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防控法院

防控法院

發布時間: 2021-03-12 12:27:08

⑴ 疫情期間降為三級可以拒絕法院線下開庭嗎

一勤期間降為三級,可以拒絕法院線下開庭,因為我們現在好多法院都沒有辦法對疫情的事情進行干涉干涉

⑵ 如何應對法院煩人的保安

法院本來就是很重要的地方,安全隱患多,感覺法院安保工作繁瑣是正常現象。 法院安全保衛工作包括的內容很廣,涉及到安全檢查、重點人員重點案件防控、押解、值庭...

⑶ 淺談人民法院如何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

有效處置群體性事件應重點抓住以下幾個環節。
一是統一領導,協調各方。群體性事件,往往具有較復雜的社會背景和引發原因,同時其群體結構、動機等十分復雜,而且往往反映的問題不單單集中一個點上,有可能涉及面非常廣。因此,群體性事件處置必須堅持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動員、協調、統籌各有關職能部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從社會穩定大局出發共同協調處置群體性事件,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
二是准確把脈,剖析根源。遇到群體性突發事件,作為領導者首先要學會以靜制動,以冷制勢。要冷靜的分析事件的起因,剖析事件的根源所在。群體性事件發生後,要迅速查清事實真相,弄清楚引發事件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楚是由一般性矛盾引發的事件,還是由特殊性矛盾引發的,對一般性矛盾引發的問題,在處理上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比如農民負擔問題、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社會保障等熱點問題。對因特殊矛盾引起的群體性突發事件,在處置上則需要決策果斷、行動迅速、快刀斬亂麻,以免造成被動。群體性事件之所以會發生,肯定是群眾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這些要求有些是合理的,應該而且可以解決;有的是不適當的過高要求,一時無法解決;有些則屬無理要求,根本不能解決。對此要理清思路,分類處理。
三是深入一線,直面矛盾。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領導者要有身先士卒的大無畏精神,處變不驚,沉著應對。要深入到一線做工作,面對面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控制事態發展。實踐證明,領導者到一線做工作,能有效緩解緊張氣氛,迅速降溫,為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贏得主動權。特別是面對一時的混亂局面,作為領導者,一定要沉得住氣、保持頭腦清醒、鎮定自若,以理智、寬容、忍耐的態度,尊重上訪者的權利,傾聽他們的訴求,然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釋之以法,做出負責任的解釋和答復。一定要注意真誠接待群眾,不打官腔,要態度誠懇,以心換心。即使對極少數有過激行為或別有用心、有意挑起事端的人,也要注意場合,講究策略,萬不可在群眾不明真相,正在火頭上時,動用警力解決問題。要始終盡力剋制,不亂方寸,終能贏得群眾的理解和配合。總之,對群體性突發事件,一定要積極主動的做工作,決不能「拖、等、看」,否則等到事件性質變化了、情況惡化了再採取措施,就會十分被動。
四是因情施策,對症下葯。因群體性事件具有變化性。因此,領導者在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過程中,必須密切關注事件性質的發展變化,穩妥、科學、靈活地採取對策,對因人民內部矛盾引起的群體性上訪、遊行、靜坐等,要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向群眾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並盡量滿足群眾的合理要求。對因對社會不滿的人,敵對勢力插手或因群眾情緒激化而產生的沖擊黨政要害部門、堵塞鐵路和公路幹道、打砸搶燒等行為,要先「打散」止住,再做工作,同時要收集掌握證據,依法從嚴打擊處理煽動人員、為首人員及幕後策劃者。許多社會問題不是孤立的某件事,可能既有歷史原因又有現實原因,既涉及法律問題又涉及政策問題,既是政治問題又是經濟問題,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處理起來往往難度很大。對這類問題,必須既尊重歷史,又面對現實,依據法律法規,依據國家政策,依據上級政府的有關規定,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又堅持原則立場,緊緊守住底線,不能動搖。同時,還要周密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目前政府有沒有這個承受能力,會不會有連鎖反應,會不會導致情況反彈等等。當然,要特別注意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慎用強制措施,以免形成更深層次的對立,使事件升級。同時,處置群體性事件,一定要超前思維,要有預見性和果斷性,提前把可能將群體性事件引向惡化的人員控制好,防止對社會有強烈不滿情緒的人趁機進行惡意扇動以擴大事態,給處置工作帶來更大的困難。

