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不得嘲諷律師

法官不得嘲諷律師

發布時間: 2022-02-16 13:55:54

1. 法官最煩的人為什麼是律師

因為律師總是引經據典,化不可能為可能,玩文字和法律游戲,動不動就反對。

2. 有關於律師的笑話嗎

1、右手犯罪

這是一起盜竊案。

辯護律師說:「被告人只是把右手伸進窗戶偷了幾件東西而已。他的右手不等於他整個人,怎麼能因為一隻右手犯了罪而懲罰整個人呢?」

法官最後判決:「辯護意見有理,予以採納。判決被告人的右手一年徒刑。被告人是否隨右手一起入獄,由他自己決定。」

律師飛快地幫被告人把裝在右臂上的木製假手卸下來交給法官,然後拉著只有一隻手的被告人揚長而去。

評論:指數為一。這個笑話和律師以及法官關系不大。假如看律師順著法官思路處理來看,沒有多大娛樂性,只是突然出現一個假手,顯得意外,最後結果是被告人揚長而去,顯得意外。這個笑話唯一價值就是前後的離奇反差。另外在我們法律中,民事和行政案件中稱作被告,在刑事案件中叫做被告人。至於美國是不是也這樣,不太清楚,為方便大家理解,我把原文的「被告」修改為「被告人」。

2、忠告

有一個案子審到一半,被告固執已見,不肯讓步。

法官宣布休庭十分鍾,他對被告的律師說:「給你的當事人一點忠告。」

十分鍾過去了,律師回到法庭,被告卻不見了,法官問:「被告呢?」

律師說:「我給了他一句忠告:三十六計,走為上。他走了。」

評論:指數為四。這個笑話對案件性質沒有交代清楚,假如是一個刑事案件,那就好笑一點,可以打分為八。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在此案件中一定會受到處罰,逃跑的確是最好的決定,特別是律師建議,突然有了好笑的成分。律師是不可能給出這樣建議的,因為跑了被告人,那律師就進了監獄,正因為這樣,這個笑話離奇的地方就是突然給了大家一個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讓大家突然大吃一驚。假如這個案件是民事案件,那被告逃跑,不但不顯得聰明,相反顯得愚蠢,法院可以缺席判決,而且可能面領蔑視法庭的處罰。律師給出這樣的建議,這個笑話不是好笑,而是可笑。綜合來看,給這個笑話定為四,指數在一和八之間。

3、請個律師

法官對被告說:「你真是太笨了,撒謊都不會,你編的故事誰也不會相信。」

被告問:「那怎麼辦?」

法官對被告說:「去請個律師教教你。」

評論:指數為九。這個笑話比較意外,一是法官教被告撒謊,在美國任何人在法庭做偽證,都會受到處罰,證人在做證之前要宣誓不做偽證;二是法官推薦律師,在法官看來律師是很專業的騙子。其實在美國,律師說謊是一項出色的業務技能之一,一個不會撒謊的律師不是好律師,但是因為撒謊被處罰的律師又是愚蠢的。律師就有這樣的能力,撒謊但是又沒有給別人把柄。因此,律師在美國被看作騙子的職業,這個職業流行謊言和欺騙。而且美國的司法制度也孕育這樣奇怪的文化,他是美國以程序和證據為主的司法文化的必然結果,很多真實被程序和證據過濾了,最後法官認定的事實可能和實際情況千差萬別。這個笑話,就是美國司法文化和美國公民個人生活之間存在差異的真實寫照。

4、不會看錯人
陪審席上坐著十二個陪審員。

其中一個陪審員悄悄對旁邊的陪審員說:「我是第一次做陪審員。但是,我絕對不會看錯人,那個裝模作樣的傢伙,我一看就知道他是有罪的。」

「你說哪個?他不是被告,是辯護律師。」

評論:指數為九。這個笑話比較好笑。一般來說,大多數人認為律師是氣宇先昂、西裝筆挺、目光犀利,但實際很多律師目光猥瑣、形象卑鄙,俗話說什麼樣的當事人就需要什麼樣的律師,各種各樣的律師都有生存空間。這個笑話雖然揭示了部分律師糟糕的個人印象,不過真正好笑的還有陪審員的自作聰明。其實在美國,律師很多精力是花在陪審員的挑選上,現實生活中陪審員也不敢發表這樣的意見,假如被律師發現會要求更換,而且律師還有不給任何理由更換一定數額陪審員的權利。陪審員私下也不允許互相接觸和交流看法,否則被看作違法,每一個陪審員都是獨立的代表一定的社會群體,不是他們個人。

