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雙法官
Ⅰ 高分求十字軍歷史上所有的戰役名稱!!!
一、背景
1187年7月4日的哈丁會戰中,撒拉丁獲得了光輝的勝利,殲滅了大批十字軍,奪回了耶路撒冷,迅速佔領了大片領土。第一、第二次東征的戰果只剩下了安條克、的黎波里和蒂爾城在苦苦支撐。
慘敗的消息像風一般傳到西方世界,正在與日耳曼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作殊死斗爭的教皇烏爾班三世聽到這個消息,經受不住這個打擊,當場斃命。西方各國君主只好放下手中各自的爭端:教廷選出了致力於皇帝和解的克萊門特三世,皇帝放棄了對義大利北部的一部分領土的要求,老對頭英王金雀花王朝的亨利二世與卡佩王朝的腓力二世坐在了一起。按照原定計劃,這次東征的領軍人物是德皇、英王和法王,於1189年春天開進巴勒斯坦。
二、經過
紅鬍子腓特烈首先開始了他雄心勃勃的十字軍東征。這位具有傳奇色彩色彩的皇帝已經65歲高齡,曾六次遠征義大利均未成功。1189年5月,他趁英法兩國交戰之際,與長子施瓦本公爵率10萬大軍從雷根斯堡出發,穿過匈牙利到達拜占廷帝國,並在那裡過冬。1190年3月底,大軍繼續前進,度過馬爾馬拉海,在安納托利亞兩次打敗伊康的蘇丹,勝利前進。可惜1190年6月,皇帝突然在一條河(地點尚未定論,一說塞萊菔河)中溺死。這個突發事件使局勢發生了根本轉變,德國騎士風飛雲散,10萬人只剩下7000餘人,巴巴羅薩的勝利化為泡影。這時聚集在施瓦本公爵旗下的7000騎士艱難的向聖地進發。
英法兩國的東征從1190年7月開始。1189年獅心王理查一世即位,他通過「撒拉丁十一稅」和賣官、出售城堡和村莊等手段,裝備了4000騎兵、4000步兵和100多艘船隻,與法王腓力二世分道南下,向東方進發。
1190年9月,兩位國王先後到達了西西里島。1191年3月,英軍東進,途中順便佔領了塞普路斯,後以十萬金幣賣掉。1191年7月,十字軍攻克了阿卡城。此前,施瓦本公爵因瘟疫身故,法王腓力二世也因看不慣理查的傲氣回到了法國。
這時在東方的只剩下偉大的獅心王理查一人,也只有他取得了一定戰果。他用自己瘋狂的勇氣,在阿爾蘇夫(1191年9月14日)和雅法(1192年8月)的戰役中,他都獲得了勝利,但是優勢並不明顯。。1192年8月雅法戰役後,理查王試圖進攻耶路撒冷,但是失敗了。這時國內混亂(約翰勾結腓力篡權)的消息傳了過來,理查心慌,沒有再做進一步努力,與撒拉丁書信往來,謀求妥協。鑒於雙方都有一大堆內政問題要解決,1192年9月2日,雙方停戰,締結了一個為期三年的盟約,內容如下:1、耶路撒冷歸穆斯林管理,為期十年;2、法蘭克人保留從雅法到蒂爾的沿岸走廊一帶,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可以自由地去耶路撒冷和麥加朝聖;3、穆斯林將基督教會所有,包括十字架在內的聖物歸還基督教會。
三、結果
聲勢浩大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結束了:彼此各讓一步,相安無事。基督教徒總算保住了耶路撒冷王國,十字架得以歸還。穆斯林趕走了十字軍,奪回了聖地,也算有個交代了。但是,和平只是暫時的。很快,更大的戰爭風暴又將打響。
Ⅱ 天秤座男屬虎和巨蟹座女屬龍能在一起嗎
巨蟹座--天秤座(摘自新浪星座)
巨蟹座和天秤座以水元素和空氣組成了正方形和4—11日宮型。正如所有的4—10型振動,他們的關系是所有星座中最有趣最富有挑戰性的。但他們也是最難和睦相處的,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使他們的關系有趣而具有挑戰性。因為只有當他們戰勝雙方無數個分岐,他們所得到獎賞才是和睦與協調。
巨蟹座和天秤座之間的關系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內容,因為他們的關系逼使他們艱難地學會如何互相妥協。掌握了這一基本課程,才會得到幸福,比起那種取捷徑得來的勝利,這種幸福的層次要高得多,因為對這兩種星座來說贏得這場戰斗做到互相理解是一個無價的目標。當然,他們之間有時肯定會有沖突,但時間會磨平那粗糙的稜角。如果雙方不懈努力,那麼最後你就會為自己成功地征服了自己及對方的本性而感到滿意。
這兩人不可能立即看到對方頭上的光環。他們更有可能看到的是想像中的新月尖端,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努力地做。他們在人性面前屈服了,而他們命中註定應該努力模仿天使。巨蟹座和天秤座必須學會的第一課是:不要試圖被別人理解,而是試著去理解別人。兩人都應該這樣做。這便是開啟兩人之間神秘之門的唯一鑰匙,在門的後面充滿著和平與美好。
巨蟹座人能感受到許多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東西,他們對既有歡樂又有悲傷、同時充斥著對過去回憶的成長過程有一種不安的預感。所有的這一切他們都能感覺到,但是他們不會談起這些,因為他們多愁善感。當月亮的周期變化影響他們的情緒時,他們會為莫名的恐懼而哭泣,就像海浪無力擺脫月亮的控制那樣而感到無助。有時,巨蟹座人緘默不語,陷入沉思。另一些時候,他們會用那富有感染力的幽默感把自己從恐懼中解脫出來,當然,同時也會使周圍的人情愉悅。
