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荷蘭法院判例

荷蘭法院判例

發布時間: 2021-03-09 16:33:50

⑴ 在哪裡能找到荷蘭的法律條文

司法部:
http://www.rijksoverheid.nl/#ref-justitie
高等法院
http://www.rechtspraak.nl/information+in+english

⑵ 有人在荷蘭從事律師行業嗎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復如下:
首先,確認你們的國籍身份,在我國婚姻訴訟以案件受理地為依據,即使荷蘭法院判決了,在國內也不一定被認可。你可以在中國也提出訴訟。不要擔心。
祝福!

⑶ 我國是大陸法系國家嗎我國有判例法嗎

1. 該判斷題正確, 因為大陸法系國家以制定法為主,判例法為輔.如在法國和德國,法院判例實際上豐富了《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的內容,促使法典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荷蘭法院在處理具體的涉外民事案件時,如果沒有成文的沖突法規定,可以援引最高法院的判例作為判決依據。

2. 我國法律是大陸法系, 又叫羅馬-日耳曼法系(相對海洋法系,又叫英美法系).我國的現代法律是從清末改革開始的,如欽定憲法大綱,主要參照的是日本的法律體系,而日本的法律是借鑒德國的法律,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羅馬-日耳曼法系即大陸法系,經過北洋軍閥時期和民國時期的發展,逐步形成了我們現在的法律體系.

3.我國法律規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 也就是說我們國家目前沒有判例法,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上刊載的相關案例發揮著類似判例的作用,而且我國的法學人士也正在為實現判例法與成文法的並行這一目標而奮斗。

(3)荷蘭法院判例擴展閱讀:

  1. 大陸法系(civil law system),一般是指以羅馬法為基礎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的總稱。由於大陸法系首先是在歐洲大陸出現和形成的,它具有法典的特徵,因此,大陸法系又稱為法典法系。

    法國在19世紀初編纂的《法國民法典》和德國19世紀末編纂的《德國民法典》,它們對大陸法系的發展都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以至於大陸法系又稱之為民法法系。大陸法系是與英美法系並列的當今世界兩大重要法系之一,覆蓋了當今世界的廣大區域,德國、法國、日本、中國大陸、台灣等均為大陸法系地區。

  2. 判例法(Case Law),就是基於法院的判決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這種判定對以後的判決具有法律規范效力,能夠作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據。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國家的主要法律淵源,它是相對於大陸法系國家的成文法或制定法而言的。