5、程序問題

公訴人問證人;「你剛才說案發那天你去拜訪了被告,那麼他說了什麼?」

「反對!」辯護律師說:「提問不符合程序!」

接著,公訴人和律師就這句提問是否符合程序的問題辯論了足足一個小時,最後法官裁決:反對無效,證人必須回答這個提問。

證人答:「沒說什麼,當時他不在家。」

評論:指數為八。這個笑話可笑之處是律師和公訴人對抗一個小時,最後發現是沒有價值的。這個笑話反映了美國在刑事案件中律師和公訴人的對抗,互相是平等的,雙方之間都是依據證據和程序來實現自己的訴訟目標。在美國根據程序禁止提問或者特定的提問,是很普遍的訴訟現象。

6、分期付款

律師對當事人說:「你的案子律師費總共八萬元,先付兩萬,以後每月一萬,六個月付清。」

當事人說:「這好像是分期付款買汽車。」

律師說:「沒錯,我是在分期付款買汽車。」

評論:指數為一。沒有發現任何可笑的素材。美國律師的收費形式更市場化,和其他商業沒有多大的區別。假如改一下娛樂指數可以提高到七,比如:

當事人對律師說:「我的案子律師費總共八萬元,先付兩萬,以後每月一萬,六個月付清。」

律師說:「你以為是在分期付款買汽車啊?」

當事人說:「沒錯,你在我這里分期付款買汽車。正好互相抵消」

7、二十四頭豬

十二名陪審員端坐在陪審席上,審理一樁索賠案。原告是一個農民,他損失了二十四頭豬。

原告律師聲情並茂地對陪審團說:「我的當事人損失了二十四頭豬!女士們先生們,是二十四頭豬!是在坐的陪審員的兩倍!」
評論:指數為二。實踐中這樣羞辱陪審團會受到處罰,或者喪失陪審團的支持。假如看這個律師拍馬屁不成相反得罪人,可以給個同情分。

8、夢游症

A先生 和A太太是某大律師的忠實崇拜者,經常去法院旁聽大律師的精彩辯論。一日,A太太在路上邂逅大律師,便恭維道:「您昨天那三小時的辯論真是精彩極了!」

大律師有點不高興地說:「可是您的丈夫在我講到最關鍵的時候卻走了出去。」

A太太抱歉地說:「真不好意思,他有夢游症。」

評論:指數為一。這個笑話和律師沒有多大關系,而且沒有特別的娛樂素材。

9、自動退出

一位法官剛判完一件離婚案下班回家,看見自己的妻子與一位律師親熱地談情說愛,一時怒不可遏,沖上去要和律師決斗。

律師說:「你我都不想死,要不這樣好了,我們雙方都朝天花板開槍,然後同時倒地裝死,看你妻子跑向哪個,另一個就得自動退出。」

法官一想,也好,就同意了律師的建議。

槍聲響後,只聽見法官的妻子跑向衣櫃,說:「親愛的,快出來吧,他們兩個都死了。」

評論:指數為十。這個笑話雖然和律師以及法官沒有多大關系,但是情節生動,人物形象,故事起伏。而且這樣的笑話比較適合在各種場所講,沒有明確的嘲諷針對性。

10、糊塗案

某人問律師:「你辦過的最使人糊塗的是什麼案子?」

律師說:「白蘭地疑案。才辦一半,就稀里糊塗了。」

評論:指數為十。這個笑話揭示了美國一個出色折磨當事人的秘密,讓大家對律師的看法突然一轉。換中國話來說,就是把簡單問題復雜化,但是這個故事還好笑在律師自己都被自己整的稀里糊塗了。這兩個素材構成了這個笑話。

