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去法院立案

去法院立案

發布時間: 2020-12-20 10:24:14

❶ 到法院立案的程序

一、人民法院收到當事人的訴狀,應當依照法律規定進行審查。
二、人民法院審查立案中,發現原告或者自訴人證明其訴訟請求的主要證據不具備的,應當及時通知其限期補充證據,並將通知補證情況記錄在案,收到訴狀的時間,從當事人補交有關證據材料之日起開始計算。
三、人民法院收到訴狀和有關證據,應當進行登記,並向原告或者自訴人出具收據。收據中應當註明證據名稱、原件或復製件、收到時間、份數和頁數,復製件必須與原件核對無異後,由負責審查起訴的審判人員簽名或者蓋章,原告、自訴人也應當簽名或蓋章,收據歸入卷宗。對於不予立案或者原告、自訴人在立案前撤回起訴的,應當將起訴材料退還,並由當事人簽收。
四、對經審查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原告堅持起訴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自訴人堅持起訴的,應當裁定駁回。
五、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的裁定書由負責審查起訴的審判人員製作,報庭長或者院長審批,並由負責審查起訴的審判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行政案件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書除應報庭長或者院長審批外,應由合議庭成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六、經審查認為起訴符合受理條件的,應填寫立案審批表,由負責審查起訴的審判人員決定立案,其中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應報審判長核准以及庭長審批。重大疑難案件報院長審批或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七、經審查決定立案的,應當計算案件受理費通知原告,向原告或者自訴人發出案件受理通知書;將該案的當事人姓名、案由等情況統一編立案號輸入計算機。
八、立案庭決定立案後,應當在二日內將案件移送有關審判庭審理,並辦理移交手續,註明移交日期。經審查決定受理或立案登記的日期為立案日期。 立案人員應當及時將立案日期、移交日期等輸入計算機。
九、當事人的人民法庭起訴,人民法庭經審查認為起訴符合受理條件的,應報庭長批准立案;人民法庭決定立案後,應當及時填寫收案卡片,報基層人民法院立案庭統一編立案號。人民法庭認為起訴不符合受理條件,原告堅持起訴的,由基層人民法院立案庭決定是否立案,立案庭經審查,對符合受理條件的起訴,交由人民法庭審理。

十、當事人不服第一審裁判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發交原審人民法院。

❷ 想問一下,一般要怎麼去法院立案

起訴,要到被告人住所地的基層法院;凡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人民法院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民事訴訟法

1、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3、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❸ 到法院起訴(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你好,一般民事訴訟到法院起訴(立案)需要以下材料:
一、起訴狀
1、必須由原告本人簽名。原告是法人的,加蓋公章並由法定代表人簽名。
2、起訴狀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例如被告是兩人,起訴狀共提供三份,法院留一份,給二被告各送達一份。
二、主體資格證明
1、原告是自然人的應提供身份證原件(經與復印件核對後退還原告)、復印件一份。原告是法人的應提供營業執照、單位代碼證書復印件一份,並加蓋公章,並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一份。其他組織應提交證明其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件復印件。
2、下列人員或組織以原告身份提起民事訴訟,還應提交下列材料:
①清算組(人)、信託監察人、遺產管理人、遺囑執行人、失蹤人財產代管人代權利主體起訴的,應提交具有上述身份的證明材料復印件;
②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七條的規定,利害關系人起訴要求確認他人婚姻關系無效的,應提交其與婚姻當事人為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復印件;
③訴訟代表人提起訴訟的,除提交全部原告身份證明材料復印件外,還應當提交其他共同原告推選其為訴訟代表人的證明材料。
三、起訴證據材料
1、起訴時證據材料應該提供復印件,原件等開庭時再提供。
2、下列案件,原告應當附有相應的起訴證據:
①勞動爭議案件、人事爭議案件,應當提交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人事爭議仲裁裁決書的復印件或者仲裁機構作出的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通知的復印件;
②按照管轄協議起訴的案件,應當提交書面管轄協議復印件;
③提起交通事故民事賠償的,要提供交警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調解不成的調解書,所花費的費用單據等證據材料;
④離婚案件,需提交結婚證、有子女的提交出生證或戶口證明。屬事實婚姻的,需提交住所地基層組織的證明。其他能證明夫妻感情中否破裂的證據;
⑤合同類案件,需提交合同書及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材料;
⑥其它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對起訴證據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四、授權委託書
1、委託代理人代理原告提起民事訴訟的,原告簽字的授權明確的授權委託書。
2、法定代理人與指定代理人應提交本人的身份證明材料復印件以及其與原告關系的證明材料復印件。
五、起訴費證明
原告申請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應提交書面申請及符合規定的證明材料。