當巨蟹座和天秤座被放在一起時,一會兒便會出現一幅美好的畫面。天秤座人喜歡笑,而巨蟹座人絕妙的幽默感正符合他們的口味。當他倆相處時,無論是家庭還是辦公室,都會充滿歡愉、快活的氣氛。這是因為命運經常把4—10型組合置於一個同家庭和事業有關的場景之中。他們在家庭的圈子裡同親戚相處,或同商業上的貿易夥伴相處似乎都比他們同朋友、情人或伴侶相處要更融洽一些。
事實上,盡管他們有時會很暴躁,但統治他們的行星——分別為月亮和金星——都是富有同情心的。因此,巨蟹座人和天秤座人比其它4——10日宮型具有更多的共同情感,這兩個人通過情感互相交流遠比用其它更外露的方式要容易得多。問題在於,要想打破巨蟹座的殼去接蟹巨蟹座人真實的情感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總是被保護得很好以免受傷害,而且他需要更多的小心翼翼的同情和撫慰。
天秤座人寬宏大量,並能以溫柔的態度去慰藉巨蟹座人的情感。但不幸地是,天秤座人本性的溫柔和寬容還不夠充分,因為巨蟹座男性或女性(或小孩)都超乎尋常地敏感。盡管天秤座人作為空氣的標志,他們心地寬厚,富於邏輯性,但他們卻很難意識到巨蟹座人或其他任何人的敏感。天秤座人是出類拔萃的律師和英明的法官,但公平地說,他們毫無例外地都是很差勁的心理學家。天秤座人從不關心加緊人言辭後面是否隱藏著另一種含義,他們只關心表面上的東西。這種態度永遠也不能進入巨蟹座人硬殼的內部。如果天秤座人想要知道為什麼巨蟹座走路總是左右搖擺,他們就必須對巨蟹座人表達他們內心深處的同情。
在天秤座和巨蟹座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天秤座人是以別人為中心的,而巨蟹座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聽起來好象是巨蟹座人比天秤座人自私。這點應該沒錯,因為事實的確如此。一般說來,天秤座對朋友、對世界要比對自己關心得多。這些人都是隨和外向的,而巨蟹座人地卻比較內向——是最懂得自我保護的。許多巨蟹座人溫柔、富有想像力而敏感,通常很討人喜歡,這些都事實。即便如此,他們最關心的仍是他們自己。
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這是一種不健康的情感態度,它常常導致健康狀況下降,所以巨蟹座經常生病。天秤座人的疾病通常是由於放盪的生活方式、大吃大喝和工作勞累過度引起的。這些會引起巨蟹座人的大驚小怪,他們會警告天秤座人那種生活方式好比一支兩頭都燃起的蠟燭。
這兩個星座的人在金錢上常持相反的態度。天秤座人並不奢侈浪費,在他們看來,金錢並不很重要,而對巨蟹座來說,金錢上有保障和情感上的安全感一樣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只具有其中之一而缺少另外一個將使巨蟹座人感到內心惆悵不已,如果兩者都不具務,那對他們來說簡直比失去母愛還要可怕。但這種令人難過的事極少發生。可是,當巨蟹座人擁有這兩種安全感時,他們就能神奇地變為最善良、最溫柔的人。任何人,包括天秤座人都會向他們求助。天秤座人常常對別人要求很多,他們總期望人人都能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他的性格特點。
雖然巨蟹座人身體不好,體質也弱,但他們的求生意志卻比天秤座人強得多。當船的甲板出毛病時,天秤座人在心理的重壓下忍受著可能沉船的折磨,由於失望而心情不好。當天平失去平衡時,他們就可能會染上重病。巨蟹座人的病總是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正是由於他對待一切事情都小心謹慎,所以他的求生願望很強。巨蟹座人會盲目地緊緊地抓住船艙,為了保住他珍貴的生命絕不鬆手。有時,天秤座人會提醒巨蟹座人,與其死死抓住船艙不放,不如鬆手,隨它去算了。讓巨座人放棄他們的壞習慣、錯誤的思想以及毫無根據的恐慌。
這種看不見的拉鋸戰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影響著天秤座人神經系統的平衡,它能夠引起他們精神上的疲乏,最終導致天秤座人的不快,更不用說會壓制他們歡快、樂觀的本性了。大自然中,水份過多會使空氣潮濕,而水份適量則空氣清新。
天秤座人要想試圖對巨蟹座人隱瞞一個秘密,那簡直是浪費時間。巨蟹座人會不擇手段去窺探他們想要知道的秘密。他會問:「坦白地告訴我,某某人是怎樣看待我的?」天秤座人回答說:「我不知道。」然後巨蟹座人會說:「這不公平。有很多次我都向你提供你需要的信息,你怎麼能這么說呢?」於是,天秤座人便變得猶豫起來,然後嘆口氣,屈服了。他告訴巨蟹座人想知道的事情,小心翼翼地把好話和壞話一起說出來。巨蟹座人聽完他想得到的答案時,可能會恨恨地說:「我原來就這么想的,我再也不和那個人說話了。」然後他會生氣地走開。天秤座人總想做一個製造和平環境的人,卻沒想到變成了個煽動者,為此他幾乎會落淚。巨蟹座人對一點點小小的批評都異乎尋常的敏感,他們能狡猾地讓人說出全部真相,然後或者覺得受了傷害而哭泣,或者大發雷霆。
要讓天秤座人和巨蟹座人共同奏出和諧的音樂,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地贊美對方的優點,即使這兩個人的優點截然相反。
一旦巨蟹座人和天秤座人真正學會互相欣賞,就能產生驚人的奇妙結果。
Ⅲ 高分!!!!!<急>基督教文化對西方資本主意的影響.請從經濟和政治方面作答!
