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信訪包案
⑴ 信訪時間多長案件才稱積案
信訪積案是指信訪工作部門接受到的,還沒有處理過,長時間積累下的信訪案件,具體應稱為信訪事件,因為它不屬於法律強行規定范疇。
至於多久才算積案,並沒有具體的時間限定。
根據信訪條例規定,信訪事項應該自受理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可以延長到90天。如果信訪人不服書面處理意見的,可在30天內申請原辦理機關的上級機關復查,該機關在30天內提出復查意見。如果信訪人對復查意見又不服的,又在30天內向復查的上級機關申請復核,收到復核的機關又在30天內提出復核意見。
⑵ 怎樣向上級法院投訴下級法院的違法行為
你是什麼案件?想投訴法院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是許可權問題,可看下面的解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法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3個月。 下列期間不計入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公告、鑒定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和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案件由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中止訴訟、中止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恢復審理或執行的期間;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或者提供執行擔保後,執行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期間;上級人民法院通知暫緩執行的期間;執行中拍賣、變賣被查封、扣押財產的期間。根據以上計算,如果超期屬於違規,可以向上級法院舉報查處的。
如果是執行局不執行這個並不是行政不作為,不能通過訴訟解決,也沒有什麼投訴的部門。 但是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1、你可以到同級人民檢察院反應,讓檢察院出面干涉。
2、向上一級人民法院反應。
3、向同級人大反應。
4、向本地媒體反應。
⑶ 信訪問題「四包一」的內容有哪些
所謂「四訪」:一是定點接訪,要求實行向社會公開接訪地點、時間及接訪領導,現場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二是定期下訪,要求領導帶隊定期深入基層或相關單位了解情況,對可能越級訪、重復訪、集體訪的重點信訪問題和重點人頭進行拉網式排查,及時發現信訪隱患;三是重點專訪,要求對有關信訪重點對象和調查中發現的新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將可能引起上訪的苗頭逐一落實到有關單位和責任人;四是定期回訪,要求對重點信訪問題,由主管單位定期回訪跟蹤了解情況,督促落實,解決問題。 所謂「一包」:即對排查出重點信訪實行領導幹部包案處理,將重點信訪案件落實到具體領導和工作人員,明確責任。
⑷ 信訪結案報告的五個一指的是
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茶水傳情,一席好話交心,一顆熱心解答。
⑸ 刑法修正案九對纏訪鬧訪者有什麼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一條、將刑法第二百九十條第一款修改為: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增加二款作為第三款、第四款:「多次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經行政處罰後仍不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組織、資助他人非法聚集,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改前關於纏訪鬧訪者的規定
第二百九十條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聚眾沖擊國家機關,致使國家機關工作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5)法院信訪包案擴展閱讀:
合理上訪要求
(一)堅持原則,依法依政策解決合理訴求。要把纏訪問題納入到依法依政策解決的軌道上來,嚴防為求得一時一事的解決而引起攀比和新的矛盾。
(二)堅持以人為本,有情解決實際問題。纏訪群眾大多是弱勢群體,他們有問題需要解決,也有困難需要幫助。特別是有的纏訪群眾生活本來就十分困難,而長期的上訪使他們陷入了愈訪愈窮、愈窮愈訪的怪圈。不管群眾有理無理,都應站在群眾利益無小事的高度,認真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行政救濟、社會援助、司法救助、親情幫扶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堅持真心真情溝通,耐心疏通思想和感情的渠道。面對纏訪群眾,只要在真情和耐心上下工夫,用心靈來溝通,堅冰是一定能夠被融化的。
(四)堅持抓住關鍵,找准突破口。盡管每一個纏訪案件的成因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可以著手解決的突破口。找准了突破口,也就掌握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只要把纏訪人的心思摸透、心態摸准,抓住了問題的症結,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五)堅持寬嚴相濟,維護法律權威。在處理纏訪問題時,一方面不能失之於情、失之於心,要帶著感情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另一方面對違紀違法行為的處理也絕對不能失之於軟、失之於寬,違反法律法規的,必須依法嚴肅處理。
(六)堅持從機制和制度上入手,做好化解、穩控和穩定的工作。
一是應建立纏訪問題處理的終結機制,對化解之後再上訪的纏訪案件,無論再鬧到哪裡,都不改變正確的處理意見。
二是應進一步建立完善信訪督查督辦機制,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切實改進督查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和完善各種形式的包案督辦責任制,促使纏訪案件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
三是應做好穩控工作,與纏訪人員結對,將他們穩控在基層。四是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大正面輿論引導的力度,真正讓纏訪人從「信訪不信法」的觀念中走出來,徹底息訴罷訪。
⑹ 如何開展信訪積案化解專項活動措施
多舉措狠抓信訪積案化解工作,確保實現「遏總量、減存量、不出事、防反彈」的工作目標,取得顯著成效。
——領導包案,強化責任。逐案落實包案領導,明確具體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化解時限、信訪人意見;重點排查梳理一批時間跨度大、超期未辦結,辦結後群眾繼續信訪的疑難復雜信訪積案,嚴格落實「一案一策」,建立積案化解台賬,逐案研究制定符合實際情況、能夠解決問題、務實管用的化解方案。
——因案施策,分類化解。按照「三到位,一處理」的工作要求,對超期未辦結、辦結後群眾繼續信訪的信訪案件實行分類化解。一是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專題研究分析,找准問題症結、責任主體,交辦到有權處理的責任單位處理。二是積極推動按照法定途徑解決問題,按照法定程序優先的原則,引導信訪群眾通過法律渠道解決。三是對「三跨三分離」信訪案件,事發地有權處理部門是處理和化解的主辦責任主體,要主動協商有關地方和部門推動積案化解;信訪人戶籍地和常住地黨委政府承擔協辦責任,要積極配合、協助化解和穩控;主辦和協辦雙方要加強溝通配合,不推不拖、合力解決。積案分類化解情況實行掛賬動態管理和銷號制度,化解一件銷號一件。
——強化宣傳,規范秩序。堅持依法按政策辦事,對群眾的合理訴求,依法按政策予以解決,切實維護好群眾的合法權益。
⑺ 什麼是領導包案處理信訪問題什麼意思
一、包案處理的意思,就是領導跟蹤信訪案件的處理;
二、對於信訪案件,各個領導進行分工,劃分到自己手裡的信訪案件,就由該領導負責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