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兌文書

法院兌文書

發布時間: 2021-12-05 11:24:54

A. 法院的判決文書具體有哪幾種

★什麼是司法文書?司法文書的類別、基本特點和作用。

1.司法文書的概念:

當前較為通用的法律文書的概念是指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下同)、檢察院、法院、監獄或勞改機關以及公證機關、仲裁機關依法製作的處理各類訴訟案件和非訴案件的法律文書和案件當事人、律師及律師事務所自書或代書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文書的總稱,亦即指規范性法律文書(國家立法機關頒布的各種法律)以外,所有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的總稱。它包括司法機關依法製作的司法文書、公證機關機關出具的公證文書、仲裁機關製作的仲裁文書和律師代書和自用的律師實務文書。這些文書的製作主體既是包括各司法機關和依法授權的執法機關,也包括案件當事人、律師和律師事務所。

2.司法文書的類別:

法律文書的類別可依不同的分類標准而劃分為各種不同的類別:

(1)依製作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公安機關的刑事法律文書,人民法院的訴訟文書,人民檢察院的檢察文書,公證文書,仲裁文書和律師實務文書。

(2)依寫作和表達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文字敘述式文書,填空式文書,表格式文書和筆錄式文書。

(3)依文種的不同,可以分為報告類文書,通知類文書,判決類文書,裁定類文書,決定類文書等。

(4)從文書體例上劃分大致可分為信函式、致送式、宣告式、表格式、和實錄式。

3.司法文書的基本特點:

(1)製作的合法性。各種法律文書都必須依法製作,這是法律文書製作的前提,也可以說是文書立意的依據。

(2)形式的程式性。法律文書屬於程式化特點十分明顯的文書,其嚴格的程式雖然是一種外在的形式,但因它對內容也形成一種固定的規定性,所以也不容忽視。法律文書的程式性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①結構固定化;②用語成文化。

(3)內容的法定性。法律文書的寫作內容都是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定性。

(4)語言的精確性。法律文書對語言有很高的要求——這是因為法律文書都是涉及國家、集體、個人根本利益的有現實法律意義的文書,語言運用必須高度精確。

(5)使用的實效性。法律文書都是為解決一定的法律問題而製作的,因此是最講求實效的。

4.司法文書的作用:

(1)具體實施法律的重要手段。(2)進行法制宣傳的生動教材。(3)有關法律活動的忠實記錄。(4)綜合考核幹部的重要尺度。

★法律文書寫作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法律文書寫作的基本要求如下:(1)遵循格式,寫全事項;(2)主旨鮮明,闡述精當;(3)敘事清楚,材料真實;(4)依法說理,折服有力;(5)語言精確,朴實莊重。

★法律文書敘述事實主要應當寫明哪些要素?

法律文書在敘寫事實時,要求寫明的事實要素,具體說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關刑事案件的案情敘述;另一類是有關民事、行政類案件的案情敘述(包括大量的非訴訟案件的事實敘述)。前者要求寫明作案(指構成的犯罪事實)的時間、地點、作案人和被告人,作案的目的、動機、情節、手段,造成的後果、作案人的態度以及證據等。後者圍繞著當事人各方的糾紛事實來記敘,包括糾紛的內容及其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的人物,糾紛的發展過程(起因、過程、結局),各方的爭執意見以及證據。

★法律文書語言應用的具體要求

1.表意精確,解釋單一。

法律文書是一部分體現和貫徹國家法律的文字形式,一部分是當事人向國家執法機關提出的訴訟請求或某項法律要求的文書。因此,它的文字必須做到表意精確、解釋單一,以避免給理解和履行帶來任何問題。

2.文字精煉,言簡意賅。

因為作為一種具有法律意義的公文或當事人向執法機關呈遞的文書,,語言文字必須精練簡潔,不能事無巨細、冗長拉雜,但是必須說明的情況和事實、必須闡述的理由和法律依據,又不能講得過於簡略或粗疏;所以必須做到文意賅備。

