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在編人員
㈠ 法院有那些編制 有什麼不同
1、是政法專項編,這種編制的人是法官。
2、是行政編,這種編制的人不能當法官。但是如果通過司法考試,可以轉換為政法專項編。
3、是工勤編,這種編制的人如司機;工勤編制是指為工勤人員所設置的編制。
4、是事業編,這種編制的可以從事行政工作或者當書記員。
行政編制:
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機構、人員定額、職務名稱、工作量、工資標准、經費額度等的總稱。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日常辦公經費。
由行政經費開支,執行國家職能及政治體系管理職能的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國家審判機關、國家檢察機關、黨派機關、政協機關、人民團體所使用的人員編制,列為國家行政編制。行政編制是人員編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類別之一。
政法專項編制:
2007年起實施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第十七條:「根據工作需要,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報經國務院批准,可以在地方行政編制總額內對特定的行政機構的行政編制實行專項管理。」在實踐中指的就是政法專項編制。
在機構編制管理的實踐中,通常把檢察、審判機關,以及國家行政機關中的司法(含監獄、勞動教養管理局)、國家安全以及公安等機關,及其所屬直接履行政法職能的單位,統稱為政法系統。這些系統使用的編制統稱為政法專項編制。黨委政法委使用的編制不是政法專項編制。
工勤編:
工勤編制是指為工勤人員所設置的編制。工勤編制不同於行政編制(包括公務員)或事業編制,前者主要是為後者提供後勤保障,包括交通服務(司機)、餐飲服務(食堂工作人員)等。
事業編: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1)法院的在編人員擴展閱讀
1、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編制,應當根據其所承擔的職責,按照精簡的原則核定。
2、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編制的不同類別和使用范圍審批編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應當使用行政編制,事業單位應當使用事業編制,不得混用、擠占、挪用或者自行設定其他類別的編制。
3、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行政編制總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經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後,報國務院批准。
4、根據工作需要,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報經國務院批准,可以在地方行政編制總額內對特定的行政機構的行政編制實行專項管理。
5、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調整職責的需要,可以在行政編制總額內調整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行政編制。但是,在同一個行政區域不同層級之間調配使用行政編制的,應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報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批。
6、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議事協調機構不單獨確定編制,所需要的編制由承擔具體工作的行政機構解決。
7、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領導職數,按照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有關規定確定。
㈡ 法院工勤人員是事業編嗎
機關工勤編制人員通常是指在機關和事業單位內從事駕駛、收發、打字、維修等從事簡單工種或輔助工作的人員。一般由所在地區編辦或其他相關組織根據需要核定、由用人單位報備後招錄,並由財政統一支付薪酬,但其不同於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不同於公務員是其不能取得相應執法許可權,不能對外執行行政事務,其薪酬和職務規定不適用公務員考核、職級職務等相關規定;不同於事業編制人員,主要是其工資來源於行政撥款,而非自籌資金,從其工作內容看,處於單位從屬性質。
㈢ 我是一名剛調入法院的在編工勤人員,96年參加工作,工資能開多少需要考技師嗎這工作穩定嗎
在編工勤人員這工作穩定的,工資多少這個跟你的學歷、職級等等有關,96年參加工作的,如果已經取得高級工證書的,在我們雲南,加上績效工資,工資應該是2600元左右。(我是中級,我的工資加上每月450元的績效工資總計是2500元左右)
㈣ 請問我的在法院的編制到底是屬於什麼性質的~
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不是事業單位。
法院的工作人員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如果內說你有法院的編制,容應過渡到公務員(我們這兒是這樣操作的)。
待遇方面要看你們地方財政的政策,因為法院的待遇不是直線管理,經費是由地方財政撥款。
㈤ 法院有哪些編制
法院的編制有法官編制(包括院長、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員、代理審判員)幹部編制(包括無審判職務的辦公室人員、財務人員、駕駛員以及研究人員等)、法警編制。
㈥ 法院的參公編制人員能入額法官嗎
可以,只要符合《法官法》第十二條的條件,且不存在第十三條的情形,就可以專通過遴選屬成為入額法官,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具體表現為法院在遴選時一般會排除非法官助理職,或者對非法官助理職的要求更嚴格。
㈦ 怎樣查法院里的職工有沒有編制
想要知道你所在單位的職工有沒有編制,那麼就看他所領的工資福利待遇是什麼形式的,如果他每年都要參加編制考試,那麼他一定是合同工的,不屬於編制內的人員,還有一個就是編制內的職工,一般情況下生活都是相對穩定,沒有那種急迫感的。
㈧ 法院的人員有幾種 待遇都如何啊
法院的人員有大約有三種,分別有審判編和行政編,另外有聘任的工作人員。版
工作崗權位不同待遇也不同:
法院設有多個部門,其中審判庭為審判編制,待遇最好;綜合行政部門為行政編制,待遇一般;另有聘任的工作人員,屬於法院自行聘用的,沒有編制,只作合同工處理。屬於法院臨時雇傭人員,不作為法院正式員工,不享受公務員待遇。
對於各個崗位的薪資待遇情況,也會根據當地經濟水平確定,無法具體衡量。
㈨ 法院正式合同制與法院正式事業在編人員有區別么
合同制不屬公務員序列
㈩ 法院檢察院改革中事業編制人員怎麼處理
首先,法檢兩院比較特殊,是不允許出現事業編制的,但是由於政法編制空缺,所以地方政府會特批一些事業編制供法檢兩院招錄輔助人員,不能提拔,不能做法官檢察官,甚至編制都只能掛靠在其他單位。
司法改革恐怕很難波及到這部分人,改革的表面標志是先實現人財物省統管,但事業編制屬於地方編制,所以這部分人肯定不在改革之內。
1、現在法院的事業編制的崗位都是輔助崗位(司機,內勤,書記員,出納,後勤,法警等),因為法院的事業編制是不能任審判職稱的。
2、待遇一開始差的不大,到了以後,按工齡啊等等啊,會有差距。
3、一般是全額撥款。(事業編制也有好多種,要看具體情況)
4、在法院沒有審判職稱,就沒什麼前途了。
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
1、清理規范現有事業單位。對未按規定設立或原承擔特定任務已完成的,予以撤銷。對布局結構不合理、設置過於分散、工作任務嚴重不足或職責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2、劃分現有事業單位類別。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3、細分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兩類: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
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具體由各地結合實際研究確定。
(10)法院的在編人員擴展閱讀
所有警察,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均屬於國家公務員,屬於行政編制,從法律上說,無事業編制警察。警察編制是法定的,不能隨意增加或者減少。
有的地方,行政編制已滿,在行政編制之外,通過地方人事部門,招收事業編制人員充實警察隊伍,這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這部分所謂「警察」,不能算做公務員,只能按照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嚴格說來,也不能完全履行警察職務。
《警察法》第二條人民警察的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
《行政處罰法》第十五條 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第十六條 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第十七條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