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法官不讓說話

法院法官不讓說話

發布時間: 2021-11-24 12:13:55

1. 法官什麼情況下應當制止律師發言

作者:宋振江律師(河北浩博律師事務所主任,全國優秀律師)按:律師與法官的關系是個敏感話題。年輕律師常常追問,老律師卻又緘口不提。許多青年律師往往在此誤入歧途。下面是本人的一點體會。感謝李文召律師的整理。律師行業屬於中介機構,是提供服務的,但又不同於一般的服務行業。律師的性質決定其要有紳士風度,貴族血統,這就要求律師拿捏好分寸,做到不卑不亢。當事人是你的客戶,客戶就是上帝,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法官呢,手裡握著公權力,也不能太裝,這些關系都得處理好,所以律師在處理這些關繫上是很有講究的。律師面對不同的當事人也是不一樣的,當事人有窮富之人,也有城鄉之別,雅俗之別,面對不同的人,得說不同的話。同樣,法官跟法官也是不一樣的,基層法官和中層以上的法官完全是不同的風格,基層法官相對來說更入俗一點,而中層以上的法官學院派的就多一點,可能更儒雅一些。有的法官很願意跟律師接近,是想榨點油水,律師越是面對這樣的法官越是得注意,這樣的法官最容易出事。律師應該接近有思想有品位的法官,建立起來君子之交,找到一種知音、知己的感覺。往往這樣的法官還是潛力股,有升遷的可能,一般人緣也好,能幫一些忙。在中國,律師完全不跟法官搞關系,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律師跟法官打交道,交朋友,關鍵就是怎樣打交道,交怎樣的朋友的問題。律師跟法官還是要交真誠的朋友,從法官中找到真正的友誼。這樣至少在這個法院,會避免很多小麻煩,比如至少進門問題解決了吧,另外還可能知道一些內部消息。多少律師就是因為不知道內部消息被當事人炒掉了。當事人都打聽到的消息,律師還不知道呢,當事人還怎麼信任你?好多年輕律師說做不下去,一方面是案源問題,再一個就是有了案子,一個法官都不認識,也很難做下去,所以說律師在某個法院裡面,一定要跟某個法官建立一種友好的關系,但是也不要把這種關系想得多骯臟,關鍵是一定要選擇好法官,有些法官很願意為你服務,但是這種服務是有償的,這是很危險的,面對這樣的法官,一定要注意,不能深交,一旦法官出事,律師也會被牽扯進去。這樣的法官就好比是易燃易爆品,檢察院盯的也比較緊,是很危險的。法官是有優劣之分的,選擇一個好的法官,首先是選擇了安全,同時也是選擇了發展,這樣的法官一般都發展得比較好,再者,律師不可能跟所有的法官都建立好關系,找一個好的法官,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給案帶來方便。很早以前景法官就說過這樣一句話「吃飯不案,案不吃飯」。這是一種很通俗的說法,朋友跟朋友之間不可能不吃飯,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在沒有案子的情況下吃,這就靠人的自律。在這種情況下,律師不要給人施壓,不要像擰螺絲一樣,越擰越緊。長期的交往,不要太短見。還有一句話就是「徇私不枉法,枉法不徇私」,前半句是說,別的律師跟法官交談可能得注意方式,法官也可能不太有耐心聽,但是作為朋友的律師來了,說話更隨便一點,法官也更有耐心聽下去。但是法官也不一定就按律師的意思,要維護公正,這在中國才是現實的;後半句相對就不太好理解,但一說就明白,是指,有些案子判的可能是有問題,但是絕對不是因為徇私,可能是基於各種壓力,比如社會穩定啊,上級壓力呀等等,但是一句話,和「私」無關。這樣的法官交往起來是很讓人放心的。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別的顧忌疏遠,但是可能會因為他的提拔,事務多了,避諱也多,見面不太方便,但是感情還是很好。跟法官交往,還要注意要客觀的對待,有的法官,或者不跟律師交換意見,或者是交換起來,容易針鋒相對。這種情況,一是因為法官可能受賄,站在對方立場說話;再一個是,法官從策略角度來講,他聽一方律師的意見,對方不在場,避免一面之詞,要扮演對方的角色,來進行一場辯論,其目的是了解真相,尋求公正,當然也不排除在調解的時候壓你一把。不要因為這個對法官怒發沖冠,對立起來。當然也有一種法官,看卷後,確實會有先入為主的認識,不善於掩飾自己的觀點,在面對律師時把自己的觀點流露出來了,這樣的法官是最可愛的,很淳樸的。這樣的法官,律師更不能把他當敵人,這更容易成真正的好朋友。知道他在想什麼才知道怎樣去應對,怎樣去組織證據,不要拘泥於去探究沒有說服法官的原因,法官很多時候會受到政策或上級的干擾,不能因此對他本人產生成見,要一個案子交一個朋友,而不是給自己添一堵牆,有的律師就做的很好,就是因為與人為善,善交朋友。律師就是要把法官當做自己的盟友,本來對方當事人一方已經是對立面了,更沒有必要與法官相悖。要想交到層次較高的朋友,很重要的一點是自身要具備較高的素質,自身的素質達不到,這樣在法官的眼裡也會受鄙視。律師作為一個沒有公權力支撐的社會角色,要想與法官平等交流,就要憑借自身較高的素質。通過在與法官的溝通交談中,就能感知案件的走向。律師自身強大,自身修養較高,有人格魅力,才能有希望結交到良師益友,此外,不要指望與所有的法官結交,總有遠近之分,法官與律師交往也有選擇性,要考慮安全性,不可能結交那些心無城府的人,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法官與律師的交流不排除出於善意的相互幫忙,特別是在個人生活方面,比如買車買房子女入學等等方面,憑借自己的資源為別人方便,這與行賄受賄是有明顯區分的。再有,要不吝於贊美法官,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私人社交場合要去肯定法官,可能這些贊美有助於其升遷,關系自然拉近。還可以組織一些有益的活動,例如踢足球、旅遊之類的活動,都能增進關系。在中國做律師,水至清則無魚,單純,不能與法官只有純粹的業務關系,肯定是要建立個人關系。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與法官的交往要保持低調,不能到處炫耀,否則法官會提防你,把你拒之千里。

