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三服務
① 什麼是雙報到三服務
雙報到要求市縣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到所在地社區報到,實行共駐共建;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組織黨員開展志願服務。三服務要求黨委書記為基層組織服務、基層組織為普通黨員和群眾服務、普通黨員為群眾服務。
開展好「三服務」活動,必須把握「三條原則」、建立「三張清單」。
把握「三條原則」,就是要奔著問題去,做到哪裡困難多就去哪裡服務,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問題,決不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就是要堅持效果導向、群眾滿意導向,從大局、從長遠、從群眾立場出發,體現和落實「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小道理服從大道理」的理念;就是要不為辦不好找理由、多為辦得好想辦法,讓企業和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建立「三張清單」,就是要建立全面的問題清單,弄清楚影響企業經營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搞明白制約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提升的症結所在,把握准基層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短板;就是要建立精準的落實清單,強化分類指導、分別施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真正抓住需求點、疏通堵點、消除痛點;就是要建立明確的責任清單,對反映的問題主動認領、各負其責,努力以「最多跑一次」理念解決到位。
(1)法官三服務擴展閱讀:
「雙報到」工作作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市委《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和《關於黨建引領街鄉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實現「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實施方案》要求,有效發揮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雙報到」要注重做好「三個對接」:與基層黨組織對接、與在職黨員對接、與上級指導部門對接。街道及時溝通,靈活處理,精準把握上級精神,准確將「雙報到」工作落到實處。
② 辦公室「三服務」具體內容究竟是什麼呀
服務領導,服務基層,服務群眾這個答案比較靠譜,和辦公室的職責一致。後一種是萬金油,哪個部門都適用。
③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三服務"是指什麼
不同行業不同部門的「三服務」內容不一樣:
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消費者
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職工
服務領導、服務機關、服務基層
服務政府、服務基層、服務群眾
服務企業、服務民生、服務村鎮
④ 什麼是三服務
服務發展、服務決策、服務落實。
開展「三服務」活動,就是要及時回應企業、群眾、基層的訴求與期盼,要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推動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
因此,如何讓「三服務」活動落到實處是各部門必須立即考慮的問題。「三服務」活動要經得起評判。讓企業、群眾、基層有更多的獲得感是「三服務」活動的最終目的,既然如此,服務的成果就應該展示給群眾看,要允許群眾評論。
(4)法官三服務擴展閱讀
「三服務」的真諦,在於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真正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身沉一線,心入基層,奉上真情,寫下擔當,知民意,悉民情,紓民困,解民難,讓企業輕裝上陣,讓群眾收獲多多,讓基層活力迸發。
這里的「人民」,對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來說,就是一家一戶老百姓,就是一個個具體的人,就是一家家大大小小的企業,而非抽象的政治概念。由此引申開去,「人民」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是具體、切實的,廣大黨員幹部務必真心實意排摸實情,拿出實招破解難題,讓人民群眾從一點一滴改變中領略到看得見、摸得著、說得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⑤ 如何做好"三服務"工作
辦公室「三服務」工作最早是在1985年召開的全國黨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座談會上,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王兆國首次提出的,即辦公室工作要為領導工作服務、為同級和上下級機關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之後,「三服務」就成為辦公室職能的代名詞。最近幾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辦公室「三服務」工作又被賦予新的內涵,提出了辦公室工作要「服務發展、服務決策、服務落實」這新的「三服務」工作要求。
當前,辦公室要通過「三個圍繞」,扎實做好「三服務」工作。
(一)要圍繞政令暢通,在政務事務工作上嚴要求。辦公室工作,事務服務是基礎,政務服務是主體。要高標准、嚴要求的抓好抓實辦文辦會,為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落實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努力實現從被動應付到主動服務的轉變,在主動服務中體現價值、有所作為。
(二)要圍繞優質高效,在提高辦事水平上出實招。要切實做到能想事、多想事、想大事,為領導分憂,為群眾解難,為發展盡責。要統籌抓好綜合協調、公務活動安排、新聞信息調研、督查督辦、信訪機要、保密史志等各項工作,真正做到大事辦成、小事辦實、急事辦妥、難事辦好。
(三)要圍繞從嚴治黨,在思想作風建設上求實效。要進一步加強辦公室幹部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勤於理事,樂於幹事,在實際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做到「實、嚴、高、勤、廉」,打造出一支素質過硬、業務精湛、雷厲風行的幹部隊伍,為推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服務保障。
⑥ 省委辦公廳所說的「三服務」內容是什麼
