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女生做法官的好處

女生做法官的好處

發布時間: 2021-12-24 17:31:03

法官的作用

法官是受命主持法庭或進行審訊和裁決爭端並執法的人。

《中華人民回共和國法官法》第二答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在民事訴訟審判中法官應當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的,依法行使國家民事訴訟審判權的審判人員,而且法官在審判過程中不應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干擾。

法官應當是獨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權,具有當然的裁判權威的第三方。《中國法官法》也規定了法官的權利和義務,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並受法律保護。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女生做法官的好處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Ⅱ 法官這個職業適合女孩嗎前景,年薪如何

適合女孩,前景廣闊,年薪十萬以上(剛考入時要低點)。 理由: 1、現在男女平等,女法官已不少,但佔比還較低,這也是能脫穎而出的機會。當然,就性格、基礎而言還得看個人條件。 2、國家正在加強法制建設,而法院是這一建設的重要環節。

Ⅲ 女的在中級法院當法官怎麼樣

想當就當?這么好的事還用猶豫嗎?
會計,做得越久越老練越吃香,因為回通曉公司的來龍去答脈,做的就是偷稅漏稅的勾當,有的美其名曰:合理避稅。但終究像只躲貓貓的老鼠,而且通常老鼠比貓多。
法官,judge在你手,是非善惡,忠奸正邪由你判,社會地位崇高,屬於公職人員,這是關鍵,退休後的退休金大大滴有,踏實!很多人都想做,只是進不了那門。
你自己想吧。

Ⅳ 女朋友是法官是什麼體驗

跟女法官拍拖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法院為啥單身優質女生多?

在很多法院,女人不是半邊天,而是大半邊天,哪哪看過去都是巾幗英雄。而這其中又有極多的大齡未婚女青年,她們組成法院一道靚麗的風景,妝點了法律的無味,卻蕭索了自己的內心。按說她們一個個各項條件都很優越,不應該出現如此大比例的落單情況,據說原因如下:

1.基數大。近些年來,公務員逢進必考,法院概莫能外,不得不說在考試這個運動項目上,女生佔有很大的優勢。每年過法院筆試分數線的都是女生比男生多,這當然也與男生更多的選擇律師等其他職業有關。每年各庭室要是能進幾個男生,就跟撿到寶一樣。女生基數大,自然單身的人也多。

2.工作忙。女生選擇公務員大多還是想著能舒適安穩,然而法院的工作性質與強度與此願望並不切合。當無窮無盡的案子一波一波襲來,女生會發現自己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去風花雪月。當累得只想倒頭就睡的時候,再濃的情話也走不進芳心。

3.圈子小。挑選一個合適的丈夫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選擇范圍一定要廣。但是法院的女生在這方面有著天生的局限。每天打交道的不是單位的同事就是當事人,男同事本來就僧多粥少比較搶手,而且他們還一般不大願意找本單位的女生。和當事人談戀愛結婚一般人干不出來。打交道多一點的就是律師,可是和律師結婚有著職業的限制,比如上海就有一方退出機制,夫妻一方做律師的,另一方就不能在業務庭辦案子。

4.眼界高。能過五關斬六將進入法院當法官的女生一般都有著很強烈的自信心,所以是不會委屈地把自己嫁出去的。不說要強出自己多少,肯定是要找一個和自己匹配的,能hold住自己的人。但是學法的女生,你懂的。

5.漢子氣。在法院上能擺平領導,下能唬住當事人的女法官那都不是一般人,經過各種千奇百怪的當事人的折磨與錘煉,她們的內心已經百煉成鋼,那種女漢子氣是由內而外的。而且由於長期身著制服,不能染發不能佩戴首飾,進一步弱化了她們的女人味。她們可以鐵血柔情,但一定是真漢子。

6.負能量。每月如約而至的結案壓力,比電視劇跌宕的各種案情,還有有理說不清的奇葩當事人,想不心氣郁結都難。盡管她們已經學會了自我調整,內心也已經無比強大,但是各種負能量的因子無時無刻不在堆積,這是擺脫不掉的命運。

