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廠人民法院
㈠ 求人民法院發展史的基本內容!
我自己看了 覺得還可以:
歷史必修一重點知識總結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1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 夏商政治制度的內容:
2、 中央:1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2參與決策相、卿士,負責祭祀占卜和記錄王朝大事的卜、祝、史,執掌軍權的師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響: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響。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諸侯國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
○2影響:積極影響: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形成了對周王室眾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極影響:西周後期王權衰弱,春秋戰國暑期列國紛爭
○3結果:西周後期分封制受到破壞;戰國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權
3、西周的宗法制:
○1內容:用父系的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國家政治的制度。
○2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3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第2課 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特點:一人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評價: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2、中央集權的基本特徵:權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
積極作用:○1使秦實力增強,通過戰爭擴大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
○2使秦能一實行各種鞏固統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權威,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朝 漢承秦制
有所變化 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 決策機構
外朝 執行機構
尚書台 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 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
唐朝 中書省 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
尚書省 負責執行政令。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門下省 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
宋 二府 中書門下 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 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
三司 管理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元 中書省 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 最高軍事機構
宣政院 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 漢初,郡國並行制;漢武帝後期:設刺史制度
隋唐 唐中後期,地方軍鎮長官節度使越設越多,發展成藩鎮割據局面
宋 文臣做地方官;州縣兩級制
元 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別為路、府、州、縣。 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
邊遠民族地區高寒宣政院進行管理
3、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特點: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增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中央權力
不斷增強。
第4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明朝:君主專制強化,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設置軍機處,由皇帝挑選新任的滿漢官員充任軍機大臣。全
國的軍政大權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 古代希臘政治民主政治
1、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黃金時代:伯利克里統治時期
2、特徵: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內部平等
3、積極作用:促進希臘民族性格形成;推動古希臘文化事業發展;開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極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簽選舉,輪番坐莊的弊端
第6課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組織編纂)標志著羅馬法律體系的最終完成。
2、影響:維護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是現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是反封建和
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第7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1光榮革命:1688年
○2《權利法案》:1689年。特點: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會逐漸處於「同
而不治」的地位
○3責任內閣制:首相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2、作用:國內影響:提供保障、穩定社會、走入民主、樹立模式;
國外影響: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響。
3、特點:英國立憲制度是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徵性
的元首,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
第8課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
1、○1「1787年憲法」的制定:獨立初期的美國,只是一個邦聯制國家。
原則:「分權」與「制衡」: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間制約達到平衡;總統和國
會之間、國會本身兩院之間、司法與其他部門之間均構成制約。
行政權 總統 總統由選民間接選出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軍隊總司令同,在戰時可行使獨裁權。
立法權 國會 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國會
參議員由各州議會選出,每州兩名;眾議員由選民直接選出,人數與該州人口成正比。
司法權 聯邦法院 大法官由總統任命,終身任職。
聯邦法院擁有解釋一切法律及條約的權力
2、「1787年憲法」的意義: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促進了美
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美國建立起聯邦制國家;進一步鞏固了獨立戰爭的成果,使美國革命得以完成。
3、「1787年憲法」的局限性:反映人民群眾權益的《權利法案》是幾年後作為修正案補充進憲法的;它承認黑人奴隸制和黑奴貿易,留下種族歧視和壓迫的烙印;婦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隸的選舉權被剝奪。
第9課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1、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第一共和國 第一帝國 第二共和國 第二帝國 第三共和國(共和體制最終確立)
○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內容:行政權歸於總統;立法權歸於兩院制議會;司法權歸於最高法院,由參議員授權組成。
○3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意義:共和派終於把眾議院、參議院、內閣、總統等關鍵性職位掌握在自己手中;資產階級各個集團在國家政權中都占據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體最終確立;它使工業資產階級得以分享政權,促進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2、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
○1德意志帝國建立:1871年憲法,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內容:
政體:統一後的德國為邦聯制的君主國家;
立法權:兩院制的議會作為立法機構。聯邦議會是帝國最高權力機構,實際上是上議院;帝國議會實際上是下議院
行政權:皇帝是國家元首;憲法授予巨大權力。帝國宰相主持帝國政府工作,是內閣首腦,擁在絕對權力
○3德意志帝國憲法的性質: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不徹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議制
○4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影響:
消極影響:君主制被保留下來,容克地主的政治經濟地位沒有受到根本觸動,軍國主義傳統得以延續,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
積極影響: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制國家建立起來;德國邁入資本主義門檻,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德國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到19世紀末,德國已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
