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判錯案的後果

法官判錯案的後果

發布時間: 2022-02-13 05:07:19

法官判錯案負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法官判錯案,有的是事實沒有徹底查明,認定事實錯誤或者程序違法、適用法律錯誤,這對案件當事人可以依法主張上訴、申請再審。如果法官是涉及到貪污受賄、或者徇私枉法等就必須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四十六條法官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二)隱瞞、偽造、變造、故意損毀證據、案件材料的;(三)泄露國家秘密、審判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四)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辦理案件的;(五)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六)拖延辦案,貽誤工作的;(七)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八)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利益輸送,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九)違反有關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的;(十)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的。法官的處分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Ⅱ 一審法官判錯案,很正常嗎對他應該沒有什麼影響嗎

當然是有影響的,但不會是直接的影響,看的是法官的錯判率,是會影響到個人的晉升的

Ⅲ 如果法官判錯案,需不需要負責任為什麼

這個問題抄我們老師也提過,我認為要看情況而定,一般法官都是免責的。但是法官有受賄、枉法的行為,把案件故意判錯就要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前種情況和後種情況又不容易界定。對法官是水平有限或者是法律適用錯誤而把案件弄錯的和受賄、枉法而錯判的界定很難。

Ⅳ 一審法官亂判的後果

法官判錯案按下列情形進行處罰:(一)應給予調離工作崗位、免職、責令辭職、辭退等處理的,由組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和程序辦理;(二)應給予黨政紀處理的,由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三)涉嫌犯罪的,將違法線索移送有關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一審審判是案件在整個刑事訴訟程序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一審法官不顧事實和法律的規定,隨意亂判案件的結果,不僅是一種違法行為,該案件也可能會被通過二審或者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糾正。刑事案件的一審法官由於自身的原因對案件胡亂判決,造成案件不能保持公正的結果,該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訴。刑事案件經過提起上訴,經過上訴程序後必然移送至原審的上級法院作為二審法院。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如果查明一審法院屬於錯誤判決,應當依法糾正一審判決。認為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沒有錯誤,但法官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認為一審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一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如果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存在違反法律規定,存在違反訴訟程序的情形,應當依法裁定撤銷一審判決,發回一審法院重新審判。違反訴訟程序的情形包括:1,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2,違反迴避制度。3,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存在影響公正審判的可能。4,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情形等等都屬於違反法定程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Ⅳ 古代的法官斷案,判錯了怎麼辦,會有怎樣的後果呢

1.判罰不公,罪過與犯人相同

案子都是由人來辦的,客觀上很難保證一點不錯,若有人徇私枉法,冤案就更不可避免。在先秦時期,中國古人就意識到這一點,開始防範審判不公和司法腐敗。

《尚書·周書·呂刑》中便提到了刑法審判的五大弊端:依仗官勢、挾私報復、暗中做手腳(一說聽信女人枕邊風)、索受賄賂、謁請說情。若法官在這五方面有失檢點,判罰不公,“其罪惟均”,其罪過與犯人相同。

如果非工作失誤,採取虛構事實、增減案情的辦法,將案子錯判,有罪者判無罪,無罪者判有罪,或者重罪輕判、輕罪重判,即所謂“出入人罪”,懲罰更重,法官要遭“反坐”:判處和犯人相同的罪行,即誤判犯人死刑的,出事法官也犯死罪,且“死罪不減”。

“反坐制度”繼承了先秦判罰不公“其罪惟均”的刑法思想,此制度在漢代即施行,漢順帝建康元年(公元144年),零陵太守劉康,因為“坐殺無辜,下獄死。”

法官依法審案,“援法斷罪”,否則問題也嚴重。據《商君書·賞刑》,先秦時如果法官不執行君主法令,將被判處死刑,而且父母、兄弟、老婆都跟著他倒霉。這一點進入封建時代後,有所減輕,但也要領“笞刑”,唐、宋及明、清法律中都規定,“違者笞三十”。

Ⅵ 法官判錯案會有什麼結果

法官判錯案,有的是事實沒有徹底查明,認定事實錯誤,或者程序違法、適用法律錯回誤,這對案答件當事人可以依法主張上訴、申請再審。如果法官是涉及到貪污受賄、或者徇私枉法等就必須依照
《法官法》追究責任。
第三十二條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Ⅶ 法院法官判錯案會受到哪些處分

對於判錯案的法官,根據其主觀過錯,有不同的處理辦法: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 【徇私枉法罪】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Ⅷ 法官故意判錯案怎麼辦

法律分析: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如是一審案件可上訴,終審可申請審判監督程序即再審程序重新審理,如果法院確實判錯案了,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給當事人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失的可獲國家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二條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第七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行使行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被授權的組織為賠償義務機關。受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使受委託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委託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沒有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撤銷該賠償義務機關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Ⅸ 民事法官判錯案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法官判錯案件要看是為什麼判錯,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結果。1. 受賄了,當然要承擔刑事責任。到紀檢部門去舉報。2.如果只是對法律理解不同、粗心大意而判錯案件,只有在法院內部的評比考核中會受到一定影響,可能對他的獎金或升遷有影響。

法律依據:《法官法》第三十二條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Ⅹ 法官判錯案該怎麼處罰

法官判錯案按下列情形進行處罰:

(一)應給予調離工作崗位、免職、責令辭職、辭退等處理的,由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 和程序辦理;

(二)應給予黨政紀處理的,由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

(三)涉嫌犯罪的,將違法線索移送有關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熱點內容
2018國家勞動法節假日 發布:2025-05-25 21:57:22 瀏覽:237
法律知識小冊子圖 發布:2025-05-25 21:52:07 瀏覽:908
老子道德經思想 發布:2025-05-25 21:30:10 瀏覽:461
湖北入額法官有大專學歷的嗎 發布:2025-05-25 20:51:21 瀏覽:750
學生自我評價思想道德 發布:2025-05-25 20:42:35 瀏覽:458
刑法修正案稅 發布:2025-05-25 20:20:54 瀏覽:420
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一審被法院駁回 發布:2025-05-25 20:13:50 瀏覽:781
委託承包合同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5 19:49:02 瀏覽:700
法律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發布:2025-05-25 19:44:18 瀏覽:283
入職登記表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5 19:44:05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