⑷ 法院能查封人防工程嗎

建議去看一看,人防法,裡面有你需要的解釋。
人防工程比較特殊,投資人不是所有權人,是使用權人。國家才是所有權人。並且戰時,不能有任何理由制止國家作為防控掩體使用的理由。

⑸ 人民法院如何對命案進行預防和控制

這東西都是突發和預謀的,怎麼控制和預防?再說這是公安的活,跟法院沒關系。

⑹ 法院系統如何進行廉政風險防控規范權力機制

不管是那個系統、內部控制我想原則是一樣的方面也大致是一樣的。

⑺ 為防範法院亂用判處死刑的權利,刑法中規定了三大原則

1. 對未成年人。刑法第49條明確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所謂不適用死刑,是指絕對不允許對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適用死刑,即不允許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也不能判處死刑緩刑二年執行,更不允許執行死刑或宣判死刑,等到年滿18歲以後再執行死刑。我國刑法中對此規定是剛性的和絕對的,來不得半點變通。對此規定,主要是考慮未成年人年齡尚輕,對事物認識膚淺,生理心理發育不成熟,對自己的行為認識和控制能力相對比較差;同時他們可塑性又大,容易接受改造。
2. 對懷孕的婦女。從人道主義和不牽連無辜考慮,對懷孕婦女不適用死刑。我國刑法49條規定,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刑法中的規定對司法實踐中限制死刑起到了重大的積極作用。
3. 對精神病人。我國刑法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自然也不會對其適用死刑。這也是考慮我國簽署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規定和我國刑法典限制死刑、慎用死刑的原則。

⑻ 銀行會計人員如何防範法院扣劃業務中的操作風險

一、銀行會計人員在執行法院扣劃業務中遇到的問題1.銀行會計人員對法院扣劃業務不熟悉,相關業務處置不當帶來了操作風險。如有的銀行會計人員在法院執行人員提供的證件、法律文書不齊全的情況下辦理了凍結扣劃業務;還有的法院執行人員與銀行會計人員起爭執後將有關法律文書留置在銀行,而銀行會計人員不知道法院留置是有效的,而沒有及時做相應的處理手續,導致後來法院下達了罰款通知書。目前,銀行在協助法院進行查詢、凍結、扣劃工作中暴露的問題,大部分表現在沒有嚴格遵守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程序辦理,業務操作許可權管理不嚴,內部監督機制流於形式,具體經辦人員不熟悉相關法律及政策規定等等。2.由於企業辦理結算業務的渠道多,造成其存款余額不好控制,銀行會計人員給法院出具有關回執時容易出錯。這就要求銀行會計人員要先與法院工作人員申明、溝通,主動詢問清楚法院要達到什麼目的,如是查詢後有錢就扣劃,就要先將被執行單位賬戶設置為只收不付狀態,再書寫查詢余額,以......(本文共計1頁) [繼續閱讀本文]

熱點內容
法院工作了嗎 發布:2025-08-01 23:41:47 瀏覽:110
萊西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01 23:41:36 瀏覽:273
行政法規能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嗎 發布:2025-08-01 23:40:48 瀏覽:868
國家最高立法權 發布:2025-08-01 23:29:33 瀏覽:205
道德下的讓座 發布:2025-08-01 23:21:54 瀏覽:960
評析我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度婚姻法與物權法 發布:2025-08-01 23:11:57 瀏覽:59
里格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01 23:06:47 瀏覽:79
法官主體責任制度 發布:2025-08-01 22:45:42 瀏覽:927
嚴國聯法院 發布:2025-08-01 22:24:42 瀏覽:438
鶴崗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01 22:21:26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