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齊鳴
❶ 建國60周年徵文
踏著甲子輪回六十年的節拍,
穿過流痕歲月的洪流,
漫漫走進火紅的十月,
去體驗一份神聖,
去表達一份崇敬,
去感受一份庄嚴。
在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下,
重溫一九四九年的歷史篇章。
向你致敬——
血染的五星紅旗,
因為有你,
中華大地永遠充滿情意;
向你致敬——
火紅的五星紅旗,
因為有你,
中華大地永遠充滿暖意;
向你致敬——
鮮紅的五星紅旗,
中華大地永遠充滿綠意;
向你致敬——
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
因為有你,
中華大地永遠充滿春意。
一九四九年的十月一日,
在這開國大典滄海桑田的一瞬間,
傳出毛澤東用濃重湖南鄉音發出最洪亮的吶喊,
這一聲有如春雷,
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
撥開了幾百年籠罩於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層層迷霧,
向全世界發出了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世紀宣言,
亮出了建立新中國的偉大旗幟。
從此,
在這片聖土上繁衍生息的炎黃子孫,
有了一個共同的理想,
有了一位值得託付的掌舵人,
有了一條通向未來的康莊大道。
血染的五星紅旗,
流光溢彩的十月,
閃爍著信念的力量。
憶往昔,
在那災難重重的血腥風雨的漫漫長夜,
是十月的晨曦驅散了華夏大地上的重重陰霾,
將建立新中國道路的火種撒在這片飽受創傷的土地上,
讓理想的火炬照徹建國之路,
萬里河山從此而挺拔俊秀,
雄渾壯麗;
歷史的長河從此而波瀾壯闊,
豪情萬丈。
火紅的五星紅旗,
燃燒的十月,
激勵著億萬中華兒女,
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
社會的文明進步而開拓進取,
用血與火的鋼鐵意志,
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萬里長征,
從驚天動地的巨大變革中,
迎來了新紀元的燦爛曙光,
推動著歷史的車輪,
氣壯山河地奔向前方。
於是,
歷史的篇章上從此有了天安門城樓上的「開國大典」,
在偉大的首都北京,
用中華民族的氣魄和決心——
書寫了歷史的嶄新篇章。
為了鋪就強國之路,
中華兒女披荊折刺,
奮發圖強,
用實踐的巨筆描繪出一幅幅嶄新的畫卷,
科學建國之路在探索的腳步中不斷延伸,
不斷拓展,
國富民強的夢想一天天實現。
於是,
大慶油田燈火輝煌,
鑽塔林立;
長江大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磨茹雲直沖雲霄,
在天際呤詠起東方紅的中國最強音符。
雖然建國之路有過曲折,
但探索的腳步從未停下,
踏過一切溝溝坑坑,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縷縷春風,
吹開了改革開放的一朵朵春蕾,
殷殷熱土上湧起了滾滾春潮;
「一國兩制」的宏大心胸,
將失散在外的遊子擁入祖國的懷抱,
絢麗的紫荊花和醉人的金蓮綻放出久違的笑臉。
鮮紅的五星紅旗,
光輝的十月,
多少華夏兒女聚集在鮮紅的共和國紅旗下,
將十月的厚望轉化成拳拳之風。
在困難面前,
有銳志進取的中華兒女,
抗洪搶險的英勇子弟兵。
在群眾心中,
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代偉人周恩來,
力推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獻身邊疆被藏族人民譽為「人民好兒子」的孔繁森;
甘當公僕,
赤誠為民,
被譽為「人民守護神」的漳州110;
司法公正,
被譽為「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好法官宋魚水。
在鮮紅的五星紅旗下,
十月的宣言匯聚了十三億人民的共同鬥志,
托起了東方地平線上不落的紅日。
在法院戰線上,
金溪法院由當年外出辦案的步行變成今天的小車代步;
當年審判方式的自審自記、審記不分、刑民不分,
變成今天的陪審、迴避、辯護等公開審判制度;
當年刑事被告人的步行押解,
變為今天囚車的押送;
當年辦公的小院,
變成今天氣勢恢弘的審判大樓;
當年審判法庭使用的簡陋小桌方凳,
變成了今天寬敞庄嚴的法台、法椅;
曾經佩戴的大檐帽、肩章換成今天更能體現法官職業特色的法袍、法徽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共和國的審判注入了源源動力,
