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海口案法官

海口案法官

發布時間: 2021-11-30 12:33:15

⑴ 這個案件的承辦人是哪位法官

如果要查詢這個的話,建議你去司法程序去。查一下。看一下你這個。是什麼按鍵,然後是什麼?什麼人承辦的?還有你可以去那個企查查,或者一些就是說網上的那些。去查一下,看能不能查到,如果不行的話就只能到那裡。到那個法院去。

⑵ 案件審理法官是誰,想知道

一個案件立案之後,基本是一周之內會分配給經辦的法官,此時只要去立案庭查一下就可以知道是哪位法官審理你的案件。如果你是被告的話,在你收到的開庭傳票上也有經辦法官的名字。

⑶ 彭宇案的法官王浩還做法官嗎

自從彭宇案之後,媒體就沒有關於王浩的報道。

「彭宇案」主審法官王浩,在2010年11月的一次人事變動中,被調入該辦事處,在辦事處下屬的司法所工作。

「司法所業務上歸區司法局指導,機構和人員都屬於街道辦。」黨群科另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在街道辦的月例會上,他經常能見到王浩。

另據司法所工作人員介紹,王浩調到司法所後,隨後又被抽調去南京湖南路做拆遷工作,「平常不大在司法所辦公室出現」。

(3)海口案法官擴展閱讀

彭宇案對於王浩人生和社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江蘇省某法院一名法官事後曾表示:「不管如何,彭宇案本身對法官王浩的影響和沖擊是巨大的。」之前,有記者聯系南京市鼓樓區法院談及彭宇案時,一名法官向記者稱,「(王浩)人調走了,我不清楚這事」。

南京市鼓樓區法院依然按照「邏輯」判處彭宇4萬余元的賠償,法院「你不誤傷她,就不會送她上醫院」的判決,被稱作對社會良知的一次毀滅性打擊。進而在全國范圍內引發輿論風暴,並出現了多起類似事件。

⑷ 【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陳少龍您好!您涉訴/代理的案件,海口市瓊山區人民這是真的嗎

是真的。
這條信息說明陳少龍作為當事人或者代理人的案件,已經由海口市瓊山回區法院立案答受理。
陳少龍本人可以到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上,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和手機號,就可以查詢是哪個案件,是哪位法官承辦的,到哪一步了,等信息。

⑸ 於歡案主審法官是誰

二審主審法官是吳靖。

於歡案因「刺死辱母者」的相關報道,備受輿論關注。2017年2月17日,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同年6月23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於歡故意傷害案二審公開宣判,以故意傷害罪改判於歡有期徒刑5年,維持原判附帶民事部分。

吳靖認為,作為法院而言,面對輿論高度關注的案件時,首先要認真梳理社會關注的問題有哪些,同時認真研究引發社會關注的原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把社會關注作為改進工作、補齊短板的一個巨大動力,同時要以實事求是、開誠布公和真誠的態度,對社會所關注的問題給予積極的回應。

(5)海口案法官擴展閱讀:

對於於歡案改判,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林文學談到,法院堅持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回應關切,嚴格依法審判,最大限度地堅持司法公開,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在林文學看來,群眾對司法案件的關注,實際上是群眾高度關注法院工作,既是對法院工作的監督,更是一種期待,是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期待,法院必須要回應這種期待,滿足這種需求。

林文學認為,在於歡案二審的審理中,山東高院傾聽群眾的呼聲,回應群眾的關切,接受群眾的監督,使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高度統一。山東高院同時還堅持司法定力,依法嚴格辦案,依照法律的程序,依照法律的規定,認定事實、適用法律。

林文學強調了該案二審庭審的信息公開:在整個庭審過程,通過圖文、視頻發布176條微博,將整個庭審完全呈現在公眾面前,消除了各種質疑。

他認為從中啟示有三點,一是始終堅持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社會關切;二是始終堅持司法定力,嚴格依法裁判;三是始終堅持最大限度的司法公開。