⑷ 為什麼國際法庭在荷蘭

國際法院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
Cour internationale de Justice (CIJ)
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又稱為國際法庭,是聯合國的司法裁決機構,根據《國際法院規約》於年2月成立。院址在荷蘭海牙的和平宮,亦稱「海牙國際法庭」。國際法院的主要功能是對各國所提交的案件做出仲裁,或在聯合國大會及聯合國安理會的請求下提供咨詢性司法建議。它還可以審理涉嫌違反國際法的案件。
[編輯本段]簡介
作用:
國際法院主要功能是對各國提交的法律爭端根據《聯合國憲章》規定以及有關條約及公約做出判決,或對聯合國其他機構提出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國際法院是民事法院,只受理主權國家之間的爭端,它沒有刑事管轄權,不能審判個人,例如戰犯。按照有關規定,只有當事國一致同意提交國際法院的法律爭端,國際法院才能做出裁決。解決各國向其提交的法律爭端,並就聯合國機關提交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國際法院依據《國際法院規約》和本身的《規則》運行,依照國際法解決各國向法院提交的法律爭端,並就正式認可的聯合國機關和專門機構提交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國際海洋法法庭,位於德國漢堡,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獨立司法機關,旨在裁判因解釋或實施《公約》所引起的爭端。法庭管轄權包括根據《公約》及其《執行協定》提交法庭的所有爭端,以及在在賦予法庭管轄權的任何其它協定中已具體規定的所有事項
成員:
所有聯合國成員國都是國際法院規約的當然參加國。非聯合國會員國經聯合國安理會建議並取得大會同意後,也可作為規約參加國,如瑞士。(現瑞士已是聯合國的成員國)
法官
國際法院由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選出15名不同國籍的法官組成,包括正副法院院長各一名。15名法官必須全部來自不同的國家(安理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英國、中國、法國和俄羅斯必須各佔一個名額)。法官應不論國籍,而且應盡量能夠代表世界各大文化及主要法系,其中不得有兩名屬於同一國籍。法官不代表任何國家。他們的任期為9年,每3年更換三分之一。當選的法官應具有在本國擔任最高司法職務的資格或者是公認的國際法權威。院長任期3年。法官與院長均可連選連任,任職期間享有外交特權、外交豁免權和相關便利。法官人選由常設仲裁院的仲裁員組成的國內團體或各國政府專為國際法院選舉而委派的團體提名,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選舉產生。法官任期9年,並且可以連任,每三年改選三分之一的法官。所有決議都必須在出席法官多數同意後才能做出。其職能有兩方面:
1、對當事國一致同意提交國際法院的法律爭端,根據《聯合國憲章》規定以及有關條約及公約做出判決;
2、對聯合國其他機構或各種專門機構就其工作范圍內提出的任何法律問題發表咨詢意見。
現任國際法院院長是英國籍法官羅莎琳·希金斯(Rosalyn Higgins)。
組成:
國際法院的主要機構有簡易程序分庭、預算和行政委員會、關系委員會、圖書館委員會、修訂國際法院規約委員會和國際海洋法庭等。

語言:
國際法院的正式語言是法文和英文。
[編輯本段]裁決
只有主權國家間的爭端才可以提交國際法院裁決。迄今為止國際法院已經做出74項裁決,雖然這些裁決都是強制性的,但是並不是每一項裁決都得到切實履行。當一方認為另一方沒有履行法院裁決時,可以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採取行動,以在必要時迫使另一方履行裁決中所規定的義務。美國曾在1946年執行了國際法院的裁決,但是在1986年國際法院裁決要求美國停止針對尼加拉瓜的非法軍事行動時,遭到美國的拒絕。國際法院指責美國「違反了國際法中有關主權國家不得對另一主權國家使用武力」的規定,並且要求美國支付賠償金。美國至今沒有履行義務。其他裁決未得到執行的例子還包括:
1、1980年美國指控伊朗非法拘留美國駐德黑蘭的外交官;
2、美國與加拿大在緬因灣地區的領海爭議;
3、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控告北約成員國未經授權而發動科索沃戰爭;
海牙國際法庭從1993年,其主要任務是對前南斯拉夫地區所謂嚴重侵犯人權和違反人道主義的人員進行起訴和審判。在1995年波黑戰爭結束後,該法庭指控並通緝70多名涉嫌在波黑內戰期間犯有各種罪行的人員。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發動軍事侵略後期,該法庭又以「種族清洗」和「反人類」等罪名對米洛舍維奇等5名南聯盟高級軍政官員發出通緝令。
國際法院所在地,和平宮
和平宮位於海牙的中心,佔地七公頃,於1907至1913年間利用美國工業家和慈善家安德魯斯·卡內基的贈款為常設國際法院而建。
和平宮是一座花崗岩、沙岩和紅磚的建築物,由法國建築師路易·科多涅設計,房頂是灰色石板,庄嚴雄偉,揉合了古羅馬和拜占庭的建築風格。貝爾格萊德和平宮前邊是草坪,正面是一系列使人聯想起和平宮宗旨的人物肖像。左側鍾樓高達80米。和平宮內陳設著兩次海牙和平會議與會國提供的木製品、彩色玻璃窗、鑲嵌圖案、掛毯和其它藝術品,反映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自1946年,國際法院與(其前身)常設國際法院一樣,佔用了由擁有和管理和平宮的荷蘭卡內基基金會提供的房舍。1978年,在和平宮老房後面建了新房,作為法官的辦公室和國際法院的議事室。該建築於1997年擴建,專供增加的專案法官之用。同年,為給國際法院書記官處官員提供新的辦公室而重新裝修了舊建築的頂樓。
和平宮還是世界上一個最大的國際公法圖書館(和平宮圖書館是對公眾開放的,不同於國際法院圖書館)所在地,海牙國際法學院夏季課程在此開設。和平宮在工作日開放供參觀。可以從卡內基基金會獲得有關資料(電話:+31 70 302 4137)。
1999年5月,當時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科菲·安南先生和擔任國際法院院長的斯蒂芬·施韋貝爾法官為設在和平宮內的國際法院和其它組織的歷史和工作博物館揭幕。博物館位於該建築的南翼。
鏈接:
官方網站 http://www.icj-cij.org/
中文官方網頁 http://www.icj-cij.org/homepage/ch/