11、真錢

一位著名的大律師為一位當事人代理一個小案子,索賠三千元。大律師大獲全勝。

案子結束後,大律師找到當事人,給了他一張一百元的鈔票:「扣除律師費、訴訟費、車馬費、勞務費、打字費用、其他費用,這是歸你的賠償金。」

當事人接過鈔票,翻來覆去地看,嘆了口氣:「太騙人了。」

大律師說:「騙人?這可是真錢。」
評論:指數為八。當事人贏了官司輸了錢是很多案件的必然結局,也不光是律師的原因。這個才索賠三千元,自然是連律師費都不夠,這樣的案件的結局已經是必然的。但是這個笑話好笑在大律師說:「騙人?這可是真錢。」

12、說謊

某律師在看守所開導當事人——一個十六歲的少年詐騙犯:「你這么小年紀就說謊話,搞詐騙,實在不應該,要知道我在你這個年紀是從來不說謊的。」

少年犯:「那麼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說謊的?」

律師:「在我當律師以後」。

評論:指數為八。

13、吃面條

某法院開庭審理一起刑事案件,辯護人提出起訴書所指控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要求法庭宣告被告人無罪。公訴人則認為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雙方為此爭執不休。

辯護人強調其主張成立,並宣稱其出這樣的結論是經過充分調查的,公訴人則說,我們認為被告人有罪也是有充分依據的,並且強調說:「我們公訴人也不是吃干飯的。」

辯護人當即表示抗議:「審判長,我認為辦案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至於公訴人是吃干飯還是吃稀飯與本案無關。」

法官見雙方爭執不下,為了緩解氣氛,就說:「關於吃干飯還是吃稀飯的問題,現在不要討論,中午我請大家吃面條。」

評論:指數為一。這個笑話土不土洋不洋的。在中國,喜歡在吃干飯還是吃稀飯上耍嘴皮,在美國不會。放在律師笑話中,不但不好笑,還顯得荒唐。

14、兩把椅子

大律師達羅為人和氣謙遜,他最討厭那種虛偽做作的人。

一次,一位傲氣十足的青年來拜訪他,達羅立即拿了肥椅子讓座,可青年人全然不予理會,並傲慢地說:「達 羅先生,我是布蘭德議員之子……」

「那樣的話,」達羅笑著說,「請坐兩把椅子。」

評論:指數為十。情景生動,人物惟妙惟肖,紈絝子弟的無知和大律師的機智幽默躍然紙上。

15、自己的頭

法庭上,律師甲誇誇其談,他看到對方律師頻頻搖頭表示異議,便說:「我想提請對方律師注意,我只是在發表自己的意見。」

對方律師答道:「我也想請對方律師注意,我只是在搖自己的頭。」

評論:指數為一。只是耍嘴皮,沒有多大價值,不過也揭示一個道理,律師在特定場合的一言一行都特別重要,律師是被別人觀察和評價的對象。
16、正義取勝

一個律師剛剛打贏了一場重大官司,便立刻給他的委託人打電報:「正義已經取勝。」

委託人立即十分火急地回電:「立即上訴!」

評論:指數為十。言語精簡,但是比較笑人。不過揭示了律師服務的一個基本要求,要及時向客戶書面匯報工作進展情況,這個服務意識在國內比較淡漠。

17、權宜之計

一個聲稱自己最有辦法的律師,接到了他受理的一名死刑犯人在電刑椅旁打來的電話:「在一個小時之前,你告訴我說無論如何一定有辦法的,律師,現在我應該怎麼辦?」

律師不加思索地答道:「先別坐下去!」

評論:指數為三。這個律師很愚蠢,建議很愚蠢。

18、律師出庭

兩個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鬧。

一個說:「我要到法院去告你!」

另一個說:「奉陪!」

「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

「奉陪!」

「我到地獄都要告你!」

「這個......到時我會請律師出庭的!」

評論:指數為九。比較機智幽默,不過和律師關系不大。

19、終於明白

在律師竭盡全力的辯護下,被告人終於被宣布無罪釋放。

在法院門口,律師問被告人:「你已經獲得釋放,我們即將分手了。現在請你最後向我說實話,你是否真的犯了罪?」

被告人回答:「律師先生,當我在法庭上聽到你為我作精彩的辯護時,我剛剛明白,我原來是清白的。」
評論:指數為十。非常意外,連律師自己都不清楚,而被告人回答:「律 師先生,當我在法庭上聽到你為我作精彩的辯護時,我剛剛明白,我原來是清白的。」十分精彩!

