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票據除權

法院票據除權

發布時間: 2021-03-12 20:55:38

1. 票據已作除權判決,利害關系人如何主張權利

按相關法律規定,對於已經生效的除權判決,利害關系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在判決前向人民法院申報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判決公告之日起一年內,可以向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起訴。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三條利害關系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在判決前向人民法院申報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判決公告之日起一年內,可以向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起訴。

2. 什麼是除權判決

除權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在公示催告期屆滿無人申報權利,或者申報被駁回,依申請人的請求所作的宣告失票無效的判決。人民法院作出除權判決,必須根據公示催告申請人的申請,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作出除權判決。

除權判決不確認票據關系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只解決票據是否有效的問題。申請人應當在申報權利期間屆滿的次日起,1個月內向人民法院申請作出除權判決。逾期不申請判決的,終結公示催告程序。

除權判決申請條件:

(1)無人申報權利或申報權利被依法駁回。

(2)公示催告申請人應當自申報權利的期間屆滿次日起1個月內向人民法院申請作出除權判決。

(3)申請人必須向原受理公示催告申請的人民法院提出。

(2)法院票據除權擴展閱讀

除權判決的法律效力

除權判決自公告之日起,產生如下效力:

1、羈束力。即法院不得任意撤銷或變更除權判決。除權判決中如有誤寫、誤算或類似顯然的技術上或形式上錯誤的,裁定更正。

2、確定力。即具有形式確定力,不得提起上訴;同時產生既判力,並不得提起再審。

3、除權力。即除去公示催告的票據的法律效力,利害關系人不擁有該票據上的權利,而公示催告的申請人依據除權判決享有該票據上的權利。

4、執行力。即公示催告申請人有權依據除權判決向票據支付人請求支付票據上的金額,支付人拒不支付的則申請人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3. 除權判決的法律程序

經申請人自申報權利的期間屆滿次日起1個月內向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認為符合條件的,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審查申請人的申請是否符合法定的條件,是否具備作出宣告票據無效的判決的條件,宣告票據無效。除權判決應當公告,費用由申請人負擔,並通知票據支付人。除權判決一旦作出並公告,票據權利即與票據本身相分離。
對於除權判決,利害關系人不得提出上訴,也不得提出再審之訴。所以當利害關系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在判決前向人民法院申報的,《民事訴訟法》第198條規定了相應的補救性程序,即在除權判決作出後,其利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判決公告之日起一年內,可以向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票據糾紛適用普通程序審理。
[編輯]

4. 關於法院的除權判決

不應當知道的情形只有不可抗力和法院未公告或未按照法定方式公告除權判決。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災害和權利人喪失行為能力等而無法在1年內提起撤銷除權判決之訴。

5. 關於銀行承兌匯票丟失後拿到法院除權判決書後的問題

銀行是為了自身利益才這樣要求的,票據本身就具有法律效率,既然已經收到了除權判決書,也就表明該銀承票據效力失效,銀行這種做法不合理。

6. 沒有銀行匯票,只持有人民法院除權判決書證明可以要求銀行付款嘛

可以 銀行匯票喪失 失票人可以憑人民法院出具的其享有票據權利的證明(例如 除權判決書)向出票銀行請求付款或退款。

7. 怎麼理解公示催告期間屆滿以後人民法院作出除權判決以前取得該票據的除外

《民事訴訟法》規定:「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無效」,從該規定可以看出在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絕對無效,即使背書連續,持票人也不能因善意取得而取得票據權利。
對於公示催告屆滿除權判決作出前,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效力,法律、司法解釋均未明確規定。但針對公示催告屆滿除權判決作出前,票據的質押、貼現,最高法《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在公示催告期間,以公示催告的票據質押、貼現,因質押、貼現而接受該票據的持票人主張票據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示催告期間屆滿以後人民法院作出除權判決以前取得該票據的除外」。
可見,上述司法解釋明確了公示催告屆滿除權判決作出前,票據的質押、貼現行為有效。而票據質押和票據轉讓一樣,都是票據行為的一種,是對票據權利的處分。從票據權利處分的角度看,質押背書設定質權的行為與轉讓背書權利轉移的行為有著本質的相同點。票據貼現是指持票人為了資金融通的需要而在票據到期前以貼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向銀行出售票據,其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票據權利的轉讓。因此根據法律的類推適用,公示催告屆滿除權判決作出前,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應為有效。
公示催告期間屆滿後至法院除權判決前這段期間,票據貼現的行為根據上述規定,在此間期間票據權利主體己確定,因票據貼現而取得票據權利的,法律確定了其作為合法權利人的地位;對於公示催告期間屆滿至法院作出除權判決之前的票據進行貼現,應慎重考慮。在司法實踐中,有的承兌人為了擺脫付款責任,往往與出票人串通申請公示催告以圖擺脫票據債務。結合具體業務操作中,可將貼現票據是否處於公示催告期間列為向票據簽發行進行票據查詢的必備要素,並調查承兌人的資信情況,安排專人查閱有關公示催告的內容。如果貼現後得知出票人提起公示催告程序,應及時以持票人的身份申報權利,阻止除權判決的做出。