⑸ 荷蘭為何會拒絕違憲審查——基於歷史的考察和反思

摘要: 荷蘭現行憲法第120條明確禁止法院對議會的法律進行違憲審查,被稱為西方世界抵制違憲審查的「最後堡壘」。然而,這一規定並非沒有爭議。自1848年以來,荷蘭國內圍繞違憲審查展開了長達160多年的爭論。特別是1980年代以後,荷蘭法院頻頻依據憲法第94條對國內法進行「條約審查」的做法使得這種爭論變得更加復雜。為什麼荷蘭人允許法院進行「條約審查」卻不允許法院進行違憲審查?這需要從荷蘭人特殊的法律觀、特殊的憲法、以「波德模式」為核心的國家治理模式以及國際法的影響等方面予以考察。荷蘭的經驗表明,人權保護是世界各國的共同任務,但為了保護人權而允許司法進行違憲審查卻並非普世且不可替代的真理。為了實現保護人權和維護法律秩序統一和諧這兩個目標,每個國家應當在尊重本國國情的基礎上進行制度設計。Abstract: As the section 120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states,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Acts of Parliament and treaties shall not be reviewed by the courts", the Netherlands has become the last liberal democracy the judiciary in the West world. However, constitutional review ag is ainst constitutional review by not entirely absent from the Dutch co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legal system. The debates on constitutional review have never ceased. Since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s in 1848, the Dutch judicial authorities not only have the power to review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the secondary legislation, e.g. delegated legislation, mu- nicipal byelaws and provincial byelaws, but also can review all of the Dutch legislations, including the Dutch Constitution, if the statutes are "in conflict with provisions of treaties that are binding on all persons or in conflict with resolutions 94 of the Constitution. Why the Netherlands adopted by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s the section accepts the "treaty review" but rejects "constitution- al review"? The answer will be found in the special concept of law and particular constitution of Dutch, "Polder Model" and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law, etc. What we can learn from Dutch experience is constitutional review is not the only way ment of the mechanism of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of each circumstance to protect human rights, the develop- country should based on its specific

⑹ 請分析國際法經典案例「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案」。

本案審判主要涉及懲治戰爭罪行問題。國際上懲治戰爭罪行問題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同盟國在凡爾賽和約中規定組織軍事法庭追究戰爭的主要責任者的責任,試圖要將德國元首和政府高級負責人交付國際審判。但由於種種緣故致使懲治戰爭罪行的設計終成泡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人類遭到了慘不堪言的災難。所以聯合國家(向德、意、日作戰的國家)通過它們達成的協定和聲明表明了懲治戰爭罪行的決心,並以建立國際軍事法庭實現了這一決心。
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實踐不僅開創了審判戰爭罪犯,懲治戰爭罪行的國際範例,而且發展了戰爭法。一是它確定了戰爭罪行的概念和性質。不僅把破壞和平行為、違反戰爭法規的行為和反人道主義行為定為犯罪行為,而且確定這些行為屬國際犯罪行為。二是確立了追究戰犯個人刑事責任的原則。本案所確立的國際法原則和規則被其後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憲章及按該憲章組成的遠東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再次付諸實踐,並獲得1946年12月1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95(1)號決議的肯定,被概括為七項原則。聯合國大會還在1968年的決議中進一步宣布戰爭罪犯無權要求庇護和不適用法庭時效原則。