3.文風朴實,格調莊重。

法律文書的語體風格屬於公文語體。朴實無華、嚴謹莊重是為其嚴肅的法律內容所制約的。

4.語言規范,語句規整。

法律文書的語言為規范化的書面語言。它力求合乎語法規則,句子規整,成分齊全。

5.褒貶恰切,愛憎分明。

法律文書的內容大都與處理違法侵權以及犯罪行為的案件有關。因而法律文書對是非正誤有鮮明的褒貶態度和濃厚的感情色彩。

6.語言諸忌,竭力避免。

法律文書在語言運用中也常有些必須竭力避免的通病,必須引起重視。一是忌方言方語;二是忌用流氓黑話;三是忌用臟話;最後力求避免錯別字的使用。

★什麼是起訴意見書?起訴意見書的作用是什麼?

是指公安機關對案件偵查終結後,認為犯罪嫌疑人涉嫌某罪,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時製作的文書。

作用:是對案件偵查活動的總結,集中地反映了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質量,同時也是檢察、審判工作的基礎材料。

★起訴意見書敘述犯罪事實的要求有哪些?

第一,要全面准確地反映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

第二,分清罪與非罪的界限。

第三,對共同犯罪的案件,要分清每個犯罪嫌疑人在案件中所處的地位、作用、罪責。

第四,敘述犯罪事實時,要列舉一定的證據予以證明。

★起訴意見書正文部分包括哪兩方面內容?

包括犯罪事實和提出起訴意見的理由及法律根據兩方面內容。

★起訴意見書在製作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1.客觀地反映案件情況。(1)要以事實為根據。(2)未經審查核實的材料,不能在起訴意見書中使用。(3)引用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和證人證言時,不能斷章取義,以偏概全,一定要保持原意。(4)對於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實的敘述要明確、具體,不過過於抽象、籠統、概念化。

2.准確地認定犯罪事實。

3.正確地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

★敘述犯罪事實的方法有哪幾種?

有以下四種:(1)按時間順序敘述,即按犯罪嫌疑人作案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2)按犯罪性質來敘述,即按犯罪嫌疑人犯罪性質的輕重程度來敘述;(3)按綜合歸納法敘述;(4)多種方法並用。

★什麼是公安機關的偵查文書?

公安機關的偵察文書是指公安機關的法律文書。是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下同)在刑事訴訟活動中依法製作或認可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文書。是法律文書的一種。

★偵查文書分為哪幾類?

分為:1.立案、破案類;2.律師介入類;3.強制措施類;4.訊問犯罪嫌疑人類;5.調查取證類(含搜查、扣押類);6.延長羈押期限類;7.偵查終結類;8.補充偵查、復議復核類。

★什麼是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

是指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在對接到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的材料進行審查後,決定對認為符合立案條件的案件立案時製作的報請領導審批決定是否立案偵查的文書。

★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的正文包括那些內容?

1.案件受理情況;2.立案根據;3.立案理由;4.偵查計劃。

★檢察文書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是各級人民檢察院為實現人民檢察機關的職能而依法製作的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義的法律文書。

2.作用:人民檢察院的法律文書,是各級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的重要文字憑證,是保證法律實施的重要工具,是辦理案件的客觀記錄,是辦案質量的重要反映,是總結經驗和復查案件的重要依據,也是宣傳法制的重要材料。准確製作人民檢察院的法律文書,對於依法保護人民、打擊敵人、懲治犯罪、維護法律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檢察院的法律文書的分類、製作和基本要求

1.分類:(1)按照案件訴訟性質的不同,分為刑事案件使用的檢察文書和民事、行政案件使用的檢察文書兩大部分。(2)按照文書公開對外與內部使用的不同,刑事案件的法律文書,又分為訴訟文書和工作文書兩部分。(3)按照文書的訴訟階段和性質、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立案文書,偵查文書,審查批捕和其他強制措施文書,審查起訴和出庭文書,抗訴記憶,監所檢察和法律監督文書,控告申訴檢察和刑事賠償文書,審批延長辦案期限文書,辯護代理文書和其他文書。(4)按照人民檢察院的業務部門分工和案件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刑事檢察文書,直接受理偵查(反貪污賄賂與法紀檢察)案件文書,監所檢察文書,控告申訴檢察(包括刑事賠償)文書和民事、行政檢察文書。(5)按照文書製作形式的不同,分為文字敘述式文書(如起訴書),填空式方式(如批准逮捕決定書),筆錄式文書(如討論案件筆錄)和表格式文書(如送達回證)四類。