❹ 如何去 法院立案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

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六、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作為訴訟當事人需要注意的事項

1、您應按規定交納訴訟費用;

2、您應向法院提供准確的送達地址和聯系方式;

3、您應按規定期限向法院提供證據;

4、您應按時到庭參加訴訟;

5、您應服從法庭指揮,遵守訴訟秩序;

6、您應履行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及調解書;

7、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4)去法院立案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一審的程序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❺ 如何去法院立案打官司立案需要什麼材料和條件打官司的流程必讀

現在人們的法治觀念增強了。打官司爭取合法權益的意識提高了,可是,當你准備去法院立案打官司時,要注意些什麼呢?恐怕對非法律工作者來說,都不是很清楚。為了少碰壁,本律師在這給您一些提示,希望你去法院立案之前作好相應的准備,以免多跑冤枉路,又或者立錯了案,告錯了人,以至於最後輸了官司都是一頭霧水。以下幾點是要注意和做好相關准備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案由規定,起訴的理由有幾百種,比如關於婚姻家庭類的,就有離婚糾紛、離婚後財產糾紛、撫養權糾紛、探望權糾紛、繼承糾紛、析產糾紛、贍養權糾紛等等;又比如商務經濟合同中發生的法律糾紛,就有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租賃合同糾紛等,此外,還有侵權賠償類的糾紛請求,知識產權類的糾紛請求。不一而足,可以說,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是出了問題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案由上法院去起訴。 上法院起訴,這個受了委屈,權利受了侵犯了人都會做。但是你最起碼要先准備一下,否則法院不會輕易就受理。第一,你得准備一份起訴狀,起訴狀里要寫明原告、被告都是誰,原、被告的基本信息,如果是自然人,就是姓名、民族、性別、住址、工作單位及聯系電話。如果是公司或其它法人,就要寫明公司的名稱,注冊地址、法人代表、聯系電話等。第二,如果你是公司起訴,公司作原告就要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加蓋公章,法人代表身份證明書,立案人的授權委託書等。如果你起訴的是公司,就需要此公司的工商登記資料查詢信息提交給法院。當然,如果雙方都是自然人,那麼作為原告去起訴就得提交自己的身份證復印件了。第三、法律講究的是證據,你要起訴對方,是因為什麼,在訴狀中不但要說清楚,而且要有充分的證據。一般來說,立案時不要求很多的證據證明你的訴訟請求,但最基本的證據總得有吧,比如合同糾紛,那麼是什麼合同,合同的復印件你得帶上;又比如是離婚糾紛,那麼最基本的結婚證復印件你得帶上吧,要不怎麼證明你們是夫妻關系,不是夫妻關系那還離什麼婚呢? 如果以上三點你都准備充分的,那麼你可以去法院立案打官司了。 一般來說,你的立案材料被立案庭的法官受理收上後,他會給你開一張交訴訟費的條子,拿著條子去指定的銀行或收費處將訴訟費交了,再把交費的回單交給立案法官,此時才算你是正式立上了案。那麼就可以先回家等待法院的通知了。一般來說,法院會在二周左右給你打來電話,一般是審判庭的書記員給你打來電話,告訴你什麼時候開庭,在哪開庭,主審法官的姓名及電話是什麼。這期間你就得算好時間,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提前准備好開庭所需要的證據材料,並且證據的原件都要准備好,因為開庭那天法官要核實證據原件。 開庭那天,要提前一些趕到法院等著,進入法庭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到時間了,法官和被告都到庭了以後,就正式開庭了。 首先,法官會宣布一下法庭紀律,告知雙方當事人不可在法庭上喧嘩,爭吵,要服從法官指揮。並且會問雙方對主審法官有沒有什麼異議,是否要申請法官迴避,因為如果法官是一方當事人的親屬或其它利害關系人的就不能審理此案,這是公正的體現。接下來,法官會宣布由原告先宣讀起訴狀,這時候原告就要把起訴狀當庭讀一遍,如果跟自己立案時的起訴狀有些修改,要告訴法官,以便他核對你的訴訟請求。宣讀完後,是由被告發表答辯意見,被告就會針對原告的起訴作出答辯,是不同意呢還是不完全同意還是另有原因,總之要把事實和理由也說出來。法庭同時把雙方的話都會記入筆錄。 原、被告的請求和理由都說完後,由雙方出示相關證據,並由對方質證,自己就得說出證據是想要證明什麼,而對方就得對證據發表不同的意見或予以反駁。最後是法官調查,詢問原被告一些關於案子本身的內容,其後就是雙方發表辯論意見和最後陳述。法官會詢問雙方能否調解,如果可以法官將主持調解,調解成功的就製作調解書,案子也就得到解決了。對於普通的民事案件來說開庭一般來說就這樣結束了。 開完庭後一般法院都不會當庭判決,而是擇日宣判,有的法院宣判時會要求雙方到場,當面宣讀判決書然後再領取判決書。大多法院都會通知一方來拿判決書,不再當庭宣讀。判決書拿到手後,如果不服並且是一審的話就可以在十五天內上訴,具體就是寫上訴狀,交訴訟費然後將訴狀交到原審法院即可。 如果案子較復雜,你自身時間又分不開,最好是委託律師代理。這下就可省很多心的。

