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長提法院
『壹』 我想起訴鎮長,需要哪些步驟,拆遷糾紛,亂抓人
起訴是指當事人就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的行為。即請求法院通過審判,使被告人承擔某種法律上的責任和義務。起訴須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還須屬於受訴法院管轄范圍。
起訴分類
民事訴訟法中的起訴,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權益受到侵犯,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以自己的名義請求法院予以審判保護的訴訟行為。
刑事訴訟中的起訴,指享有控訴權的國家機關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對指控的內容進行審判,以確定被告人刑事責任並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訴訟活動。人民法院審理的各種案件,是以公訴機關或者當事人的起訴為前提,如果沒有人起訴,法院對任何案件都不主動審理。法院如果接受起訴,同意進行審理,稱為受理。起訴的成立,標志訴訟中審判程序開始。
起訴
案件屬於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
法院對於各類案件的管轄范圍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民事案件是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轄,如甲簽欠乙的錢,要看甲是住什麼地方,就到甲的住所地的法院進行起訴立案;但如果是交通事故賠償案件,則一般是在交通事故發生地的法院起訴立案。如果是房產繼承糾紛,則在房產所在地的法院起訴立案。大部分案件的原被告都是一個縣的,不存在管轄爭議,直接到所在縣法院起訴即可。
原告是案件的直接利害關系人或是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人。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向法院起訴的,案件必須與原告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仝國權就屬於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原告。而如果是仝國權的父親向法院起訴那就不可以了,因為張某並沒有借其父親的錢。如果仝國權有事確實不能親自到法院起訴,可以委託父親或其他親屬到法院起訴,但必須有書面委託書。
有明確的被告。
是誰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就應當以誰為被告。在仝國權案件中,被告應當是張某本人。而不應該將被告列為張某的家人。當然,如果有證據證實張某借錢是用於家庭開支,也可以將張某和其妻子列為共同被告。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
打官司必須有具體明確的要求,法院才能進行審理判決。在仝國權案件中,仝國權的訴訟請求應當是:「判令被告張某歸還借款1000元及延期給付的利息。
需要向法院提的材料
首先要寫一份合格的起訴狀,訴狀的內容包括原告、被告的基本情況(明確的姓名、住址、職業、年齡、工作單位等)、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其次,要提供主要證據的復印件以及原告身份證復印件。就仝國權案件而言,應當提供的材料有:訴狀2份、知道張某借其錢的證人書面證言兩份、仝國權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對於所有的材料,均應當統一使用A4(210×297mm)規格的紙張。
起訴流程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訴訟立案流程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六、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貳』 起訴需要到什麼法院,鎮法院可以嗎
起訴需要去被告的戶口所在地的法院,可以去鎮法院也可以去縣級法院或者市級法院,那麼法院的現狀如何?又有什麼作用呢
法院文化建設是提升法官隊伍能力素質的重要載體與途徑,已經成為法院各級的普遍共識。在當前基層法院在案多人少、各種文化資源相對欠缺的情況下,加強法院文化建設,發揮法院文化育警的優勢,對法院全面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對基層法院文化建設的調查研究,基層法院文化建設的總趨勢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筆者就當前基層法院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當前基層法院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對法院文化的內涵理解不夠。法院文化是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員在長期審判實踐和管理活動中形成的一種共有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行為規范以及與之相關聯的物質、精神表現的總和。法院文化的價值功能應充分體現在最高院王勝俊院長提出 「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之中,而在我們一些基層法院中存在在著一提法院文化就是打打球、搞搞體育運動、組織個晚會、看兩場電影等片面觀念,由於存在這樣的片面觀念導致法院文化建設的深度和廣度受到嚴重製約。
(二)基層法院幹警對文化建設的參與度不高。全國80%的案件在基層,法官忙於辦案,作為一個經濟發展中等水平的基層法院,每個法官年平均辦案數量在250件左右,換句話說,就是每個工作日法官都在閱卷、庭審、撰寫裁判文書之中,絕大部分法官沒有更多的精力參與到文化建設中去,即使法院組織一些文化活動,也是疲於應付,非常被動地參加。法官精力與時間不夠是目前困撓法院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瓶頸」問題。