2.製作:人民檢察院對製作各種法律文書,必須從嚴要求,一絲不苟,不能允許發生絲毫差錯,否則將會給檢察機關和國家的威信帶來不良影響。

3.基本要求:(1)准確規范。(2)嚴格依法。(3)說理充分。(4)辦案及時。

★起訴書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是指人民檢察院經偵查或審查確認被告人的行為構成犯罪,依法應當交付審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文書。

2.作用:對偵查機關來講,起訴書是確認偵查終結的案件,犯罪事實、情節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偵查活動合法的憑證;對檢察機關來講,起訴書既是代表國家對被告人追究刑事責任交付審判的文件,又是出庭支持公訴,發表公訴意見,參加法庭調查和辯論的基礎;對審判機關來講,起訴書引起第一審程序的刑事審判活動,既是人民法院對公訴案件進行審判的憑據,又是法庭審理的基本內容;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來講,起訴書既是告知已將被告人交付審判的通知,又是公開指控其犯罪行為的法定文件。

★製作起訴書敘寫案件事實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起訴書敘寫案件事實主要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敘述事實要客觀、准確。起訴書敘述的犯罪事實,必須是與犯罪事實本身具有同一性。(2)敘述事實必須要素完整。事實要素主要包括犯罪時間、地點、經過、手段、目的、動機、情節、危害後果等。(3)敘述事實必須層次分明。各種犯罪行為的事實安排順序不盡相同。一般常見的有「先重後輕順序」、「客觀過程順序」和「被告人順序」等。(4)敘寫事實要正確處理特殊問題。一是注意保守黨和國家機密;二是不寫有傷風化的情節;三是有自首、立功表現的,在敘述犯罪事實之後,也應一並敘明;四是涉及非本案被告人的人員姓名時,應按具體情況,妥善處理。五是共同犯罪案件,一名或數名共犯在逃的,寫該在逃犯姓名時,可在姓名之後用括弧註明「另案處理」。

★製作起訴書闡述理由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闡述起訴書的理由主要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准確概括犯罪行為的本質屬性。(2)准確引用法律。(3)准確闡述定罪處罰的傾向性意見。(4)准確寫明起訴決定。

★什麼是抗訴書?它的種類和作用。

1.抗訴書概念:抗訴書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確有錯誤的刑事、民事或行政判決或載定依法提出抗訴時,所製作的文書。

2.種類:刑事、民事、行政抗訴書。

3.是檢察機關行使審判監督職權的重要工具,對於糾正人民法院確有錯誤的判決和裁定,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麼是刑事抗訴書?種類有哪些?

1.抗訴書概念:抗訴書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確有錯誤的刑事判決或載定依法提出抗訴時,所製作的文書。

2.種類:

★刑事裁判文書的概念和作用及其類別

1.概念:刑事裁判文書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就刑事案件的實體問題和程序問題依法製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刑事裁判文書,是刑事訴訟文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2.作用:刑事裁判文書既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適用刑事法律、保護人民、懲罰犯罪的有力武器,又是宣傳法制、教育公民遵守法律的生動教材。製作刑事裁判文書是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刑事審判人員的一項重要任務。

3.類別: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書,主要指刑事判決書和裁定書。

★第一審刑事判決書的概念和作用

是指第一審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第一審程序,對審理終結的刑事案件,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確認被告人是有罪還是無罪,構成何種罪,並科以刑罰、免除刑罰或者宣告無罪等實體問題作出的書面決定。

★哪些事實不能出現在刑事判決書上

1.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

2.只有一般輕微違法行為,但不構成犯罪的,或者屬於思想認識、道德品質、生活作風、缺點錯誤的;

3.已過追訴時效,依法不應追究的犯罪事實;

4.歷史上已經處理過的行為;

5.應按黨紀、政紀處理的或者與本案無關的事實。

★一審刑事判決書在製作事實時應注意哪些內容?