20、咨詢收費

一個肉店老闆在路上碰見了他想去找的律師。他問道:「如果一隻狗偷吃了別人的東西,那麼這只狗的主人是不是要替自己的狗賠錢?」

律師回答:「那是當然的了。」

肉店老闆:「你講話算數嗎?」

「當然!我是專門從事訴訟的律師,我講話是有法律依據的。」

「那麼,請你付給我十塊錢吧,因為你的狗偷吃了我的一塊肉。」

律師笑道:「好,我同意。但是,你要知道,我是律師,凡是向我咨詢每次收費二十塊錢,所以你必須先付給我二十塊錢,扣除我賠償你的十塊錢之後,你還應付給我十塊錢。」

評論:指數為十。律師突然提出咨詢收費,讓肉店老闆怕律師狡辯,耍了小聰明,沒有想到偷雞不成反失一把米,顯得十分滑稽,其中肉店老闆的滑稽經歷堪稱經典落差。

21、休想付款

一個律師的妻子得了急病,在診治前愛錢如命的醫生對律師說:「你能保證在我看完貴夫人病後一定付給我出診費嗎?」

律師立即從身上掏出一張支票,說:「這里是500元,無論你救活她,還是醫死她,我都如數付給你。」

醫生這才放心地檢查了病人的情況。可是,雖然他全力搶救,病人還是死了。之後醫生提出要律師給他付出診費用。

律師問他:「我妻子是你醫死的嗎?」

「當然不是,我的診斷和用葯都是正確無誤的。」醫生忙說。

「那麼,你把她救活了嗎?」

「很遺憾,但我盡了一切努力。」

「這么說,你既沒有醫死她,也沒有救活她,是這樣吧?」

「是的,先生。」醫生答道。

「看來我用不著給你付出診費了。」

評論:指數為一。娛樂素材缺乏。
22、沒想到

年輕律師第一次在上訴法庭為他的當事人申辯。他列舉法律的基本原則,冗長地闡述他的見解。

法官打斷他的話,建議他直接說明上訴的理由,並附加一句道:「你知道,我們並不是白痴。」

「很抱歉,大人,」律師回答說:「我剛才沒有想到這一點。」

評論:指數為一。這個律師就等著被法官吊銷律師本,然後罰款和判處監禁。

23、好奇心

法庭准備正式開庭審判殺人犯吉米,可是他的律師因故沒有來。

法官:「吉米,你的律師沒有來,你要等他嗎?」

吉米:「是的!法官先生。」

法官:「你是在作案現場被抓住的!對罪行也供認不諱,你等他有什麼用,他還能說什麼呢?」

吉米:「我也很奇怪,所以特別想聽聽他到底會說點什麼。」

評論:指數為十。是呀,想像的空間實在大。律師能怎麼說呢?我們也想知道,不光是吉米想知道。

24、得來不易

被告人向他的辯護律師許諾說:「如果你有本事使我可以只蹲半年監獄,那麼你將得到額外的一千塊錢酬金。」

被告人如願以償。

律師一邊收錢一邊說:「這可真是棘手的活,本來法官們想判無罪釋放。」

評論:指數為十。有這樣的事情?!

