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香港法官本土化

香港法官本土化

發布時間: 2021-12-08 16:12:07

『壹』 香港的法官是終身制嗎可以開除外籍大法官嗎

香港的法官是終身制,不可以開除外籍大法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里規定的是終審法院和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注意是首席,並不是全部)必須是香港籍人士來擔任外,其他低等法院並沒有對法官的國籍做出限制,所以初級法院里有大量的外籍法官。

(1)香港法官本土化擴展閱讀: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院組織體系:

(1) 基層法院組織,由區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專門法庭組成。

(2) 高等法院。高等法院設上訴法庭和原訴法庭。

(3) 終審法院。

區域法院原稱地方法院,全港按地區設4所,管轄一定范圍的民、刑案件。

裁判署法庭原稱裁判司署,全港設9所,是初級刑事法院,一切刑事案件都必須先經此法庭受理,作初級審訊。

高級法院原稱"最高法院",設上訴法庭和原訴法庭,對民事、刑事案件行使審判權。

終審法院行使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終審權,是特別行政區最高審級,即香港的訴訟案件以終審法院的判決和裁定為最終的判決和裁定。

『貳』 香港法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法官是享有極高裁決權的人,他們可以「對抗」輿論,甚至推翻政府或者立法版會的決策決權定。

『叄』 怎麼能成為香港法官

香港基本法:
第九十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應由版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權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除本法第八十八條和第八十九條規定的程序外,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職,還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同意,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九十一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官以外的其他司法人員原有的任免制度繼續保持。
第九十二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應根據其本人的司法和專業才能選用,並可從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聘用。

『肆』 為什麼香港的法官頭上帶羊毛

不是羊毛啊,那個是法官專用的假發套。香港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因為英國的法院開庭之時法官都戴假發頭套,所以香港照搬了英國的這種傳統。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戴假發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在一些受英國司法制度影響深遠的前英國殖民地地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具有不列顛特色的文化烙印比如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國的法官和律師為什麼要戴假發呢許多研究歷史的人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但都很難說服所有的人
有人說在中世紀時過度的勞累和疾病使得司法人員們過早地掉光了頭發為了在公眾面前掩飾自己的聰明絕頂假發遂流行約定俗成成為英國法庭的一景
有人說法官戴假發是表示自己的德高望重而律師戴假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掩飾和保護作用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辯護結果不能得到被告人及其家人的認可但這與其說是合理的解釋不如說是與律師有過節的人編出來詆毀他們的笑話因為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表明有57%的律師對戴假發表示不滿恨不得把它摘掉原因是這些由馬鬃編成的假發套造價非常昂貴卻很不衛生一般一頂假發就要用一輩子有一個律師世家有一頂發齡達94年的老古董傳了四代人堪稱傳家之寶
根據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傳統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
行家指出司法界所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是有區別的在英格蘭司法假發的每一邊有三個捲曲而王室人員卻只有兩個這是否代表著一種很微妙的隱喻意義不得而知但蘇格蘭人卻老愛和英格蘭人鬧別扭因為在蘇格蘭情況剛好顛倒過來王室人員用三個捲曲的假發而司法人員只有兩個捲曲
假發的製作成本昂貴在於人工而不是材料因為馬鬃的取得並不難而假發的製作可是個精細活而且沒辦法通過機器或生產流水線進行批量生產
生產一個假發需要一位熟練的工匠花大約44個工時的勞動包括編織和打捲成品一般有四個顏色白色、金黃色、淺灰色和灰色在一些英國的老殖民地如西非和加勒比海地區白色非常流行而在英國本土金黃色和灰色最為流行
一般一個法官的假發要超過1500英磅摺合人民幣約18000元哇噻不便宜哦而最普通的假發也不低於300英磅
一般人寧願忍受生虱子也不會像女士們更換帽子一樣經常換假發其原因並不在於捨不得買多頂假發而是基於一種說法假發戴得越久越老越臟顏色越深說明你吃法律飯入行的時間越長而在司法界資歷和年齡可是個寶如同醫院老醫生最吃香一樣從某個意義上頭齡越老的假發也就成為律師們招攬生意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了而法官的老古董假發則是富有審判經驗的招牌
一位法學院學生在取得律師資格之後家人或朋友給他的最好的禮物就是由某位名家製作的假發許多從事假發製作的匠人都是子承父業甚至是世家其製作假發的歷史比某些英國貴族的家族譜系還長
定製假發也是一個需要耐心等待的過程因為許多名匠的預約期已經是在幾年之後即使能馬上定製在製作過程中你的腦殼需要至少被尺子量過十二次這並不是匠人們故意折騰你而是精緻工藝的要求
當然你也可以買一個現成的但畢竟不如量體裁衣般溫柔地吻著你那聰明的腦袋更何況隨便買來的假發在許多法律人看來如同穿牛仔服出席一個莊重的宴會一樣無禮英國人素以保守精神著稱司法界更是如此司法要求的是精確甚至刻板強調的是穩定與平衡而對個性化的東西兼容性較小
許多假發匠人世家對於每一個售出的假發都有記錄要求購買者簽名備案幾百年下來在這些記錄中可以找到許多名人的親筆簽名因為許多知名政治家在成名之前大多是從事律師工作的
假發的保管也是個細致活一般每一套假發都配有一個通風的鐵盒子或木盒子有些盒子甚至是另一件獨立存在的藝術品價值遠超過於假發本身最早時在英國人頭上還經常長虱子的年代裡假發在保存時會被撒上一些葯粉用來防虱子
最後一個與中國有關的問題是在很長的時間內假發所用的原材料馬鬃絕大部分來自於中國這也是鴉片戰爭前中英貿易中中方出口商品中除茶葉外的一項重要交易品因為歐洲馬匹的鬃毛不易進行紡織而且容易折斷而鬃毛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漂白和清洗也只有中國馬所產的鬃毛能經歷過種種考驗