1.敘述事實時,應寫明案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被告人的動機、目的、手段,實施行為的過程、危害結果和被告人在案發後的表現等內容,並以否具備犯罪構成要件為重點,兼敘影響定性處理的各種情節。

2.敘述事實必須是重點突出、層次清楚。

3.敘述事實要注意保守國家機密,保護被害人的名譽。

4.敘述事實的文字要准確、朴實、不誇大、不縮小,如實反映案件的客觀事實。

★一審刑事判決書正文包括哪幾項內容?

包括事實、理由和判決結果三部分內容。

1.事實,包括(1)控辯雙方的意見;(2)法院確認的犯罪事實。

2.理由,包括(1)確定罪名;(2)確認量刑情節;(3)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的應當表示肯定;不構成犯罪或者指控的罪名不當的,應當有理有據地作出分析認定;對於辯解、辯護的主要理由,應當據理表明是否予以採納。(4)確認辯解、辯護的理由是否被採納。(5)寫明判決的法律依據。

3.判決結果。

★第一審刑事判決書敘述事實,應當寫清哪些要素?

第一審刑事判決書敘寫事實時,應當寫明案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被告人的動機、目的、手段,實施行為的過程、危害結果以及被告人在案發後的表現等內容,並以是否具備犯罪構成要件為重點,兼敘影響定性處理的各種情節。

★第一審刑事判決書的判決理由應當寫明哪些內容?

理由是判決的靈魂。判決理由應當寫明下列內容:(1)確定罪名,應以我國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規定為依據。(2)確認量刑情節。(3)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的應當表示肯定;不構成犯罪或者指控的罪名不當的,應當有理有據地作出分析認定;對於辯解、辯護的主要理由,應當據理表明是否予以採納。(4)確認辯解、辯護理由是否被採納。(5)寫明判決的法律依據。

★刑事裁定書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是指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在審理和執行過程中的程序問題和部分實體問題,依照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作出的書面決定。

2.作用:刑事裁定書是人民法院常用的文書之一,其格式、內容和製作方式與刑事判決書基本相同,但內容一般比較簡單。

★民事裁判文書的概念、作用及其種類

1.概念: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中,為解決訴訟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就案件的實體問題和程序問題依法製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

2.作用:民事裁判文書既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適用民事法律、法規,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解決民事案件、經濟糾紛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有效工具,又是宣傳社會主義法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的生動教材,還是客觀地衡量審判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它對於提高全社會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增強人民內部的安定團結,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3.種類: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判文書,按照裁判案件的方式不同,可分為民事判決書、民事裁定書、民事調解書、民事決定書和民事制裁決定書;按照審判所適用的程序不同,又可分為第一審民事判決書、第一審民事裁定書和第一審民事調解書,第二審民事判決書、第二審民事裁定書和第二審民事調解書,再審民事判決書、再審民事裁定書和再審民事調解書。此外,還有為適用特別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督促程序、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而製作的民事裁判文書。

★一審民事判決書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是指第一審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第一審程序,對審理終結的第一審民事糾紛和經濟糾紛等案件就實體問題作出的書面決定。

2.作用:第一審民事判決書是民事判決書的一類。民事判決的作用是一致的,基本根本作用在於正確地處理各類民事權益糾紛,保證我國民事法律、法規的正確貫徹執行,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一審民事判決書的結果製作要求是什麼?