○5意義:標志著德國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制度的確立;帶有濃厚的封建性、軍事性色彩。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課 鴉片戰爭
1、1840年6月,英軍艦隊侵入廣東海面挑釁,鴉片戰爭爆發。
2、1841年初英軍強佔香港島,威逼廣州。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條約內容有: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由雙方商定等。
3、1856年,英軍進攻廣州,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
條約規定: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沿海沿江十處通商口岸;賠償英法巨額白銀;允許外國人到中國內地旅遊、經商和傳教;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各口暗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燒圓明園。
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
條約規定: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對英法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4、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課 太平天國運動
1、《天朝田畝制度》:1853年太平天國頒布。
○1原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無處不均勻」;
○2規定: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分土地;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國庫;
○3太平天國想通過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核心思想),無人不飽暖(目的)」的理想社會。
2、《天朝田畝制度》的意義:
積極意義: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願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思想結晶。
消極意義:體現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
3、《資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國頒布的。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但由於當時形勢未能實行。最終,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1、1895年4月,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屈辱的《馬關條約》。
條約規定:割遼東半島、台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受內地稅。
2、《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條約》:1901年9月,清政府與侵略者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條約規定:清政府賠償各國白銀共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億兩,以關稅和鹽稅作抵押;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國駐兵保護;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懲辦義和團運功中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員,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組織;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4、《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
5、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中國清政府腐敗無能,避戰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眾;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勢強盛,對華戰爭蓄謀已久。
第13課 辛亥革命
1、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團體興中會。
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㈡ 法院查封公司股權應出具哪些法律文書
對於法院凍結公司股權的情形,由人民法院作出凍結公司股權的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專通知書,有關單位屬必須辦理。另外,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㈢ 一審,二審生效後,分別向哪個法院申請執行
一審判決生效後就在一審申請強制執行,如果一審判完又上訴,二審生效了也在一審申請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
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
法院申請復議。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七條
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
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
訟。
㈣ 有關人民法院管轄權的問題
答一:
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第二十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反革命案件、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三)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第二十一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三條 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四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六條 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七條 專門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轄另行規定。
答二:《憲法》第135條和《刑事訴訟法》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可見,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是規范公、檢、法三機關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項基本原則。即在刑事訴訟中三者是一種相互獨立、各負責責、協作配合、彼此制約的關系。有學者將這一原則形象地比喻為一個工廠里的「三道工序」。同時,我國憲法和刑事訴訟又規定檢察機關在性質上是法律監督機關,並在刑事訴訟中具體規定了監督形式,如立案監督、審查批捕監督、審查起訴等。我國刑事司法體制也是基本依據以上原則構建起來的。上述規定對於充發發揮公、檢、法三機關各自的職能作用,保證順利完成揭露、證實和懲罰犯罪的共同任務確實具有重要的作用。
㈤ 公司解散之訴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公司解散之訴的管轄范圍是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公司住所地是指公司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辦事機構所在地不明確的,由其注冊地人民法院管轄。股東申請解散公司應當在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六條
因公司設立、確認股東資格、分配利潤、解散等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二十四條
解散公司訴訟案件和公司清算案件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公司住所地是指公司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公司辦事機構所在地不明確的,由其注冊地人民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縣、縣級市或者區的公司登記機關核准登記公司的解散訴訟案件和公司清算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地區、地級市以上的公司登記機關核准登記公司的解散訴訟案件和公司清算案件。
㈥ 各級法院受理經濟糾紛案件的管轄范圍的規定有哪些
立案管轄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受理刑事案件的職回權范圍,答也就是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立案許可權范圍的劃分。法律依據包括《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刑事訴訟法》和《刑法》的相關規定。
㈦ 法院有你的傳票請4點去取不知道真的假的
可能是個詐騙電話,人民法院送達傳票有正式送達程序,送達傳票首要方式是當事人當面簽收. 電話通知不是送達方式,是要你到法院直接送達。識別這類騙局也很簡單
1.來電是自動語音電話,一定是騙子。法院通知領取傳票,一定是通過人工電話通知。
2.法院通知領取傳票一定會告訴你案件的案號是多少、什麼時間取、在哪兒取,領取傳票地點一定是在法院。如果不能提供以上信息的,就是騙子。
3. 還有一種鑒別方式, 有的詐騙電話一開始就是人工而非語音,您可反問對方: 是哪個區法院的? 因為大多數訴訟都在基層人民法院辦理,如XX區人民法院, 不是你所在區的法院,通常沒有管轄權.
4.要求提供銀行賬號、轉賬或者繳納費用的,尤其是要求轉入的賬戶名是個人而不是單位名稱的,一定是騙子。
5. 電話不能回撥,一定是騙子。有的犯罪分子使用改號軟體
㈧ 甲公司可以到那個地方的法院起訴理由是什麼
根據所述,甲公司在起訴乙公司可以在乙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因為根據法律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8)四廠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