在網路上搜一下
Ⅳ 舜有什麼成就
最初,舜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
後來堯讓舜參預政事,管理百官,接待賓客,經受各種磨煉。舜不但將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進。堯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愷」,早有賢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愷」管教化;還有「四凶族」,即帝鴻氏的不才子渾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窮奇,顓頊氏的不才子檮杌、縉雲氏的不才子饕餮,雖然惡名昭彰,但堯未能處置,舜將「四凶族」流放到邊遠荒蠻之地。這些措施的落實,顯示出舜的治國方略和政治才幹。
舜執政以後,傳說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動,一派勵精圖治的氣象。他重新修訂歷法,又舉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時,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還把諸侯的信圭收集起來,再擇定吉日,召見各地諸侯君長,舉行隆重的典禮,重新頒發信圭。他即位的當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見諸侯,考察民情;還規定以後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諸侯的改績,明定賞罰,可見舜注意與地方的聯系,加強了對地方的統治。
傳說中舜的治國方略還有一項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畫出五種刑罰的形狀,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辦法代替肉刑,以示寬大。但又設鞭刑、撲刑、贖刑,特別是對不肯悔改的罪犯要嚴加懲治,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歡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驅逐到三危,把治水無功的鯀流放到羽山,壞人受到懲處,天下人心悅誠服。
Ⅳ 如何控制香港法官呢
你問的是國外,尤其指英美法系國家的對抗制的訴訟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的法庭審理中,法專官處於居中裁判,屬不主動訊問雙方當事人及盤問證人,也不收集相關證據的消極地位中,只是由雙方當事人自行辯論,自己收集證據、證人證言來證明對方有罪或是自己無罪。然後由自己的良心或是根據陪審團的結果來宣布被告有罪或是無罪。 陪審團制度最早起源於英國,成員多為12位,現在許多採用陪審團制度的地方仍然是採用一致認定有罪原則,即陪審團全部成員認為被告有罪時才能被定罪,只要其中有一位認為是無罪的,被告都會被無罪釋放。但是現在這樣的制度已經受到了挑戰,有些地方只要是過半數的陪審團成員認為有罪,那麼被告都會被認定有罪而不是無罪。在陪審團認為有罪的情況下,法官就必須做出決定判處該人怎樣的刑罰,這可以說是法官對判決結果的參與吧。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案件都有陪審團參與審理的,一般情況下,地方治安法院等最基層的法院的案件(通常是一些交通事故案件)的審理由法官一人作出判決。 我國大陸地區沒有陪審團制度,但是香港等地區是有的,不過大陸卻有人民陪審員制度,但是這跟陪審團制度不一樣,陪審員的職權與法官的相近,與陪審團成員的職權完全不同。
Ⅵ 法官應當怎樣說話
1、突出以「法」為核心。
2、具有庄嚴性、准確性、科學性。
3、要說到位,說版明白,如程權序性話語中「法言法語」較多,所以法官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其說明白。
4、要說的得體和准確。
5、要說的符合程序規定。
6、要平等對待控辯雙方或原、被告雙方的話語權,不要對證人或鑒定人的證言證詞當庭作評論,更加不要頻繁打斷。
Ⅶ 考古學支持聖經嗎
查爾斯·馬斯頓爵士(Sir Charles Marston)在《聖經活現眼前》一書中說:「有些人企圖動搖大眾對聖經的信心,旨在削弱聖經的權威,但現在卻由於近年來發現的許多證據,他們反而削弱了自己和自己的權威。鐵鏟正好把這門深具破壞力的考證學,從大受質疑的事實鏟到無可否認的虛構中。」
考古學在許多方面均支持聖經,例如:
不少看過聖經的人都知道有本丟·彼拉多(Pontius Pilate)這個人物,因為他負責審訊耶穌,並下令把他處死。(馬太福音27:1,2,24-26)考古學家於1961年在以色列的凱撒利亞城附近發現了一塊石刻,上面刻有彼拉多的名字和頭銜。 他的名字也曾多次在當代的歷史記載中出現。根據《綜合聖經辭典》,有關本丟·彼拉多的歷史資料「比任何羅馬派駐猶地亞的總督都要多,也更詳細」。
公元1世紀,使徒保羅跟雅典人談到一座壇,上面寫著「獻給不認識的神」。「我一邊走一邊觀察你們崇敬的事物,發現有一座壇,上面寫著『獻給不認識的神』。現在我要向你們傳揚的,其實就是你們不認識卻崇拜的神。」 (使徒行者17:23)這是有充分的史料為證的。保羅到訪雅典之後不久,提亞納的阿波羅尼奧斯(Apollonius)來到雅典。據報他說:「誰想證明自己有智慧,頭腦清醒,就得稱頌所有神明,這樣做在雅典尤其重要,因為在這里,人們甚至為未知之神築壇,供奉他們。」(菲洛斯特拉托斯,《提亞納的阿波羅尼奧斯傳記》,第6卷,3章)公元2世紀的地理學家保薩尼阿斯(Pausanias)記述,由帕勒翁灣港口前往雅典的路上,他留意到一些「獻給未知之神的壇,還有獻給英雄的壇」。(《希臘風貌》,阿提卡,第1卷4節;埃利斯,第1卷,14章,8段)
聖經在使徒行傳18:2指出,「克勞狄下令要所有猶太人都離開羅馬」。羅馬的歷史家蘇埃托尼烏斯(Suetonius)在公元121年寫了一本關於克勞狄的傳記,證實了這件事。蘇埃托尼烏斯說,克勞狄(Claudius)「把所有猶太人逐出羅馬」,還說由於猶太人憎恨基督徒,所以「不斷製造事端」。
《聖經與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這本書把記載在聖經和古代楔形文字文獻里有關以色列和猶太的歷史作比較。結果顯示,「楔形文字文獻里有十五六個以色列王和猶大王的名字,以及他們身處的時代和聖經的記載完全吻合。在這些外來的資料里,沒有一個王的名字是聖經沒有提到的,通通都可以在聖經找得到」。
《聖經考古學評論》的一篇文章提到,今天考古學研究已證實,《希伯來語經卷》提到「至少50個」真實的人物。這當中有14個猶大王和以色列王,包括著名的大衛、希西家,以及不太有名的米拿現、比加。這50人也包含5個法老,以及19個君王,有亞述王、巴比倫王、摩押王、波斯王和敘利亞王。除了君王以外,聖經記載的一些人物,例如大祭司、書記和其他官員,考古學也證明他們的存在。
聖經在列王紀下25章和歷代志下36章,論述耶路撒冷在公元前607年遭受毀滅的情形。耶利米書39章報道,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的軍隊把耶路撒冷付之一炬。近代的發現有沒有證明這個記載真有其事呢?