25、現金交易

「律師先生,我想請您為我辯護。」

「人家為什麼控告您?」

「說我偽造支票。」
「我可以為您辯護,但報酬您必須付我真現金。」

評論:指數為二。娛樂素材一般。

26、同行

一位名律師正在口授打字員給另一律師寫封信。

「信的開頭怎樣寫?」打字員問,「是尊敬的先生嗎?照慣例?」

「尊敬的?他是一個十足的滑頭和騙子,不過,不能這樣稱呼。要麼,就稱作親愛的同行吧!」

評論:指數為十。滑稽好笑,本來很氣憤的說「十足的滑頭和騙子」,突然一個曖昧的「親愛的同行」,前後情感的落差讓人感覺十分可笑。至於是不是同行,倒不是這個笑話的素材。

27、酩酊大醉

逮捕被告的警員作證稱,他索閱駕駛執照時,被告在車上的手套箱里找了很久很久。

被控酒醉開車者的律師問的問題很中肯。「當時車里是不是很暗,手套箱里是不是塞了許多東西?」律師問。

「是的。」

「他摸索了大約多久?」

「可能有五分鍾。」警員道。

「好,」律師道,「你是否認為在又黑又亂的手套箱里找一小張紙片而花費了五分鍾時間非常奇怪?」

「是的,」警員答,「當時他在我的警車上。」

3. 法官離職兩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參與訴訟,那可以做非訴律師嗎

1,可以做非訴律師;

2,可以去一些法學院做兼職教授或者法學家都是可以的;

4. 接我案子的法官為什麼說沒必要請律師

如果你的案件是公訴案件,所有的訴訟要求就由檢察院行使,你請律師是完全無必要的。
如果你的案件是民事案件,證據確鑿也沒有必要請律師。
如果你的案件是自訴案件,證據確鑿、理由充分也沒有必要請律師。

5. 律師與法官的矛盾關系

法評:規范法官與律師關系
據本報報道: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18日聯回合發布了《答關於規范法官和律師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以期加強對法官和律師在訴訟活動中的職業紀律約束,規范法官和律師的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規定》針對近年來出現的個別法官和律師串通,違反職業道德、紀律,損害當事人利益,影響司法公正,損害司法權威的現象,力圖在法官和律師之間構築一條「隔離帶」。法官與律師關系似乎是矛盾的。在法庭上,他們有時是「對手」。法官忠於法律,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而律師則要在法律的范圍內行使法律所賦予的職權———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律師和法官又有一致性,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成員。如果在具體的個案中,他們建立了無原則的親密關系,這雖然有時會給當事人以鼓舞,但更多時候卻損害了當事人合法利益,影響司法公正。從正義原則出發,法官和律師是需要距離的。「打官司是打關系」的說法,形象地解說了兩者關系失去規范後導致的不正義。

《人民日報》(2004年03月24日第十四版)