2. 法庭上法官為什麼不讓原告向被告提問題,法官說,原告你這么能說,為什麼還請律師,為什麼還要告到法庭

法庭上答辯是有規定的,你的律師就是負責在庭上為你答辯的,這內是他的職責,你只能容通過律師,告訴他你需要問得,再由律師發問。

拓展回答:

出庭開庭注意事項:

  1. 法院開庭審理案件時,合議庭的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主持法庭的審判活動,指揮司法警察維持法庭秩序,保障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

  2. 出庭的辯護人、訴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應當衣著整潔。

  3. 審判人員進入法庭和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宣告法院判決時,法庭內全體人員應當起立。

  4. 訴訟參與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維護法庭秩序,不得喧嘩、吵鬧。

  5. 訴訟參與人發言、陳述和辯論,必須經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許可。

在辯論中,當事人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是辯論的語言應簡單明了並富有邏輯,不得有對對方進行侮辱、謾罵等人身攻擊性的語言。

  2. 是辯論應緊緊圍繞案件爭議焦點,不可對一些旁枝末節糾纏不清而忽略主題。

  3. 是下一輪的發言不得重復上一輪發言的觀點與內容。

  4. 是如欲打斷對方的辯解而欲與其辯論,應經審判長許可。

3. 故意傷害案第一次開庭法官為什麼不讓原告說話

如果說是公訴案件,檢察院為受害人維權,打擊犯罪,受害人不需要發言。

4. 開庭時,法官很不友好,問問題都是帶訓斥的口氣嗎

一般來說,法官必須做到公平公正,不帶個人感情色彩進行審判活動。即便是在民庭中,也版許不向處理刑事訴訟權案件那樣嚴肅莊重,也必須合法傾聽原告的訴訟理由和被告辯解陳述,這是其最起碼的法官道德。像這種動不動十分嚴厲、開口訓斥的法官,你可以向法院投訴的。<個人認為,他是不是挨上級批或是跟老婆吵架了,心情不好>
法官是司法機構的形象和門面,他起碼得對得起中國的官方語言吧,那個法官是不是在基層法院而且方言濃厚的區域,跟群眾溝通必須說當地方言的地方的。
原告做開庭陳述時,第一次陳述是應該按照起訴書上的來宣告自己的訴訟請求的,之後的法庭辯論會給你們討論的機會的。