談及是什麼讓輿論回歸理性時,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宣傳部部長陳有賢表示,最主要的是司法公開,也就是增加透明度。

⑹ 海南省三級法官陳承國,法官證號11210008,可以委託打官司嗎

如果他是在職法官,那他肯定是不可以以這個身份代理案件的。
但是他可以以普通人的身份,在別的地方代理某些案件。

⑺ 被舉報身家200億的海南女法官獲刑,她被怎麼判決的

海南高院原副院長張家慧一審被判刑18年,其被指非法收受財物共計4375萬元,曾被舉報“身家200億元”。

12月4日,海南高院原副院長張家慧案一審第二次開庭。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起訴指控:2006年以來,被告人張家慧利用擔任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黨組成員、副院長等職務上的便利,通過打招呼等方式為相關單位和個人謀取利益,直接或通過他人非法收受財物共計人民幣4375萬元。

總結:司法還是應該尊重基本的司法規律,不要劃分碩士、博士之類的等級,以免官僚主義泛濫,以帽子代替能力,依帽子判斷人,看帽子下結論,最終妨礙司法公正和能力。

⑻ 彭宇案法官的宣判詞完整的是什麼

完整宣判詞如下:

本院認定原告系與被告相撞後受傷,理由如下:

1、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分析,原告倒地的原因除了被他人的外力因素撞倒之外,還有絆倒或滑倒等自身原因情形,但雙方在庭審中均未陳述存在原告絆倒或滑倒等事實,被告也未對此提供反證證明,故根據本案現有證據,應著重分析原告被撞倒之外力情形。

人被外力撞倒後,一般首先會確定外力來源、辨認相撞之人,如果相撞之人逃逸,作為被撞倒之人的第一反應是呼救並請人幫忙阻止。本案事發地點在人員較多的公交車站,是公共場所,事發時間在視線較好的上午,事故發生的過程非常短促,故撞倒原告的人不可能輕易逃逸。

根據被告自認,其是第一個下車之人,從常理分析,其與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較大。如果被告是見義勇為做好事,更符合實際的做法應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僅僅是好心相扶;

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據社會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達後,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實經過並讓原告的家人將原告送往醫院,然後自行離開,但被告未作此等選擇,其行為顯然與情理相悖。

城中派出所對有關當事人進行訊問、調查,是處理治安糾紛的基本方法,其在本案中提交的有關證據能夠相互印證並形成證據鎖鏈,應予採信。被告雖對此持有異議,但並未提供相反的證據,對其抗辯本院不予採納。

根據城中派出所對原告的詢問筆錄、對被告訊問筆錄的電子文檔及其謄寫材料等相關證據,被告當時並不否認與原告發生相撞,只不過被告認為是原告撞了被告。綜合該證據內容並結合前述分析,可以認定原告是被撞倒後受傷,且系與被告相撞後受傷。

2、被告申請的證人陳二春的當庭證言,並不能證明原告倒地的原因,當然也不能排除原告和被告相撞的可能性。因證人未能當庭提供身份證等證件證明其身份,本院未能當庭核實其真實身份,導致原告當庭認為當時在場的第三人不是出庭的證人。

證人庭後第二天提交了身份證以證明其證人的真實身份,本院對證人的身份予以確認,對原告當庭認為當時在場的第三人不是出庭的證人的意見不予採納。

證人陳二春當庭陳述其本人當時沒有看到原告摔倒的過程,其看到的只是原告已經倒地後的情形,所以其不能證明原告當時倒地的具體原因,當然也就不能排除在該過程中原、被告相撞的可能性。

3、從現有證據看,被告在本院庭審前及第一次庭審中均未提及其是見義勇為的情節,而是在二次庭審時方才陳述。如果真是見義勇為,在爭議期間不可能不首先作為抗辯理由,陳述的時機不能令人信服。因此,對其自稱是見義勇為的主張不予採信。

4、被告在事發當天給付原告二百多元錢款且一直未要求原告返還。原、被告一致認可上述給付錢款的事實,但關於給付原因陳述不一:原告認為是先行墊付的賠償款,被告認為是借款;