書寫判決結果,要求做到明確、具體、完整。

明確,就是主文要明確地指出解決當事人之間糾紛的結論。

具體,就是主文決定的事項必須是具體的,應具體到如何履行、何時履行。

完整,就是主文決定的事項要全部交代清楚,不要有遺漏。

B. 到法院調取法律文書需要什麼材料

如果是單位的按《人民法院訴訟檔案管理辦法》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本院審判庭的案件承辦人因辦案需要,可以調借本單位歸檔的檔案,有明文規定須經領導批准者除外。非歸檔單位因工作需要調閱訴訟檔案,要有一定的批准手續。

第十四條規定,上級人民法院和同級公安、檢察機關調借案件檔案,應根據正式調卷函>,經主管領導批准後辦理借出手續,並規定調借期限。其他外單位調借時原則上一律不借出,因特殊情況必須借出的,應經院領導批准。借出時,要點交清>,取得正式收據並限期歸還。

調借的檔案,不得轉借其他單位或其他人員使用。 第十五條規定,外單位查閱訴訟檔案,應憑縣團級以上單位的公函(縣內憑鄉以上單位的公函),並經領導批准,方得查閱,涉及國家機密和個人>私的案卷不得查閱,必須查閱時,要經院領導批准。

案件辯護律師需要查閱已經歸檔的案卷,應通過該案件承辦審判員辦理。摘抄卷內材料, 只能摘抄判決書、裁定書和有關結論性文件。如須摘抄其他材料,應經辦公廳、室主任同意。對摘抄的材料,要進行審查、簽章。

(2)法院兌文書擴展閱讀:

調取是法律法規賦予監察機關的12項調查措施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監察機關在調查過程中,可以調取、查封、扣押用以證明被調查人涉嫌違法犯罪的財物、文件和電子數據等信息。

採取調取、查封、扣押措施,應當收集原物原件,會同持有人或者保管人、見證人,當面逐一拍照、登記、編號,開列清單,由在場人員當場核對、簽名,並將清單副本交財物、文件的持有人或者保管人。

調取是監察機關調查職務違法犯罪案件時收集、固定證據的一項重要措施。

監察機關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的被調查人涉嫌職務違法或職務犯罪的財物、文件和電子數據等信息,需要及時、全面、准確地收集、固定,防止涉嫌違法犯罪的單位或者人員藏匿、毀滅證據,以便及時有效地查清案件。

調取的范圍要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第一,需要調取的財物、文件、電子數據必須是監察機關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的;第二,上述這些財物、文件、電子數據必須與監察機關調查的職務違法犯罪行為有關聯,能夠或者有可能證明該違法犯罪行為的真實情況。

C. 大家好,我碰到官司了,接到法院文書,現在該怎麼辦才好

找不到被告家庭地址,不影響案件的訴訟受理和審判,原告可申請法院啟動程序送達程序,對原告已知的被告任一地址發送公文,若原告在限期內沒有到庭應訴,法院通過調查取證的程序後,可做缺席判決。若涉及到經濟糾紛,可申請財產保全,只要對方帳戶有錢,就可以強制執行。在訴訟過程中,一些案件(尤其是民商案件)由於無法找到被告而予擱淺,導致長期無法結案,原告方的損失無法得到及時的補償,甚至進一步擴大損失。這就要求作為當事人的原告方起訴時必須盡可能的提供被告詳細准確的情況,包括准確地址、聯系方式、基本情況等,以便法院將訴狀及時送達並通知起到庭應訴。就此,最高人民法院於今年10月9日發布公告,對各級法院在受理民事案件中被告地址不明,無法送達的情況作出明確批復。全文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據原告起訴時提供的被告住址無法送達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已於2004年10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28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12月2日起施行。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據原告起訴時提供的被告住址無法送達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200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28次會議通過)法釋〔2004〕17號近來,一些高級人民法院就人民法院依據民事案件的原告起訴時提供的被告住址無法送達應如何處理問題請示我院。為了正確適用法律,保障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批復如下:人民法院依據原告起訴時所提供的被告住址無法直接送達或者留置送達,應當要求原告補充材料。原告因客觀原因不能補充或者依據原告補充的材料仍不能確定被告住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向被告公告送達訴訟文書。人民法院不得僅以原告不能提供真實、准確的被告住址為由裁定駁回起訴或者裁定終結訴訟。因有關部門不準許當事人自行查詢其他當事人的住址信息,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請查詢的,人民法院應當依原告的申請予以查詢。可見,原告在起訴過程中提供詳細准確的被告資料對於法院及時送達,通知應訴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原告提供的信息不確切,人民法院不得僅以原告不能提供真實、准確的被告住址為由裁定駁回起訴或者裁定終結訴訟。而需要通過其他方式(如公告送達等)予以送達,同時如果原告因客觀情況無法提供被告信息的,法院可依申請予以查詢。這樣就充分保障了原告的利益,避免被告逃避責任。

