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回家鄉法院

回家鄉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2-11 19:58:33

Ⅰ 於歡雖然出獄,於歡家鄉的法制進步了嗎

於歡能夠出獄,已經是法制的進步了,說明更多人的權益得到了保障。事情發生在四年前,母親是當地一位企業家因為向他人借款,導致被暴力催債,催債過程中,因為不堪母親遭受毆打,當時22歲的兒子於歡拿刀刺向了毆打母親的催債人,第二年被法院宣判為故意傷害罪,判處無期徒刑,但隨即引發輿論熱烈關注,次年山東最高法院做出改判,認為於歡持刀事件,為防衛過當,最終判刑了五年。有網友評價道,這一判決彰顯了法制的進步,也贏得了一片的贊許。

這些年以來,由於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向社會的民間貸款公司借貸,導致各種暴力催債事件頻發,對借債人的權益也很難得到保護,不少人深陷高利貸之中,既不能還錢,又不能避免被其騷擾,最後就一直痛苦的忍受著。而於歡的案件,也讓人看到這種暴力催收,是不會得到法律保護的。

Ⅱ 我在外省被人打了向哪個法院起訴,能不能回家鄉法院起訴

不能,如果打人者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其行為侵犯了你的人身權,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侵權行為,由被告住所地、侵權行為地法院管轄;如果構成犯罪,由犯罪地司法機關管轄

Ⅲ 趙某被宣告死亡,後回家鄉後申請歸還已被兒子繼承的房產

趙某有權要求兒子歸還繼承的房產。《民法典》第50條規定: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死亡宣告。第53條規定: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有權請求依照本法第六編取得其財產的民事主體返還財產;無法返還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Ⅳ 監外執行可以回家嗎

監外執行全稱應該叫暫予監外執行,它是指對於被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於符合法定情形,決定暫不收監或者收監以後又決定改為暫時監外服刑,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的刑罰執行制度。但對於被判處死刑或者死緩執行未減刑的罪犯,一律收監執行。如在執行過程中才發現應當暫予監外執行的情況,應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主管的司法機關審查批准。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應當計算在刑期以內。當監外執行的原因消失(如病癒、哺乳期滿)後,如果刑期未滿,繼續收監執行;如刑期已滿,則應及時釋放。根據《刑法》相關規定,被判處刑罰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刑:當然也包括監外執行,因此,監外執行也是可以減刑的,只不過實踐中可能比較困難。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八條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捨己救人的;(五)在抗禦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減刑以後實際執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十年。 有期、無期從減刑之日起算,其餘從原判決之日計算。

Ⅳ 如果一個人犯法需坐牢的話,是在他的被抓地坐牢,還是被押送回家鄉坐牢

兩個都不是,案發地,就是哪裡犯的法就在哪裡審,然後在當地法院判,也不一定,有時候判了會送到附近幾個市的監獄

Ⅵ 如果在外地遭到訛詐可以回家鄉申請法律援助

由申請人向有管轄權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司法部關於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
四、法律援助的程序
(一)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援助案件,由該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統一接受並組織實施;非指定辯護刑事訴訟案件和其他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有管轄權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其他非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向住所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特殊情況除外。

Ⅶ 跟同鄉在外地包工工程款要不到回家了可以在老家法院起訴嗎

你應當向被告的戶口地或經常居住地法院起訴,或者向工程所在地法院起訴。如果因為疫情的原因,不方便向這些法院起訴,也可在當地起訴。

Ⅷ 請問法院的公務員跨省調動程序如何

法院屬於組織部門管理,1.由C遞交報告到當地組織部幹部調配科,再由他們發商調函到B縣組織部,B縣組織部在行文到法院,辦理調動手續

Ⅸ 在外地被同鄉騙取工程中介費回家鄉到法院告可以嗎

答:在外地被同鄉騙取工程中介費事實應該可以回家鄉法院告了。

Ⅹ 本地人可在本地起訴外地人嗎

根據以下法律規定,都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地域標准非國籍,答辯期也是30天)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反之,財產案件原告住所地不能管)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十二條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10)回家鄉法院擴展閱讀:

法律對民事訴訟期限和執行時效的規定

(1)關於受理的期限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後,人民法院應對起訴進行審查。經審查,凡是符合起訴條件和起訴手續的案件,應在收到起訴狀次日起7日內立案受理,並在7日內通知當事人。經審查,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

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原告口頭起訴的,法院應以書面或口頭方式將原告起訴的請求等告知被告。被告應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5日內將副本送達原告。

(2)關於第一審普通程序的期限規定。法院開庭審理一審民事案件,應在開庭3日前通知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法院開庭審理後,對所審理的民事案件所作的裁判應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在10日內向當事人發送判決書。

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法院審理適用普通程序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應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理終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報請院長批准延長,最長不超過6個月,還需延長的,則報請上級法院批准,對適用簡易程序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應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3)關於上訴的期限規定。當事人對一審法院的判決不服提起上訴的期間是15天,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間是10天,從裁判送達後次日起計算。原審法院收到當事人的上訴狀及其副本後,應當在5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收到上訴狀副本後,應當在15日內提出答辯狀。

二審法院審理不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在二審法院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報請本院院長批准。二審法院審理不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考新的民法典嗎 發布:2025-05-26 09:46:15 瀏覽:634
湖南勞動法病假工資標准 發布:2025-05-26 09:45:40 瀏覽:577
經濟法的考試試卷A卷 發布:2025-05-26 09:30:25 瀏覽:65
雙流法院東升法庭 發布:2025-05-26 09:21:32 瀏覽:90
物流公司網點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9:21:26 瀏覽:141
道德犯罪案 發布:2025-05-26 09:06:19 瀏覽:182
動漫公司辦公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9:03:13 瀏覽:922
物業公司配電室操作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8:51:14 瀏覽:914
行政法對盤問的規定 發布:2025-05-26 08:51:11 瀏覽:205
建材市場商戶裝修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8:50:14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