考古學家珍·卡希爾(Jane M. Cahill)和載維·塔爾納(David Tarler)在《古耶路撒冷真貌》一書總結說:「建築物(例如焦土房和封泥樓)里挖掘出來的燒焦物顯示,巴比倫人確曾把耶路撒冷完全摧毀。此外,考古學家在東部山坡上掘出一些倒塌了的房屋,瓦礫底層的石塊也顯示城市曾遭嚴重焚毀。聖經就這場災難所作的描述正好跟考古學的發現不謀而合。」
以色列一位有名的考古學家埃弗賴姆·斯特恩(Ephraim Stern)說:「公元前604年至前538年可說是個空白時期,因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猶大地]有人居住,那段時間,被巴比倫人摧毀的城沒有一個再次有人居住。」上述的空白時期跟以色列人在公元前607年至前537年被擄到巴比倫這件事相吻合。(歷代志下36:20,21)
同一篇文章指出,「有為數不少的學者一致認為」這些人物是真實的。此外,《希臘語經卷》提到很多歷史人物,考古學也證實真有其人,例如希律、本丟·彼拉多、提比略、該亞法、士求·保羅。
「亞述王薩爾貢派統帥出征亞實突城,攻下了亞實突。」(以賽亞書20:1)這節經文提到亞述王薩爾貢(Sargon)二世的名字,但一些著名的學者曾一度認為這人純屬虛構。然而,1843年,在今天伊拉克豪爾薩巴德附近的底格里斯河一條支流旁邊,有人發現了薩爾貢的宮殿,宮殿佔地約10公頃。結果,對不熟悉聖經的人來說,薩爾貢二世也不再是個陌生的名字了,如今,他是最為人知的亞述王之一。他在一個史冊里,宣稱自己攻佔了以色列的撒馬利亞城。根據聖經年代學,撒馬利亞於公元前740年被亞述攻陷。薩爾貢還記錄他攻佔了亞實突,這進一步證實了以賽亞書20:1的話。
聖經執筆者路加記錄了耶穌的一生和傳道工作,然後寫下了使徒行傳。路加寫道:「我已經把這些事從頭考查過,……都是確實的。」——路加福音1:3,4。
19世紀初葉,聖經批評家質疑路加所寫的歷史記載的准確性。此外,他們聲稱使徒行傳所載的歷史是在公元第二世紀中葉捏造出來的。英國考古學家威廉·米切爾·拉姆齊爵士便(Sir William Mitchell Ramsay)相信此說。但考證過路加所提及的名字和地點後,拉姆齊卻承認說:「我漸漸意識到,這些記載在很多細節上都十分准確真實。」 他把使徒行傳的執筆者置於「第一流歷史家」之列。他解釋這話的意思說:「偉大歷史家的首要特質就是真實。他的話必須可靠。」 《周遊列國的聖保羅》
准確的歷史記載必須包含三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記載耶穌生平與傳道歷程的福音書,正包含這三個要素。以聖經中被稱為「施浸者」的約翰為例,他是為耶穌的傳道活動作準備和鋪路的人。路加就記載了約翰開始履行職務的准確時間: 「凱撒提比略 在位第十五年,本丟·彼拉多 做猶地亞的總督,希律 做加利利的分封侯,他哥哥腓力 做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地區的分封侯,呂撒尼亞 做亞比利尼的分封侯,祭司長亞那 和該亞法 的日子,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里,上帝有話曉諭他。」(路加福音3:1,2)根據這份詳細而准確的記錄,可以確定「上帝有話曉諭他[約翰]」的時間是公元29年。路加所提到的這七位公眾人物都得到歷史家的證實。
聖經記載耶穌曾以一個羅馬銀元(第納流斯)為喻,錢幣上有凱撒提比略(Tiberius)的頭像。(馬可福音12:15-17)考古學家發現一個羅馬銀元,上面有提比略的頭像,流通時間約在公元15年,從而證實了聖經的記載。(路加福音3:1,2)
關於耶穌何時出生,聖經說:「在那段日子,凱撒奧古斯都頒布法令,要在全地登記戶口。這第一次登記,是居里紐做敘利亞總督的時候進行的。人人都回鄉登記,各歸各城。」(路加福音2:1-3)
塔西佗(Tacitus)和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Josephus)也提及居里紐(Quirinius)。大英圖書館保存了一份羅馬總督頒布的法令的書面記錄,證實羅馬總督確曾頒布登記戶口的法令,內容是:「逐戶登記人口的時候將到,所有住在故土以外的人民,不論因什麼緣故在外定居,都必須回鄉。」
《新編聖經詞典》評論說:「路加在記事中敘述同時代的歷史,在字里行間提及許多關乎法官、總督、藩王的事;每逢這些資料在地點和時間方面受人質疑,聖經的記載一再證明是真確的。」
《律師考查聖經》一書強調聖經在歷史方面的准確性,說:「雖然故事、傳奇和虛構小說刻意把事情寫在發生於遙遠的地方和不能確定的時間,因而違反了律師辦案的第一條律則,那便是,『口供必須提出時間和地點,』但聖經敘述事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卻是極其精確的。」
以色列前總統哈伊姆·赫爾佐克,連同特拉維夫大學考古學系榮譽教授莫迪凱·吉宗,合著了一本書,稱為《聖經戰役》,其中有以下的評論:
「聖經對各場戰役的戰略所作的描述不可能是憑空捏造的。比方說,士師記6-8章記載基甸領軍與米甸人和其盟友爭戰的經過,只要拿這段記載跟荷馬的《伊利亞特》中的特洛伊戰爭比較一下,就可立見高下。後者只是提到某個有船抵達的海岸,不遠處又有個設防的城市,就算是說明了地理的狀況。聖經記載的基甸之戰卻截然不同。聖經詳細記述了在一個方圓約60公里的戰場上,交戰雙方運用了什麼戰略,以及雙方因應特殊的地理環境、敵友的行動而作出怎樣的反應,這些全都是無法在其他任何地方發生的。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聖經所描述的戰爭過程是真確可信的。」
根據聖經記載,亞伯拉罕出身於「迦勒底的吾珥」。(創世紀11:27-31;15:7)多個世紀以來,吾珥的位置是個不解之謎。批評家相信,即使曾有這個城市,也只是個微不足道的落後地方而已。後來,使他們感到尷尬的是,在巴比倫和波斯灣之間的多個廢墟被人准確地鑒定是吾珥的幾處遺址。在當地有成千上萬的泥板出土,顯示吾珥曾是個世界貿易中心,人口五方雜處。
在1993年之前,除了聖經以外,沒有其他證據證明真的有大衛(一個年青勇敢的牧人,後來成為以色列的君王)這個人。不過,該年考古學家在以色列北部發現了一塊公元前9世紀的玄武岩石刻,專家指出這塊石刻上有「大衛的家」和「以色列的君王」等字句。
有些人相信,所羅門到俄斐開採金礦一事只是虛構的故事。1946年,從特拉維夫-雅法東北地區出土的一塊陶器碎片證實了聖經的記載,表明俄斐確實是出口黃金的。關於這點,埃及古物學家肯尼恩·基欽說:「俄斐這個地方絕不是虛構出來的。在[公元前]8世紀的一塊希伯來人陶器碎片上,清楚刻有這句話:『給伯和侖的俄斐金子——30舍客勒[340克]。』」
耶利米寫了列王紀上、列王紀下,書中記錄了一些很特別的細節,是關於所羅門王跟埃及人和赫人買賣馬車和馬匹的交易,聖經說當時馬車「每輛要六百塊銀子,馬每匹要一百五十塊銀子」,所以一匹馬的價錢只有一輛馬車的四分之一。(列王紀上10:29)
《考古學與以色列人的宗教》這本書指出,希臘歷史家希羅多德和考古學的發現都證明在所羅門統治期間,馬匹和馬車的買賣是很興旺的行業。這本書說,「當時的標準定價是,四匹馬可以換一輛埃及馬車」,這跟聖經所提到的價錢吻合。
所羅門死後五年,埃及的法老示撒攻取耶路撒冷,掠走其中的財寶。「羅波安王在位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來攻打耶路撒冷。他奪去了耶和華聖殿和王宮里的財寶,搶走了所有財物,包括所羅門造的所有金盾牌。」(列王紀上14:25,26)
在埃及和巴勒斯坦,出土的碑銘卻證實示撒(Shishak)確曾征服過耶路撒冷。事實上,許多歷史學家都承認示撒從耶路撒冷擄掠回來的財物復興了埃及衰敝的經濟,並且使示撒有足夠的金錢大規模擴建一座埃及廟宇,在其中記載他的勝利。此後不久示撒死了。另一座碑銘記載示撒的兒子把差不多200噸金銀捐給埃及的各廟宇。這座碑銘沒有透露他財富的來源,但考古學家米勒德(Alan Millard)的著作《聖經時代的財寶》則認為「這些財寶大部分是示撒從所羅門的聖殿和耶路撒冷的王宮掠奪回來的」。
在約書亞的時代,聖經把加利利境內的夏瑣形容為「這些王國的霸主」。(約書亞記11:10)在那裡進行挖掘後發現,從前這個城佔地大約60公頃,人口眾多,是那一帶的主要城市之一。聖經說約書亞「放火燒了夏瑣」。(約書亞記11:11)考古學家在這個城市的遺址挖掘出三座完全被摧毀的迦南神廟。他們還找到證據,證明這個城市在公元前15世紀被焚毀。所有證據都跟聖經的記錄吻合。
聖經告訴我們,居魯士(Cyrus)二世曾釋放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讓他們返回耶路撒冷重建上帝的聖殿,這個聖殿曾在公元前607年被巴比倫人毀滅。(以斯拉記1:1-7;6:3-5)1879年,在古巴比倫遺址出土的文字碑銘——居魯士圓柱,證實這個聖經記載。碑文提到居魯士這個名字,並說他實行釋放俘虜的政策,讓他們帶著崇拜用的物品重返故土。事實上,以斯拉記6:3,4指出,居魯士下令重建聖殿的「費用由王家支付」。這個命令跟世俗歷史一致。《波斯與聖經》一書說:「歷代的波斯王都有這個政策,就是幫助重建帝國里的聖殿、神廟。」
但以理書5:1說:「伯沙撒王舉行盛宴,招待他手下的一千個權貴,在他們面前喝酒。」
有很多年,批評聖經的學者聲稱,但以理書中的巴比倫王伯沙撒(Belshazzar)在歷史上並不存在,因為沒有考古學證據能證明伯沙撒確有其人。然而,在1854年,事情有了轉變。那一年,英國領事約翰·泰勒在伊拉克南部考察了古城吾珥的遺址,在一座高塔的廢墟里找到了一些泥制的圓柱。每個圓柱都刻有楔形文字。其中一個寫著一段祈禱文,為巴比倫王拿波尼度(Nabonis)和他的長子伯沙撒祈求長壽。因此,那些批評聖經的學者不得不承認,伯沙撒確有其人。
不過,聖經還把伯沙撒稱為「國王」。有些學者也懷疑這個說法是否准確,例如,19世紀英國科學家威廉·塔爾博特說,盡管有人聲稱伯沙撒與他的父親拿波尼度共同執政,「但沒有絲毫證據能證明這一點」。後來,考古學家發現,另一些圓柱上的文字顯示,伯沙撒的父親拿波尼度曾經離開首都巴比倫好多年。《不列顛網路全書》說,拿波尼度在國外期間,「曾把王位及他軍隊的主要兵力都交給了伯沙撒」。因此那段時期,伯沙撒在巴比倫執掌大權。所以,考古學兼語言學家艾倫·米勒德(Alan Millard)說:「但以理書稱伯沙撒為『國王』並沒有錯。」
按照耶利米書38:1:「瑪坦的兒子示法提雅、巴施戶珥的兒子基大利、示利米雅的兒子猶甲,以及瑪基雅的兒子巴施戶珥,全都聽見了耶利米對民眾說的話。」