(三)基層法院文化建設的組織力量還很薄弱。當前,基層法院組織文化建設的只有政治處一個部門,而政治處通常編制主任1人、副主任1人、工作人員1人(或主任1人、工作人員1人),政治處主任一般由黨員成員兼任,政治處平常工作除了負責組織人事、教育培訓外,還要負責黨建、老幹部、工會、團支部、婦委會、人民陪審員、關心下一代等繁重的工作,根本騰不出力量來進行法院文化工作的籌劃、實施,實踐證明:組織法院文化建設這些務虛的工作,是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的。同時,組織法院文化建設需要豐富的文化工作經驗,從基層法院的現實看,普遍不具有文化工作經歷,沒有形成專業化的文化工作組織骨幹隊伍。因此,僅靠政治處的1-2人力量是難以承擔起法院文化建設重任的。
(四)基層法院文化建設的經費投入顯得不足。基層法院沒有文化建設專項經費,都是從有限的辦公經費中擠一點出來用於搞文化建設。自從2007年新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出台之後,許多案件都是由法院貼錢辦案,使得本身就非常有限的經費更加是捉肘見襟、雪上加霜,再加之文化建設是軟指標,法院的經費首先要滿足辦公需要和辦案需要,有餘的情況下,才能拿出來搞一些文化建設。顯然,對一些基層法院來講,加強文化建設還不是一項硬指標,屬可有可無的。
(五)基層法院文化建設的基本規范性不強。目前,各級法院都有宏偉的文化建設規劃,但嚴格按規劃抓落實的少之又少,由於沒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法院文化建設規范,也沒有考核的硬指標,雖然各個地方存在文化差異,制定統一的規范也很困難,要求做到全國統一是困難,但最起碼地要按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體系來建立地區法院文化建設體系,法院文化建設的硬體設施要建成什麼樣、法院軟環境要建成什麼樣,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指標,以便於基層法院更好地操作。
二、加強基層法院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法院「硬體」建設,提供文化建設的基礎平台。要狠抓法院「硬體」建設。注重努力營造庄嚴、公正的審判環境,著重體現審判機關作為社會公平與正義維護者的庄嚴穩重形象。在法庭外觀設計上力求突出審判特色,明快中凸現莊重、威嚴,使人自然產生敬畏、尊崇之情。在審判法庭和辦公區域要加強法院文化的營造,體現法院文化的內涵。莊重威嚴、寬敞整潔、布局規范、設備完善的審判法庭在無形中也會對審判法官的敬業愛崗、審慎裁判產生積極影響,優雅的工作環境。
(二)加強法院「軟環境」建設,營造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要不斷增加文化建設的科技含量,加大對高科技的投入,力爭使辦公設施進一步現代化、信息傳輸進一步網路化,實現文化資源的共享。要不斷增添文化場所,擴大閱覽室、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和健身房等,努力創造寬松、和諧、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圍,豐富法官業余文化生活,增強法官們的體質,培育他們的文明習慣,加強相互交流,努力陶冶法官們的精神情操。
(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法官的自有力量,組織適合法官群體的文化活動。要經常開展文體活動。要以卡拉OK比賽、撲克牌比賽、乒乓球、羽毛球比賽等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使廣大法官在繁重的工作之餘,加強身心健康鍛煉和人文品格修養,形成努力追求業餘生活高品位、高格調的法院文化氛圍。讓法官時時處處受到法院文化的熏陶,從而激發廣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叄』 怎樣提起民事訴訟 處於鄉鎮地區的該去那一級的法院是縣法院還是更高一級的呢
患者或者家屬決定就醫療損害向法院起訴時,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向哪個法院起訴,即如何確定案件的管轄法院。
案例:1998年11月,杜某在某醫院剖腹產一對雙胞胎,孩子6個月大後,杜某發現老大發育明顯異常,多次到醫院檢查,確診為重度腦癱,專家認為與出生後窒息有關。杜某遂提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2001年2月,北京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出具鑒定書,認為醫院診療護理不當與患兒出現的重症腦癱、智力低下有一定的關系,屬於三級醫療技術事故(在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頒布之前的鑒定)。2001年6月,杜某夫婦以孩子的名義向醫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醫院賠償400多萬元。這個案例中,原告確定向醫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就是民事訴訟中管轄法院確定的兩個方面。
第一,級別管轄的確定,即向哪個級別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規定我國人民法院分為四級,分別是最高人民法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地區、地級市中級人民法院,縣、自治縣、區基層人民法院。有些基層法院設有多個派出法庭,派出法庭不是一級法院,屬於基層法院的派出機構。這四級法院之間的分工如下: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以及認為應當由其審理的案件。醫療糾紛民事訴訟一般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當涉及到外國人,港、澳、台同胞且案情重大的由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也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受理,最高人民法院一般不受理醫療糾紛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判斷是否有重大影響的一個標準是訴訟標的,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按訴訟標的對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的管轄進行分工,不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標的數額標准各不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會有調整。上述案例中原告標的數額為400多萬,達到了當時中級人民法院的立案標准,在級別管轄上,原告直接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第一審民事訴訟符合法律規定。
