擊。這令本人在台下看得有點瞠目結舌。在法庭上,這樣的發言方式能贏得委託人的信任和好感,但無疑會使法官厭惡。公訴人和律師各為其主,在法庭上互為對立,但這種對立並不是敵我矛盾的那種對立,只是各司其職,共同推時社會主義的法制進步。本人認為律師和檢察官應互相尊重、共同提高。當面對的公訴人博學多才、經驗老到時,作為律師不應自卑,相反可通過法庭上的交鋒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當面對的公訴人年少且經驗不足時,作為律師應有尊老攜幼的氣度。
五、就事論事,不扣帽子,也不自我褒揚。上文就說到了,公訴人和律師在法庭上只是各司其職,共同推進司法公正。因雙方對案件的審判意見不同,需要在法庭上進行一番辯論說理,供法官聽取後再根據具體案情決定採納哪種意見。所以律師在法庭上只須就事論事,那種為達目的,而貶低公訴人專業水平或人格,或「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說自己「已進行了充分、全面、深入的論證」的做法,不僅於事無補,還會招致法官及公訴人的反感。
六、踏實穩重。律師是專業人士,應努力彰顯自己的專業形象,忌為出風頭而故弄玄虛,最好不要搖頭晃腦。
七、發言過程中保持與法官的目光接觸。這樣既可以使法官不走神,確實在傾聽自己的講話,也可以大概了解到法官是否已聽清楚自己要表達的意思。
八、適當的靈活運用生活常識與專業技術,使辯論說理更加充分。
G. 辯護詞何時提交法庭
辯護詞抄通常情況下在庭審結束襲後遞交審理案件的法官。
辯護詞,是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訴訟過程中根據事實和法律所提出有利於被告人的材料和意見,部分地或全部地對控訴的內容進行申述、辯解、反駁控訴,以證明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提出應當減輕、甚至免除刑事責任的文書。
H. 法院開庭後再補充辯護詞有效嗎,是怎麼回事的
1、法院開庭後再補充辯護詞有效的。
2、在法院開庭後再補充辯護詞的,主要回的原因是在庭審中所答表達的辯護意見不夠全面,或辯護意見比較零散,所以在庭審後再行提交一份書面的辯護意見,以全面清楚在表述辯護意見,有利於承辦法官充分了解辯護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