《耶路撒冷郵報》報道:「以色列的考古史上首次出現,兩塊封泥上的名字都記載在聖經的同一節經文里,並且在同一地區出土。」2005年,考古學家埃拉特·馬薩爾(Eilat Mazar)在一項挖掘工程中掘出了一小塊封泥。挖掘的土層可追溯到公元前607年耶路撒冷被毀的時候。封泥上有古希伯來語「示利米雅的兒子猶甲」。後來,在同一層泥土,距離上述封泥幾米的地方,又有另一塊封泥出土。這塊封泥上則有古希伯來語「巴施戶珥的兒子基大利」。
「聖經記載的時間和地點,比任何古代文獻更加准確可靠。」——《舊約科學研究》,羅伯特·威爾遜 (Robert Wilson)
考古學家威廉·奧爾布賴特(William Albright)教授花了幾十年時間在巴勒斯坦發掘古跡,他說:「一個復一個的發現,證實了無數的細節。這使聖經的歷史價值受到更大重視。」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1999年10月25日刊)說:「現代的考古學提供了令人驚訝的證據,證實了《舊約》和《新約》中主要記錄的事,包括關於以色列人的祖先和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記載、大衛的王朝,以及在耶穌日子人們的生活。」
「以一般而言,考古學傾向於支持聖經記載的歷史准確性。從族長至「新約」時代,聖經年代方面的一般綱要是與考古學的資料一致的。未來的發現很可能會維持目前的中庸立場,即聖經的傳統是基於歷史和忠實地傳授的。」 一一 弗里得曼(David Noel Freedman)教授
考古學家納爾遜·格盧克(Nelson Glueck)曾說:「我從事考古研究30年來,都是一手拿著聖經、一手拿著小鏟子來工作的,結果我發現聖經的歷史記載從沒出錯。」
作家沃納·凱勒(Werner Keller)用歷史和考古學的角度去分析聖經。他在《史書聖經》一書的序言里寫道:「鑒於鐵證如山,以下的話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事實證明,聖經總是對的!』」
奧斯汀·阿利本(Austin Allibone)在《聯合聖經手冊》中說:「既然如此,人若見到巨量的證據,證明聖經是真實可靠的,但卻仍然聲稱無法相信,我們可以說些什麼呢?我們無疑有理由認為,有問題的是這些人的心而非他們的腦;——他們不願相信,因為這會打擊他們的自驕心,並且迫使他們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Ⅷ 誰知道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跡
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生於公元570年的麥加。麥加是半原始狀的阿拉伯半島的商業中心,也是宗教中心,宗教以信奉多神為主。麥加的統治者是古來氏人。 穆罕默德的父親出身於哈希姆家族,以前是強盛的古來氏部落的望族,所以穆罕默德是這支貴族旁系的後裔。穆罕默德的父親在穆罕默德出生前就去世了,穆罕默德的母親也在他6歲時死去,在穆罕默德6歲至8歲時由他的祖父撫養,8歲時祖父去逝,後來穆罕默德由伯父收養。 穆罕默德少年時牧過羊,是一個半文盲,年青時他誠實可靠,相貌俊秀,25歲與赫蒂徹(一個富裕的孀婦)結婚,生有六個子女,但子女大多早亡,只有一個女兒死於穆罕默德之後。赫蒂徹619年死後,穆罕默德又娶了八個妻子。 穆罕默德當年曾在麥加效外的一個山洞裡沉思冥想,公元610年,他40歲時安拉召喚穆罕默德作了他的使者。但穆罕默德在施教早年並不順利,頭三年只有三十多個人皈依他宣傳的宗教,還要受到麥加的統治者古來氏人的迫害。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及信徒全部遷往雅茲裡布,後改名為「麥地那」。在麥地那,穆罕默德可以自由地、公開地傳道,從此他的信徒越來越多,不久他成為當地的法官、法律制訂者、集團領袖和軍事統帥。 在此,穆罕默德也制定了「伊斯蘭教不僅是宗教權威而且是世俗權威,管理人們事務的統一力量應是信仰而不是部落」這一流傳至今的法則。 公元624年3月,穆罕默德率領一支三百人的軍隊襲擊了一支去麥加的商隊,並打敗了麥加的一支上千人的軍隊,這就是有名的白德爾之戰。對當時的穆斯林來說,這更加證明了安拉在穆罕默德一邊,也加強了穆罕默德自稱為真正的先知的說服力和他的統治地位。《古蘭經》告訴穆斯林:一旦戰斗號召傳來,你們必須上戰場。白德爾之戰的第二年,古來氏人出動三千人的軍隊來復仇,戰爭雙方各有所失,穆罕默德還受了傷。 公元627年,古來氏族再次來征伐,被穆罕默德所挫敗。穆罕默德認為猶太人支持了古來氏人,因此更加打壓猶太人,在麥地那的三個猶太部落中有兩個被穆罕默德驅逐出城,一個部落的男人(6百至8百人)全被砍了頭,婦女和兒童被賣掉當奴隸。穆罕默德在他一生的後十年中,打壓了反對他的猶太人,甚至把猶太人說成是瀆神者和墮落者,猶太人被視為伊斯蘭教的頭號敵人。 公元628年在麥地那的穆罕默德實力已超過麥加的古來氏人,但穆罕默德出於政治考慮與古來氏人鑒屬了一個叫侯達比協議的條約,條約規定了穆罕默德伊斯蘭教的合法地位,並有權來麥加朝拜。據說,這一年加入伊斯蘭教的人數超過了歷年的總和。 