辦公室機關原先的「三服務」職能是指「服務領導、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現在辦公室機關的「三服務」職能新定位是指「服務發展、服務決策、服務落實」。
⑦ 什麼是「三為服務」
辦公室機關原先的「三服務」職能是指「服務領導、服務基層、服務群眾」。
現在辦公室機關的「三服務」職能新定位是指「服務發展、服務決策、服務落實」。
辦公室「三服務」工作最早是在1985年召開的全國黨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座談會上,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王兆國首次提出的,即辦公室工作要為領導工作服務、為同級和上下級機關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之後,「三服務」就成為辦公室職能的代名詞。
最近幾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辦公室「三服務」工作又被賦予新的內涵,提出了辦公室工作要「服務發展、服務決策、服務落實」這新的「三服務」工作要求。
當前,辦公室要通過「三個圍繞」,扎實做好「三服務」工作。
(一)要圍繞政令暢通,在政務事務工作上嚴要求。辦公室工作,事務服務是基礎,政務服務是主體。要高標准、嚴要求的抓好抓實辦文辦會,為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落實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努力實現從被動應付到主動服務的轉變,在主動服務中體現價值、有所作為。
(二)要圍繞優質高效,在提高辦事水平上出實招。要切實做到能想事、多想事、想大事,為領導分憂,為群眾解難,為發展盡責。要統籌抓好綜合協調、公務活動安排、新聞信息調研、督查督辦、信訪機要、保密史志等各項工作,真正做到大事辦成、小事辦實、急事辦妥、難事辦好。
(三)要圍繞從嚴治黨,在思想作風建設上求實效。要進一步加強辦公室幹部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勤於理事,樂於幹事,在實際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做到「實、嚴、高、勤、廉」,打造出一支素質過硬、業務精湛、雷厲風行的幹部隊伍,為推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服務保障。
⑧ 什麼叫三服務行業,包括哪些
第三產業指不生產物質產品、主要透過行為或行式提供生產力並獲得報酬的行業,即俗稱的服務業。屬於服務業的行業主要有:貿易、飯店餐飲、大眾客運、倉儲物流、會議展覽、金融保險、房地產仲介、商務顧問、公共服務、民防、個人化服務、社區服務、社會工作及電信通訊產業等。
⑨ 沈陽鐵西法院民三庭付法官
類似信息無法在互聯網准確獲知。如果當事人確實具有知情權,可以到法院咨詢。同時,根專據《法官法》屬第二條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第三條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四條法官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
第五條法官的職責: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⑩ 什麼是秘書「三服務」
秘書工作「三服務」:為中央服務;為中央個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服務;為人民服務。
秘書工作應該發揮「四個作用」:參謀作用、助手作用、提供信息作用、協調作用。
實現「四個轉變
1、從單純地辦文辦事轉變為既辦文辦事又出謀劃策;
2、從單純地傳遞信息轉變為綜合處理信息;
3、從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
4、從憑老經驗辦事轉變為科學化管理。這四個轉變其實是對秘書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秘書工作應該向著綜合處理信息、主動服務與科學化管理的方向發展,而這也是發達國家秘書工作的特點。
秘書工作的六個強調:
1、強調調查研究工作
2、強調信息工作
3、強調信訪工作
4、強調協調工作
5、強調督察工作
6、強調黨務、政務服務工作。
(10)法官三服務擴展閱讀
(一)秘書的職能
1、輔助決策
(1) 輔助決策的含義:在決策過程中,在知識(包括理論)、能力(包括技術)、經驗和精力等方面給予決策主體全面的補償,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時效性。
(2) 輔助決策的特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輔助內容的綜合性;輔助時間的經常性;輔助環節的全過程性。
(3) 輔助決策的原則
超前原則;定位原則;信息原則;諫諍原則。
(4) 輔助決策的過程
協助領導確定目標;協助領導設計方案;協助領導評優選優;協助領導實施反饋。
2、協調關系
(1) 協調關系的含義:秘書的協調是指秘書人員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自覺地調整各類組織、各項工作、各個人員之間的關系,促進各項活動趨向同步化和和諧化,以實現組織目標的行為過程。
(2) 協調關系的特徵
從屬性;廣泛性;間接性。
(3) 協調關系的原則
政策指導;客觀公正;平等協商;注重整體;靈活適度。
(4) 協調關系的過程
摸清情況;找出症結;恰當協調;督促落實;檢查反饋。
3、處理信息
(1) 處理信息的含義:信息是指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通過物質載體發出信號、消息、情報、數據、圖形、指令中所包含的一切有價值的內容。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表徵事物消息和信號中的內容。
(2) 處理信息的原則
及時性原則;保真性原則;適用性原則;預測性原則。
(3) 處理信息的內容
歷史信息;上級信息;內部信息;公眾信息;社會信息。
(4) 處理信息的過程
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傳遞;信息的反饋;信息的儲存。
4、辦理事務
(1) 辦理事務的含義:事務是指一切同領導工作有關的日常具體工作。
(2) 辦理事務的特徵
綜合性;服務性;繁瑣性;突擊性。
(3) 辦理事務的原則
被動中求主動;原則中求靈活;繁雜中求規范。
(4) 辦理事務的程序
自然程序;理論程序;指令程序;法定程序;技術程序;習慣程序
秘書的職責
大致也有以下11個方面:
1、日常事務管理(辦公室管理、通信管理、值班事務、日程管理、印章管理);
2、接待事務(來訪接待、安排服務等);
3、會議事務(會議安排、會場布置、會議服務、會議文件的處理等);
4、行政事務;
5、信訪事務(群眾的來信來訪或顧客的投訴處理等);
6、調查研究事務(搜集信息,提供可行性的方案供領導選擇);
7、文書檔案事務(文書撰寫、製作、處理和檔案管理);
8、寫作事務(各種文體的寫作);
9、協調工作(政策、工作、地區、部門、人際關系等);
10、督察工作(督促、檢查領導交辦批辦工作的落實情況);
11、其他領導臨時交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