Ⅳ 怎樣評價法官的優點缺點

你好,如抄果是單純的評襲價法官職業的優缺點,法官職業的優點在於可以用自己的專業法律知識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而該職業的缺點在於職業壓力比較大,工作可能會比較繁忙,此外法官的職業特點決定了需要為人正直低調,注重日常的言行舉止,以維護法官和法院良好的司法形象。

Ⅵ 女的可以當法官嗎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位特別的女性,與大家共勉。她是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版格,美國最高法院歷史權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1993年由柯林頓提名宣誓就職,在位已有24年,畢生致力於推動性別平權成為一項憲法原則。作為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中唯一的女性,金斯伯格擔任著為婦女發聲的責任。
作為法官,她面對的時機並不是太好。女性律師在那個時代還是稀罕事,更不必說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然而,性別平權在她多年的奮力推進下,正一點點發生著改變,她的主張與努力對於所受審案件中的女性,意義更是非凡。

2012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力主的《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簡稱PPACA)在最高法院進行審核,金斯伯格為該法案向最高法院寫下了恐怕是她職業生涯中最有力量的一份意見書。她認為此法案符合憲法,是國會在憲法的貿易條款下合理行使權力。

Ⅶ 為什麼學習法學專業的女生多,當法官的女生少

這位同學,我可能只能幫你分析一點,接下來的事情需要你自己積累!內 據我在學院所知法學的卻是公安容類學科的大軍!你知道大軍過獨木橋吧! 量多並不代表質好。所以女法官是鳳毛麟角!再次法官考司考沒什麼可以講得!司考是大學中含金量較高的水準考試(計算機二級,英語四級。簡單了)。所以很多人在准備考司考,包括我在內!很多非法學專業的學生等專業基礎級一過,就開始進軍司考!一般都在大二下到大三上的樣子開始一心一意准備司考!拿東西不簡單!所以需要決心和毅力! 在大學很多人已經喪失了高中可貴的精神,再次從學習上說明你的問題的正確性。因此!好好努力吧!願你我都是那堅持最後的一個!!!

Ⅷ 當法官意味著什麼

對我而言,法官不僅僅是一份養家糊口的體面職業,法官不僅僅是身披法袍敲響法槌的居中裁判者,法官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威信與榮耀。在我的心目中,法官是法律的守護神與捍衛者,法官是公平正義的象徵與化身,法官是維護社會道德良知的最後一道防線。 所以,我認為,當法官就意味著沉重的責任。法官要通過自己公正高效權威的裁判,從法律的角度懲惡揚善,定紛止爭,弘揚法治,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要實現這一既崇高又平凡的目標,法官就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工作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殫精竭慮,不敢稍有懈怠,時刻牢記法官這個稱號背後所承擔的沉重責任,時刻清醒地認識到法官所擁有的這份裁判權力,是黨和人民所賦予的,必須謹慎而正確地行使,努力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當法官還意味著持久的清貧。法官秉持公平正義,維護法律權威,這就要求法官自己要做到不為權貴折腰,不為武力屈服,不為金錢美色所打動,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要忍受得住榮華富貴的誘惑,始終如一地堅守自己的法理信念,依法辦事,公平裁判,絕對不能拿手中的權力作為換取財富的籌碼。這就意味著法官只能依靠那份不豐厚的薪水過日子,清貧度日。也就是說法官基本上與奢華無關,只能持平常心,過著普通而平常的日子。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有能夠心甘情願過著這持久清貧的日子,才能不為外界的各種誘惑所迷惑,才能平心靜氣地、理直氣壯地作出公正的裁判,才能成為一名稱職合格、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法官。 當法官還意味著一定的壓力與風險。無論刑事、民事或者是行政案件,法官都要對案件作出自己的裁判。所謂法官辦案定紛止爭,定的是權益之紛,止的是利益之爭,有利益有權益,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誘惑有風險,有的人為了能夠在訴訟中變現自己的利益,或者對法官的生命進行威逼,或者對法官的慾望進行利誘。這對法官來說,無疑是可怕的誘惑和巨大的陷阱,一不小心會被拉下水或者自蹈火坑,輕者身敗名裂,重者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所以說法官職業充滿了風險。因此作為一名法官,要想把自己的審判工作搞好,同時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就要頂住壓力,把各種風險系數降到最低:一是保持心境平和,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潔身自好,無欲則剛;二是要堅守「三個至上」,以法律為准繩,以黨的事業為標尺,以悍衛公平正義為人生惟一要旨;三是要謹言慎行,要慎獨。一名稱職的法官要時刻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法院的形象和法律的尊嚴,法官只有為法院和法律增光添彩的義務,而沒有往法院和法律上抹黑出醜的權利!作者單位:廣西融安縣人民法院