公元630年1月,穆罕默德以一個麥加人害死一個穆斯林為借口,集合了一支一萬人的大軍開向麥加,穆罕默德沒遇到多少抵抗,就佔領了宗教中心麥加城。穆罕默德搗毀了麥加的多神教偶像,樹立了伊斯蘭教,寬恕了他的大多數敵人,收復了各個部落,把非穆斯林趕出聖地,不接受伊斯蘭教的人不得參政。自此,建立了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的統治地位。 公元632年2月,穆罕默德作了最後一次佈道,他提醒信徒們:「你們必須到你們的主面前去,他將要求你們報告你們的全部行為。要知道所有的穆斯林皆是兄弟。你們是一個兄弟會,任何人不得從兄弟那裡撈取什麼,除非得到他自願的同意。你們不要干非正義的事。請在場的人把這一點轉告不在場的人。也許,後來得知這一點的人可能比現在聽到的人記得更牢」。 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去世。
希望採納
Ⅸ 誰能給我說說x戰警逆轉未來講的什麼,最好每個電影角色演的什麼也說明
電影劇情
故事發生在並不遙遠的未來,X戰警遭遇了史上最大的生存危機,他們必須回到過去拯救自己的命運。X戰警也許在我們這個時代,是有著最先進基因的生物,但在不久的未來,他們都被「特拉斯克工業」創始人玻利瓦爾·特拉斯克所製造並指揮的新型特種戰斗機器人「哨兵」所獵殺,並有著被滅絕的危險。[2-5]
哨兵機器人可以檢測出任何形式的變種類型,而他們的基因則能夠讓他們瞬間變換和改造自身,從而擊敗X戰警。這使得X戰警的唯一希望,便是回到過去,在特拉斯克的研究最終導致他們的滅絕之前,改變歷史。
利用幻影貓凱蒂的能力,金剛狼羅根穿越時空開始了這個艱辛的旅程。這一次,他必須聯合年輕的變
角色介紹
金剛狼羅根Logan / Wolverine
扮演者:休·傑克曼
金剛狼在《逆轉未來》里承擔起了挽救變種人命運的重任,他必須利用幻影貓凱蒂的能力,穿越時空回到自己年輕的身體里,找到並說服年輕的X教授,以及他一生的對手萬磁王,聯合魔形女,阻止變種人的天敵哨兵被創造出來。
金剛狼
查爾斯·澤維爾/X教授Charles Xavier
扮演者:詹姆斯·麥卡沃伊
查爾斯·澤維爾的變種能力是心靈感應,閱讀他人的思維、記憶,同時他能控制他人的思維、操縱他人的行動。在《X戰警:第一戰》中他與好友艾瑞克決裂,也因艾瑞克的誤傷失去了行走能力。在《逆轉未來》中的查爾斯失去了鬥志,無法解開妹妹瑞雯離去的心結,然而金剛狼的到來迫使他面對過往以及真正的自己。
X教授
艾瑞克·蘭謝爾/萬磁王Erik Lehnsherr / Magneto
扮演者:邁克爾·法斯賓德
與好友查爾斯決裂後,萬磁王建立並壯大變種人組織兄弟會,他還參加了刺殺總統肯尼迪的行動,也因此被政府關在五角大樓重牢中囚禁。為了拯救在未來瀕臨滅絕的變種人,金剛狼與年輕的X教授將萬磁王救出。夾在昔日好友與威脅變種人生存的人類中間,艾瑞克面臨感情與思想上的雙重挑戰。
萬磁王
魔形女瑞雯Raven / Mystique
扮演者:詹妮弗·勞倫斯
瑞雯在童年時遇到了X教授查爾斯,並與其成為情同兄妹的好友。她可以利用自身能力,幻化變形成偽裝成任何人的模樣。在《X戰警:第一戰》中她因為與查爾斯意見不同,轉投萬磁王,成為萬磁王最信任的手下。在《逆轉未來》中,瑞雯對變種人的存亡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魔形女
玻利瓦爾·特拉斯克Bolivar Trask
扮演者:彼特·丁拉基
特拉斯克工業創始人玻利瓦爾·特拉斯克是一名有遠見的科學家,他在研究人類DNA奧秘時發現了X基因。一心想挽救人類的他創造了哨兵機器人,意圖消滅變種人。
玻利瓦爾·特拉斯克
野獸漢克·麥考伊Hank McCoy / Beast
扮演者:尼古拉斯·霍爾特
漢克·麥考伊是個擁有超群智慧的科學家,他最初供職於中情局,是一名科研人員。在《X戰警:第一戰》中他注射了失敗的血清,變成了擁有超強力量的野獸。在《逆轉未來》中他恢復了本來的面貌,然而面對變種人存亡危機,他必須釋放心中的野獸,與金剛狼、X教授再度戰斗。
野獸
快銀Pietro Maximoff / Quicksilver
扮演者:伊萬·彼得斯
快銀的超能力是超乎常人的移動速度,在金剛狼的帶領下,查爾斯找到他並招募他加入X戰警隊伍,他是把萬磁王從牢獄中拯救出來不可或缺的人物。不為人知的是,他是萬磁王年輕時的私生子。
快銀
老年X教授Professor Charles Xavier
扮演者:帕特里克·斯圖爾特
X教授原名查爾斯·澤維爾,他不但擁有強大的心靈感應能力,在道德准繩上更勝一籌。智慧的他是X戰警們的精神領袖,面臨變種人瀕臨滅絕的危機,他集合所有殘存的變種人與老對手萬磁王抵抗哨兵,並把金剛狼送到過去逆轉他們的命運。
老年X教授
老年萬磁王Erik Lehnsherr / Magneto - older
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
萬磁王原名艾瑞克,能操縱和製造磁場,並通過磁場作用可以控制金屬。萬磁王認為變種人比人類優越,人類應該被消滅。他極端的理念導致他與好友X教授決裂,兩人因此成為糾纏一生的對手。在《逆轉未來》中為了挽救瀕臨滅絕的變種人群體,他不得不與X教授聯手。
老年萬磁王
暴風女Ororo Munroe / Storm