D. 法院文書是做什麼的

概念
廣義的法律文書是指一切涉及法律內容的文書,它包括兩方面內容:版一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權法律文件,具體指各種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及規章等;二是不具有普遍約束力的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即狹義的法律文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律師及律師事務所、仲裁機關 、公證機關和案件當事人依法製作的處理種類訴訟案件以及非訴訟案件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非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國家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監獄管理機關。非法律文件只適用於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

E. 最高人民法院對裁判文書製作是如何規定的

裁判文書是記載人民法院審理過程和結果,它是訴訟活動結果的載體,也是人版民法院確定權和分配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的惟一憑證。一份結構完整、要素齊全、邏輯嚴謹的裁判文書,既是當事人享有權利和負擔義務的憑證,也是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活動的重要依據。2013年7月3日,一批裁判文書首次在中國裁判文書網集中公布。
裁判文書的製作
在裁判文書 中使用漢字數字的情況:
1、裁判文書的裁判主文需要列條的序號;
2、裁判文書的裁判主文涉及的數字;
3、裁判文書尾部的年、月、日。

F. 人民法院法律文書正本、副本和原本有何區別

人民法院法律文書正本就是原本,副本加蓋公章後,和正本具有同等效力。
一個判決或專裁定肯定只屬有一份是正本的,但要給被告,原告,法院還要留存,當然得按原件多列印幾份,但只要加蓋了公章,是一樣的,沒什麼區別。
正本、原本是法官起草、修改的法律文書,經院長審批,就可以列印成文。審批聯是內部文件,不對當事人公開。
副本就是列印出來的正式的法律文書,加蓋法院公章,發放給當事人。是法律文書原件。

G. 民事訴訟立案後法院向被告下達文書其中都包括什麼內容

1.同城的情況下,一來般要被告自自己過來領取,法院順便也可以聽聽被告的陳述,對案情有初步了解;
2.如果原告未提供被告的電話號碼,或被告拒絕領取訴狀副本、傳票、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等材料,法院工作人員會上門送達;
3.如果上門不送不到,被告也不來法院領取,最後就會採用公告送達的方式,也就是登報;
4.根據最高院關於郵寄送達訴訟材料的相關規定,同城的一般不郵寄,怕收不到;
5.理論上法院立案後5日內應送達材料給被告,但這個在實踐中已經證實,這是立法的一個缺陷,因為大部分的時候,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從立案庭審查材料——原告上銀行交納訴訟費——立案——送業務庭室——分發案卷——製作各類材料後,一般5天使肯定不夠的。實踐中的做法是,只要保證被告的舉證期(簡易程序不少於15日,普通程序不少於30日)就可以了。
6.如果你是被告,只要收到材料的日期距開庭日期不少於第5點所說的舉證期,就可以了,如果確實在規定的舉證期內有些證據調取起來有困難,還可以申請延長舉證期,甚至延期開庭,法院一般都會接受你的申請。

H. 做法院的文書送達工作需要注意什麼

.司法文書的基本特點:

(1)製作的合法性。各種法律文書都必須依法製作,這是法律文書製作的前提,也可以說是文書立意的依據。

(2)形式的程式性。法律文書屬於程式化特點十分明顯的文書,其嚴格的程式雖然是一種外在的形式,但因它對內容也形成一種固定的規定性,所以也不容忽視。法律文書的程式性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①結構固定化;②用語成文化。