❻ 怎麼到法院立案

1、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

(1)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2、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3、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4、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6、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6)去法院立案擴展閱讀:

法院立案標准:

1、盜竊案

(1)個人盜竊數額達到1000元的,立為刑事案件;撬門破窗入室盜竊的,扒竊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攜帶凶器盜竊的,均立為刑事案件;

(2)慣犯作案或一個多次作案的,以及其他雖未達數額標准但情節或者後果比較嚴重的,也立為刑事案件。

2、搶劫案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均立為刑事案件。

3、詐騙案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立為刑事案件。

4、敲詐勒索案

以恐嚇、威脅的方法,敲詐勒索公私財物的,均立為刑事案件。

5、侵佔案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已有或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已有,數額在5000元以上,拒不退還的,立為刑事案件。

6、搶奪案

搶奪公私財物,數額在500元以上的。

7、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

8、偽造、販運貨幣案

偽造貨幣總面值在500元以上或幣量50張以上,販運偽造的貨幣總面值在1000元以上的或幣量在100張以上的。

9、非法買賣外匯案

(1)非法買賣外匯二十萬美元以上的;

(2)違法所得五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10、騙購外匯案

數額在五百萬美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11、擾亂社會秩序案

(1)擾亂社會秩序,嚴重影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正常進行的;

(2)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鬧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以暴力抗拒、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

❼ 如何去法院立案

法院受理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你的立案必須在以上范圍之內。本文回主要介紹民事訴訟案件立案。答 2、去哪個法院立案 (1)地域管轄。一般是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針對合同案件還可以由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針對侵權案件,還可以由侵權行為地的法院來管轄。所以,你必須到一個有管轄權的法院去立案,才會被受理。 (2)級別管轄。一般的案件都是由區、縣一級的基層法院管轄。 3、去該法院的立案庭或者派出法庭立案 基層法院一般都設有派出法庭,有的地方由法院的立案庭統一立案,然後分到下面法庭審理,有的地方則分散到各法庭立案。 4、需要攜帶哪些資料 (1)民事起訴狀。 (2)當事人身份信息及委託手續。(3)基本證據復印件。 (4)管轄證據。 (5)再次起訴證據。 5、立案程序如何 取排隊號——遞交立案材料——審查不合格——修改——審查合格——編立案號——填寫原告送達地址確認書——開具訴訟費繳費通知——去交費窗口或者指定銀行交納訴訟費——換領人民法院訴訟收費專用票據——將票據存檔聯交給立案法官——領取案件受理通知書。6、立案之後的事情 立案成功後,立案的法院或者法庭會在三日內將案件分到具體審判人員手中。

熱點內容
守法小公民法律知識競賽 發布:2025-05-04 22:00:44 瀏覽:930
社會與法蓮花鬧海棠全集 發布:2025-05-04 21:59:51 瀏覽:749
不道德贈予 發布:2025-05-04 21:53:18 瀏覽:184
法院的法警有前途嗎 發布:2025-05-04 21:37:05 瀏覽:275
2018年勞動法最新年假計算 發布:2025-05-04 21:26:18 瀏覽:188
央視社會與法卧底 發布:2025-05-04 21:24:13 瀏覽:970
提出法治中國 發布:2025-05-04 21:11:04 瀏覽:658
市南司法局 發布:2025-05-04 21:04:53 瀏覽:852
遼寧師范大學的法律碩士是幾年 發布:2025-05-04 20:51:11 瀏覽:891
雙方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4 20:51:10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