扮演者:哈莉·貝瑞
暴風女原名奧羅羅·門羅,她有著投放閃電、飛行能力,可以製造非常強烈的風暴、可以控制暴風雪、閃電甚至龍卷風。在《逆轉未來》中她將指揮變種人們共同對抗哨兵,然而情勢卻不容樂觀。
暴風女
幻影貓凱蒂Kitty Pryde / Shadowcat
扮演者:艾倫·佩姬
幻影貓原名凱蒂·普萊德,她有著把自身化為原子成分並穿越一切障礙的能力。在《逆轉未來》中,凱蒂需要運用自己的能力把金剛狼的意念送到過去,拯救瀕臨滅絕的變種人。這對幻影貓的體力有著極大的考驗,但為了拯救變種人,她必須孤注一擲。
幻影貓
威廉·斯特瑞克William Stryker
扮演者:喬什·赫爾曼
威廉·斯特瑞克是一名美軍戰士,對變種人懷有強烈的憎恨,日後他將成為X戰警們的死敵。在《逆轉未來》中他是科學家特拉斯克的手下,協助特拉斯克在變種人身上做實驗。在《金剛狼》中,他通過實驗在羅根身上注入超級強化鈦合金金屬,改變了金剛狼的人生。
威廉·斯特瑞克
閃爍Clarice Ferguson / Blink
扮演者:范冰冰
閃爍的真實姓名是克拉麗斯·弗格森,她主要的能力就是能傳送人與物體,她將和自己的隊友一起戰斗,拼盡全力避免變種人滅亡。
閃爍
鋼力士Piotr Rasputin / Colossus
扮演者:丹尼爾·庫德摩爾
鋼力士原名為彼得·拉斯普京,他可以瞬間把身體轉化為像鋼鐵一樣的物質,並有著強大的力量和抗擊能力。他可以隨意變換形態,變身後的形態能抵禦彈道穿透和極端的溫度變化。他胸懷寬廣,是X戰警的堅挺後盾。
鋼力士
冰人Bobby Drake / Iceman
扮演者:肖恩·阿什莫
鮑比·德雷克,他能夠降低身體外的體溫,凍結液體或空氣水份,使他所選的任何物體內部結冰。他已不再是學校里那個稚嫩的男生,外表冷俊的他同樣有著一顆理智而冷靜的心,他將為改變命運而戰。
冰人
畢肖普Bishop(rumored)
扮演者:奧馬·希
盧卡斯·畢肖普的變種能力是能夠吸收和轉化能量,他是X戰警中活生生的人形武器,他的能力將在戰斗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從「X射線」集中營逃脫之後,組建了「變種人自由」全球抵抗組織,為變種人而戰!
畢肖普
征途James Proudstar / Warpath
扮演者:波波·斯圖爾特
征途原名詹姆斯·傲星,他在力量、速度、耐力和反應上優於常人,而且具備飛行的能力。為了避免變種人滅亡,他和隊友們一起戰斗。
征途
黑子Sunspot
扮演者:阿丹·坎托
黑子原名羅伯托·達科斯塔,他的變種能力是能夠吸收並定向發射太陽能。他與其他變種人一起與哨兵做最後的抗爭。
黑子
蹂躪者Alex Summers / Havok
扮演者:盧卡斯·提爾
原名艾利克斯·薩默斯,他在自己和妹妹在遭人虐待時,爆發出超能力殺死了虐待者,被囚禁起來,直到X教授把他招進了X戰警隊伍,取了法官的綽號。他可釋放火焰般的能量圈,將在戰斗中彰顯威力。《逆轉未來》中他應征入伍,卻成為變種人實驗的對象。
種人領袖X教授,以及他一生的對手萬磁王,去找到魔形女,並阻止特拉斯克。時間已經迫在眉睫,在過去,亦在未來,X戰警同哨兵機器人的大決戰即將展開。
Ⅹ 聖經考古學和信仰的關系
聖經考古學的意義在於證明聖經中所記載史實的真實可靠性,從而回應那些對聖經真實性的質疑。
不過,我們的目的不僅與此,我們希望借著這些事實讓人看見我們所信的這位上帝是一位在歷史中並透過歷史的記錄來主動啟示他自己那一位。透過 向聽眾表明聖經的真實性來進一步向他們說明聖經的啟示性。也就是聖經的特殊啟示性,和以自然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不同,聖經的啟示性在於它是上帝親自說話向人 顯明他自己的一個媒體。而科學則是人類用自己的理性來描述上帝之創造的事實。
這就需要我們介紹聖經的歷史性的時候需要同時介紹聖經的超越歷史的特性。比如,聖經講述「起初」和「末後」的事情,並以上帝的第一人稱對歷史事實做出其判 斷和預言,並且很特別的他還以親自進入歷史的方式顯明他對人類歷史的轉折性影響。這些都是與其他歷史著作截然不同的地方,也是一個身處歷史之中的個人根本 不可能擁有的一種歷史觀。而來聽講座的人所熟悉的可能是一種教科書上所教導的唯物史觀。也可能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歷史觀。從這個對比可以看出一些差別,聖經 里記錄很多人類和以色列人的犯罪歷史,而中國的歷史裡面則充斥著榮耀史。聖經的歷史記錄是讓人以史為鑒,叫人知罪、反省、認罪和悔改,唯物史觀則是叫人總結在斗爭中的經驗並誇耀人類的偉大。
因此聖經考古學的意義不是來證明上帝的存在,而是借著這些所考證的事實讓人看見我們所信的這位上帝是一位在歷史中並透過歷史的記錄來主動啟示他自己那一 位。因此聖經考古學需要向世人提出一個問題:上帝掌管歷史,他又為什麼要介入歷史?這是聖經考古學的福音意義:它向當代人傳遞一個從歷史而來的信息,上帝 看待歷史的救贖視角,他關切人類的發展,並在人類因為自己的罪而陷入滅亡的深淵的時候向人類顯出他審判和拯救的記號。比如,巴別塔,挪亞方舟,俄摩拉和所 多瑪,出埃及,進迦南,以色列民族的災難以及耶穌的道成肉身。
(參考: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