8. 除權判決的法律效力

除權判決的效力抄,是指除權判決在法律上的執行力。除權判決應當公告,自公告之日起除權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公示催告程序實行一審終審,除權判決作出後,當事人不能上訴。除權判決有以下效力:

1、被催告申報權利的票據喪失效力,即持有該票據的利害關系人不能行使票據上的權利。但利害關系人對除權判決有異議的,可以按《民事訴訟法》第198條的規定提起訴訟。

2、公示催告申請人根據人民法院判決行使票據上的權利,有權依據人民法院的除權判決向付款人請求付款,付款人不得拒絕支付。

(8)法院票據除權擴展閱讀:

除權判決的申請條件

1、無人申報權利或申報權利被依法駁回。

2、公示催告申請人應當自申報權利的期間屆滿次日起1個月內向人民法院申請作出除權判決。

3、申請人必須向原受理公示催告申請的人民法院提出。

9. 公示催告的公告 公示催告期間屆滿後人民法院作出除權判決以前取得該票據的除外,怎麼理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公示催告期間,有法院作出的公告,相關當事人應該版看到公告,知權道這張票據是有問題的;如果當事人還取得該票據,那麼法院不支持其票據權利。如果是在公示催告「期間屆滿之後」,此時法院不進行公告了,法院也還沒有作出除權判決,那麼這段期間就是「空白期」,當事人很可能不知道這張票據有問題而取得票據,此時是善意第三人支付對價取得票據,其享有票據權利,法院應當支持。
除權判決是公示催告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在公示催告期間屆滿,而無人進行權利申報或者雖然有人進行權利申報但被人民法院駁回時,依據公示催告申請人的申請,由人民法院做出的宣告所喪失票據無效的判決。

10. 沒有銀行匯票,只持有人民法院除權判決書說明銀行可以拒絕付款嗎

這種情況下,銀行無權拒絕付款。如果銀行拒絕付款,申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法律規定,票據持有人就是因為票據被盜、遺失或者滅失等原因,才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的。人民法院受理該公示催告後,會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並發出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如果在公示催告期間沒人申報權利,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申請人的申請,作出除權判決,宣告票據無效,然後將判決公告,並通知支付人。自判決公告之日起,申請人有權向支付人請求支付。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持有人,因票據被盜、遺失或者滅失,可以向票據支付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依照法律規定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項,適用本章規定。

申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申請書,寫明票面金額、發票人、持票人、背書人等票據主要內容和申請的理由、事實。

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申請,應當同時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並在三日內發出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公示催告的期間,由人民法院根據情況決定,但不得少於六十日。

第二百二十條規定:支付人收到人民法院停止支付的通知,應當停止支付,至公示催告程序終結。

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無效。

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利害關系人應當在公示催告期間向人民法院申報。

人民法院收到利害關系人的申報後,應當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並通知申請人和支付人。

申請人或者申報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百二十二條規定:沒有人申報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申請人的申請,作出判決,宣告票據無效。判決應當公告,並通知支付人。自判決公告之日起,申請人有權向支付人請求支付。

熱點內容
法院工作了嗎 發布:2025-08-01 23:41:47 瀏覽:110
萊西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01 23:41:36 瀏覽:273
行政法規能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嗎 發布:2025-08-01 23:40:48 瀏覽:868
國家最高立法權 發布:2025-08-01 23:29:33 瀏覽:205
道德下的讓座 發布:2025-08-01 23:21:54 瀏覽:960
評析我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度婚姻法與物權法 發布:2025-08-01 23:11:57 瀏覽:59
里格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01 23:06:47 瀏覽:79
法官主體責任制度 發布:2025-08-01 22:45:42 瀏覽:927
嚴國聯法院 發布:2025-08-01 22:24:42 瀏覽:438
鶴崗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01 22:21:26 瀏覽: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