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原、被告素不認識,一般不會貿然借款,即便如被告所稱為借款,在有承擔事故責任之虞時,也應請公交站台上無利害關系的其他人證明,或者向原告親屬說明情況後索取借條(或說明)等書面材料。

但是被告在本案中並未存在上述情況,而且在原告家屬陪同前往醫院的情況下,由其借款給原告的可能性不大;而如果撞傷他人,則最符合情理的做法是先行墊付款項。

被告證人證明原、被告雙方到派出所處理本次事故,從該事實也可以推定出原告當時即以為是被被告撞倒而非被他人撞倒,在此情況下被告予以借款更不可能。綜合以上事實及分析,可以認定該款並非借款,而應為賠償款。


(8)海口案法官擴展閱讀

彭宇案案情經過:

2006年11月20日9時30分左右,64歲的退休職工徐壽蘭在南京水西門廣場公交站跑向一輛乘客較少的公交車,與26歲的小夥子彭宇在不經意間發生相撞。急於轉車的彭宇隨即將摔倒在地的徐壽蘭扶起,並與後來趕到的徐壽蘭家人一起將她送往醫院治療,其間還代付了200元醫葯費。

之後,爭議的焦點是雙方是否相撞。徐壽蘭指認撞人者是彭宇。徐壽蘭告到法院索賠13萬多元。

彭宇表示無辜。他說,當天早晨3輛公交車同時靠站,老太要去趕第3輛車,而自己從第2輛車的後門下來。「一下車,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趕忙去扶她了,不一會兒,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動過來扶老太。

老太不停地說謝謝,後來大家一起將她送到醫院。」彭宇繼續說,接下來,事情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老太及其家屬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2007年9月4日下午4點半,南京市鼓樓區法院一審宣判。法院認為,本案主要存在兩個爭議焦點:

1、彭宇與老人是否相撞

2、應賠償的損失數額問題

法院認為本次事故雙方均無過錯。按照公平的原則,當事人對受害人的損失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此,判決彭宇給付受害人損失的40%,共45876.6元。

當天,老太徐壽蘭的代理律師表示:對判決事實感到滿意,但40%的賠償比預期要少。而彭宇則表示不服此判決。

在南京中院二審即將開庭之際,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其主要內容是:彭宇一次性補償徐壽蘭1萬元;雙方均不得在媒體(電視、電台、報紙、刊物、網路等)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雙方撤訴後不再執行鼓樓區法院的一審民事判決。

⑼ 女法官遇害案一審宣判,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

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就是這個女法官有一個老鄉。這個老鄉因為跟他的公司有一些合同上的糾紛。所以他就把他的公司告上了法庭。卻沒有想到這個案子來到了這個女法官的手裡。所以這個同鄉想要這個女法官幫助他。並且還給這個女法官送了一些禮物。但是這個女法官在同事的陪同下把這個禮物退了回去。卻沒有想到這個人因此懷恨在心。所以他就伺機報復。他應聘了這個女法官所在小區的保潔。然後進行了踩點。在地下車庫就把這個女法官殺害了。

我覺得每個人在行事之前都應該按照法律。不應該做一些違法的事情。要不然對人對己都是非常有害處的。

熱點內容
法院技術科科長 發布:2025-07-17 01:24:20 瀏覽:542
民法典2020 發布:2025-07-17 01:23:38 瀏覽:873
建築質量監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7 01:21:14 瀏覽:302
散布虛假信息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7 01:14:49 瀏覽:550
區域辦事處負責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7 01:11:49 瀏覽:962
這是我的戰爭律師 發布:2025-07-17 01:09:10 瀏覽:357
古代刑法梟 發布:2025-07-17 01:04:54 瀏覽:441
民法社會價值 發布:2025-07-17 01:01:56 瀏覽:137
道德基礎作用 發布:2025-07-17 00:55:32 瀏覽:575
東莞市勞動法計時工資計算方法 發布:2025-07-17 00:51:49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