Ⅸ 做法官好還是做律師好

我是今年剛考進法院,有幾點親身感受。
法官並不像外面傳的那樣,清專閑,待遇好。相屬反,法官的待遇和他們的勞動是不成正比的,一個基層法官,一年能辦200多個案子,這些案子,如果是律師辦,那麼收入應該在100萬以上,但是法官可能只能拿到5到6萬。所以不少法官心裡是不平衡的。
法官的時間不自由,除非周末和法定節假日,其他時間基本是不能休息的,而律師的時間就自由得多。
不過做律師也很累,尤其是起步的時候,尋找案源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很可能幾個月都沒有案子,那就只能喝西北風了。就算是走上正軌了,還是要注意保持自己的案源穩定,否則,隨時可能翻船,因為競爭太激烈了。

如果你是一個敢拼,敢闖,並且自信有一定能力的話,做律師比做法官還是要好的,能有可觀的經濟收入,能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但是做法官,同樣可以發揮自己的價值。就看你自己的愛好了。

Ⅹ 法官這個職業的前景

一、法律專業學生職業的現狀據《法制日報》報道:法科畢業生就業率低於高校平均水平,畢業半年後就業率僅為83%,不僅低於全國「211工程」院校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89%,甚至低於全國其他本科院校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87%。法學本科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並非近年的事,上個世紀末就有顯現,尤其是從2002年開始,法學本科畢業生就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全國214個學科專業中,法學專業就業率當年排在187位,2005年則成了「老末」。法學十幾年來一直都是熱門專業,但是近些年卻出現了就業困難的情況,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曾令良說:「這說明法律人才出現了『相對過剩』的情況。法學畢業生就業難一方面是因為法學教育管理混亂,又被全國大小高校奉為熱門專業,一哄而上,大建法學院系。五年前教育部登記的法學本科院系只有300多個,今年已經翻了一番,增加至608個,這還不包括民辦高校。雖然教育部門也在干預調整,但情況卻是『邊控制,邊膨脹』。另一方面則是,從事法律職業的門檻有所提高,法官、檢察官、律師都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而實際通過率又較低。我預測,未來幾年法學就業形勢還將繼續嚴峻。」二、法律專業學生職業現狀的原因分析如此有發展前途的職業為什麼會成為最難就業的職業呢?筆者認為,主要是下面兩個原因:(一)市場供大於求據《法制日報》中統計,全國法學專業招生人數從1977年的223人到2007年的10多萬人數增長了448倍。2001年,全國設有法學本科專業的高等學校292所,2005增長到559所,2007年全國已有603所法學院系,每年法學畢業生達到數十萬。而在1977年恢復法學教育時,全國只有三所大學設有法律系,僅招收200多人。當然,這些統計中還不包括那些自考的,參加成人高考的以及非法律專業轉學法律的。若是都算上的話,可能每年畢業的人數要翻一番,達到二十多萬。每年都有這樣大批的法律人才湧向市場,必然會引起法律人才市場的供大於求。(二)法律專業學生就業具有很強的特殊性,面臨門檻很高的職業准入制度法律專業與別的專業不同,若是想從事本行業相關的工作,如去法院、檢察院、律所等,必須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但是以前司法考試的報名資格規定畢業生必須拿到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後方可報考,這就使得待就業的法律本科畢業生在校期間無法參加司法考試,進法院、檢察院工作的准入資格受限。同時,司法考試的門檻較高,學生必須花一段時間來邁過門檻。因此,就導致畢業後無法正常就業,只能先備戰司法考試,等考過之後,才能順利就業。正是由於法律專業學生就業的這種特殊性,無形中延長了他們待業的時間,因此,導致法律專業就業率的偏低。當然,今年將會允許大三的學生報考司法考試,那麼,明年法律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一定會有一個顯著的提高。因此,會有一大批大三學生抓住這次寶貴的機會,一次性通過司法考試,那麼對於這些大三考生來說,就一定會在畢業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三)法學教育大眾化與法律職業精英化之沖突。目前,全國開設法律專業的大學已經近400所,在校法律專業的學生約36萬人。