有力地推動著金溪法院在繼承中創新,
在開拓中前行,
為共和國授予人民法院的崇高審判使命,
描繪出一副氣象萬千的司法藍圖。
今天,
為實現審判案件的良好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金溪法官司法為民的情懷沒有改變,
無私奉獻的精神沒有改變,
崇法護法的理念沒有改變,
因為,
金溪的法官時刻牢記十月的宣言,
做到在為共和國的執法中,
挺直做人的脊樑,
堅守執法者的奮斗人生,
永遠愛崗敬業,
公正廉潔,
用和諧的審判,
實現以人為本的司法理念,
牢牢堅守住共和國司法公正的大門,
把人民滿意當作衡量司法成效的唯一標尺,
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行著對共和國的無限忠誠與莊重的承諾,
不管建設新中國前行的路上風有多大,
雨有多狂,
伴隨新中國成長的金溪法官——
都將風雨兼程,
為共和國的金溪快速發展保好駕、護好航。
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
負重開拓的十月,
宣告著一個有五千年壓不倒、擊不垮的中華民族,
在全面建設強大祖國征途上突遇的大災大難面前,
危難時刻,
中國人民共同應對,
眾志成誠築起生命的圍牆,
抗擊百年不遇的南方冰災的黑暗;
在打響「汶川」大地震生死救援和災後重建的人民戰爭中,
中國人民再次以百折不撓,
艱苦卓絕的民族精神負重興國。
於是,
多難興國的動力推動著時代的列車——
開足馬力滾滾向前。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凝聚起十三億人心,
吹散了南方冰災的黑暗,
點燃了新太陽的光芒,
托起了更加美麗堅固的「汶川」燦爛的明天。
在五星紅旗下,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
讓世界看到,
偉大富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在東方站起來了,
不僅能撐起天崩地裂,
還能承辦好世界頂級的比賽的百年奧運。
常娥奔月的星空旅行,
飄揚在浩瀚宇宙中的中國宇航員高舉的五星紅旗,
展現了千年中國的夢想,
中國的建國者以強富的國力和勇氣,
實現了世界偉人毛澤東「敢上九天攬月」的宏願,
架起了人類通往太空的星際橋梁,
向遙遠的月亮和星際傳遞著——
建國六十年中國取得的豐碩成果和真誠的問候,
強大的中國和十三億人民,
時刻歡迎全世界的朋友前來觀光旅遊,
恭候星外來客光臨華夏中國做客。
六十個金秋十月,
六十座建國豐碑。
望將來,
在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下,
盡管世界金融風暴來勢兇猛,
但始終動搖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堅強意志,
因為十三億中國人民始終牢記,
十月即是一面壯麗的旗幟,
但更是一篇世紀的宣言,
人民永遠匯集在五星紅旗下,
庄嚴地舉起緊握的拳頭,
去感受那一份崇高,
去接過那一份厚重,
去書寫那一份豪邁,
去迎接那變幻莫測世紀風雲的挑戰。
❷ 新中國成立時的五十四門禮炮齊鳴二十八響為什麼是五十四門禮炮
54門大炮代表當時參加新政協的54個單位和方面的人士,28響代表全國領導人民經歷了28年的奮斗。
在開國大典的時候,五十四門禮炮響了二十八響,54門大炮代表當時參加新政協的54個單位和方面的人士。
28響禮炮表示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起,領導全國人民,經歷了28年的奮斗,才使國家獨立,人民翻身當家做主,才迎來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的開國大典。從此咱們的祖國不斷繁榮興旺,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
(2)省法院齊鳴擴展閱讀:
在外交場合中,迎送國家元首時鳴放21響禮炮,政府首腦鳴放19響,副首腦鳴放17響。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君主獲得子嗣時也要鳴禮炮表示慶祝,通常是王子鳴101響禮炮,公主鳴21響。俄羅斯帝國例外,皇子鳴放300響禮炮,公主鳴放101響。
此外,許多國家在君主加冕、總統宣誓就職、元首誕辰和去世、或舉行盛大國事慶祝活動時,也有鳴放禮炮的習慣,比如美國總統就職和去世時各鳴禮炮21響,英國君主誕辰時在倫敦的倫敦塔內鳴禮炮62響,其他地方鳴炮41響。
❸ 龍傑鋒的背景
5年警齡的公安民警龍傑鋒!
