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土地權屬法院

土地權屬法院

發布時間: 2021-12-21 05:40:40

1. 如何區分土地權屬爭議和土地侵權糾紛

如何區分土地權屬爭議和土地侵權糾紛?

一、涵義不同

1、土地權屬爭議,是指因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土地他項權利歸屬引發的爭議。

2、土地侵權糾紛,是指有關土地權利受到侵犯而引起的糾紛。

包括:侵犯土地所有權引發的糾紛;侵犯土地使用權引發的糾紛;侵犯土地他項權利引發的糾紛。

3、土地權屬爭議是因土地權屬不明導致的糾紛;土地侵權糾紛是在土地權屬已經確定的情況下,發生了侵犯土地權利的行為而引起的糾紛。

二、解決的方式不同

1、解決土地侵權糾紛,當事人可以採取行政調處解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侵權糾紛不受行政處理後30日的訴訟時效的限制;侵權糾紛中,被侵權人對行政調處不服,應以侵權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

2、解決土地權屬爭議,當事人應先經過行政處理,對行政處理決定不服的,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土地權屬爭議受行政處理後30日訴訟時效的限制;對土地權屬爭議的政府處理決定不服,應以處理爭議的政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2. 土地權屬爭議,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嗎

針對土地權利爭議,當事人應區分兩種情形採取不同的救濟途徑:(1)如果土地未登記版發證,當事人權應先向政府申請對土地權屬爭議進行處理,再提起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復議前置);(2)如果土地已登記發證,當事人可向登記機關申請更正登記,可向登記機關的上級主管機關提出行政復議,可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登記,可提起民事確權訴訟(但根據相關司法實踐的裁判觀點,部分法院持不支持可提起民事確權訴訟的觀點)。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3. 土地權屬爭議及在土地權屬方面涉及行政復議中的法律依據有哪些需要詳細點的。

2007年國務院頒布的《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二章(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4. 經法院判決的土地權屬再出現糾紛如何處理

應該搞清楚權屬是什麼意思,權是土管部門批準的或者是法院判決的,沒有這么做就是沒有使用權,再搗亂就是違法佔地或者純屬無理取鬧,這樣的人就自己對付吧

5. 土地使用權證異議登記能不能直接到法院通過民事訴訟確認土地權屬這樣做有什麼法律依據和障礙謝謝專家

問:土地使用權證異議登記能不能直接到法院通過民事訴訟確認土地權屬?這樣做有什麼法律依據和障礙?謝謝專家解答!土地使用權證異議登記能不能直接到法院通過民事訴訟確認土地權屬?這樣做有什麼法律依據和障礙?謝謝專家解答!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應注意事項
1、必要的權屬調查和資信能力調查。轉讓合同簽訂之前,要對轉讓方的轉讓主體資格進行核實。轉讓方須是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為國有或集體單位的,應提交有資產處分權的機構出具的同意轉讓的證明。轉讓方也要認真審查受讓方的資信能力,包括銀行資金證明、有無重大債務糾紛等,以免造成土地使用權轉讓後資金無法收回的結局。
2、有關評估事宜咨詢。根據法律規定,國家控制國有土地轉讓價格,轉讓價格過低時,國家享有優先購買權。尤其是轉讓方為國有單位時,國有土地及相關資產須經法定估價機構估價,並經國土部門予以確認。
3、有關稅費負擔的咨詢轉讓合同簽訂之時,雙方應對有關應繳納的稅費項目、標准及數額進行咨詢,並對稅費負擔問題進行明確。根據有關規定,稅費的計算依據一般為土地成交價,若成交價格明顯低於正常市場價的,則應以土地評估價作為計算依據。
4、關於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擔保問題。擬轉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否存在瑕疵問題,是受讓方必須關注的重點。轉讓合同簽訂之前,必須去國土部門、房地產主管部門進行調查,核實有無抵押與被採取司法限制。鑒於有無土地權屬及相關爭議不易調查,加之受讓方的履約能力難以判斷,應明確雙方相互提供擔保。國有土地使用權設定抵押後,並非不能轉讓。可通過與抵押權人協商,以其他擔保方式置換或以轉讓費支付借款的方式解除抵押等方式,實現轉讓目的。
5、權屬變更程序與支付轉讓價款的相互制約。因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須經合同簽訂、國土部門審批、補辦相關手續、登記辦證等多個環節,有時還涉及抵押權解除等程序,故轉讓費的支付應採用分期付款方式。即根據轉讓程序設定付款期限與金額,體現相互制約與督促作用,以降低雙方交易風險。
6、土地用途及相關用地條件的變更國有土地轉讓往往涉及土地用途變更問題,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尤為突出。轉讓前的土地大多是工業用地、辦公用地等,轉讓後多為商業或住宅開發用地,不僅要經規劃部門變更土地用途,補繳土地出讓金,且須繳納相關配套費用。有的雖不改變土地用途,卻需改變出讓合同限定的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化率等用地條件。土地用途及相關條件能否變更、變更程序及費用負擔應在轉讓合同中約定清楚。
7、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效力及於地上建築物,無約定的,推定包含。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國有出讓土地未達到規定開發程度不得轉讓,劃撥國有土地無地上建築物不得轉讓,故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往往是與地上建築物或附屬物一並轉讓。實踐中,多以轉讓房地產為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價值相對較小,於土地而言不大,並不重視。

6. 對《土地權屬爭議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嗎

不可以。涉及土地的具體行政行為必須先提起行政復議,復議後依然不服才可以提起訴訟。

7. 土地權屬糾紛應該怎麼處理

處理土地權屬糾紛的程序是:
1、協商。因土地使用權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
2、調解。當事人可以通過調解解決糾紛;
3、仲裁。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轄區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根據糾紛內容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8. 最高人民法院對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權屬不明的糾紛法院可以受理嗎

對土地權屬來源不明的土地糾紛法院不會受理。沒有權屬來源的農村土地糾紛,屬於承包地的,應當申請村委會或者鄉級人民政府處理,也可以申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仲裁;屬於宅基地使用權等糾紛,應當申請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9. 土地權屬方面的歸屬問題通過法院裁決法院駁回這樣演算法院作出裁定了嗎

你的問題是說土地確權方面的歸屬問題,通過法院裁決,法院不會這樣演算法院拒絕嗎?既然是法院已經駁回了,這說明已經不合法。

熱點內容
論著作侵權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4 06:20:56 瀏覽:699
立法權下放 發布:2025-07-04 05:59:21 瀏覽:509
公司繳納社會保險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04 05:48:14 瀏覽:898
民事訴訟法2014全文 發布:2025-07-04 05:47:17 瀏覽:518
馬化騰法官 發布:2025-07-04 05:36:12 瀏覽:501
珠寶行業員工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05:33:58 瀏覽:70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路侵權 發布:2025-07-04 05:16:10 瀏覽:75
民事訴訟法71條75條 發布:2025-07-04 05:13:58 瀏覽:581
內蒙王勇律師 發布:2025-07-04 05:13:18 瀏覽:739
法治素養思修 發布:2025-07-04 05:13:18 瀏覽: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