自1999年擴大招生規模以來,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普通高校法律專業的本科生人數增長了幾倍。一些高校追求建設綜合性大學,在師資、硬體設施尚不完善之際,先後設立了法律類專業並大規模招生。除了法律本科的大規模擴招外,法律專科,第二學士學位等全日制教育,成人法學教育,在招生數量上也有了飛速的發展。除正規法律院校(系)外,還有各種與法律有關的「幹校」。此外,還有函授、電大、自考、夜大、業大、職大等多種形式的法律教育。由於法學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熱門專業,接受法學教育的機會在增加,在校生人數不斷增長,法學教育出現了大眾化的趨勢。而法律職業的專業化和精英化上世界上發達國家的法律傳統之一,也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法律職業的發展趨勢。我國自2002年首次進行了全國的統一司法考試,欲取得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均須通過統一的司法考試並取得合格的成績。統一司法考試雖然沒有覆蓋法律職業的全部,但是覆蓋了法律職業的主要部分。自2002年實行司法考試制度以來,2002年司法考試的全國通過率是7%,2003年是10.18%,2004年是11.22% 。司法考試的低通過率和法律職業的高門檻,決定了雖受過法律教育的高校學生,在畢業時卻並不能輕易邁過這個門檻,從事法律職業。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並非招聘律師、法官和檢察官,也對法科畢業生提出了司法考試資格證的要求。自2004年開始,國家統一司法資格考試的考試時間固定在每年9月份的第三個周六和周日,司法考試的報名資格要求已取得本科學歷,事實上法律本科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不可能擁有司法考試資格證書。(四)社會資本不足。社會資本主要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礎之上的社會關系網路,是個人發展所必要的資本之一。科爾曼在論述他的社會資本理論中曾指出:「社會資本是影響個人行動能力以及社會生活質量的重要資源。」它可以從功能上動員社會結構的各種要素,有助於個人或團體獲得資源,掌握信息,從而實現特定目標。社會資本可以彌補大學畢業生就業信息的不對稱,有助於大學畢業生獲取得就業機會。就自主創業的大學畢業生而言,社會資本可以保證創業資金的供給。在轉型時期的中國,無論是國家,高校還是大學畢業生本人,只有不斷積累社會資本,才能有效的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對在校的法律專業學生,應當積極走出校門,獲取到律師事務所或政法機關實習的機會,向法律界的前輩學習,將理論學習和實務學習相結合,積累相關工作經驗。同時,在參與實踐過程中,面對開放的信息源和多渠道的獲取途徑,較容易得到有利的咨訊,可以節約求職成本,彌補信息的缺乏,提高就業的機會。跟相關單位的接觸,讓更多人了解、認識自己,在與對方合作和共事中建立的良好關系,為自己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社會基礎。(五)傳統行業飽和。選擇法律專業的同學,除了因為法律職業的神聖和自己的興趣,也考慮到將來的發展前景。從就業單位性質上來看,黨政機關依然是法律類畢業生的首選,其次是企事業單位,二者佔了需求總數的近70%。同時選擇到部隊、海關、武警邊防等單位的也在逐年增加。據不完全統計,已經簽約的2003屆政法類畢業生到機關事業單位就業的比例佔到了40%左右,到一般企業單位的佔25%左右,到部隊、海關、武警邊防的佔到10%左右。時下畢業生青睞的傳統的就業行業,如政府機構、黨政機關等,由於機構改革和人員精簡, 正在大大減少人員需求。目前正在推進的地方省級政府機構改革,人員精簡幅度達47%;國務院最近一次機構改革人員精簡近50%。大學畢業生進入這些機關都要經過重重考察, 參加公務員考試仍是目前法律專業畢業生進政法部門就業的惟一渠道。由於職位的有限,常常出現幾十個報考者競爭一個崗位,必然導致大多數畢業生遭到淘汰。三、解決問題的思路之所以提出問題,是希望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基於以上的分析,就業問題實際上就是社會需要的問題,所以要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徹底扭轉就業難的局面,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據社會的需要來培養學生,根據社會的變化來調整我們的教學,其思路大致如下:(一)政府為主導。政府應當堅持面向社會和經濟的實際需要來發展高等財經法學教育,不應超前,更不能盲目,力求使高等法學教育的發展規模和速度,與社會、經濟對財經法律人才的需求增長速度保持同步。