(3)內容的法定性。法律文書的寫作內容都是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定性。

(4)語言的精確性。法律文書對語言有很高的要求——這是因為法律文書都是涉及國家、集體、個人根本利益的有現實法律意義的文書,語言運用必須高度精確。

(5)使用的實效性。法律文書都是為解決一定的法律問題而製作的,因此是最講求實效的。

4.司法文書的作用:

(1)具體實施法律的重要手段。(2)進行法制宣傳的生動教材。(3)有關法律活動的忠實記錄。(4)綜合考核幹部的重要尺度。

★法律文書寫作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法律文書寫作的基本要求如下:(1)遵循格式,寫全事項;(2)主旨鮮明,闡述精當;(3)敘事清楚,材料真實;(4)依法說理,折服有力;(5)語言精確,朴實莊重。

★法律文書敘述事實主要應當寫明哪些要素?

法律文書在敘寫事實時,要求寫明的事實要素,具體說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關刑事案件的案情敘述;另一類是有關民事、行政類案件的案情敘述(包括大量的非訴訟案件的事實敘述)。前者要求寫明作案(指構成的犯罪事實)的時間、地點、作案人和被告人,作案的目的、動機、情節、手段,造成的後果、作案人的態度以及證據等。後者圍繞著當事人各方的糾紛事實來記敘,包括糾紛的內容及其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的人物,糾紛的發展過程(起因、過程、結局),各方的爭執意見以及證據。

★法律文書語言應用的具體要求

1.表意精確,解釋單一。

法律文書是一部分體現和貫徹國家法律的文字形式,一部分是當事人向國家執法機關提出的訴訟請求或某項法律要求的文書。因此,它的文字必須做到表意精確、解釋單一,以避免給理解和履行帶來任何問題。

2.文字精煉,言簡意賅。

因為作為一種具有法律意義的公文或當事人向執法機關呈遞的文書,,語言文字必須精練簡潔,不能事無巨細、冗長拉雜,但是必須說明的情況和事實、必須闡述的理由和法律依據,又不能講得過於簡略或粗疏;所以必須做到文意賅備。

3.文風朴實,格調莊重。

法律文書的語體風格屬於公文語體。朴實無華、嚴謹莊重是為其嚴肅的法律內容所制約的。

4.語言規范,語句規整。

法律文書的語言為規范化的書面語言。它力求合乎語法規則,句子規整,成分齊全。

5.褒貶恰切,愛憎分明。

法律文書的內容大都與處理違法侵權以及犯罪行為的案件有關。因而法律文書對是非正誤有鮮明的褒貶態度和濃厚的感情色彩。

6.語言諸忌,竭力避免。

法律文書在語言運用中也常有些必須竭力避免的通病,必須引起重視。一是忌方言方語;二是忌用流氓黑話;三是忌用臟話;最後力求避免錯別字的使用。
應該有點用吧~

I. 今天法院叫我拿法律文書是什麼意思

是法律文件還是文書。文件材料一般是有人起訴你,還沒開審,向你送達起訴狀,證據副本,舉證通知,合議庭告知書等文件。說法律文書,就有可能案子已經判了,要你拿判決書,裁定書之類的。
多句嘴,你確定是真法院么?現在詐騙多

熱點內容
最高法院法 發布:2025-07-10 20:57:44 瀏覽:963
南京法官欠全國一個 發布:2025-07-10 20:57:42 瀏覽:662
法律碩士考試指南刑法分則 發布:2025-07-10 20:45:15 瀏覽:780
合同法對法律上不能履行規定 發布:2025-07-10 20:34:12 瀏覽:131
對道德經第一章的感悟 發布:2025-07-10 20:32:53 瀏覽:760
庭審懟法官 發布:2025-07-10 20:31:11 瀏覽:126
2015年法院工作 發布:2025-07-10 20:19:37 瀏覽:809
勞動法釋義工作日間歇 發布:2025-07-10 20:18:47 瀏覽:487
經濟法課前演講素材 發布:2025-07-10 20:13:19 瀏覽:451
傳染病防治條例 發布:2025-07-10 19:57:16 瀏覽: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