28歲的龍傑鋒1997年進入廣東省警校學習,1999年畢業後相繼在四會市巡警大隊、東城派出所工作,2003年底調入四會市公安局經偵大隊。
在警察身份的掩護之下,龍傑鋒迅速組織起以他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據廣東省公安廳證實,龍傑鋒自2000年以來秘密編織黑社會性質組織「龍興社」團伙,暗中招募了150多人,制定了行動綱領,建立了嚴密的組織,進行明確分工。他們經常持獵槍、刀、棒在四會市大肆尋釁滋事、聚眾斗毆、故意傷害、收取保護費、開設賭場、強占收取河沙開發權、稱霸魚市、妨害執法部門執行公務。
自2000年至2005年,「龍興社」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團伙與其他黑惡勢力相互打架斗毆20多起,致5人死亡,多人受傷。自2000年起,「龍興社」在四會市區及鄉鎮農村開設賭場「抽水」放高利貸,牟取暴利數十萬元。「龍興社」還稱霸魚市,自2004年5月起向廣寧縣多名販魚個體戶共收取保護費10多萬元。自2004年開始,向四會市多間娛樂場所、酒吧收取保護費近10萬元。
2005年2月24日,時任四會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民警的龍傑鋒駕車出行時,被兩名持槍男青年連開3槍打死。廣東省警方迅速組織專案組進行調查,以龍傑鋒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龍興社」浮出水面,其掩藏在「警察」身份背後的累累血案也才得以曝光。
龍傑鋒如此作惡多端,為何卻能在警察隊伍藏身5年而不被發現?原來,原四會市公安局副局長陳國陽、原四會市公安局治安管理股股長張偉洲等人一直為其充當「保護傘」。
記者從四會市檢察機關了解到,2000年10月28日,四會市「龍華夜總會」發生斗毆事件,有群眾打110報警,時任四會市東城派出所民警的龍傑鋒接警後到現場「執法」時,見到是自己的「龍興社」成員正與人斗毆,龍傑鋒不但沒有履行處警職責,反而大喊「打死他」,並參與追打,致使其中一名男青年吳某被打死。事發後,時任東城派出所副所長的張偉洲明知龍傑鋒參與打人,卻按照當時東城派出所所長陳國陽的指示,召集東城派出所有關人員,要求他們在上級調查時共同隱瞞事實真相,使龍傑鋒逃脫法律追究。此類「犯罪而不被追究」的經歷在龍傑鋒的「黑老大」警察生涯當中不止一次地上演。
目前,廣東警方已抓獲「龍興社」骨幹分子17名。陳國陽、張偉洲因涉嫌包庇龍傑鋒為首的「龍興社」黑社會團伙犯罪,已被四會市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1999年 警校畢業的龍傑鋒成立「龍興社」
2000年 龍傑鋒在夜總會出警行凶致被害人死亡
2000年起 「龍興社」橫行魚市酒吧大肆收取保護費
2005年2月24日 龍傑鋒被仇家槍殺
2005年3月 四會警方摧毀「龍興社」
夜幕之下「龍鬼」中槍身亡
2005年2月24日。繁華的四會市區結束了一天的喧囂,夜幕降臨了。天空下起了毛毛細雨,晚歸的路人匆匆消失在小巷盡頭。
一輛黑色的凌志小轎車緩緩駛出「地茂美食」飯店,行進在空盪盪的沿江路上。車里的人談興正濃,全然沒有注意到有一輛藍色的摩托車正悄悄尾隨其後。
轎車以每小時二三十公里的速度行駛,摩托車跟它保持著10米的距離,亦步亦趨。
轎車拐入沙尾一路十八巷金三角路段時,摩托車突然加速、逼近。坐在摩托車後座的男子掏出「雷明登」獵槍,舉槍、眯眼、瞄準,「砰!砰!砰……」槍聲劃破寂靜,時間定格在22時10分。
轎車緊急加速,慌亂之中撞上了路邊的障礙物,玻璃簌簌掉了一地。「龍鬼!龍鬼!」轎車內後排男子驚恐地大喊著「司機」的名字,「司機」沒有反應。該男子打開車門奪路而逃,邊跑邊拿手機報警。
兇手當即調轉車頭,駕摩托車絕塵而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離轎車不遠處,兩個17歲的男孩痛苦地捂著臉,鮮血沿著指縫向下淌。剛剛下晚自習的他們,被這場突如其來的槍殺事件殃及,頭部、頸部、背部都是鮮血。被誤傷的是兩個讀高二的男生,曾民江傷勢較重,背部、面部遭鐵砂擊傷(無生命危險),何振輝傷勢較輕,右耳後枕部受傷。
傷者很快被送往醫院,司機「龍鬼」頭部中槍,搶救無效死亡。
百姓放鞭炮歡慶「龍鬼」斃命
讓人震驚的是,死者「龍鬼」竟是一名警察。堂堂警察竟然在大街上被人「斃」了,「鬧市槍聲」震驚了四會,震驚了肇慶,驚動了廣東省公安廳。
警察被槍殺,是「黑手」報復,是買兇殺人,是因公殉職還是與人結怨?省公安廳設立專案組親臨四會,表示為了保障執法者和普通百姓的生命安全,對此案要「徹查到底」!