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戴假發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在一些受英國司法制度影響深遠的前英國殖民地地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具有不列顛特色的文化烙印比如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國的法官和律師為什麼要戴假發呢許多研究歷史的人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但都很難說服所有的人
有人說在中世紀時過度的勞累和疾病使得司法人員們過早地掉光了頭發為了在公眾面前掩飾自己的聰明絕頂假發遂流行約定俗成成為英國法庭的一景
有人說法官戴假發是表示自己的德高望重而律師戴假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掩飾和保護作用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辯護結果不能得到被告人及其家人的認可但這與其說是合理的解釋不如說是與律師有過節的人編出來詆毀他們的笑話因為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表明有57%的律師對戴假發表示不滿恨不得把它摘掉原因是這些由馬鬃編成的假發套造價非常昂貴卻很不衛生一般一頂假發就要用一輩子有一個律師世家有一頂發齡達94年的老古董傳了四代人堪稱傳家之寶
根據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傳統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

『伍』 現在香港的法院法官還是外國人

香港法院允許有外籍法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仍舊實施普通法制度,在判決時可以引用其他地區國家的法律,也可以聘請其他地區的法官。

現任香港終審法院的常任法官包致金法官就是巴基斯坦裔法官,但是首席大法官的出生地在香港。

(5)香港法官本土化擴展閱讀:

法官的委任

根據香港法例第484章《香港終審法院條例》第12條《法官的專業資格》,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首席法官:

1、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常任法官:高等法院首席法官、上訴法庭法官或原香港終審法院訟法庭法官;在香港以大律師或律師身份執業最少10年的大律師。

2、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非常任香港法官,不論他是否通常居住於香港:已退休的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已退休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已退休的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現職或已退休的上訴法庭法官;在香港以大律師或律師身份執業最少10年的大律師。

3、任何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法官:屬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民事或刑事司法管轄權不設限的法院的現職或已退休法官者;通常居住於香港以外地方;從未在香港擔任過高等法院法官、區域法院法官或常任裁判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香港終審法院

『陸』 香港法官是怎樣產生的

  • 根據香港特區《基本法》第九十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和高等法內院的首席法容官,應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職,還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同意,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 香港終審法院條例規定,首席法官須由行政長官根據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推薦委任。