在這一點上,香港地區做的非常好。香港雖然每年也有大批的高校畢業生走向社會,但其畢業生的就業率極高,且大都能找到比較合適的工作,沒有「畢業就失業」的現象。退一步講,即便政府暫時還不能做到這一步,最起碼應該建立准確、廣泛的大學生就業信息體系,建立全國性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要把全國各地,哪個地方缺人、缺什麼樣的人、待遇如何都掛到一個全國聯網的平台上。同時,這個平台上還應該有全國各地學生的生源、就業的志向、就業去向等信息。總之,筆者以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固然學校和學生本人有責任,但政府應該責無旁貸地擔當起主導的作用。
(二)學校為主體。法學院系應當根據中國大陸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重點培養應用型的法律人才。比如,在課程設計上,應當注重企業的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必要時還可以邀請行業的知名人士參與課程設計。還有,應當設有畢業生的培養計劃,讓畢業實習實實在在對畢業生有所幫助,如能使畢業生在畢業實習後就有職場中人的感覺就更好了。此外,學校還應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一方面要早動手早教育,即在學生一入學時就開展就業指導課,給學生分析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就業思想,使其了解到提前著手為就業做准備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要勤推薦勤聯系,即學校應主動向社會各部門推薦、介紹自己的畢業生,經常與用人單位聯系,使用人單位重視自己培養的人才。學校以培養學生為己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培養市場需要的學生就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三)學生為主角。作為畢業生,首先應當端正心態,不要等靠怨,而是要積極尋求各種就業信息,主動推銷自己,在無力改變高校擴招、崗位有限、單位苛求等現狀的同時,只有自救才是生路,因為只有自己的努力是最靠得住的。其次,要用真才實學武裝自己,這是實行自救的資本。不僅要有寬口徑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僅僅會「紙上談兵」。最後,畢業生應當摒棄「精英情結」,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從一線做起,從動手做起。珍惜每一個工作機會,做好每一份工作,讓自己在工作中不斷進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主角,事業的主角,社會的主角。費希特在其告德意志民眾的演說中有雲:「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沒有他人,沒有上帝,沒有其他可能的種種力量,能夠拯救我們。如果我們希望拯救,只有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那麼,現在如果要拯救我們的法學教育,幫助我們的畢業生走出就業難的困境,也只有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四)改變法律畢業生就業的具體政策。首先,我們應該更改統一司法考試報名資格的規定,允許在校大三法律畢業生報名參加考試,這將有利於拓展就業途徑;四、法律專業學生的職業前景展望從法律系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他們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就業前景非常廣泛,做警官、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做律師;到高校做法學教師;到研究所做法學研究者都是不錯的選擇。對於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都有什麼樣的職業選擇呢?這些職業都有什麼樣的要求,又會有什麼樣的前途呢?首先,是法院和檢察院。法院和檢察院曾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法律專業畢業生流向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現在很多法律畢業生很嚮往的地方,但是現在要進這兩類單位已是越來越難.