⑺ 哪些國家不承認海牙國際法庭

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大國都不承認海牙國際法條,承認它的只有共有66個國家依照《規約》第三十六條第二和第五項提出聲明,承認法院的管轄權具有強制性(其中許多國家附有保留)。

這些國家是:澳大利亞、奧地利、巴貝多、比利時、波札那、保加利亞、柬埔寨、喀麥隆、加拿大、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塞普勒斯、剛果民主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多米尼克、多明尼加、埃及、愛沙尼亞、芬蘭、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索、海地、宏都拉斯、匈牙利、印度、日本、肯亞、賴索托;

賴比瑞亞、列支敦斯登、盧森堡、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爾他、模里西斯、墨西哥、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挪威、巴基斯坦、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菲律賓、波蘭、葡萄牙、塞內加爾、斯洛伐克、索馬里、西班牙、蘇丹、蘇利南、史瓦濟蘭、瑞典、瑞士、多哥、烏干達、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烏拉圭。

(7)荷蘭法院判例擴展閱讀:

該法院的管轄權有兩個方面:

一、法院須就聯合國行使主權自願向其提交的爭端做出裁決。截至2010年7月31日,海牙國際法庭有192個國家為《國際法院規約》締約國,其中66個國家根據《規約》第三十六條第二項向秘書長交存了承認法院強制管轄權的聲明。此外,約有300份雙邊或多邊條約規定,在解決這些條約的適用或解釋所引起的爭端方面,法院具有管轄權。

各國也可根據特別協定向法院提交具體爭端。一國在向法院提交爭端時,可引用《法院規則》第38條第5款,以請求書所針對國家有待作出或表示的同意作為法院具有管轄權的依據。如後一國家接受此管轄,則法院具有管轄權。

二,大會或安全理事會可就任何法律問題咨詢法院意見,經大會授權的聯合國其他機關和專門機構也可就其活動范圍內出現的法律問題咨詢法院意見。

⑻ 荷蘭海牙國際法院,所有國際糾紛都能審理嗎例如商事。

設在海牙的是國際法院,聯合國六大主要機關之一。
國際法院對事管轄有三種:
1、自願管轄。爭端當事國特別協定將爭端提交給國際法院,可管轄。
2、協定管轄。在條約中或者協定中設立專門條款,各方同意將爭端交由國際法院管轄。
3、選擇性強制管轄。有有過關條約的解釋;違反國際義務的任何事實;違反國際義務而產生賠償的性質和范圍等。所以商事不管轄,應該有國際上專門的仲裁機構。

⑼ 荷蘭法院要求殼牌公司賠償奈及利亞農民,這牽扯出了什麼事情

主要是殼牌公司由於在油輪運輸的過程中,存在漏油事件,導致奈及利亞很多地方受到漏油的污染,居民用水、用地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所以荷蘭法院要求殼牌公司對奈及利亞農民進行賠償,而且這種漏油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在2013年、2015年等,都發生過類似的事件。

熱點內容
洗車行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3 02:41:10 瀏覽:785
勞動法周末算工資嗎 發布:2025-08-13 02:38:01 瀏覽:238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發布:2025-08-13 02:33:16 瀏覽:486
卓資司法局 發布:2025-08-13 02:28:15 瀏覽:522
馬克思矛盾分析法分析社會問題 發布:2025-08-13 02:28:11 瀏覽:311
親愛的律師 發布:2025-08-13 02:22:16 瀏覽:693
中國的道德觀 發布:2025-08-13 02:14:30 瀏覽:884
公司完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3 02:06:40 瀏覽:943
刑法者人之 發布:2025-08-13 01:31:50 瀏覽:656
光華法學院法律碩士法學讀幾年 發布:2025-08-13 01:26:39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