『柒』 要想徹底去除香港的」殖民化「首當其沖的就是要解決「洋法官」的遺留問題,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實話實說,這個問題很難解決。
我們採用的是「一國兩制」,而且50年不變。香港的體制回,一時半會是沒法答改變的。
香港的體制不變,那麼殖民地時代遺留的問題就基本上難以解決,至少無法根除。
香港留這么一個體制也好,成為「資本主義制度」醜陋的櫥窗。香港和內地制度不同,發展不同,高下立判。
如要解決只有兩個辦法:
①讓時間決定一切。
②香港人自己最終覺醒。

『捌』 香港的法官是怎樣產生的

  • 根據香港特區《基本法》第九十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和回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應由答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職,還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同意,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 香港終審法院條例規定,首席法官須由行政長官根據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推薦委任。

『玖』 香港已經四歸祖國了怎麼還有英國人在香港當法官呢

香港基本法第九十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應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同時第九十一條又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官以外的其他司法人員原有的任免制度繼續保持」。
因此,他可以擔任法官,其實這個屬於歷史遺留問題。

~~~~~~~~~~~~~~~~~~~~~~~~~~~~~~~~~
這些是制度的缺失!!

『拾』 香港法官為什麼大多數是外國人

但任用英國遠道而來的法官,在當時的香港仍是不得不選擇的方法。
其實,培養一個合格的「海洋法系」法律人才是很困難的。
他們需要學習大量散碎的案例,理解前輩對法律和正義的定義,然後做出自己的判斷。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但司法卻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公權力。要讓這兩者調和,就必須讓法官們的思維跨越時空地聯系起來,理論脈絡的傳承必不可少,當中可能還有些玄學成分。
所以法律專業群體才得以想要較高的社會地位,法官在其中更是地位崇高,畢竟培養一個太困難
當時香港還只是一個大清帝國南方的偏遠小島。本地居民的文化水平有限,沒法直接移植英國的那一套。從本土調人才過來,還是有必要的。
好在此後港英政府終於意識到了兼職法官的惡性影響,開始試圖在香港建設一個司法獨立的社會。首席大法官曉吾,就離開了立法會,專職做大法官。其他英國法律人才的登陸,也改善了香港普通法人才不足的局面。
不可否認的是,香港能夠得到全世界商人的信任,成為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和金融中心,透明獨立的司法是相當出彩的加分項。
而且到了70年代,在經濟、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的香港,還曾啟動過公務員本土化。法律界的本土化也一度轟轟烈烈。尤其是在首席大法官貝理士爵士(Sir Geoffrey Briggs)任期內,這位英國老法官很重視華人法官的培養,在全港75名法官/裁判官中啟用了16位華人。
但這還遠遠不夠。
艱難的本土化
由貝理士爵士主導的法官本地化運動在他退休之後就被冷落了。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當時的香港不缺法律精英,但做大律師的收入遠高於做法官(可以理解),那些資深的大律師很可能不願意成為法官。
其次,即使這些律師成為了法官,華人法官的社會公信度也不如白人法官。這是由香港社會的偏見造成的,民眾會對他們更苛刻,華人法官的升職也更困難。
第三,港英政府內有人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生活著不少來自其他英帝國前殖民地的人士,大量啟用華人法官對他們不公平。

熱點內容
法院有前途嗎 發布:2025-07-09 09:21:02 瀏覽:88
公司法律制度心得 發布:2025-07-09 08:49:24 瀏覽:729
刑法的宗旨是 發布:2025-07-09 08:40:03 瀏覽:221
刑事訴訟法考點圖 發布:2025-07-09 08:33:22 瀏覽:555
行政訴訟法第43條 發布:2025-07-09 08:32:25 瀏覽:778
浙江省2015綜合法律知識考試時間 發布:2025-07-09 08:26:39 瀏覽:178
刑法學派爭議 發布:2025-07-09 08:24:51 瀏覽:710
道德模範事跡短片 發布:2025-07-09 08:24:50 瀏覽:772
種苗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09 08:21:57 瀏覽:449
有道德的弱 發布:2025-07-09 08:21:45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