一方面是要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另一方面是要通過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相對簡單一些,而司法考試相對門檻要高一些,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法官,檢察官代表著法律的威嚴,社會地位很高,且收入穩定,福利很好。因此,值得為之一搏。其次,是國家公務員單位。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競爭也非常激烈,有時報名和錄取比例大約是1000:1,因此,其競爭的激烈程度不亞於司法考試。當然,若是能在千萬人中脫穎而出,進入國家公務員單位,也是一個很理想的工作。但是,這樣的人數畢竟是鳳毛麟角。第三,是律師行業。法學類專業整體薪酬水平,相比之下比其他行業要高些。尤其是律師行業,年平均收入在10萬元左右。但是猶太人的「二八法則」對於律師來說是完全適用的;所以做律師,必須擠進那擁有80%財富的20%。因此,律師事務所不同,以及資歷深淺直接關繫到律師的收入。高的年薪能拿到30萬元,低的可能年薪只有1萬多元。從事經濟、證券、金融、房地產等涉外案件,年輕的實習律師一個月可能只有千元左右,而資深律師一年賺500萬元。對於勞動法、婚姻等類的案件,律師收費較低。而在大企業做法律顧問的,也有著豐厚的收入。因此,若是喜歡挑戰、賺錢,就可以選擇做律師,當然做律師還需要不怕吃苦,勇於競爭,善於學習。最後是企事業單位。法律系專業的學生其職業發展方向就是在轉行時,大多數也選擇在與「法」相關聯的行業,或在企業任職做法律顧問、或做媒體的法製版編輯、記者等。有的根據其個人性格特點、專業特長轉換專業,在「法」崗位對其緊閉大門的時候,他們沒有擠獨木橋,而是獨僻蹊徑,在企業、公司的商務部任職,他們的專業知識在商務合同的簽訂、談判、維護企業利益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自身的價值也在實際應用中體現出來。學習一技之長,比如速錄技術,進入法院當書記員也是不錯的就業渠道之一。法學專業學生就業在當前盡管處於寒冰期,但種種信息表明,中國巨大的法律市場需求尚未開發。廣大農村地區,中小企業的法律需求和服務還沒有啟動。就個人律師的擁有量而言,根據2002年的統計資料,全國現有律師12萬人,平均每萬人擁有律師的數量僅0.8個,這個比例不但低於發達國家,例如:美國30人,英國15人,而且,還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巴西和阿根廷就分別達到了20人和12人。就企業方面講,我國現有企業5000萬家,僅有4萬家聘請了律師當法律顧問。對於法律畢業生來說還有更為廣闊的就業前景。總而言之,法律專業是朝陽學科,從社會需要來看是大有發展前景的。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深入,各行各業,各項工作逐步納入了法制的軌道,每個人的生活也都和法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特別是司法制度統一考試對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提出新的要求後,更加促進了法律學習的熱潮。要想從事法律職業,必須要通過司法考試,然後再去選擇法院、檢察院或律所。尤其是從事律師職業,能夠充分發揮你的法律功底.前途也是一片光明!中國的律師業已經慢慢的成熟起來了,逐步和國際接軌了。法律專業被世界公認為專業很好!就業很廣!收入很高!但一定要拿到司法資格證!

熱點內容
勞動法賠償條款 發布:2025-07-02 01:08:51 瀏覽:24
笑死我法院見是什麼梗 發布:2025-07-02 01:04:24 瀏覽:740
經濟法碩士好考嗎 發布:2025-07-02 01:03:33 瀏覽:352
華圖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02 00:51:59 瀏覽:320
不同年齡段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00:40:45 瀏覽:422
合肥美林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2 00:40:40 瀏覽:516
法治在線火災 發布:2025-07-02 00:39:46 瀏覽:338
企業法律顧問全書 發布:2025-07-02 00:36:41 瀏覽:312
徐匯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7-02 00:30:47 瀏覽:103
會計所得稅和經濟法所得稅 發布:2025-07-02 00:29:55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