當夜,四會市公安局會議室里燈火通明,肇慶市委副書記黃平方,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長鄭針和與「2·24槍擊案」專案組的領導人員通宵未眠,緊急部署緝兇工作。
警方調查發現,死者系四會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的民警龍傑鋒,27歲,警校畢業,先後在四會市公安局東城派出所、經偵支隊工作,曾任巡警和民警。
然而,就在警方通宵開會,緊鑼密鼓緝拿兇手時,四會市大沙(鎮)、姚沙(鄉)鞭炮齊鳴,紅透了半邊天。他們不是在慶祝節日,而是在慶祝龍傑鋒的死。
「鞭炮聲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還有人放煙花慶祝,大沙熱鬧得不得了,街上的煙花、鞭炮全賣光了,去晚了的人都買不到。」住在大沙的吳伯清晰地記得那一夜放爆竹的情景,吳伯說,「第二天我才知道,當晚『龍卷風』(即龍傑鋒)被人『買起』(即買兇殺人)了,去放鞭炮的大都是酒吧、娛樂場所的小老闆。」「其實,不光是大沙、姚沙的人在放鞭炮,四會市區的人也在龍江河的大堤上放鞭炮!」城中區一家日雜店老闆說。
當夜一些酒吧的生意出奇地好。「凌晨1點多了,我酒吧里的7個大包廂都坐滿了人,他們是來慶祝『龍卷風』死亡的,連埋單時都說『今天太高興了』,連打折都不用了。」城中區一家酒吧老闆提起當天盛況,還津津樂道。
警校畢業後秘密組織涉黑「龍興社」
人民警察死了,四會市民為何鳴炮歡慶,說他死有餘辜呢?隨著案情的深入,四會警方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作為人民警察的龍傑鋒,竟然是四會最大的黑惡勢力「龍興社」的老大,綽號「龍卷風」、「龍鬼」。「龍興社」橫行四會5年,也正是龍傑鋒從警最「輝煌」的五年。
據當地的《西江日報》報道:「最初的偵查很困難,群眾不配合,懼怕被報復,甚至有一些群眾對死者怨恨,對兇手充滿贊美、袒護,不願為案件提供線索。」
「不破此案決不收兵!」肇慶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長鄭針和一聲令下,擲地有聲,要消除群眾顧慮,必須先打掉四會的黑勢力。一場聲勢浩大的打黑除惡專項整治行動在四會拉開了序幕,龍傑鋒及其組織的「龍興社」的罪惡黑幕也一點點地浮出了水面:
警方調查發現,1999年,時為四會市東城派出所民警的龍傑鋒秘密組織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暗中招募150多人,逐步形成了以龍傑鋒為首,以鄧洪樞、黃向華、黃建華、江君鵬、曾浩斌、鄧耀明、張紹榮、藍志明等人為骨幹,以龔順安、張鋒等人為主要成員的犯罪組織———「龍興社」。
知情人士透露:「龍興社」的班底是羅源幫。龍傑鋒的家在四會市羅源鎮,他1999年從警校畢業後,在四會市裡當警察,就秘密糾集家鄉一些無業青年來四會市「撈世界」,形成以龍傑鋒為首的羅源幫。「後來隨著幫會成員壯大,在四會打出了一些名聲,就成立了以他的姓為名頭的『龍興社』。」
「龍興社」成立後,制定了行動綱領,建立了嚴密的組織,進行了明確的分工。他們經常持獵槍、砍刀、鐵棒在四會市大肆尋釁滋事、聚眾斗毆、收取保護費、開設賭場、強占收取河沙開發權,還稱霸魚市、在學校結團組社並妨害執法部門執行公務。