第二,地域管轄的確定,即向同級法院的哪一個法院起訴。《民事訴訟法》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醫療糾紛民事訴訟中侵權行為地、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地通常都是醫療機構所在地。故醫療糾紛民事訴訟中,無論提起侵權之訴還是違約之訴,通常都是向醫療機構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需要指出的是,有些醫療糾紛中涉及不同區域的多家醫療機構,這種情況下,多家醫療機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選擇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肆』 法院院長和鎮長誰的權力大
第一,從級別上來看,一般的鎮長是正科級,(廣東東莞、中山除外),法院院長一般都是處級;第二,法院是司法系統,鎮長是行政系統;第三,當前,我國是行政為要,行政機關的權利過大過寬,但隨著依法治國的推進,法院的地位應當不斷得到尊重;第四,鎮長和法院院長沒有可比性。
『伍』 鄉鎮一級法院如何稱謂
鄉鎮一級法院稱為法庭。
法庭(courtroom)是法院(court)的事務類組織單元,是法院的子屬級單元:分為部門法庭(如民事庭刑事庭)、某事的臨時法庭、基層法庭(縣級法院的鄉鎮級基層單位)。
法庭組成人員有審判人員及書記員。適用簡易程序的,由一名審判員和一名書記員審理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的,由三名審判員(或一名審判員、兩名陪審員)和一名書記員審理。
(5)鄉鎮長提法院擴展閱讀:
在我國,人民法院分為四級,分別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此外還有專門法院即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
在這其中,一般的第一審民事案件,都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通常基層人民法院是區縣或以下級,鄉鎮的叫做法庭。
基層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最低一層的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在縣、縣級市、自治縣、市轄區設立基層人民法院。在稱謂上,基層法院名稱為「XX縣(市、區)人民法院」,而不出現「基層」字樣。
①有些國家的特殊(相對獨立)子屬級法院(不是完全意義的法院)稱法庭,如法國的初審法庭、爭議法庭、警察法庭,英國的御座法庭、家事法庭等。
②法院內部審理不同訴訟案件的組織機構。根據案件性質設立刑事法庭、民事法庭、經濟法庭、行政法庭等,此外,還設有專門法庭,以及根據需要設立的其他法庭等。
③國家為審理特種案件而設立的臨時性審判機構。如中國1956年為審判日本戰犯而設立的軍事法庭,1980年為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而設立的特別法庭。
④中國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設立的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派出機構。
⑤審判庭的別稱。審判庭的組成人員往往被稱為法庭組成人員,審判庭的活動被稱為法庭活動,審判庭的記錄被稱為法庭記錄。
⑥法庭審判訴訟案件的場所。法院實行公開審判為原則,不公開審判為例外。一般允許群眾進入法庭旁聽。
『陸』 鄉鎮法庭庭長和副鄉鎮長哪個要好些
鄉鎮法庭庭長一般為副科級幹部,和副鎮長一個級別,但是論實權,庭長可能要大於不是負責常務工作的副鄉鎮長,而且庭長是一把手,更有優勢一些。
『柒』 從鄉鎮黨政辦去法院上班要得不是借調,會不會影響前途謝謝各位老師了
借調到法院很難抄調進法襲院,因為法院進人是要經過省高院審批的。如果純粹只是借調,而又進不了法院,那對你的政治前途肯定會有影響,法院又不管你的職務提升,也沒權管,原單位又不管,你都在幫別人做事,不可能會提拔你啊。如果你對提拔的事情不感興趣,只是想這段時間進城裡上班,不用回鄉鎮,那也可以。
『捌』 鄉鎮法庭能直接判刑嗎像比如有期徒刑十年.
根據你所述可能涉嫌搶劫罪,一般來說不會在鄉鎮法庭判,已經年滿18周歲就屬於成年人,不會當少年犯對待。
『玖』 請問鄉鎮上有法院嗎
沒有,基層法院一般設在縣,鄉鎮上的為派出法庭。
派出法庭是基層專人民法院的屬派出機構。相當於法院的一個庭室,具有法院的審判職能,履行法院審判職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二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包括:
(一)縣、自治縣人民法院;
(二)不設區的市人民法院;
(三)市轄區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二十六條,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
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人民法庭的判決和裁定即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9)鄉鎮長提法院擴展閱讀
設置人民法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年受理案件數量一般不低於二百件,但邊遠山區、牧區、林區等地區不受此限,具體受理案件數量由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2.至少要有三名法官,一名書記員,有條件的應當配備司法警察。少數民族地區應當配備懂當地民族語言的審判人員和書記員;
3.要有自有的審判、辦公用房,以及適應審判工作需要的辦公設施、通信設備和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