6. 法官為什麼總在當事人面前說律師壞話

法官與律師都是司法工作的從業人員,是國家法治建設的兩支隊伍,盡管他們工作的內容不同,但工作的目標是一致的。近年來,隨著司法改革的深入,律師已從國家公職人員序列中退出,市場化的經營運作,使律師不得不為自已生計而採用各種各樣的競爭手段。法官成了律師拉攏、腐蝕的對象,乃至於少數法官甚至成了他們挖空心思進行誣告、陷害的犧牲品。從最高法院,到基層各級人民法院,都相繼出台和制定了規范法官與律師關系的規定。不難看出,這些規定和措施的初衷是好的,對阻斷法官與律師的不良交往具有積極意義。但也應看到, 少數法院在規范法官與律師關系的同時,矯枉過正,把一些應該正常交往的同志關系、同學關系、親友、戰友關系都規定在禁止之列。
律師與法官之間種種不正常關系是客觀存在的。究其原因,律師與法官的看法各執一詞。大部分律師認為,這都是無奈的選擇,有些律師請客送禮並非為謀取非法利益,只是希望法官能夠依法辦案、公正審案、盡快結案。律師的不正常行為是被法官、被社會環境逼出來的。而一些法官卻認為,這樣的律師不讀書、不學習、不鑽研業務,欺騙當事人,充當掮客,這是投懷送抱,拉人下水。兩種說法各執一詞,貌似有理,但均為表面現象,並各有偏頗和片面。綜合客觀地分析,之所以產生這些不正常關系,則有其更深刻的社會原因。
1、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
「朝里有人好做官」、「衙門有人好辦事」,這是中國幾千年「人情社會」封建傳統思想的真實寫照。這種觀念至今依然固執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法官與律師的關系自然難以擺脫這種影響。
2、司法獨立在現實中遭遇尷尬。
「依法治國」作為憲法原則寫進我國憲法。憲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是司法獨立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現實中,一些政府領導卻把法院看做是政府的職能機關,法院與法官也無法擺脫在人、財、物上對政府的依賴。面對政府對具體案件審判的干涉,法官更是處於無奈之中。司法不獨立現象的存在,導致當事人或者律師去分析、挖掘、利用能夠影響法官裁判的各種社會因素。使法官與律師原本正常的關系變得不正常。
3、法官較低生活待遇,讓法官難守清規。
法官是人不是神。法官也食人間煙火,也有妻兒老小,也要供孩子上學,也要購車買房。但面對這些高額的消費支出,法官的低收入讓其捉襟見肘。面對物慾橫流的現實、商品經濟的熏風,一些法官心態難免失衡,難守清規。手中的審判權成了謀取私利的工具,「訴訟掮客」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法官與律師的不正常關系,從某個角度上可以理解,但絕不允許。既然選擇了法官職業,就應當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規戒律。
在當今我國司法實踐中,面對已出現了法官與律師相互關系不規范的問題。例如,一些案件當事人及其委託的律師,為了尋求有利於對自己一方的裁判結果,違法對法官進行拉攏、賄賂、腐蝕;也有少數法官利用手中的審判權力,貪贓枉法、徇私舞弊,辦「關系案」、「人情案」和「金錢案」;也有少數法官與律師相互串通,利用各自的職業優勢,形成了經濟利益共同體,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損害當事人的利益等等。這種現象已成為社會生活中議論的熱點和關注的焦點,人民群眾對此也是深惡痛絕的。這種現象的存在,直接導致了社會公眾對司法公正、司法權威產生懷疑,敗壞了法官和律師的公眾形象,嚴重地影響了司法公正,損害了司法權威,有的已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已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關注。
針對當今我國司法實踐中,法官和律師存在這種不適當關系的實際情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解決:
1、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法官職業的崇高感和自豪感。美國法學家亨利?梅利曼對普通法系國家法官職業這樣說過,「生活在普通法系國家中的人們,對於法官是熟悉的。在我們看來,法官是有修養的偉人,甚至是有父親般的慈嚴。
普通法系中有許多偉大的名字屬於法官。普通法系的最初創建、形成和發展,正是出自他們的貢獻。」英美法系國家法官的崇高地位,也不是一夜鑄就的,而是一代又一代法官不懈努力的結果。大陸法系的法官,尤其是現代中國的法官(人民的公僕、機關的職員)的地位與英美法系的法官雖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們也應有一個崇高的奮斗目標,並為了這個目標而培養自己獨立、中立、誠信的法官人格,並以自己獨特的人格和獨特的法律文化來詮釋自己的價值理念:人類社會離不開醫生和法官,醫生為人類治病,法官為社會治病。對於法官職業,只有有崇高感,才會有使命感,只有有自豪感,才會去珍惜。
2、對自己和家人負責,樹立反對司法腐敗是對自己及家人平安、幸福的有效保障的思想。反腐敗問題年年喊,但收效不大,前車之鑒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視,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總認為事不關己。原因是什麼?其中的一條就是倡導者沒有在成效上下功夫,講大道理多,沒提起大家的興趣,大家都彷彿置身事外,不是反腐敗的主體。我認為這個問題,從小道理講起,從自身的利益說起,成效可能會好一些。人非聖賢,走錯路是很有可能的,一旦你走錯了路,受害的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一群人跟著受牽連,你的家人永遠抬不起頭,甚至失去唯一的生活來源和精神支柱,妻兒孤苦伶仃,老人晚景悲涼,親戚朋友說不起話。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這個錯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面對誘惑的候只要稍加聯想,後果就會出現在腦海。失去自由,失去一切的風險是不值得冒的。我們都辦過案件,同被告打過交道,有多少人是因一時的僥幸而釀成千古恨,有多少人在我們面前悔恨交加。如果不守住最後一道防線,說不定有一天懺悔的就是自己。稍有不慎,別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3、自覺擺正與律師的工作關系,尊重律師的勞動,樹立公正的形象。法官工作時沒有朋友,面對的只是當事人,律師只是當事人的代言人,律師的職責法律有明文規定,擺正與律師的關系就是嚴格依法辦事,不逾越「隔離帶」,不碰撞「高壓錢」,常念「緊箍咒」,自守本份,與律師的交往以工作關系為限。
4、謹慎吃請,處理好同學、朋友、親戚與律師之間的關系。中國人講求民以食為天,而且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吃請的事少不了,法官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吃請也免不了。但吃請一定要看對象,一定不能吃當事人的,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請了,也要及時表明態度,消除影響。
5、自覺抵制各種誘惑,規范八小時之外的行為。我國正處於變革時期,社會心態相對浮躁,各種利益格局也在不斷地調整之中,法官工資待遇不高,各種誘惑肯定不少。面對誘惑,頭腦一定要清醒,非份之財不要想,意外之財不要伸手。我們要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社會發展了,我們的待遇自然會提高。抵制誘惑也好,規范8小時之外的行為也好,關鍵要靠自律,自己把握好自己,自己管理好自己。當你獨自一人的時候要把周圍想像為到處都是盯著你的目光,到處都有警繩。事實證明,世界上沒有別人發現不了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7. 法官改做律師後不迴避的後果