知情者透露,「龍興社」的成員時常聚集在四會市汽車站的2樓會議室開會,有十幾個馬仔在樓下站崗,不許任何人靠近。根據執行任務的優劣,「龍興社」的成員可獲得不同的「薪資」。而支撐「龍興社」150多人開銷、揮霍的資金,則來自於魚市、酒吧的保護費和開辦地下賭場的非法收入。
為了爭奪利益壯大組織實力,「龍興社」還先後非法購買了刀具、槍彈等武器,多次與其他黑惡勢力打架斗毆20多起,致5人死亡,多人受傷。為了籠絡人心,龍傑鋒及「龍興社」對一些因違法犯罪受傷、死亡的組織成員支付醫葯費或對其家屬進行撫恤。
馬仔與人斗毆「龍鬼」出警「助拳」
「龍興社」組建後最殘忍的一樁命案是龍華夜總會出警行凶案。「警察不來還好,警察一來我們就只有跑,這里誰都知道警察和他們是一夥的」,事發當晚目睹同伴被活活打死的阿聰至今難以忘記那血淋淋的場面:
2000年10月28日晚上10時,阿聰、吳德森和幾個朋友去龍華夜總會玩,剛巧撞上「龍興社」的幾個馬仔站在門口。阿聰等人不小心撞了一下「龍興社」的「兄弟」,雙方對罵了幾句,「龍興社」的一幫人就氣勢洶洶地拿著一尺多長的鐵棍沖了上來……
幾分鍾後,一輛警車接警後趕到現場,兩名警察一進來,阿聰等人一看是「龍卷風」的人,心知不妙,撒腿就跑。可憐吳德森崴了腳跑得慢,最後被警察逮住。
其後,「龍興社」的一幫人在警察的「助拳」之下,沖上去將吳德森摁倒,手裡的鐵棒、砍刀紛紛往吳德森身上「招呼」。
阿聰說:「我回過頭,看到吳德森拚命地往外跑,『龍卷風』就擋在門口,堵住了吳德森唯一的活路。」
年僅18歲的吳德森被警車送到醫院時,身上血肉模糊,胸口被捅了一刀,最終不治身亡。
吳德森在警方的眼皮底下被人活活打死,姚沙鄉的群眾憤怒了,數百群眾當晚就去派出所「討說法」。但「向警察告警察,哪裡有出路?」數百名群眾積極奔走卻一無所獲,得到的答復永遠都是「我們會處理的,你們回去等著吧!」
事發第三天,憤怒的群眾只好寄希望於更高一級的「領導」,前往市政府門前等待、圍堵、上訪,要求政府處理「龍卷風」等人。然而,一年又一年過去了,事情仍然沒有結果。
直至2005年2月,龍傑鋒被殺之後,相關執法部門才查證:當日,龍傑鋒和東城派出所的一名值班治安聯防隊員接到報警,到達龍華夜總會斗毆現場時,見到自己的馬仔陳某和邱某正在與人斗毆,龍傑鋒不但沒有履行警察的職責,反而大喊「打死他」,並參與追打,致使吳德森重傷,搶救無效死亡。
浪琴軒酒吧發生的另一起命案讓現任經理阿明想起來就感到恐懼:「那個場面就像香港電視劇里的黑社會砍砍殺殺一樣!」
「2003年3月13日晚上11點多,我和李志洪等13個朋友聚會,突然聽到打鬥的聲音,我出衛生間一看,李志洪正拚命往2樓跑,背上鮮血淋淋的,滿臉驚恐。身後有20多人揮舞著鐵棍、砍柴刀追殺上來,包廂里的朋友都逃了。我嚇得跑下樓,躲在遠處。幾分鍾後,那伙人耀武揚威地走了,我才返回。當時李志洪癱倒在酒吧前台,滿身是血,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我背著李志洪去了醫院,血流了一路,當夜3點他就死了。」阿明說,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么血腥的場面。
阿明表示,砍人的那幫人中,打頭的「小二」、「癲狗」、「野佬鋒」都是「龍卷風」的人。據稱,李志洪是因小糾紛遭到這些人砍殺的。
李志洪的哥哥說,「事發時有人報警,但轄區的東城派出所民警事發後半個多小時才趕到。而當夜從廣寧趕來四會人民醫院看我弟弟的朋友說,來廣寧的幾個路口都沒有設卡,兇手早已逃之夭夭了。」
李志洪死時才26歲。