5. 現在法官都不聽律師的

當然是法官。在法官面前,律師的話和狗放屁差不多,法官愛聽不聽,庭審時,法官隨時可以制止律師說話。

6. 開庭時審判長是否有權不讓原告說話

審判長負責法庭的指揮
要遵守法庭秩序
按照順序發言,要有順序、規矩的。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八條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第一百三十九條 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

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一百四十條 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

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7. 請問我有理的事情可是法院開庭那天我的律師為啥不讓我說話我的律師也不說話這

一方面,可能因為你要說的事情與案件無益,甚至起反作用,所以律師不讓你說。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對方與你的律師達成某種協議,這種可能性不大,但是也可能存在。建議庭下與你的律師溝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8. 法庭上法官為什麼不讓原告向被告提問題,法官說,原告你這么能說,為什麼還請律師,為什麼還要告到法庭,

法庭上答辯是有規定的,你的律師就是負責在庭上為你答辯的,這是他的職責,你只能通過內律師,告容訴他你需要問得,再由律師發問。

拓展回答:

出庭開庭注意事項:

  1. 法院開庭審理案件時,合議庭的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主持法庭的審判活動,指揮司法警察維持法庭秩序,保障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

  2. 出庭的辯護人、訴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應當衣著整潔。

  3. 審判人員進入法庭和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宣告法院判決時,法庭內全體人員應當起立。

  4. 訴訟參與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維護法庭秩序,不得喧嘩、吵鬧。

  5. 訴訟參與人發言、陳述和辯論,必須經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許可。

在辯論中,當事人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是辯論的語言應簡單明了並富有邏輯,不得有對對方進行侮辱、謾罵等人身攻擊性的語言。

  2. 是辯論應緊緊圍繞案件爭議焦點,不可對一些旁枝末節糾纏不清而忽略主題。

  3. 是下一輪的發言不得重復上一輪發言的觀點與內容。

  4. 是如欲打斷對方的辯解而欲與其辯論,應經審判長許可。

9. 法院開庭過程中不讓被告說話是否有偏袒啊哪位好心的人幫幫我啊!

法律事實和平常大家認定的事實不同。
法官在審理案件的情況中會根據案件的法律關系來確定詢問的內容。
有的時候對於法律事實的判定往往在一些所謂的無關緊要的問題上。
你最好找個懂法律的人咨詢一下這是不是偏袒。如果是偏袒可以到法院的紀檢科去投訴。

10. 法院是主持公道的權威機構,請問開庭的時候為何不允許做記錄、錄音錄像以及不允許旁聽者說話

任何影響法官公正審判的行為都是應當進行限制的。法庭上,任何人大聲喧嘩都有可能造成法官注意力轉移,影響法官的判斷;錄音錄像會從心理上給法官造成壓力,也會影響斷案。如果對法官審理的結果不服,可以通過上訴和審判監督程序獲得救濟,而不應該當場給法官造成壓力,使其判斷產生誤差。

熱點內容
司法局放權 發布:2025-07-22 00:01:04 瀏覽:766
浙江椒江法院 發布:2025-07-21 23:46:34 瀏覽:141
道德經典話 發布:2025-07-21 23:40:15 瀏覽:212
當前中國法治建設 發布:2025-07-21 23:23:12 瀏覽:897
百名法學家百名報告會視頻 發布:2025-07-21 23:12:10 瀏覽:137
二級建造師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發布:2025-07-21 23:08:09 瀏覽:575
隱形眼鏡法規 發布:2025-07-21 23:03:25 瀏覽:94
財經法律法規大全 發布:2025-07-21 22:46:27 瀏覽:981
行政法制監督與行政問責 發布:2025-07-21 22:39:54 瀏覽:992
期貨法律法規時間總結 發布:2025-07-21 22:38:27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