民訴法規定,應當迴避而未迴避的可申請再審,但申請再審期間一審判決還是有效的。

參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九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8. 在刑事案件裡面,律師和檢察官,在激烈爭辯時候,法官的一句,不支持辯護意見,律師所有的辯護全部泡湯,

律師:辯護權,在被告授權的范圍內行使辯護權,與法官檢查官進行辯訴交易
法官:主持庭審,監督檢查官的訴訟和律師的辯護,提醒陪審團應該接受或者不應該接受證據或辯論。主持辯訴交易。
檢查官: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有罪,與律師進行辯訴交易。

9. 現在法官都不聽律師的

當然是法官。在法官面前,律師的話和狗放屁差不多,法官愛聽不聽,庭審時,法官隨時可以制止律師說話。

10. 法官能不能為別的案件當事人介紹律師

不能。
《中華來人民共和國法官自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第十三條自覺遵守司法迴避制度,審理案件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場,平等對待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偏袒或歧視任何一方當事人,不私自單獨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
第十四條尊重其他法官對審判職權的依法行使,除履行工作職責或者通過正當程序外,不過問、不幹預、不評論其他法官正在審理的案件。《基本准則》第14條規定,法官除履行審判職責或者管理職責外,不得探詢其他法官承辦案件的審理情況和有關信息;不得向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辯護人泄露或者提供有關案件的審理情況、承辦案件法官的聯系方式和其他有關信息;不得為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辯護人聯系和介紹承辦案件的法官。
第十六條嚴格遵守廉潔司法規定,不接受案件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請客送禮,不利用職務便利或者法官身份謀取不正當利益,不違反規定與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不正當交往,不在執法辦案中徇私舞弊。

熱點內容
黑龍江婚假條例 發布:2025-05-24 16:33:10 瀏覽:221
衛生法社會關系 發布:2025-05-24 16:31:29 瀏覽:786
豪邁規章 發布:2025-05-24 16:25:22 瀏覽:290
導致第三者離婚的婚姻法 發布:2025-05-24 16:16:45 瀏覽:709
廣東勞動法孕婦 發布:2025-05-24 16:03:46 瀏覽:729
緬甸司法審判 發布:2025-05-24 16:03:46 瀏覽:625
婚姻法只有一個愛字 發布:2025-05-24 16:03:39 瀏覽:21
法院蔡毅 發布:2025-05-24 16:03:01 瀏覽:422
新勞動法之前的保險問題 發布:2025-05-24 16:01:32 瀏覽:841
上海法學 發布:2025-05-24 15:47:12 瀏覽: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